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类系统(上)
内容简介:介绍了人格特质理论的发展简史,女性分类系统的维度分类,以及各个具体类型描述。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简介&女性分类系统的形成。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性格,做事动机,行为模式,社交需求。在实践上,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自身和别人,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社交策略。
早期的人格特质分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撑。多半是基于学者的思索、想象、以及个人生活经验。而大学者们的通病是喜欢“深入思靠”,所以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而非“外在描述”。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荣格的性格分类。他的分类主要有四个人格特质维度:他的精力来源,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他在感知事物时,是靠“感觉”还是“直觉”。他在作出判断的时候,是基于“思考”还是“情感”。他平时的life style,是“感知型”还是“判断型”。这个系统排列组合起来,就把人分成了2*2*2*2=16种性格。
基于荣格理论的MBTI 性格测试,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运用着。每年的使用者多达200多万,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之内的大型企业。
最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开始注重统计和实证。对于人格特质的研究,渐渐转为统计客观的“外在描述”,而非学者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去对内在动机“深入思索”(你可以认为这种思索是YY ,而荣格YY 得非常牛逼)。
这种研究方式的代表人物是卡特尔。他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
到今天,统计学研究方式的最高成果是“大五人格”。它也是采用对描述性词汇进行统计的方式,把人格特质分成5大类,每1大类又有6小类,总共30类人格特质。而由这些特质所决定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则有2的30次方那么多,也就是10亿多种分类。所以当前学界对“大五人格”的观点是:非常全面,有助于全面了解人性,但是从目前来说没有太大实践价值。
人格特质理论的具体发展历史,可以去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12465.htm 虽然我的归纳要比百度百科清晰明了得多。:)
从上述人格特质理论发展简史,也可以对应泡学理论,以及学院派两性关系理论的发展状况。
在学院派两性关系领域,利用科学的研究方式,在全面、超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比如我在第二贴推荐的《亲密关系》,就是集两性关系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大成。所有结论都有可靠统计数据支持。阅读完之后,对两性关系会有极清晰的认识。学院派的缺陷则是:可操作的东西完全没有。能让你深刻认识两性关系,但没有教你如何去运用。
而在泡学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都是依靠丰富个人经验+思考总结。在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下,虽然没有出现荣格式的超级牛逼成果,但也涌现了无数非常有价值,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它们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是高度有效的。缺陷是,这些理论的创始人一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东西是有局限的——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东西能对绝大多数女人有效。这可能与其层次较低,科学素养不高有关。
只有PUA Vin DiCarlo和PUA Blake Richards在2010年涉及到了女人的人格特质分类(书名:《In10se Game 》)。但迄今为止,他们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停留在务虚的层面。唯一的一份详细实战操作流程,也带有浓厚的“为了套上理论而对操作进行硬性分类”的痕迹。至少与我,但丁,Cris 的个人经验很不相符。而且他们的理论在务虚层面,也跟学院派的统计研究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们的切入点是非常令人赞赏的。
说完了人格特质理论,再说实践运用非常广泛的“性格分类”。性格分类是基于人格特质维度的,后者是前者以2为底的对数。
比如说,抽出荣格的两个人格特质维度。
1. 精力来源,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2. 感知事物时,是靠“感觉”还是“直觉”。
把这两个维度,排列组合,就能得出四种性格分类:
1. 内向感觉型
2. 外向感觉型
3. 内向直觉型
4. 外向直觉型
所以,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性格分类,数字都是乘方或者高次幂。比如4型性格色彩学,MBTI-16型人格等等。这里的MBTI 和卡特尔的16型人格不同。卡特尔提出的是人格特质维度而非性格。按照卡特尔的理论,进行性格分类,则有2的16次方那么多。
而九型人格,我们根本不予参考。它太不科学,纯属经验型归纳。如果讲究科学,“九”应该来源于3*3=9,也就是两种人格特质维度,在每个维度上有3种程度表现。但九型人格并非来源于此,它完全是从几百年前的经验型归类发展而来的。
在性格分类中,最粗略,但是实践中被人运用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四型人格”。它们虽然粗略,但是方便好记,而且名称不同的各分类之间高度类似。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波克拉底提出的“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忧郁质 ”,还是乐嘉的“性格色彩学”,以及早先几年流行的“DISC 四型人格”,都非常相似。波克拉底当然是凭借经验归类。而后两者,则是把复杂的学术高度粗略化和粗略化了:在两个最主要的人格特质维度上把人分成四类。
介绍了这么多,现在该谈我们的“3+1”维度女性分类系统了。
在我第一次旁听完但丁和Cris 的课程之后,我就被他们的分类系统给震撼到了。他们所采用的维度,都是高度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的维度。所以该分类,以及针对各类型mm 的操作模式,都高度符合我们三个人的过往经验。
我唯一的不满意来自于,这是一个经验型归类,我没有看到它和学院派学术成果有什么联系。各位请不要怪我书呆子,多年的学术训练让我明白:只有全面的,极大量的统计学数据所支撑的结论,才是最可靠的。这就是学院派做的事情,绝非一般人所想象的纸上谈兵。
所以我提出要求,必须依照学院派的研究成果对该系统进行大量的修订,具体分成三个步骤:
1. 在卡特尔16型人格特质以及大五人格里面,寻找有没有其他的人格特质维度,比我们现在的几个维度更能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最终找到了一个)
2. 在学院派两性交往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出现得最频繁的人格特质维度。(《亲密关系》这本书里,出现较为频繁的,大约有5个人格特质维度,我们选取了其中3个。)
3. 系统修订之后,看一看是否符合我们过往的经验。
最终,我们修改了之前经验型维度中40%的内容。每一个维度不仅高度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还能分别影响到长期关系表现,短期关系表现,爱的语言,不同依恋类型等特质。而且每一个维度,都是两性关系研究中的重点人格维度。
在实践中,新分类也确实比之前的经验型分类更能精确的判断和操作。Cris 这个超短期关系的高手,在我们更新女性分类系统之后,几天时间就实践了两个mm 。除了进展更加迅猛,他还感觉随着流程的推进,新分类更能有效的引导mm 转变成我们想要的类型。
这也是我们11月之后的新精品课从6800涨价到8000的原因。:)
第二节:维度介绍。
在第二贴《性格供需关系》里面,我讲到了mm 在不同的性别供需环境下,对男人会分别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态度:
A ,利用不同男性来满足我的各种需求,但是我不会固定在某一个男人身上,免得我不能再利用其他男人。
B ,选择一个不错的男人,重点投资和吸引,以求战胜其她mm ,不让她们得到他。
这就是我们女性分类系统的第一个维度。它是由“性别供需关系”这个两性关系中最强的社会因素决定的。
其中比较难搞的A 态度还有一个微调维度:
1. 冷A 态度:我得拽一点,让没利用价值的男人少来浪费我的时间。
冷A 其实是天生习惯于对男人持B 态度的mm 。她们习惯选择一个男人重点投资和吸引,对于大范围利用男人价值没什么兴趣。可是在一个男多女少的环境下,她太受欢迎了,不得已给自己带上了A 防护罩。
她们通常对男人要拽一些,冷一些,当你接近的时候,会有很多测试给你。这算是比较好的情况。还有的情况则是对你很礼貌,但也只有礼貌,连测试都不给你。把你当作认识的陌生人。这就是完全看不上你。
