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习俗探源及文化思考

“寒食节”习俗探源及文化思考

[摘要]寒食节历经岁月变迁,由原来浓郁的宗教色彩转变为多元的文化习俗。我们看到了寒食文化两千多年来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不同阶层意识形态的变化,成为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史料之一。中国古代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丰富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寒食节;介子推;祭祀;文化

“寒食节”因不动烟火吃冷食而得名。节期一般是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自古说法不同,研究者也是各有观点。常见的旧说大致有改火说等。这种说法主要取自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在远古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以恒星大火(心宿二)作为示时星象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缺乏了解,天火和人间的火,被想象成有某种神秘关系的物质。仲春时节,大火显现东方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时会有极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即熄灭以往全部的旧火,以钻燧取出的新火,作为新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名曰“改火”。

新火未至,禁止人们生火就成了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到:“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1]可见当时专管取火的小官会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禁火之时,人们要准备一些冷食,以供日常食用,这样就成了风俗被固定下来了。而后来,

介子推的传说,更使得寒食节愈演愈烈。

两汉时桓谭的《新论》卷11《离事》中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后汉书》与曹操《明罚令》及陆翙《邺中记》中也都把寒食的来历归为这种说法。

笔者更偏向于介子推之说。关于介子推,有这样的传说:春秋时代,晋献公有五个儿子,他们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其中申生是晋献公第一夫人生的,为太子。晋献公的后夫人俪姬为了儿子杀掉太子,公子重耳、夷吾只好逃亡在外。晋国贤臣介子推不畏艰难,跟随重耳生活艰难。有一次,重耳在绝粮的中患了重病。为了给重耳增加营养,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汤给重耳喝,使他恢复了健康。后来,重耳在狄国、齐国、秦国流亡十九年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兴戎起衅,打败了已做国君的公子围(重耳的异母兄弟),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之后,跟随他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可是,唯独把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伤心之余,背着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 重耳辗转得知真相后,派人进山寻找他。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只好火烧绵山,留出一条小道,想让介子推母子出山。可是,三天三夜后,人们发现他母子被烧死了。晋文公内疚、惋惜,下令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子推祠堂。后人又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这时,正值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人为了纪念他,就在那

天不举烟火,皆进冷食。后来,人们把它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影响广泛,据《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2]当时,禁火寒食的民众已把介子推视为神灵。不禁火,就是违背了神灵的意图,将有大的灾祸,会对农业生产会带来重大影响。我国自古就是农耕民族,禁火寒食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当时人们禁火时间长达一月,不能食温食。如果发现会登记在册,一旦有灾难发生,就要严查到底,追究责任,可见寒食节在那时备受关注。

多少年来,寒食节里,一些官吏看到民间很多百姓因寒食节不能食热饮而患病甚至死亡,开始主张禁吃寒食,以保障健康。曹操因“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而下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在民间,人们不敢亵渎神灵,依然保持寒食节风俗。寒食节以单调、严肃、庄重之风保持下来。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来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着色后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装饰房间,也以礼物送人。

今天的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也有少数地方仍然

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在寒食节的发展史上,唐朝对于推动寒食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它逐渐演化成了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唐六典》卷二有“寒食通清明四日”,卷六有记:“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塞食,放三日假”。寒食清明放假4日,仅次于新年和冬至的安排。寒食节逐渐走向多元和娱乐化。

在唐诗中大量记载了寒食盛况:上坟、斗鸡子、郊游、荡秋千、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最古老。之后又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重大活动。届时家人或族人同到先祖墓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把子推燕、蛇盘兔撒在墓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放在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插柳,原为怀念介子推之意。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 、“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归根溯源,为插柳辟邪说 ,因为古人是相信有鬼神的,每逢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这三大鬼节,柳婀娜飘忽的状态好似招魂一般。民间就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说。但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就不好说了。笔者认为:插柳最初也许只是为火而来的,“禁火”意味着要积

累柴草,而柳天性柔韧,恰恰需要长期保存才能干燥。长此以往,折柳变成一种习俗。正值春天来临,年年折柳、插柳,变成了美好的祈福活动。还演变为朋友间的“折柳赠别”,寓意一种缠绵的情感。

踏青,也与寒食节有关。据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记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3]明代《帝王景物略》记述京郊踏青场景:“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况至极。为什么会形成游人如织的场景,笔者认为与季节有关。春暖花开之时,大批先民去祭祀祖先,祭扫之余可以欣赏到无限春光,久而久之,意义改变了,人们开始自觉自愿地踏青,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一扫以往郁闷的心情,变成了节令活动。这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寒食节的食品也很丰富,在南方,人们喜欢采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米团子,“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寒食粥、寒食面、浆、青精饭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包括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蛇盘兔,必定富”,取富民之意。

