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新授课 1课时)

【课程标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描述蒸腾作用;通过实验认识叶片结构、气孔的作用;认同蒸腾作用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学情分析】

1. 能力起点方面——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2.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简单了解植被与降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

2. 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评价设计】

1. 通过观察思考,深化认知部分,完成目标1的评价。

2. 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你我部分,完成目标2、3的评价。

3. 通过完成体验感悟,讨论交流部分,完成目标4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 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2. 如果把植物外套上一个塑料袋,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有什么现象?(进入解决课前预习部分)

二、观察思考,深化认知

通过课前已完成的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实验,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如何通过叶片散失出去的呢?(进入课内探究部分)

三、自主探究,互动你我

实验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叶片结构的拼图,并板书各部分结构名称。 《观察叶片的结构》 在线观看 - 酷6视频

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实验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较多?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_百度文库

实验三:组织学生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图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

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利用问题:“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进入下一环节。

四、体验感悟,讨论交流——感悟蒸腾作用意义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同时带动了什么运输?

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3.地球越来越热,有什么好办法降温?

倡 议:

人与自然应该

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 保护森林

参加绿化活动

五、小结与作业

让学生结合教师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梳理归纳,并通过导学案进行达标检测,习题设计分层次,分梯度。

六、板书设计

1. 蒸腾作用概念

2. 叶片结构(拼图并标注名称)

3. 蒸腾作用意义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但低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教案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植物的一生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又如,在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探究实验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新的知识。这种方式简单、直观、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地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新授课 1课时)

【课程标准】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描述蒸腾作用;通过实验认识叶片结构、气孔的作用;认同蒸腾作用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学情分析】

1. 能力起点方面——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2.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简单了解植被与降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

2. 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 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4.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评价设计】

1. 通过观察思考,深化认知部分,完成目标1的评价。

2. 通过自主探究,互动你我部分,完成目标2、3的评价。

3. 通过完成体验感悟,讨论交流部分,完成目标4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 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2. 如果把植物外套上一个塑料袋,放到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有什么现象?(进入解决课前预习部分)

二、观察思考,深化认知

通过课前已完成的观察植物蒸腾现象的实验,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如何通过叶片散失出去的呢?(进入课内探究部分)

三、自主探究,互动你我

实验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叶片结构的拼图,并板书各部分结构名称。 《观察叶片的结构》 在线观看 - 酷6视频

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实验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哪一面气泡数目较多?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_百度文库

实验三:组织学生制作菠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对照课本图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对比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认识气孔的结构,观察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情况

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

利用问题:“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进入下一环节。

四、体验感悟,讨论交流——感悟蒸腾作用意义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同时带动了什么运输?

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

3.地球越来越热,有什么好办法降温?

倡 议:

人与自然应该

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 保护森林

参加绿化活动

五、小结与作业

让学生结合教师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梳理归纳,并通过导学案进行达标检测,习题设计分层次,分梯度。

六、板书设计

1. 蒸腾作用概念

2. 叶片结构(拼图并标注名称)

3. 蒸腾作用意义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但低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独立完成探究实验比较困难,因此教案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而且逻辑性强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植物的一生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又如,在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探究实验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新的知识。这种方式简单、直观、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地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自然、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关内容

  • 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 植物经常处于吸水和失水的动态平衡之中.植物一方面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又向大气中蒸发水分.陆生植物在一生中耗水量很大.据估算,一株玉米一生需耗水200kg以上.其中只有极少数(约占1.5%-2%)水分是用于体内物质代谢,绝大多数都散失到体外.其散失的方式,除了少量的水分以液体状态通过吐水的方式散 ...

  • 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用
  • 课题:第六章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学案编号:861 教材页码:P44-46 使用时间 年级______班级: 二.合作探究 审核人签字______ 1.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移栽幼苗时采取哪些措施可使幼苗更容易成活? 组:_____ 号:____ 评价:______ 姓名: 2 兴趣小组的同 ...

  •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教学设计
  •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技能性目标 1.尝试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2.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三.情 ...

  • 蒸腾作用同步练习
  • 蒸腾作用同步练习 1.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 B ) A .液态 B .气态 C .固态 D .都不是 2.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B ) A . 根.茎.叶 B .叶.叶柄和幼嫩的茎 C .所有器官 D .花.果实.种子 3.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A ) A .保卫细胞 B . ...

  • 3.2.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1)
  •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2005,湖北宜昌)植物体在白天进行的是 ( ) A . 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以上三者都是 2.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动力分别是 ( ) A .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 ...

  • 浙教版初二科学 土壤
  • 第3章 植物与土壤 3.1 土壤中有什么 点击要点 1.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固体(物和___物).液体___)和气体(_ ___)三类.其中固体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_ ___组成,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 2. 生命活动所需_ ...

  •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
  •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 第一课时 [引入]根有哪些 ...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
  • 第6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知识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答案:D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 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七上,69页 2.答案:B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 ...

  • 植物水循环
  •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授课教师:王真真 授课班级:初一3.6.7.8.9.11班 教学目标 1. 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学习气孔与保卫细胞的关系. 2.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的作用,并理解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