2. 热A 态度:我要对这些男人热情点,以后没准都能用得上。
她们会各种假好感乱丢,跟男人玩暧昧,让很多男人都觉得跟她有戏。不少男人会轻易陷进去。但就是得不到她。有一类热A ,甚至会当男人陷进去了,她也不觉得这个男人很烦,依然跟他玩暧昧。原因有可能是,她们很“善良”,不忍看到这些男人伤心。对这种行为,咱是该批评呢,还是称赞呢。。。。。。
除了上述的“性别供需关系”这一大维度,我们的系统还有另外两个主要维度。这三个维度以及数个类似“冷热A 态度”这样的小维度,把mm 分成了A1, A2„„B1, B2„„等各类型。小维度有它们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像3个大维度那样影响全局操作,我们就统称为“1”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女性分类系统是“3+1”维度的。
第三节:具体类型描述。
有一种类型是大部分中国mm 的基础形态,我们称之为B1。绝大多数谈恋爱的女中学生都属于这一类型,然后有一部分会在成长过程中转变成其它类型。在大学毕业后的22岁-26岁的mm 里,依然有超过1/4属于这一类型。Cris 非常痛恨这个类型,因为她们会疯狂的爱上他。哪怕他什么都不做。
感性浪漫的幻想,不成熟不实际的心态,来自父母的传统保守的教育,以及均衡的性别比例,会让这些女孩在处理两性关系的时候,有相对统一的表现。
她们需要的一个有耐心,温柔,甜蜜的男人。当然,对于年纪小的女生来说,高大,阳光,帅气,擅长运动等条件会更吸引人。但这些是天生的,咱就不提了。
简单说这些,你脑子中间应该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了吧:对感情有着幻想的,保守的邻家小妹。
除非是特别出众,群蝇围绕,否则蛋疼流技巧没啥用(第二贴里面有解释:谜男,骄傲风趣法等用来把mm 从A 态度变成B 态度的技巧,统称蛋疼流技巧)。因为她们根本受不起。没错,这一类女孩对男人是B 态度。
有一点你可能想不到的:她们会迷恋上一个需要她们“拯救”的男人,比如说心地善良的,走错轨道的小混混。怎样体现你身上“走错轨道”的地方,有具体的技巧,这是留在课堂上的。直接跟她说我超级喜欢群p ,这不是走错轨道,这是飞机坠毁。
为什么耐心很重要,因为她们的情绪会反复无常,经常发小脾气。这里的耐心,不是要你忍
住脾气,耐着性子去承受。你可以试着体会这么一种感觉:像看着自己女儿耍小性子一样,不仅不生气,相反还喜欢她这样。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父亲对女儿发小脾气的“关心,爱怜,但是不care ”的态度,说起来容易。但当你深深喜欢上她时,就难做到了。你可能会害怕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惹怒了她,而不是客观理智的懂得她只是任性而已。
除了这一类女孩,还有另外两类女孩都喜欢发小脾气,但原因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女性分类,造成了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所以处理这些小脾气的方法也不同。
B1对于肢体接触,是持抗拒态度的。如果想走普通恋爱关系流程,温柔,甜蜜,尤其是足够的耐心。就足够了。
但你如果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快速TD 了这类女孩。那么,恭喜你,你彻底主导了你们之间的权力。此时此刻,她对于你,就变成了另一种类型的女孩:B2
B2这类女孩,有可能是由于你TD 了B1而造成的,此时她对你是B2,对于其他的男人仍然是B1。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行形成的。
她们非常容易拿下,但你一用蛋疼流就毁了(可见充斥着泡学论坛的蛋疼流技术,有时候还是很坑爹的)。
这类女孩会有怎样的表现。如何搞定,具体怎么做。就留在课上讲。
B1类型的女孩,在女生比较受欢迎,男人追求热烈,或者说她不怎么看得起生活圈里的男人的情况下,会变成A1。而且大部分是冷A1。
在夜店里,冷A1占了很大一部分,她们打扮得会很时髦很出众,但很少是露肉的那种性感。男人去搭讪,被打枪率很高。不过,假如你身边美女环绕,那么高预选能瞬间把她们打回B1的原型。
如果没有高预选。那就使用蛋疼流技术,这个能把mm 从A1变成B1。但是变成B1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温柔,甜蜜,耐心了。假如还不停蛋疼,那就等死吧。
这也是一些兄弟,在夜店碰到一些mm ,采用蛋疼流技术效果非常好,可是没有后续的原因。他们碰到的是A1,在成功把她们从A1变成B1之后,这些兄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温柔,要耐心,要做大哥哥,要像慈父对女儿那样对她。
再简单介绍另外几类女孩。
B3:很务实,很挑剔。会认真的选择一个男人,然后和他发展长期关系。并且会在婚姻生活中,为了整个家庭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努力,愿意尽她所能来帮助你发展事业。她们非常适合做老婆。蛋疼流众男在她眼里就是二货。我本人最擅长的是这一类。
B3也有拯救欲。但她们不是拯救“走错轨道”的人,而是想拯救“看起来潜力很大,如果
能努力,就非常牛逼”的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总是有B3想要拯救我,并迷失在这种“拯救”的过程中。她们最终都失败了,因为我的贪玩是改不掉的。
B3在男多女少,女生受欢迎,以及看不起身边男人的情况下,会变成A3。A3是带有雄性气质的ALPHA FEMALE ,在纯女性群体里,常常是领导者。Lady 呱呱里的燕子,就是典型的A3。燕子的生活圈不一定男多女少,但就算是这些少数男人,燕子也通通看不上。
A3是唯一用蛋疼流技术也不怎么起作用的A 态度mm 。课堂上会讲怎样才能把她从A 变成B 。
(以下W, X, Y, Z 类型的写法,是专门为了保密。不说明是A 哪一类,B 哪一类。)
W 类型:对生活和感情有比较务实的看法。在婚姻上,会仔细去寻找出色的好老公。但这不妨碍她去找帅气的水管工人SC 。但SC 也不意味着她会爱上你。相反,如果SC 后觉得自己爱上了她,就会把她吓跑。
X 类型:以征服男人为乐。看着一个又一个男人被她所引诱。而对于高价值的男人,她们也愿意利用身体去交换现实的利益。蛋疼流技术对于Y 类型太有用了——她会主动引诱你,却被你蛋疼了一把。所以她在琢磨怎么征服你的过程中越陷越深。但是光蛋疼,自身太挫,没有一点可被她利用的客观价值也不行。
Y 类型:她们常常被传统社会认为胸大无脑,不自重,到处跟男人TD 却又不追求车子房子票子的公车妹。但这是她们自己的生活,她们觉得无所谓。
她们行为不靠谱,有时会觉得丫简直是在玩你,但并非废物测试。比如约你晚上在国贸见面。你到了给她打电话,她很开心的说自己在西单,让你过去。这不是什么废物测试,故意框架你等等。她根本就是无所谓,而且觉得你也没必要生气。反正在西单也是一起玩,你打车过去也花不了多少钱,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类女孩一点都不好搞。就凭着“她可以轻易和男人们TD ,但就是不和我TD ”,她们可以玩死很多男人。甚至会让一些真心追求的小男孩深深爱上她们。所以宅男对于Z 类型mm 的评价,往往带有一种酸葡萄的意味:不和我TD 也无所谓了,反正她们是公车妹,我还嫌脏。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是这样想的。客观来说,蛋疼流搞定这一类MM 比较简单,而我却一点辙都没有。我的价值她们都不CARE ,根本不走心,来不了深层沟通。
一直以来,这恰好成了我长期以来瞧不起蛋疼流的原因:只能去夜店搞这种mm 。而现在,我的评价是客观的:这一类mm 和别的所有类型一样,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我不擅长这一类。我也很希望能在不断练习中学会怎么去搞定她们。
特别要补充的是,根据但丁和Cris 的经验,这类女孩虽然对于肢体进挪不抗拒,对TD 的态度也很开放,但就是TD 前最后一刻的抵抗比较强,比其它好几种类型的女孩都要强。这看起来有点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原因不是什么“她要你给她个理由,不想让自己像个荡妇”,
而是她觉得身体是她的,是她引诱了你,不是你引诱了她。这么快让你得到了,她有点不爽,所以要作一下。
Z 类型:这类女孩在生活中对人非常热情。光彩照人,处处是焦点。不仅如此,私下里还会对你撒娇,亲昵,做小妹妹状。你会喜欢上她,但是请暗恋吧。一明恋,她就躲远了。她希望你对她有一定好感,最好是暗恋她。但她并不像X 类型那样希望彻底征服你,她handle 不了这种麻烦的事情。
女生大类型的具体描述,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3个维度,分明是2^3=8种类型,我怎么扯了9种?那是因为其中有两种是同一类,采用一样的操作手法即可拿下,但由于微调维度的不同,导致她们看上去完全不一样。我还可以扯出很多种来,但操作手法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如何去掌握这个“宗”,就是我们课程的核心内容。:)
明天的更新会详解我们的分类维度和各种经典学院派两性关系理论之间的强联系。包括每种类型的mm 在害怕被爱人抛弃程度,以及主动回避亲密程度上的得分。这两个维度,恰好就是依恋关系维度。分类维度和“爱语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mm 的自我监控,自我确认这样的微调小维度。
同时,我们还会讲解,对于不同类型的mm ,在操作流程上的不同策略。以及怎样把论坛上现存的各种技术,按照其所适用的分类,运用到我们的操作中来。
最后提供两篇但丁几个月前根据该系统解答网友求助的精华贴。各位可以从中一窥女性分类系统的强大威力:
【C&D】女生密码求助: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给所有走不进女人内心的兄弟-by 但丁 http://paoxue.com/thread-109778-1-1.html