清明节小吃中,还有煮鸡蛋。鸡蛋要染成红色,带在身上。孩子们相互嬉戏,在武汉周边农村至今留传这样的习俗,“三月三,煮鸡蛋”的民谚流传至今。

在北方,尤其是内蒙古地区,人们喜欢吃枣饼、黄米糕等。寒食节到来时,家家户户忙着蒸各种面食,把各种面人、动物、花草等,涂以鲜艳的色彩,来求得全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在每年寒食节这一天,家里都会给他们蒸面食。女孩蒸的是燕子,男孩蒸的是蛇盘兔,以求一年富贵吉祥。

回顾寒食节的发展及演变轨迹,许多繁琐的祭祀活动变得简单了,节令食品也越来越少见,只能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遗风。从前两节相合,现在却只留下了清明,成为人们祭祖的节日。从寒食节的消长不难发现,它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北魏之后,辽、金、元、清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与参与,通过寒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对安抚少数民族,加强政权巩固曾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此外,寒食节中介子推身上所蕴含的忠君爱国的政治抱负以及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彰显了中华传统道德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节渐渐远去了,留给我们的却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传承难题。正是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却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

到底应该怎样把一些消失的节日找回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业吧。中华民族虽然有着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但随着时光流逝,很多文化遗产消失了,或者被淡忘了,但却引来其他一些国家民族的关注,甚至想占为己有。可见,回归传统遗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希望有更多的仁人志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保护工作,从真正意义上使传统文化得以回归。

【 参 考 文 献 】

[1]阮元.十三经注疏[C]//礼记.中华书局影印,1980.

[2]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3]铅印本[M].商务印书馆,1927.

“寒食节”习俗探源及文化思考

[摘要]寒食节历经岁月变迁,由原来浓郁的宗教色彩转变为多元的文化习俗。我们看到了寒食文化两千多年来的演变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不同阶层意识形态的变化,成为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史料之一。中国古代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丰富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进步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寒食节;介子推;祭祀;文化

“寒食节”因不动烟火吃冷食而得名。节期一般是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自古说法不同,研究者也是各有观点。常见的旧说大致有改火说等。这种说法主要取自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在远古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以恒星大火(心宿二)作为示时星象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缺乏了解,天火和人间的火,被想象成有某种神秘关系的物质。仲春时节,大火显现东方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时会有极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即熄灭以往全部的旧火,以钻燧取出的新火,作为新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名曰“改火”。

新火未至,禁止人们生火就成了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到:“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1]可见当时专管取火的小官会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禁火之时,人们要准备一些冷食,以供日常食用,这样就成了风俗被固定下来了。而后来,

介子推的传说,更使得寒食节愈演愈烈。

两汉时桓谭的《新论》卷11《离事》中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后汉书》与曹操《明罚令》及陆翙《邺中记》中也都把寒食的来历归为这种说法。

笔者更偏向于介子推之说。关于介子推,有这样的传说:春秋时代,晋献公有五个儿子,他们是: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其中申生是晋献公第一夫人生的,为太子。晋献公的后夫人俪姬为了儿子杀掉太子,公子重耳、夷吾只好逃亡在外。晋国贤臣介子推不畏艰难,跟随重耳生活艰难。有一次,重耳在绝粮的中患了重病。为了给重耳增加营养,介子推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汤给重耳喝,使他恢复了健康。后来,重耳在狄国、齐国、秦国流亡十九年之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兴戎起衅,打败了已做国君的公子围(重耳的异母兄弟),立为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重耳做了国君之后,跟随他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可是,唯独把介子推忘记了。介子推伤心之余,背着年迈的母亲,到家乡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隐居去了。 重耳辗转得知真相后,派人进山寻找他。然而介子推却避而不见。晋文公只好火烧绵山,留出一条小道,想让介子推母子出山。可是,三天三夜后,人们发现他母子被烧死了。晋文公内疚、惋惜,下令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子推祠堂。后人又把界休县改为介休县。这时,正值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人为了纪念他,就在那

天不举烟火,皆进冷食。后来,人们把它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影响广泛,据《后汉书·周举传》中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2]当时,禁火寒食的民众已把介子推视为神灵。不禁火,就是违背了神灵的意图,将有大的灾祸,会对农业生产会带来重大影响。我国自古就是农耕民族,禁火寒食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当时人们禁火时间长达一月,不能食温食。如果发现会登记在册,一旦有灾难发生,就要严查到底,追究责任,可见寒食节在那时备受关注。

多少年来,寒食节里,一些官吏看到民间很多百姓因寒食节不能食热饮而患病甚至死亡,开始主张禁吃寒食,以保障健康。曹操因“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而下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在民间,人们不敢亵渎神灵,依然保持寒食节风俗。寒食节以单调、严肃、庄重之风保持下来。

寒食节,民俗要蒸寒燕来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的飞燕、鸣禽及走兽、瓜果、花卉等,着色后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装饰房间,也以礼物送人。

今天的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也有少数地方仍然

禁火三天。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区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拌以各类干果脯,磨成面)。

在寒食节的发展史上,唐朝对于推动寒食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它逐渐演化成了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唐六典》卷二有“寒食通清明四日”,卷六有记:“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塞食,放三日假”。寒食清明放假4日,仅次于新年和冬至的安排。寒食节逐渐走向多元和娱乐化。

