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脑出血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及定义:

脑出血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一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呙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又名卒中。西医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性出血,多于高血压、脑动脉瘤破裂等有关。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1、疾病诊断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 酗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可见出血灶

2、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弦或弦数。

②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③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腹胀,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便秘。舌红,苔黄腻或黄燥,弦滑大。 ④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喎斜。手

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⑤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喎斜。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2)中脏腑

闭证:分为阳闭、阴闭。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绛,苔黄燥或焦黑,弦数。

②痰火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喎斜。鼻鼾痰鸣,面红目赤,或见抽搐,两目直视,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舌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滑数有力。

阴闭:

痰湿蒙窍证:痰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腻,沉滑或缓。

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撤肢厥。气 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微欲绝。

(二)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一)手术适应症:

1. 经内科治疗无效,颅内压持续升高,病情继续加重,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争取在脑组织未遭受不可逆损害前清除血肿。

2. 幕上血肿量>30ml ,中线结构移位>1cm 者。幕下血肿量>10ml ,有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者。

3.GCS 评分≤13分,病人呈浅昏迷或中度昏迷、不完全或完全性偏瘫、脑疝早期。

4. 年龄≤50岁者,其颅腔容积代偿能力比有脑萎缩的高龄病人差,而手术耐受能力较强,多主张手术治疗。

5. 血肿位于壳核或经壳核向苍白球及丘脑扩展

6. 手术后病情一度好转,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加重,CT 扫描确定有血肿形成应再次手术。

(二)术前

术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龙骨、牡蛎、杜仲、丹参、菊花、茯苓、牛膝、地龙、全蝎、远志、夏枯草、夜交藤、石决明、山桅子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口服;天麻素注射液静滴。

(2)风痰阻络证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全蝎、地龙、胆星、半夏、鸡血藤、钩藤、白术、茯苓、陈皮、石决明、天麻、牛膝、丹参、当归、忍冬藤等。

中成药:通脉胶囊、血塞通片等口服。

(3)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推荐方药: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瓜蒌、胆星、玄克、麦冬、丹参、地龙等。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麻仁丸等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清开灵注射液静滴、醒脑静注射液静滴。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龙骨、牡蛎、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麦冬、龟板、山药、地龙、黄精、山萸肉、知母、天花粉、五味子等。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口服。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地龙、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党参、牛膝、水蛭、全虫。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静滴。

2、中脏腑

(1)闭证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牛膝、丹参、川芎、菖蒲、远志、郁金等。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脑静注射液静滴。

②痰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生地、天竺黄、半夏、黄连、石菖蒲、郁金、远志等。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清开灵注射液静滴。 阴闭:

痰湿蒙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2)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急予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制附子、生甘草、五味子等。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脱;若见冷汗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静滴。

(三)术中无中医治疗。

(四)术后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龙骨、牡蛎、杜仲、丹参、菊花、茯苓、牛膝、地龙、全蝎、远志、夏枯草、夜交藤、石决明、山桅子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口服;天麻素注射液静滴。

(2)风痰阻络证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全蝎、地龙、胆星、半夏、鸡血藤、钩藤、白术、茯苓、陈皮、石决明、天麻、牛膝、丹参、当归、

忍冬藤等。

中成药:通脉胶囊、血塞通片等口服。

(3)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推荐方药: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瓜蒌、胆星、玄克、麦冬、丹参、地龙等。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麻仁丸等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清开灵注射液静滴、醒脑静注射液静滴。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龙骨、牡蛎、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麦冬、龟板、山药、地龙、黄精、山萸肉、知母、天花粉、五味子等。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口服。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地龙、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党参、牛膝、水蛭、全虫。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静滴。

2、中脏腑

(1)闭证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牛膝、丹参、川芎、菖蒲、远志、郁金等。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脑静注射液静滴。

②痰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生地、天竺黄、半夏、黄连、石菖蒲、郁金、远志等。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清开灵注射液静滴。 阴闭:

痰湿蒙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2)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急予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制附子、生甘草、五味子等。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脱;若见冷汗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静滴。

(五)术后配合针灸治疗

中风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

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委中、尺泽。

(六)术后内科基础治疗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 3-4 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应用镇静药药。

4、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予静脉或口服降压药物。

5、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

(七)护理调摄

1、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 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意识障碍的患者,禁食 1-2 天,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有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 误吸致吸入性肺炎。 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3、口腔护理: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理, 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

4、会阴护理: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

5、呼吸道护理: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

6、皮肤护理: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每 2-3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区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时更换床单。

脑出血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及定义:

脑出血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一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呙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又名卒中。西医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性出血,多于高血压、脑动脉瘤破裂等有关。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1、疾病诊断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 酗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可见出血灶

2、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

(1)中经络

①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弦或弦数。

②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③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腹胀,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便秘。舌红,苔黄腻或黄燥,弦滑大。 ④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喎斜。手

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⑤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喎斜。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2)中脏腑

闭证:分为阳闭、阴闭。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绛,苔黄燥或焦黑,弦数。

②痰火闭窍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喎斜。鼻鼾痰鸣,面红目赤,或见抽搐,两目直视,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舌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滑数有力。

阴闭:

痰湿蒙窍证:痰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腻,沉滑或缓。

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撤肢厥。气 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腻,脉微欲绝。

(二)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一)手术适应症:

1. 经内科治疗无效,颅内压持续升高,病情继续加重,在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争取在脑组织未遭受不可逆损害前清除血肿。

2. 幕上血肿量>30ml ,中线结构移位>1cm 者。幕下血肿量>10ml ,有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者。

3.GCS 评分≤13分,病人呈浅昏迷或中度昏迷、不完全或完全性偏瘫、脑疝早期。

4. 年龄≤50岁者,其颅腔容积代偿能力比有脑萎缩的高龄病人差,而手术耐受能力较强,多主张手术治疗。

5. 血肿位于壳核或经壳核向苍白球及丘脑扩展

6. 手术后病情一度好转,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加重,CT 扫描确定有血肿形成应再次手术。

(二)术前

术前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龙骨、牡蛎、杜仲、丹参、菊花、茯苓、牛膝、地龙、全蝎、远志、夏枯草、夜交藤、石决明、山桅子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口服;天麻素注射液静滴。

(2)风痰阻络证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全蝎、地龙、胆星、半夏、鸡血藤、钩藤、白术、茯苓、陈皮、石决明、天麻、牛膝、丹参、当归、忍冬藤等。

中成药:通脉胶囊、血塞通片等口服。

(3)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推荐方药: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瓜蒌、胆星、玄克、麦冬、丹参、地龙等。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麻仁丸等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清开灵注射液静滴、醒脑静注射液静滴。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龙骨、牡蛎、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麦冬、龟板、山药、地龙、黄精、山萸肉、知母、天花粉、五味子等。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口服。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地龙、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党参、牛膝、水蛭、全虫。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静滴。

2、中脏腑

(1)闭证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牛膝、丹参、川芎、菖蒲、远志、郁金等。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脑静注射液静滴。

②痰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生地、天竺黄、半夏、黄连、石菖蒲、郁金、远志等。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清开灵注射液静滴。 阴闭:

痰湿蒙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2)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急予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制附子、生甘草、五味子等。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脱;若见冷汗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静滴。

(三)术中无中医治疗。

(四)术后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龙骨、牡蛎、杜仲、丹参、菊花、茯苓、牛膝、地龙、全蝎、远志、夏枯草、夜交藤、石决明、山桅子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口服;天麻素注射液静滴。

(2)风痰阻络证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全蝎、地龙、胆星、半夏、鸡血藤、钩藤、白术、茯苓、陈皮、石决明、天麻、牛膝、丹参、当归、