【C&D】女生密码求助:我追逐的骑士永远不会走过我的窗前-by 但丁
http://paoxue.com/thread-123075-1-1.html
更新完毕。
女性分类系统(下)
内容简介:详解我们的分类系统和各种经典两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了论坛上第一个从细节流程来否定谜男方法的案例。之前大家对谜男方法的批评,都是大而化之的对其风格
上的抨击,或者把“谜男方法”等同于打压和否定。这并不能让真正的谜男信徒认同。最后对“女生分类系统”进行简单总结。
第四节,女性分类系统和依恋关系,mm 在两性交往中的高低自我监控,以及mm 的“自我确认”之间的关系。
先谈“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是两性关系中间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几乎在两性关系每一个领域的研究,都要提及依恋理论。
成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主要由两个维度分成四种模式。《亲密关系》中文版里对这两个维度的翻译分别是:
1. 回避亲密——在两性关系中你回避、抗拒对方的亲密接近的程度有多高。
2. 忧虑被弃——在两性关系中你忧虑被抛弃的程度有多高。
很多其他文献则简称为:回避指数,焦虑指数。
在阅读了诸多论文,并且总结了个人经验之后。我对于这种中文解释很不满意。我个人给出的阐释是这样的:
1. 我有多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即上述的忧虑指数,越不相信自己,就越担心被人抛弃)
2. 我有多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即上述的回避指数,越不相信别人,就越要回避亲密)
所以,成人依恋关系的四种形态是:
1. 安全型: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不担心被甩,也不回避亲密。
一般都认为,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相结合,两性关系会比较幸福美满和谐。这种类型的mm 适合做老婆。
2. 焦虑型:相信别人,但是不相信自己。所以对亲密并不回避,但是特别担心被抛弃。
这类mm 给你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不是什么废物测试,而是她害怕你离开。如果她是你的女朋友,你会发现她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让你感觉窒息,总是疑神疑鬼怀疑这怀疑那。一旦你手机关机什么的,她就非常焦虑。
我和但丁,Cris 喜欢把这种类型形象的称为“八爪鱼”——像八爪鱼一样把你抓得紧紧的,越缠越紧。她们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害怕你离开。
3. 恐慌型: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
这类mm 单看维度介绍好像很可怕。其实还比较可爱。她们会发各种小脾气,小任性。但不是为什么具体原因,就是因为在两性关系中,她有一种连她自己也说不出来的“恐慌”情绪。她们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对两性关系看不到幸福的希望。哪怕你不离开,她们也觉得不是那么幸福。
(可见女人的不安全感也是有区别的)
“恐慌型”依恋状态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展成其他类型。如果遇到了靠谱的,又善于处理两性关系的男人。会让她们能慢慢的信任男人。而自己在生活中的成长,则能让她们慢慢开始信任自己。
4. 回避型(冷漠型):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
所谓的回避,并不是躲避男人。而是这类mm 不会和男朋友,老公成天黏在一起。她们习惯于保持私人空间和距离感。但其中有小类,并不介意和短期的,随意的男性伙伴发生关系。(后面会介绍)
而我,但丁,Cris 的共同感觉是:我们三个作为男人,统统都属于这一类型。我们对自己处理好长短期两性关系的能力非常自信,但很多年都没有深爱过一个女人了。也并不特别的牵挂谁,想把自己托付给谁,或者说对某个女人真正的交心。
在我看来,而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所有“知名PUA ”,不管其人品,性格如何。也不管他自己多么强调“懂得爱”。全都是这个类型的男人。
上面是对于四种依恋关系模式的简介。现在,就要向各位展示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和依恋关系之间的精彩联系了!
前面介绍过,女性分类系统有3个主要人格维度。出于保密需要,这里把我们的维度设置成:维度一,分“大小”两种状态。维度二,分“疯傻”两种状态。维度三,分“姑婆”两种状态。
这样,就把女人分成了:
大疯姑
小疯姑
大傻姑
小傻姑
大疯婆
小疯婆
大傻婆
小傻婆
共八种主要类型。(表达方式很蛋疼,不好意思。在课堂上绝对不会采用这么蛋疼的表达法)
根据我们所选择的人格维度的定义,以下组合分别能体现出不同的依恋性格状态。
一、
“大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疯姑,就是最典型的一类具有回避型(冷漠型)依恋状态的mm 。她们的表现是极度信任自己,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眼中没有男人。
“大疯姑”型mm 和男人交往的时候冷淡,冷漠,对很多男人的心思洞若观火。她们在长期关系和婚姻中也习惯于保持私人空间。和长期伴侣间TD 的次数也不如其他类型的mm 多。
但是她们不介意和一些短期的,不交心的男性伙伴发生关系,特别是在旅行的时候,她们对于1夜情艳遇并不介意。我留学时期认识的两个这类型mm ,在感觉1夜情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一个掏钱去嫖白人小帅哥,一个买道具满足自己的欲望。
二、
“大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疯婆,是第二类具有回避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并不是有多信任自己,而是根本不信任男人。看身边的男人都觉得是猥琐男。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在交往的过程中转变她们的类型,而是用传统追求方式和她谈普通恋爱的话,她们在心底对自己男朋友和老公的接受度也不高。
她们在两性关系中和伴侣保持距离,但并不满意这种状态。她们比较羡慕那些“安全型”的mm 。她们觉得,如果找到了更出色的伴侣,自己会像安全型的mm 一样,不再和伴侣保持距离。但事实上,就算找到更出色的了,她们依然不会满意。因为男人不能帮助这类女孩变成“安全型”,她们必须在生活中自己成长。
她们不怎么搞一夜情。假如在旅行中有短暂的艳遇,她们会有一些浪漫的幻想,比如说“这个男人会不会是我要找的那个出色的家伙?” 她们不会觉得这就是一夜情。
三、
“小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傻婆,是第一类具有焦虑型(八爪鱼)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的焦虑来源于非常不相信自己。所以她们愿意完全被男人领导。
这一类mm 容易搞定。方法是温柔,温暖,暧昧的勾搭她,而不是欲擒故纵,推拉结合的蛋疼流。
搞定以后,你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这个女人绝对不会离开我”。但你的苦恼则在于,她非常害怕你离开她。所以会把你缠得紧紧的。
四、
“小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傻姑,是第二类具有焦虑型依恋状态的mm 。
其实她们内心也不算那么的“焦虑”,但是会表现出焦虑型依恋状态的典型行为:把你抓得非常紧。
她们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因为非常相信男人,所以愿意把自己彻底托付,被男人领导。在两性关系中。她们把你抓得紧紧的,原因是她非常需要你,而不是害怕你离开。这种“需要”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很不错的。
这类mm 对于和不同男人的长短期关系都能接受。既能享受和男人的短暂艳遇,也能务实的寻找一个出色能干的老公。如果你在她眼里是个适合做老公的男人,她会接受你的追求,但不会诚实告诉你和多少个男人有过关系,也不会停止和别的男人搞短期关系。跟你关系稳定之后,她们中间有不少会选择不再和别的男人勾搭,但不是全部。
其实,如果你思想比较开放,那么她们做老婆也不算坏。除了容易接受男人的勾搭,她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很靠谱。而且她们分得清哪些男人是玩玩而已,哪些男人是值得用心的。她们会对自己的长期伴侣投入真感情。
五、
“小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疯婆,是第一类具有恐慌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就是各种没有安全感。倒不是怕伴侣离开,而是对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各种不满意。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行为保守谨慎。情绪反复爱发脾气。
她们就是前一贴里说的B1类型。
前面说过,恐慌型依恋状态是不稳定的。有很邪恶的方式能把她们转变成“焦虑型”,让她
彻底离不开你,这样也算是一种征服吧。想让她们转变成“安全型”则比较有难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他们自己的成长。但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相应的靠谱的男人,也有很大可能会变成“回避型(冷漠型)”
