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1)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到东南亚等邻近国家。

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古老的中国建筑体系大约发端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华大地,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这个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瓦、砖、斗拱、高台建筑也出现了。

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两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实体今天是否还存在,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唐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尤其是在公元7世纪中晚期至8世纪中期的盛唐,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

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和世界潮流相悖的价值取向,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没落。但落日依然辉煌,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北京紫禁城,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天坛,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不过,到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终因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国人求新求奇的精神需求,而逐步被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

在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建筑有了急剧变化。一方面,由于封建经济结构解体,资本主义侵入和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建筑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反映在近代建筑活动上.也呈现出各方面的复杂性。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老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然而,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古老的传统如何在现代获得新生?这始终是近百年来困扰中国建筑学界的大难题。于是自20世纪30年代始,就有朱启钤等创办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等开展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一批批有识之士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投身到研究、保护和光大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这一既艰辛又寂寞的事业中来。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到东南亚等邻近国家。

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古老的中国建筑体系大约发端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华大地,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这个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瓦、砖、斗拱、高台建筑也出现了。

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两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实体今天是否还存在,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唐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尤其是在公元7世纪中晚期至8世纪中期的盛唐,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

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和世界潮流相悖的价值取向,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没落。但落日依然辉煌,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北京紫禁城,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天坛,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不过,到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终因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国人求新求奇的精神需求,而逐步被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

在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建筑有了急剧变化。一方面,由于封建经济结构解体,资本主义侵入和发展,开始了一系列的建筑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反映在近代建筑活动上.也呈现出各方面的复杂性。 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老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然而,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是不可能轻易消失的。古老的传统如何在现代获得新生?这始终是近百年来困扰中国建筑学界的大难题。于是自20世纪30年代始,就有朱启钤等创办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等开展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一批批有识之士不计个人得失,毅然投身到研究、保护和光大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这一既艰辛又寂寞的事业中来。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
  • 第10卷第6期 2008年1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10No. 6Nov.,2008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近代建筑遗产保护 张复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摘 要:将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 ...

  •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的思考
  •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的思考 摘要:中国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意义深远并已刻不容缓.文章主要论证了保护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供研究讨论.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保护:意义:措施 中国的古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 ...

  • 浅谈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的建筑历史
  • Architectural History·近.现代建筑史· 建筑历史 浅谈武汉大学历史建筑的建筑历史 The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of Wuhan University 傅 欣 Fu Xin 中图分类号 TU-098.9文 ...

  • 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一.近代建筑新旧体系背景原因和历史地位: 背景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社会状态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建筑--近代建筑时期.当中国近代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是,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前沿和聚点,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活动下,是引发城 ...

  • 古建筑保护方面,天津与北京的比较
  • 城市古建筑保护调研 摘要:任何国家或是城市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古建筑保护的问题,中国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城市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城市化成了我国建设的趋势,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 ...

  •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
  • Yunnan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 Foreign Language <中国历史文化> 课 程 标 准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教务处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不加书名号)中国历史文化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学时 ...

  •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史回眸
  •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史回眸 张 松 摘 要:本文按照历史演进过程,全面回顾并梳理了20世纪初至今100余年来,我国有关古迹和古物保存.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制建设的历史.如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 ...

  •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任重道远
  •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任重道远 摘要:在我国所历经的历史长河之中,建筑物所蕴含并且传承的文化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但拥有特殊的色彩艺术,同时还有独特的用法.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拥有宫殿.住宅.园林.寺庙等多种多样的建筑,但不管从单个建筑物的形象还是整体建筑物的形象当中,都可以从中观察出当时历史当 ...

  •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 共生化时代下的建筑特点到中国现代建筑的思考 摘要 迈向21世纪,随着世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类正面临的变化是包括经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政治.思想.哲学以至生活方式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其最终形成的世界新秩序,即"共生的秩序",处于这一个多元化世界中的建筑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