忍冬藤等。

中成药:通脉胶囊、血塞通片等口服。

(3)痰热腑实证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推荐方药: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瓜蒌、胆星、玄克、麦冬、丹参、地龙等。

中成药:牛黄清心丸、麻仁丸等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清开灵注射液静滴、醒脑静注射液静滴。

(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龙骨、牡蛎、赭石、怀牛膝、白芍、玄参、麦冬、龟板、山药、地龙、黄精、山萸肉、知母、天花粉、五味子等。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口服。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地龙、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党参、牛膝、水蛭、全虫。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静滴。

2、中脏腑

(1)闭证

阳闭:

①风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黄芩、栀子、杜仲、牛膝、丹参、川芎、菖蒲、远志、郁金等。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脑静注射液静滴。

②痰火闭窍证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生地、天竺黄、半夏、黄连、石菖蒲、郁金、远志等。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清开灵注射液静滴。 阴闭:

痰湿蒙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等。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2)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急予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人参、制附子、生甘草、五味子等。汗出不止加山萸肉、黄芪、煅龙骨、煅牡蛎以敛汗固脱;若见冷汗肢厥者,合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静滴。

(五)术后配合针灸治疗

中风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

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委中、尺泽。

(六)术后内科基础治疗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 3-4 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应用镇静药药。

4、调整血压,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可予静脉或口服降压药物。

5、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

(七)护理调摄

1、体位: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 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意识障碍的患者,禁食 1-2 天,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有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 误吸致吸入性肺炎。 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3、口腔护理: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理, 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

4、会阴护理: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

5、呼吸道护理: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

6、皮肤护理: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每 2-3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对受压皮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数,并使受压区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时更换床单。


相关内容

  • 痔疮中医诊疗规范
  •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 (1)症状: ① 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 ...

  •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 总结和评估 (2013年-2015年) 2013年骨伤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估 2013年共收治腰腿痛.股骨颈骨折.急性腰扭伤患者 例,其中腰腿痛 例,股骨颈骨折 例,急性腰扭伤 例,现总结如下: 在所收治的病例中中医参 ...

  •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2010版)
  •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 中医诊疗方案(2010版) 一.概述 胎漏.胎动不安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在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 腹痛 小腹下坠者,称"胎漏":若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 小腹下坠,或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者,称"胎动不安&qu ...

  • 寒窗苦读励志学医 刘茂才
  • 个人档案 刘茂才,1937年生,广东兴宁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脑病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香港东华三院顾问中医师.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等职 ...

  • 房山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2011版)
  • 房山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 (2011版) 目录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中风(脑血管意外)诊疗方案„„„„„„„„„„„胸痹心痛(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诊疗方案„„„„附录:诊疗方案所涉及中药方剂„„„„„„„„„„ 0203 06 09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 ...

  • 噎膈(食管癌)诊疗方案2010版
  • 噎膈(食管癌)诊疗方案(2010)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1)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 (2)吐黏条或白色泡沫黏痰,或咽下梗阻即吐: (3)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 (4)进行性消瘦: (5)晚期发生侵润扩散后可 ...

  • 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肝病常见的证候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亏虚.瘀血阻络等.胆为六腑之一,内寄相火.因其内藏精汁,又称奇恒之腑,其气以通降为顺,有助胃腐熟水谷之功.胆病常见的证候有胆腑郁热.胆腑气滞.胆内结石等.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管起源于肝,胆液为肝之余气, ...

  • 痔病中医临床路径
  • 痔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一.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

  • 骨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
  • 骨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 诊疗方案 (2006) 脊 柱 外 科 胸腰椎骨折 [ 病史采集 ] 1. 及时采集病史,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内容要求全面.系统,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制及伤后处理情况,尤其详细询问伤后胸腹症状. [ 检 查 ] 1. 脊柱检查,要求入院后立即完成,包括脊柱畸形.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