六、
“大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傻婆,是第二类具有恐慌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内心也是各种没安全感,于是行为各种开放,各种不靠谱。潜意识里希望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一个好男人和一段靠谱的长期关系。
她们就是前一贴里说的Y 类型。
七、
“小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疯姑,是第一类具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是前文所说的,最适合做老婆的B3类型。不乱搞短期关系,希望能找一个出色的好老公。然后自己也为家庭作出贡献。她们相信伴侣,也相信自己。
八、
“大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傻姑,是第二类具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行为较上面的“小疯婆”更开放。生活中会和很多男人有染。但是所有的两性关系她们都心中有数,洞若观火。
她们在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利用与被利用之间,转换自如。是的,她们不介意被男人利用,她们看得一清二楚。比如说,一个男人能给她无与伦比的TD 体验,那么自己提供给他一点价值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另一个男人能给自己现实的价值,那么让他在床上爽一把也很不错啊。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不适合做老婆,但是非常适合做哥们和性伴侣的“安全型”mm 。
到这里,我们的八大类型和“依恋关系”之间的联系就介绍完了。国外涉及到女性分类的两
位PUA ,借鉴着《亲密关系》(他们的东西我都能在书中找到),仅仅只能到分类这一步。而我们的研究则更加深入。特别是,依恋理论在两性关系的学术研究中地位极端重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重量级的,经过统计数据实证过的“依恋关系”论文。非常有利于我们调试改进系统。
除了“依恋关系”,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还和其他的好几个主流两性关系特质高度兼容。现在简单展示一下。
我们现在抽出两个维度,组成两个截然相反的性格组合。
第一组合(加上另一维度,共有两类mm ),属于社交中的“高自我监控者”。她们极其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交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别人。她们很容易交到各种朋友,让很多男人喜欢上她们。她们喜欢和别的女人竞争,从而赢得各种男人,但是不习惯于固定在一个男人身上。(既喜欢竞争,又不固定。好像A 态度和B 态度同时存在?实则不然,嘿嘿。)跟她们如胶似漆容易,长相厮守困难。
第二组合(加上另一维度,共有两类mm ),属于社交中的“低自我监控者”。她们一般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也并不热爱交际。所以在很多场合她们都非常的不显眼。但如果能和她们成为知心的朋友,以及走进心底的爱人,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会维持很久,她们会非常珍视这段关系。
而前文中所提到的A1型mm ,如果她是一个长相非常漂亮,但其它地方都很平庸的美女。那么她的“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是相反的。她们希望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赞美自己。但她们知道自己的不成熟以及美貌背后的平庸。她们能接受不熟悉的人的赞美,但是当你和她熟悉之后,你的赞美和认同会让她不自然,会想要和你保持距离。因为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值得这种赞美。
所以,对这类mm 的操作方法,将会是这个论坛上第一个从细节流程来否定谜男方法的案例。之前大家对谜男方法的抨击,都是大而化之的对其风格上的抨击,或者把“谜男方法”等同于打压和否定。这样的抨击并不能让真正的谜男信徒认同。
如果使用谜男方法。在经过了A1的接近、开场,A2的DHV 、“女对男兴趣”之后,就是A3的“男对女兴趣”。但谜男给出的“男对女兴趣”方案,主要就是挖掘她美貌之外不为人知的优点,描述她和别的美女的不同。
但对于这类mm ,谜男的A1(非我们分类的A1),A2流程是可行的,但谜男的A3方案基本上行不通。特别是,当她就是一个除了美貌,确实很平庸的mm 。就算你挖空心思找出了她美貌背后的一些小优点,给予了恰当的赞美。也只能带来很短的效果。因为“负面自我证实”是一种长期的性格,很难改变。
而行得通的方案则是真诚而恰当的告诉她,她多么像曾经的你。你看得到她的各种不成熟,各种敏感,各种平庸,这些都让你感觉非常的亲切。所以你特别愿意带领她,帮助她成长。因为帮她,就好像是在帮你自己。
这是我屡试不爽的操作方法。
如果强行把我说的方法也归为谜男方法里的“男对女的兴趣”,我不能认同,大家的看法呢?我这是对谜男的尊重。谜男的作品是蛋疼流最杰出的细节化代表作,假如什么都往里装,那样会失去蛋疼流的价值。好比有人说“男人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对女人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也是没错。对于某类爱“犯贱”的mm ,就喜欢对她冷的男人,那我就说对她冷就是对她好。无论对什么样的mm ,只要哪种方法能拿下她,我就说这种方法是“对她好”。怎么都能说圆,但是毫无价值。
让我们继续。
除了“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相反。其他类型的mm 则有着“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相称,以及“自我证实”远远超过“评价期望”(即自恋)两种状态。对于这两种状态,也有不同操作方法。
介绍这么多,我想已经足够了。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把mm 分成八个大类。根据女孩们的细节行为,不仅能快速判断出她们的类型,还能同时判断出她们的“依恋状态”,“自我监控程度”,“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之间的关系,“爱的语言系统”等等。或者反过来,通过后者确定她们的类型,进而预测她们的行为模式。
对于每一种类型的mm ,都有极其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她们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各种微调维度下不同的表现,在两性关系各阶段的表现。然后是细致的路线图,细节到对话模式,话梗,该使用怎样的冷读,交往受挫之后该怎样处理,如何进挪,如何引诱,等等等等。
第五节、对于“女性分类系统”的整体评价。
首先,“女性分类系统”对于论坛很多兄弟的痛苦纠结,做了一次简单而有效的修正。因为“女人与女人之间,有不同的价值观,处事风格,心态类型,在约会中对不同的mm 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哪里是我们的原创,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但很多经验化理论会成功学似的强调:女人看起来不同,其实都一样的。你觉得不同,只是因为你没有了解“最核心的本质”。
这一强调,就迷糊了。彻底迷糊了。
而“女性分类系统”则是来一个拨乱反正、拨云见日而已:让常识回归到常识。我们的分类不应是最完善的。但我们的思路是最清晰,最科学的。我们始终会不停改进,不断完善。
第二,“女性分类系统”把约会mm 的方式,从“该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不该做什么”。使得流程简单化,清晰化。比如对于B3类型的mm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蛋疼她,别的都好办:普通的温柔,普通的甜蜜,再加上足够的耐心和厚脸皮就可以了。
这里有一个很特殊的效果就是:mm 明明不觉得你做了什么特殊的、有魅力的事情,但就是发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她感觉很对路。
这个效果的威力很强大,会让她觉得你跟她特别有缘分,特别共振。因为很多mm 从来没有遇到过你这样的男人。哪怕再有魅力,再会泡学,再出众的男人,也难免做一些和她不对路的事情。
第三,“女性分类系统”为论坛上所有有效的个性化理论和流程都给出的清晰的指南。你可以明确的知道,哪些方法适合针对哪些mm ,可以用在哪些阶段。而对于另外的mm ,另外的阶段,如果还沿用同样的方法,就彻底玩完了。
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但丁和Cris ,因为“女性分类系统”终于给我的一些“旁门左道”技术正名了。比如说,掌握了女性分类系统之后,我才知道蛋疼流最大的作用就是把mm 从A 态度打成B 态度。而我在不会使用蛋疼流技术的情况下,采用貌似在骗mm 的“一滴香第一阶段”,也无非是在完成这个过程。都是能达到目的的方法而已,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最后,“女性分类系统”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特别容易上手。不需要硬背每一种类型,只要记住几个主要维度和微调维度就可以了。熟练之后,可以在几秒钟到半个小时内,就准确的判断出一个女性的类型。
最后,请大家回到开头,去阅读但丁的两篇贴子吧!
