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教学设计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7.1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能力目标 :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一) 认识关爱

A .关爱他人的含义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思考:什么是关爱。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B. 理解关爱

(二) 关爱他人的原因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活动二:关爱促和谐

(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关爱获幸福

(展示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小李将品质好的南瓜种子分给邻居们种植,使自己和邻居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三) 关爱他人的艺术

活动四:情境探究——谁弄倒了自行车

(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提示:中学生主动帮别人扶起倒了的自行车,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如果是我,我会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活动五:慈善在行动

(展示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活动六: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一

(展示教材P79“阅读感悟”)

思考:如何表达关爱,对方才会接受?

教师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活动七: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二

(展示下列材料)

小明上网随意找了一家自称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网站,准备注册自己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用钱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不料,老师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暂停„„

思考:你认为接下来老师会对小明说什么?

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节。

板书设计

7.1关爱他人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教学反思

7.2 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

(一) 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 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

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二) 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四、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7.2服务社会

一、奉献助我成长

1、服务社会 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 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二、奉献社会 我践行

1、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反思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7.1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能力目标 :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一) 认识关爱

A .关爱他人的含义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思考:什么是关爱。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B. 理解关爱

(二) 关爱他人的原因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活动二:关爱促和谐

(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关爱获幸福

(展示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小李将品质好的南瓜种子分给邻居们种植,使自己和邻居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三) 关爱他人的艺术

活动四:情境探究——谁弄倒了自行车

(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提示:中学生主动帮别人扶起倒了的自行车,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如果是我,我会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活动五:慈善在行动

(展示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活动六: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一

(展示教材P79“阅读感悟”)

思考:如何表达关爱,对方才会接受?

教师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活动七:故事明理——关爱讲策略之二

(展示下列材料)

小明上网随意找了一家自称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网站,准备注册自己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用钱汇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不料,老师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暂停„„

思考:你认为接下来老师会对小明说什么?

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节。

板书设计

7.1关爱他人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教学反思

7.2 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

(一) 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 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

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二) 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四、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7.2服务社会

一、奉献助我成长

1、服务社会 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 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二、奉献社会 我践行

1、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浅谈
  •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浅谈 摘要:长期以来,我校把建设一支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作为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选拔使用以及开展各类活动,来优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环境,提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积极作用,从而使我校党外 ...

  • [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
  • 课题:<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课型: 新授课 学校: 枣庄五中 姓名: 刘吉亮 年龄: 31岁 职称: 二级教师 第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 一.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内容标准 一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 ...

  • 大学生支教活动策划
  •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策 划 青年志愿者协会"彩虹行动"支教 书 主办单位:共青团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二零一五年六月十二日 团结 友爱 奉献 进步 目 录 一.前言: ............................. ...

  •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 贵 阳 市 中 华 职 业 学 校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 <哲 学 与 人 生>教 学 计 划 授课教师:王定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 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事迹介绍材料
  • 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事迹介绍材料 东源县灵通职业技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青协),由校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校园服务工作的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协会成立于xx年3月,在校领导和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 ...

  • 23中党员承诺践诺公示
  • 23中党员承诺践诺公示 学校首页校园新闻德育之窗教学纵横学校概况校务公开家校沟通 学校首页 → 党旗飘飘 背景: 阅读新闻 23中党员承诺践诺公示 [日期:2010-06-28]来源: 作者:校办室[字体:大 中 小] 张永宁同志: 1.热爱教育事业,依法办学. 2.廉洁从教,规范收费制度. 3.加 ...

  • 大学教师入党思想汇报
  • 尊敬的党组织: 从我来到****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教导培养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对党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加深. 通过不断学习和自身发展,我越来越觉悟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党员是一种 奋斗和奉献的代名词,入党则是一件极为崇高的事情.在与学校党员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过 ...

  • 社会实践效果评语
  • 社会实践效果评语 1 该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他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乐于助人,肯于奉献,勇于锻炼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做事踏实有方法.从他本身来讲,实践活动让他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事实上,他的表现以及生活态度都证明了他的上进和真诚. 2 该生在社会实践中 ...

  • 师德师风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
  • 师德师风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是有关良心的事业.做一名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但需要知识和高于知识的智慧,需要方法和高于方法的能力,还需要修养和高于修养的人格力量.我有些茫然,有些紧张,有些敬畏,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不知怎样来求索.于是,我希望找到德才兼备的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