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民收入"多倍增"计划

中国的国民收入“多倍增”计划

(2010-06-04)

今日,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可以借鉴的,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中国现在应该说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或者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所以,经过测算以后,不妨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6月03日 )

在探讨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我不妨先看看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怎么回事。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

日本1961~1970年间日本实行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主要内容是:①充实社会资本。②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③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④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 。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经济极大的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是10 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该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 。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通货膨胀 、两极分化、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等问题愈益严重。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关键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其实只要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变的前提下,只要人均GDP实现翻番就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实行了多个“GDP倍增计划”,改革开放初人均工资几十元,现在人均工资两千多元,虽然没有什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法,但实际上我们的收入早已增长了很多倍,按我国一般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七年左右就可以实现收入的名义倍增。

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正是经济起飞的时候,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的快,而且日本当年特别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因此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断提高,因此工资可以实现倍增,因此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起作用,收入倍增计划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实行了“收入倍增计划”。

我们在研究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注重了其收入的倍增,也不能忽略了其产业升级。1980年日本的工资水平就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如果依靠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经济增长那也是揠苗助长,因为现在日本的产业已经不存在“劳动生产率倍增”的空间。

国民收入如何实现多倍增

工资的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收入倍增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的倍增,而对于广东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不可控的,如果只是依靠人为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实现工资翻翻,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仅靠“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已经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中国的国民收入应该实现的是从月均两千元向两万元的跨越,而非从两千元向四千元的跨越,中国需要是国民收入的“五倍增”、“十倍增”计划,而只有大幅度的改善劳动生产率,这种目标的实现才是指日可待的。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靠产业升级实行的,而中国应该产业升级和产业改造并重。

翰啸

中国的国民收入“多倍增”计划

(2010-06-04)

今日,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可以借鉴的,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中国现在应该说基本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应该在“十二五”规划或者政府的工作计划里面,酌情考虑或者采取类似的做法。如果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所以,经过测算以后,不妨也可以提出这样的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6月03日 )

在探讨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我不妨先看看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怎么回事。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

日本1961~1970年间日本实行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主要内容是:①充实社会资本。②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③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④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 。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经济极大的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是10 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

该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人均国民收入,从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 。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通货膨胀 、两极分化、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等问题愈益严重。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关键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其实只要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不变的前提下,只要人均GDP实现翻番就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改革开放后,我国也实行了多个“GDP倍增计划”,改革开放初人均工资几十元,现在人均工资两千多元,虽然没有什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法,但实际上我们的收入早已增长了很多倍,按我国一般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七年左右就可以实现收入的名义倍增。

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正是经济起飞的时候,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的快,而且日本当年特别注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因此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断提高,因此工资可以实现倍增,因此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起作用,收入倍增计划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实行了“收入倍增计划”。

我们在研究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注重了其收入的倍增,也不能忽略了其产业升级。1980年日本的工资水平就已经达到美国的水平,如果依靠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经济增长那也是揠苗助长,因为现在日本的产业已经不存在“劳动生产率倍增”的空间。

国民收入如何实现多倍增

工资的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收入倍增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的倍增,而对于广东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不可控的,如果只是依靠人为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实现工资翻翻,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仅靠“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已经远远不能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中国的国民收入应该实现的是从月均两千元向两万元的跨越,而非从两千元向四千元的跨越,中国需要是国民收入的“五倍增”、“十倍增”计划,而只有大幅度的改善劳动生产率,这种目标的实现才是指日可待的。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靠产业升级实行的,而中国应该产业升级和产业改造并重。

翰啸


相关内容

  • 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难在哪里
  • 最近一则国家正在酝酿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但与官员们一致肯定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大部分老百姓却对这一听上去很美的计划最终能否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实惠表示怀疑. "中国的GDP增速现在在8%以上,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要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有责任.有能力让老百姓收入 ...

  • 张捷:新常态下的社保体系普及和国民收入倍增
  • (2015-10-29 17:25:49) 量跃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张捷(谁是谁非任评说) 对于中国的社保体系,是各种公知舆论攻击的焦点,因为中国的社保是各个地区不能划转的,各个地区差别很大,而且对农村人员的社保就非常落后,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保障水平显著高于体制外,诸多这些问题,成为了制度被攻击的 ...

  •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治 试题 考生注意:(1)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题2分,共50 分) 1.在下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示意图中,▲.■ ...

  • NDO欢迎进入完美世界
  • 各位完美伙伴:大家好! 今天的课是讲给老板听的,各位是不是老板?(是!)从你办理了完美的优惠卡那天起,你就拥有了一个经营权,所有完美产品的代理权,也就是与完美公司合作的经销商了,所以你当然是老板了!即然是老板,我们都想把自己的完美事业给经营好,今天这节课就是教你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事业的.你愿不愿意听? ...

  • 中国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 中国社保其实就是庞氏骗局 端宏斌 经济学者 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中,有29个省份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如何保证居民实现收入增长,将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把整个经济看作是一个蛋糕的话,做大蛋糕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公平地切蛋糕.我们来看看最近几年蛋糕 ...

  • 浅谈房地产市场
  • 摘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对于实体经济,而且对于虚体经济的同等重要.在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了城镇化这一题材,实则是借助房地产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给出了几点建议来解决房地产泡沫. 关键词:房产调控:城镇化:对策 温总理说:房地产 ...

  • 专家:中国10年内中等收入群体将扩大到6亿人
  • 12月1日,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与体制"为主题的第8届中挪社会政策论坛暨第7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市开幕.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大约占23%,在此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有望达到40%以上. 当前,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涉及诸多利益关系的协调. ...

  • 高校教师十八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8篇
  • 第一篇 还记得十一届五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强调:"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没有先进制度的坚强支撑,一个大国的发展进步和改革实践将难以实践.面向未来,一个日益彰显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将如何坚持 ...

  • 军事高科技的作用和地位
  • 军事高科技的作用和地位 分点作答 军事高科技就是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对现代军事和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军事高科技不仅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器",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驱动器". 一.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