更新完毕。
女性分类系统(上)
内容简介:介绍了人格特质理论的发展简史,女性分类系统的维度分类,以及各个具体类型描述。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简介&女性分类系统的形成。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性格,做事动机,行为模式,社交需求。在实践上,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自身和别人,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社交策略。
早期的人格特质分类,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撑。多半是基于学者的思索、想象、以及个人生活经验。而大学者们的通病是喜欢“深入思靠”,所以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而非“外在描述”。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荣格的性格分类。他的分类主要有四个人格特质维度:他的精力来源,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他在感知事物时,是靠“感觉”还是“直觉”。他在作出判断的时候,是基于“思考”还是“情感”。他平时的life style,是“感知型”还是“判断型”。这个系统排列组合起来,就把人分成了2*2*2*2=16种性格。
基于荣格理论的MBTI 性格测试,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运用着。每年的使用者多达200多万,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之内的大型企业。
最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研究开始注重统计和实证。对于人格特质的研究,渐渐转为统计客观的“外在描述”,而非学者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去对内在动机“深入思索”(你可以认为这种思索是YY ,而荣格YY 得非常牛逼)。
这种研究方式的代表人物是卡特尔。他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
到今天,统计学研究方式的最高成果是“大五人格”。它也是采用对描述性词汇进行统计的方式,把人格特质分成5大类,每1大类又有6小类,总共30类人格特质。而由这些特质所决定的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则有2的30次方那么多,也就是10亿多种分类。所以当前学界对“大五人格”的观点是:非常全面,有助于全面了解人性,但是从目前来说没有太大实践价值。
人格特质理论的具体发展历史,可以去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12465.htm 虽然我的归纳要比百度百科清晰明了得多。:)
从上述人格特质理论发展简史,也可以对应泡学理论,以及学院派两性关系理论的发展状况。
在学院派两性关系领域,利用科学的研究方式,在全面、超大量的客观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比如我在第二贴推荐的《亲密关系》,就是集两性关系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大成。所有结论都有可靠统计数据支持。阅读完之后,对两性关系会有极清晰的认识。学院派的缺陷则是:可操作的东西完全没有。能让你深刻认识两性关系,但没有教你如何去运用。
而在泡学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都是依靠丰富个人经验+思考总结。在这种不科学的方式下,虽然没有出现荣格式的超级牛逼成果,但也涌现了无数非常有价值,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它们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是高度有效的。缺陷是,这些理论的创始人一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东西是有局限的——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东西能对绝大多数女人有效。这可能与其层次较低,科学素养不高有关。
只有PUA Vin DiCarlo和PUA Blake Richards在2010年涉及到了女人的人格特质分类(书名:《In10se Game 》)。但迄今为止,他们的绝大部分成果都停留在务虚的层面。唯一的一份详细实战操作流程,也带有浓厚的“为了套上理论而对操作进行硬性分类”的痕迹。至少与我,但丁,Cris 的个人经验很不相符。而且他们的理论在务虚层面,也跟学院派的统计研究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们的切入点是非常令人赞赏的。
说完了人格特质理论,再说实践运用非常广泛的“性格分类”。性格分类是基于人格特质维度的,后者是前者以2为底的对数。
比如说,抽出荣格的两个人格特质维度。
1. 精力来源,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2. 感知事物时,是靠“感觉”还是“直觉”。
把这两个维度,排列组合,就能得出四种性格分类:
1. 内向感觉型
2. 外向感觉型
3. 内向直觉型
4. 外向直觉型
所以,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性格分类,数字都是乘方或者高次幂。比如4型性格色彩学,MBTI-16型人格等等。这里的MBTI 和卡特尔的16型人格不同。卡特尔提出的是人格特质维度而非性格。按照卡特尔的理论,进行性格分类,则有2的16次方那么多。
而九型人格,我们根本不予参考。它太不科学,纯属经验型归纳。如果讲究科学,“九”应该来源于3*3=9,也就是两种人格特质维度,在每个维度上有3种程度表现。但九型人格并非来源于此,它完全是从几百年前的经验型归类发展而来的。
在性格分类中,最粗略,但是实践中被人运用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四型人格”。它们虽然粗略,但是方便好记,而且名称不同的各分类之间高度类似。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波克拉底提出的“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忧郁质 ”,还是乐嘉的“性格色彩学”,以及早先几年流行的“DISC 四型人格”,都非常相似。波克拉底当然是凭借经验归类。而后两者,则是把复杂的学术高度粗略化和粗略化了:在两个最主要的人格特质维度上把人分成四类。
介绍了这么多,现在该谈我们的“3+1”维度女性分类系统了。
在我第一次旁听完但丁和Cris 的课程之后,我就被他们的分类系统给震撼到了。他们所采用的维度,都是高度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的维度。所以该分类,以及针对各类型mm 的操作模式,都高度符合我们三个人的过往经验。
我唯一的不满意来自于,这是一个经验型归类,我没有看到它和学院派学术成果有什么联系。各位请不要怪我书呆子,多年的学术训练让我明白:只有全面的,极大量的统计学数据所支撑的结论,才是最可靠的。这就是学院派做的事情,绝非一般人所想象的纸上谈兵。
所以我提出要求,必须依照学院派的研究成果对该系统进行大量的修订,具体分成三个步骤:
1. 在卡特尔16型人格特质以及大五人格里面,寻找有没有其他的人格特质维度,比我们现在的几个维度更能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最终找到了一个)
2. 在学院派两性交往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出现得最频繁的人格特质维度。(《亲密关系》这本书里,出现较为频繁的,大约有5个人格特质维度,我们选取了其中3个。)
3. 系统修订之后,看一看是否符合我们过往的经验。
最终,我们修改了之前经验型维度中40%的内容。每一个维度不仅高度影响“女性在和男性交往中的心态和行为”,还能分别影响到长期关系表现,短期关系表现,爱的语言,不同依恋类型等特质。而且每一个维度,都是两性关系研究中的重点人格维度。
在实践中,新分类也确实比之前的经验型分类更能精确的判断和操作。Cris 这个超短期关系的高手,在我们更新女性分类系统之后,几天时间就实践了两个mm 。除了进展更加迅猛,他还感觉随着流程的推进,新分类更能有效的引导mm 转变成我们想要的类型。
这也是我们11月之后的新精品课从6800涨价到8000的原因。:)
第二节:维度介绍。
在第二贴《性格供需关系》里面,我讲到了mm 在不同的性别供需环境下,对男人会分别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态度:
A ,利用不同男性来满足我的各种需求,但是我不会固定在某一个男人身上,免得我不能再利用其他男人。
B ,选择一个不错的男人,重点投资和吸引,以求战胜其她mm ,不让她们得到他。
这就是我们女性分类系统的第一个维度。它是由“性别供需关系”这个两性关系中最强的社会因素决定的。
其中比较难搞的A 态度还有一个微调维度:
1. 冷A 态度:我得拽一点,让没利用价值的男人少来浪费我的时间。
冷A 其实是天生习惯于对男人持B 态度的mm 。她们习惯选择一个男人重点投资和吸引,对于大范围利用男人价值没什么兴趣。可是在一个男多女少的环境下,她太受欢迎了,不得已给自己带上了A 防护罩。
她们通常对男人要拽一些,冷一些,当你接近的时候,会有很多测试给你。这算是比较好的情况。还有的情况则是对你很礼貌,但也只有礼貌,连测试都不给你。把你当作认识的陌生人。这就是完全看不上你。