在唐诗中大量记载了寒食盛况:上坟、斗鸡子、郊游、荡秋千、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最古老。之后又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重大活动。届时家人或族人同到先祖墓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把子推燕、蛇盘兔撒在墓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放在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寒食插柳,原为怀念介子推之意。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 、“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归根溯源,为插柳辟邪说 ,因为古人是相信有鬼神的,每逢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这三大鬼节,柳婀娜飘忽的状态好似招魂一般。民间就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说。但它的可信度有多少就不好说了。笔者认为:插柳最初也许只是为火而来的,“禁火”意味着要积

累柴草,而柳天性柔韧,恰恰需要长期保存才能干燥。长此以往,折柳变成一种习俗。正值春天来临,年年折柳、插柳,变成了美好的祈福活动。还演变为朋友间的“折柳赠别”,寓意一种缠绵的情感。

踏青,也与寒食节有关。据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记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3]明代《帝王景物略》记述京郊踏青场景:“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况至极。为什么会形成游人如织的场景,笔者认为与季节有关。春暖花开之时,大批先民去祭祀祖先,祭扫之余可以欣赏到无限春光,久而久之,意义改变了,人们开始自觉自愿地踏青,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一扫以往郁闷的心情,变成了节令活动。这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寒食节的食品也很丰富,在南方,人们喜欢采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米团子,“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另外还有寒食粥、寒食面、浆、青精饭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包括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蛇盘兔,必定富”,取富民之意。

清明节小吃中,还有煮鸡蛋。鸡蛋要染成红色,带在身上。孩子们相互嬉戏,在武汉周边农村至今留传这样的习俗,“三月三,煮鸡蛋”的民谚流传至今。

在北方,尤其是内蒙古地区,人们喜欢吃枣饼、黄米糕等。寒食节到来时,家家户户忙着蒸各种面食,把各种面人、动物、花草等,涂以鲜艳的色彩,来求得全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在每年寒食节这一天,家里都会给他们蒸面食。女孩蒸的是燕子,男孩蒸的是蛇盘兔,以求一年富贵吉祥。

回顾寒食节的发展及演变轨迹,许多繁琐的祭祀活动变得简单了,节令食品也越来越少见,只能在一些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遗风。从前两节相合,现在却只留下了清明,成为人们祭祖的节日。从寒食节的消长不难发现,它已经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北魏之后,辽、金、元、清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寒食节俗的认同与参与,通过寒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对安抚少数民族,加强政权巩固曾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此外,寒食节中介子推身上所蕴含的忠君爱国的政治抱负以及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彰显了中华传统道德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食节渐渐远去了,留给我们的却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传承难题。正是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却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

到底应该怎样把一些消失的节日找回来,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就是迫在眉睫的事业吧。中华民族虽然有着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但随着时光流逝,很多文化遗产消失了,或者被淡忘了,但却引来其他一些国家民族的关注,甚至想占为己有。可见,回归传统遗风,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希望有更多的仁人志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保护工作,从真正意义上使传统文化得以回归。

【 参 考 文 献 】

[1]阮元.十三经注疏[C]//礼记.中华书局影印,1980.

[2]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3]铅印本[M].商务印书馆,1927.


相关内容

  • 对中国传统节日仪式的思考
  • 对中国传统节日仪式的思考 渐行渐远的中国节 2006年,韩国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问韩国节日,国人愤慨.但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几日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的呢?经过我一位在加拿大的同学的亲身调查,我发现,中国人对自己节日仪式,甚至自己文化的重视程度岌岌可危.调查显示,和加拿大人相比,在个自十二个调查对 ...

  • 传统文化的习俗
  • 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心得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现在以我国的节日习俗活动为例,介绍传统节日习俗,让大家能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文化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 ...

  • 清明节风俗
  •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相融合的节日,清明节节俗丰富多样,文章考察了清明节由单一的祭祀到祭祀与娱乐相结合的节俗变迁.清明节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即使到了今天也被称为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的四大节日.清明节 ...

  •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 清明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人们借此祭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在这一节日里还会进行踏青等各种喜庆和体育活动.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清明.文化传承 一.清明节 ...

  • 1104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三(2)中队"清明时节忆先烈"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学生通过学习和朗诵有关清明节的诗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深知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活动时间:4月1日 ...

  • 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民间合力对习俗的影响
  • "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睛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1)这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诗.诗所谈及的禁火.改火.斗鸡.争球等活动正是我国古代的一个节日--寒食节的节俗事项. 寒食节,因人们在 ...

  • 清明节起源传说戴柳插柳的来历古老习俗
  • 清明节起源 春雷惊蛰(杨柳青年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 ...

  • 黄河三角洲地区清明节习俗探究
  • 黄河三角洲地区清明节习俗探究 时间:2009-06-18 17:15 来源:黄河网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从唐代诗人张说描写清明节习俗的这首诗中可领略到古 ...

  • 清明节的由来及习俗
  • 只要一说清明节,人人都会脱口而出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人们喜欢这一首诗,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是因为其"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我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