2. 热A 态度:我要对这些男人热情点,以后没准都能用得上。
她们会各种假好感乱丢,跟男人玩暧昧,让很多男人都觉得跟她有戏。不少男人会轻易陷进去。但就是得不到她。有一类热A ,甚至会当男人陷进去了,她也不觉得这个男人很烦,依然跟他玩暧昧。原因有可能是,她们很“善良”,不忍看到这些男人伤心。对这种行为,咱是该批评呢,还是称赞呢。。。。。。
除了上述的“性别供需关系”这一大维度,我们的系统还有另外两个主要维度。这三个维度以及数个类似“冷热A 态度”这样的小维度,把mm 分成了A1, A2„„B1, B2„„等各类型。小维度有它们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像3个大维度那样影响全局操作,我们就统称为“1”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女性分类系统是“3+1”维度的。
第三节:具体类型描述。
有一种类型是大部分中国mm 的基础形态,我们称之为B1。绝大多数谈恋爱的女中学生都属于这一类型,然后有一部分会在成长过程中转变成其它类型。在大学毕业后的22岁-26岁的mm 里,依然有超过1/4属于这一类型。Cris 非常痛恨这个类型,因为她们会疯狂的爱上他。哪怕他什么都不做。
感性浪漫的幻想,不成熟不实际的心态,来自父母的传统保守的教育,以及均衡的性别比例,会让这些女孩在处理两性关系的时候,有相对统一的表现。
她们需要的一个有耐心,温柔,甜蜜的男人。当然,对于年纪小的女生来说,高大,阳光,帅气,擅长运动等条件会更吸引人。但这些是天生的,咱就不提了。
简单说这些,你脑子中间应该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了吧:对感情有着幻想的,保守的邻家小妹。
除非是特别出众,群蝇围绕,否则蛋疼流技巧没啥用(第二贴里面有解释:谜男,骄傲风趣法等用来把mm 从A 态度变成B 态度的技巧,统称蛋疼流技巧)。因为她们根本受不起。没错,这一类女孩对男人是B 态度。
有一点你可能想不到的:她们会迷恋上一个需要她们“拯救”的男人,比如说心地善良的,走错轨道的小混混。怎样体现你身上“走错轨道”的地方,有具体的技巧,这是留在课堂上的。直接跟她说我超级喜欢群p ,这不是走错轨道,这是飞机坠毁。
为什么耐心很重要,因为她们的情绪会反复无常,经常发小脾气。这里的耐心,不是要你忍
住脾气,耐着性子去承受。你可以试着体会这么一种感觉:像看着自己女儿耍小性子一样,不仅不生气,相反还喜欢她这样。
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父亲对女儿发小脾气的“关心,爱怜,但是不care ”的态度,说起来容易。但当你深深喜欢上她时,就难做到了。你可能会害怕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惹怒了她,而不是客观理智的懂得她只是任性而已。
除了这一类女孩,还有另外两类女孩都喜欢发小脾气,但原因各不相同。因为不同的女性分类,造成了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所以处理这些小脾气的方法也不同。
B1对于肢体接触,是持抗拒态度的。如果想走普通恋爱关系流程,温柔,甜蜜,尤其是足够的耐心。就足够了。
但你如果用一些特殊的技巧,快速TD 了这类女孩。那么,恭喜你,你彻底主导了你们之间的权力。此时此刻,她对于你,就变成了另一种类型的女孩:B2
B2这类女孩,有可能是由于你TD 了B1而造成的,此时她对你是B2,对于其他的男人仍然是B1。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行形成的。
她们非常容易拿下,但你一用蛋疼流就毁了(可见充斥着泡学论坛的蛋疼流技术,有时候还是很坑爹的)。
这类女孩会有怎样的表现。如何搞定,具体怎么做。就留在课上讲。
B1类型的女孩,在女生比较受欢迎,男人追求热烈,或者说她不怎么看得起生活圈里的男人的情况下,会变成A1。而且大部分是冷A1。
在夜店里,冷A1占了很大一部分,她们打扮得会很时髦很出众,但很少是露肉的那种性感。男人去搭讪,被打枪率很高。不过,假如你身边美女环绕,那么高预选能瞬间把她们打回B1的原型。
如果没有高预选。那就使用蛋疼流技术,这个能把mm 从A1变成B1。但是变成B1之后,你要做的就是温柔,甜蜜,耐心了。假如还不停蛋疼,那就等死吧。
这也是一些兄弟,在夜店碰到一些mm ,采用蛋疼流技术效果非常好,可是没有后续的原因。他们碰到的是A1,在成功把她们从A1变成B1之后,这些兄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温柔,要耐心,要做大哥哥,要像慈父对女儿那样对她。
再简单介绍另外几类女孩。
B3:很务实,很挑剔。会认真的选择一个男人,然后和他发展长期关系。并且会在婚姻生活中,为了整个家庭实际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努力,愿意尽她所能来帮助你发展事业。她们非常适合做老婆。蛋疼流众男在她眼里就是二货。我本人最擅长的是这一类。
B3也有拯救欲。但她们不是拯救“走错轨道”的人,而是想拯救“看起来潜力很大,如果
能努力,就非常牛逼”的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总是有B3想要拯救我,并迷失在这种“拯救”的过程中。她们最终都失败了,因为我的贪玩是改不掉的。
B3在男多女少,女生受欢迎,以及看不起身边男人的情况下,会变成A3。A3是带有雄性气质的ALPHA FEMALE ,在纯女性群体里,常常是领导者。Lady 呱呱里的燕子,就是典型的A3。燕子的生活圈不一定男多女少,但就算是这些少数男人,燕子也通通看不上。
A3是唯一用蛋疼流技术也不怎么起作用的A 态度mm 。课堂上会讲怎样才能把她从A 变成B 。
(以下W, X, Y, Z 类型的写法,是专门为了保密。不说明是A 哪一类,B 哪一类。)
W 类型:对生活和感情有比较务实的看法。在婚姻上,会仔细去寻找出色的好老公。但这不妨碍她去找帅气的水管工人SC 。但SC 也不意味着她会爱上你。相反,如果SC 后觉得自己爱上了她,就会把她吓跑。
X 类型:以征服男人为乐。看着一个又一个男人被她所引诱。而对于高价值的男人,她们也愿意利用身体去交换现实的利益。蛋疼流技术对于Y 类型太有用了——她会主动引诱你,却被你蛋疼了一把。所以她在琢磨怎么征服你的过程中越陷越深。但是光蛋疼,自身太挫,没有一点可被她利用的客观价值也不行。
Y 类型:她们常常被传统社会认为胸大无脑,不自重,到处跟男人TD 却又不追求车子房子票子的公车妹。但这是她们自己的生活,她们觉得无所谓。
她们行为不靠谱,有时会觉得丫简直是在玩你,但并非废物测试。比如约你晚上在国贸见面。你到了给她打电话,她很开心的说自己在西单,让你过去。这不是什么废物测试,故意框架你等等。她根本就是无所谓,而且觉得你也没必要生气。反正在西单也是一起玩,你打车过去也花不了多少钱,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类女孩一点都不好搞。就凭着“她可以轻易和男人们TD ,但就是不和我TD ”,她们可以玩死很多男人。甚至会让一些真心追求的小男孩深深爱上她们。所以宅男对于Z 类型mm 的评价,往往带有一种酸葡萄的意味:不和我TD 也无所谓了,反正她们是公车妹,我还嫌脏。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是这样想的。客观来说,蛋疼流搞定这一类MM 比较简单,而我却一点辙都没有。我的价值她们都不CARE ,根本不走心,来不了深层沟通。
一直以来,这恰好成了我长期以来瞧不起蛋疼流的原因:只能去夜店搞这种mm 。而现在,我的评价是客观的:这一类mm 和别的所有类型一样,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我不擅长这一类。我也很希望能在不断练习中学会怎么去搞定她们。
特别要补充的是,根据但丁和Cris 的经验,这类女孩虽然对于肢体进挪不抗拒,对TD 的态度也很开放,但就是TD 前最后一刻的抵抗比较强,比其它好几种类型的女孩都要强。这看起来有点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原因不是什么“她要你给她个理由,不想让自己像个荡妇”,
而是她觉得身体是她的,是她引诱了你,不是你引诱了她。这么快让你得到了,她有点不爽,所以要作一下。
Z 类型:这类女孩在生活中对人非常热情。光彩照人,处处是焦点。不仅如此,私下里还会对你撒娇,亲昵,做小妹妹状。你会喜欢上她,但是请暗恋吧。一明恋,她就躲远了。她希望你对她有一定好感,最好是暗恋她。但她并不像X 类型那样希望彻底征服你,她handle 不了这种麻烦的事情。
女生大类型的具体描述,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3个维度,分明是2^3=8种类型,我怎么扯了9种?那是因为其中有两种是同一类,采用一样的操作手法即可拿下,但由于微调维度的不同,导致她们看上去完全不一样。我还可以扯出很多种来,但操作手法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如何去掌握这个“宗”,就是我们课程的核心内容。:)
明天的更新会详解我们的分类维度和各种经典学院派两性关系理论之间的强联系。包括每种类型的mm 在害怕被爱人抛弃程度,以及主动回避亲密程度上的得分。这两个维度,恰好就是依恋关系维度。分类维度和“爱语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mm 的自我监控,自我确认这样的微调小维度。
同时,我们还会讲解,对于不同类型的mm ,在操作流程上的不同策略。以及怎样把论坛上现存的各种技术,按照其所适用的分类,运用到我们的操作中来。
最后提供两篇但丁几个月前根据该系统解答网友求助的精华贴。各位可以从中一窥女性分类系统的强大威力:
【C&D】女生密码求助: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给所有走不进女人内心的兄弟-by 但丁 http://paoxue.com/thread-109778-1-1.html
【C&D】女生密码求助:我追逐的骑士永远不会走过我的窗前-by 但丁
http://paoxue.com/thread-123075-1-1.html
更新完毕。
女性分类系统(下)
内容简介:详解我们的分类系统和各种经典两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了论坛上第一个从细节流程来否定谜男方法的案例。之前大家对谜男方法的批评,都是大而化之的对其风格
上的抨击,或者把“谜男方法”等同于打压和否定。这并不能让真正的谜男信徒认同。最后对“女生分类系统”进行简单总结。
第四节,女性分类系统和依恋关系,mm 在两性交往中的高低自我监控,以及mm 的“自我确认”之间的关系。
先谈“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是两性关系中间最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几乎在两性关系每一个领域的研究,都要提及依恋理论。
成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主要由两个维度分成四种模式。《亲密关系》中文版里对这两个维度的翻译分别是:
1. 回避亲密——在两性关系中你回避、抗拒对方的亲密接近的程度有多高。
2. 忧虑被弃——在两性关系中你忧虑被抛弃的程度有多高。
很多其他文献则简称为:回避指数,焦虑指数。
在阅读了诸多论文,并且总结了个人经验之后。我对于这种中文解释很不满意。我个人给出的阐释是这样的:
1. 我有多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即上述的忧虑指数,越不相信自己,就越担心被人抛弃)
2. 我有多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即上述的回避指数,越不相信别人,就越要回避亲密)
所以,成人依恋关系的四种形态是:
1. 安全型: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不担心被甩,也不回避亲密。
一般都认为,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相结合,两性关系会比较幸福美满和谐。这种类型的mm 适合做老婆。
2. 焦虑型:相信别人,但是不相信自己。所以对亲密并不回避,但是特别担心被抛弃。
这类mm 给你提出的各种要求并不是什么废物测试,而是她害怕你离开。如果她是你的女朋友,你会发现她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让你感觉窒息,总是疑神疑鬼怀疑这怀疑那。一旦你手机关机什么的,她就非常焦虑。
我和但丁,Cris 喜欢把这种类型形象的称为“八爪鱼”——像八爪鱼一样把你抓得紧紧的,越缠越紧。她们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害怕你离开。
3. 恐慌型: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
这类mm 单看维度介绍好像很可怕。其实还比较可爱。她们会发各种小脾气,小任性。但不是为什么具体原因,就是因为在两性关系中,她有一种连她自己也说不出来的“恐慌”情绪。她们的不安全感来自于对两性关系看不到幸福的希望。哪怕你不离开,她们也觉得不是那么幸福。
(可见女人的不安全感也是有区别的)
“恐慌型”依恋状态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发展成其他类型。如果遇到了靠谱的,又善于处理两性关系的男人。会让她们能慢慢的信任男人。而自己在生活中的成长,则能让她们慢慢开始信任自己。
4. 回避型(冷漠型):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
所谓的回避,并不是躲避男人。而是这类mm 不会和男朋友,老公成天黏在一起。她们习惯于保持私人空间和距离感。但其中有小类,并不介意和短期的,随意的男性伙伴发生关系。(后面会介绍)
而我,但丁,Cris 的共同感觉是:我们三个作为男人,统统都属于这一类型。我们对自己处理好长短期两性关系的能力非常自信,但很多年都没有深爱过一个女人了。也并不特别的牵挂谁,想把自己托付给谁,或者说对某个女人真正的交心。
在我看来,而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所有“知名PUA ”,不管其人品,性格如何。也不管他自己多么强调“懂得爱”。全都是这个类型的男人。
上面是对于四种依恋关系模式的简介。现在,就要向各位展示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和依恋关系之间的精彩联系了!
前面介绍过,女性分类系统有3个主要人格维度。出于保密需要,这里把我们的维度设置成:维度一,分“大小”两种状态。维度二,分“疯傻”两种状态。维度三,分“姑婆”两种状态。
这样,就把女人分成了:
大疯姑
小疯姑
大傻姑
小傻姑
大疯婆
小疯婆
大傻婆
小傻婆
共八种主要类型。(表达方式很蛋疼,不好意思。在课堂上绝对不会采用这么蛋疼的表达法)
根据我们所选择的人格维度的定义,以下组合分别能体现出不同的依恋性格状态。
一、
“大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疯姑,就是最典型的一类具有回避型(冷漠型)依恋状态的mm 。她们的表现是极度信任自己,相信自己能掌控一切,眼中没有男人。
“大疯姑”型mm 和男人交往的时候冷淡,冷漠,对很多男人的心思洞若观火。她们在长期关系和婚姻中也习惯于保持私人空间。和长期伴侣间TD 的次数也不如其他类型的mm 多。
但是她们不介意和一些短期的,不交心的男性伙伴发生关系,特别是在旅行的时候,她们对于1夜情艳遇并不介意。我留学时期认识的两个这类型mm ,在感觉1夜情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一个掏钱去嫖白人小帅哥,一个买道具满足自己的欲望。
二、
“大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疯婆,是第二类具有回避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并不是有多信任自己,而是根本不信任男人。看身边的男人都觉得是猥琐男。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在交往的过程中转变她们的类型,而是用传统追求方式和她谈普通恋爱的话,她们在心底对自己男朋友和老公的接受度也不高。
她们在两性关系中和伴侣保持距离,但并不满意这种状态。她们比较羡慕那些“安全型”的mm 。她们觉得,如果找到了更出色的伴侣,自己会像安全型的mm 一样,不再和伴侣保持距离。但事实上,就算找到更出色的了,她们依然不会满意。因为男人不能帮助这类女孩变成“安全型”,她们必须在生活中自己成长。
她们不怎么搞一夜情。假如在旅行中有短暂的艳遇,她们会有一些浪漫的幻想,比如说“这个男人会不会是我要找的那个出色的家伙?” 她们不会觉得这就是一夜情。
三、
“小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傻婆,是第一类具有焦虑型(八爪鱼)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的焦虑来源于非常不相信自己。所以她们愿意完全被男人领导。
这一类mm 容易搞定。方法是温柔,温暖,暧昧的勾搭她,而不是欲擒故纵,推拉结合的蛋疼流。
搞定以后,你可以非常自信的说:“这个女人绝对不会离开我”。但你的苦恼则在于,她非常害怕你离开她。所以会把你缠得紧紧的。
四、
“小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傻姑,是第二类具有焦虑型依恋状态的mm 。
其实她们内心也不算那么的“焦虑”,但是会表现出焦虑型依恋状态的典型行为:把你抓得非常紧。
她们不是不相信自己,而是因为非常相信男人,所以愿意把自己彻底托付,被男人领导。在两性关系中。她们把你抓得紧紧的,原因是她非常需要你,而不是害怕你离开。这种“需要”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很不错的。
这类mm 对于和不同男人的长短期关系都能接受。既能享受和男人的短暂艳遇,也能务实的寻找一个出色能干的老公。如果你在她眼里是个适合做老公的男人,她会接受你的追求,但不会诚实告诉你和多少个男人有过关系,也不会停止和别的男人搞短期关系。跟你关系稳定之后,她们中间有不少会选择不再和别的男人勾搭,但不是全部。
其实,如果你思想比较开放,那么她们做老婆也不算坏。除了容易接受男人的勾搭,她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很靠谱。而且她们分得清哪些男人是玩玩而已,哪些男人是值得用心的。她们会对自己的长期伴侣投入真感情。
五、
“小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疯婆,是第一类具有恐慌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就是各种没有安全感。倒不是怕伴侣离开,而是对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各种不满意。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行为保守谨慎。情绪反复爱发脾气。
她们就是前一贴里说的B1类型。
前面说过,恐慌型依恋状态是不稳定的。有很邪恶的方式能把她们转变成“焦虑型”,让她
彻底离不开你,这样也算是一种征服吧。想让她们转变成“安全型”则比较有难度,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他们自己的成长。但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相应的靠谱的男人,也有很大可能会变成“回避型(冷漠型)”
六、
“大婆”组合:我不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婆”组合:我不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傻婆,是第二类具有恐慌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内心也是各种没安全感,于是行为各种开放,各种不靠谱。潜意识里希望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一个好男人和一段靠谱的长期关系。
她们就是前一贴里说的Y 类型。
七、
“小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疯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小疯姑,是第一类具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是前文所说的,最适合做老婆的B3类型。不乱搞短期关系,希望能找一个出色的好老公。然后自己也为家庭作出贡献。她们相信伴侣,也相信自己。
八、
“大姑”组合:我相信自己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傻姑”组合:我相信别人能维持好一段两性关系。
这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女人类型,大傻姑,是第二类具有安全型依恋状态的mm 。
她们行为较上面的“小疯婆”更开放。生活中会和很多男人有染。但是所有的两性关系她们都心中有数,洞若观火。
她们在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利用与被利用之间,转换自如。是的,她们不介意被男人利用,她们看得一清二楚。比如说,一个男人能给她无与伦比的TD 体验,那么自己提供给他一点价值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另一个男人能给自己现实的价值,那么让他在床上爽一把也很不错啊。
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不适合做老婆,但是非常适合做哥们和性伴侣的“安全型”mm 。
到这里,我们的八大类型和“依恋关系”之间的联系就介绍完了。国外涉及到女性分类的两
位PUA ,借鉴着《亲密关系》(他们的东西我都能在书中找到),仅仅只能到分类这一步。而我们的研究则更加深入。特别是,依恋理论在两性关系的学术研究中地位极端重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重量级的,经过统计数据实证过的“依恋关系”论文。非常有利于我们调试改进系统。
除了“依恋关系”,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还和其他的好几个主流两性关系特质高度兼容。现在简单展示一下。
我们现在抽出两个维度,组成两个截然相反的性格组合。
第一组合(加上另一维度,共有两类mm ),属于社交中的“高自我监控者”。她们极其善于根据不同的社交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别人。她们很容易交到各种朋友,让很多男人喜欢上她们。她们喜欢和别的女人竞争,从而赢得各种男人,但是不习惯于固定在一个男人身上。(既喜欢竞争,又不固定。好像A 态度和B 态度同时存在?实则不然,嘿嘿。)跟她们如胶似漆容易,长相厮守困难。
第二组合(加上另一维度,共有两类mm ),属于社交中的“低自我监控者”。她们一般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也并不热爱交际。所以在很多场合她们都非常的不显眼。但如果能和她们成为知心的朋友,以及走进心底的爱人,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会维持很久,她们会非常珍视这段关系。
而前文中所提到的A1型mm ,如果她是一个长相非常漂亮,但其它地方都很平庸的美女。那么她的“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是相反的。她们希望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好话,赞美自己。但她们知道自己的不成熟以及美貌背后的平庸。她们能接受不熟悉的人的赞美,但是当你和她熟悉之后,你的赞美和认同会让她不自然,会想要和你保持距离。因为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值得这种赞美。
所以,对这类mm 的操作方法,将会是这个论坛上第一个从细节流程来否定谜男方法的案例。之前大家对谜男方法的抨击,都是大而化之的对其风格上的抨击,或者把“谜男方法”等同于打压和否定。这样的抨击并不能让真正的谜男信徒认同。
如果使用谜男方法。在经过了A1的接近、开场,A2的DHV 、“女对男兴趣”之后,就是A3的“男对女兴趣”。但谜男给出的“男对女兴趣”方案,主要就是挖掘她美貌之外不为人知的优点,描述她和别的美女的不同。
但对于这类mm ,谜男的A1(非我们分类的A1),A2流程是可行的,但谜男的A3方案基本上行不通。特别是,当她就是一个除了美貌,确实很平庸的mm 。就算你挖空心思找出了她美貌背后的一些小优点,给予了恰当的赞美。也只能带来很短的效果。因为“负面自我证实”是一种长期的性格,很难改变。
而行得通的方案则是真诚而恰当的告诉她,她多么像曾经的你。你看得到她的各种不成熟,各种敏感,各种平庸,这些都让你感觉非常的亲切。所以你特别愿意带领她,帮助她成长。因为帮她,就好像是在帮你自己。
这是我屡试不爽的操作方法。
如果强行把我说的方法也归为谜男方法里的“男对女的兴趣”,我不能认同,大家的看法呢?我这是对谜男的尊重。谜男的作品是蛋疼流最杰出的细节化代表作,假如什么都往里装,那样会失去蛋疼流的价值。好比有人说“男人只要用合适的方法对女人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也是没错。对于某类爱“犯贱”的mm ,就喜欢对她冷的男人,那我就说对她冷就是对她好。无论对什么样的mm ,只要哪种方法能拿下她,我就说这种方法是“对她好”。怎么都能说圆,但是毫无价值。
让我们继续。
除了“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相反。其他类型的mm 则有着“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相称,以及“自我证实”远远超过“评价期望”(即自恋)两种状态。对于这两种状态,也有不同操作方法。
介绍这么多,我想已经足够了。我们的女性分类系统把mm 分成八个大类。根据女孩们的细节行为,不仅能快速判断出她们的类型,还能同时判断出她们的“依恋状态”,“自我监控程度”,“评价期望”和“自我证实”之间的关系,“爱的语言系统”等等。或者反过来,通过后者确定她们的类型,进而预测她们的行为模式。
对于每一种类型的mm ,都有极其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她们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各种微调维度下不同的表现,在两性关系各阶段的表现。然后是细致的路线图,细节到对话模式,话梗,该使用怎样的冷读,交往受挫之后该怎样处理,如何进挪,如何引诱,等等等等。
第五节、对于“女性分类系统”的整体评价。
首先,“女性分类系统”对于论坛很多兄弟的痛苦纠结,做了一次简单而有效的修正。因为“女人与女人之间,有不同的价值观,处事风格,心态类型,在约会中对不同的mm 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哪里是我们的原创,只要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但很多经验化理论会成功学似的强调:女人看起来不同,其实都一样的。你觉得不同,只是因为你没有了解“最核心的本质”。
这一强调,就迷糊了。彻底迷糊了。
而“女性分类系统”则是来一个拨乱反正、拨云见日而已:让常识回归到常识。我们的分类不应是最完善的。但我们的思路是最清晰,最科学的。我们始终会不停改进,不断完善。
第二,“女性分类系统”把约会mm 的方式,从“该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不该做什么”。使得流程简单化,清晰化。比如对于B3类型的mm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蛋疼她,别的都好办:普通的温柔,普通的甜蜜,再加上足够的耐心和厚脸皮就可以了。
这里有一个很特殊的效果就是:mm 明明不觉得你做了什么特殊的、有魅力的事情,但就是发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她感觉很对路。
这个效果的威力很强大,会让她觉得你跟她特别有缘分,特别共振。因为很多mm 从来没有遇到过你这样的男人。哪怕再有魅力,再会泡学,再出众的男人,也难免做一些和她不对路的事情。
第三,“女性分类系统”为论坛上所有有效的个性化理论和流程都给出的清晰的指南。你可以明确的知道,哪些方法适合针对哪些mm ,可以用在哪些阶段。而对于另外的mm ,另外的阶段,如果还沿用同样的方法,就彻底玩完了。
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但丁和Cris ,因为“女性分类系统”终于给我的一些“旁门左道”技术正名了。比如说,掌握了女性分类系统之后,我才知道蛋疼流最大的作用就是把mm 从A 态度打成B 态度。而我在不会使用蛋疼流技术的情况下,采用貌似在骗mm 的“一滴香第一阶段”,也无非是在完成这个过程。都是能达到目的的方法而已,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最后,“女性分类系统”看起来很复杂。其实特别容易上手。不需要硬背每一种类型,只要记住几个主要维度和微调维度就可以了。熟练之后,可以在几秒钟到半个小时内,就准确的判断出一个女性的类型。
最后,请大家回到开头,去阅读但丁的两篇贴子吧!
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