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亲兄弟明算账 中国歼11D雷达原理领先苏35|有源相控阵雷达|航电系统

网传的歼-11D战斗机照片

本周,网络传闻中国沈飞的歼-11战机重大改进型号首飞成功,从它的外形上看,该机明显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局部修改了机体结构。于是它和苏-35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就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同样在本周,俄罗斯媒体传出了T-50战斗机研制遇到麻烦的消息。联想起近几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中的种种龃龉,显然中俄两国尽管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打得火热,却也互相留着“小心眼”。那么,这两件事究竟会引起中俄在战斗机领域怎样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筷子弟”强势亮相,“苏35”何时南飞?

本周,中国网络上最热门的军事话题,无疑是沈飞公司歼-11D型战斗机首飞成功。歼-11系列一向被中国网民昵称为“筷子”(这个绰号来源于其代号中的两个1),而D的谐音则是“弟”,于是很快,大家就都把歼-11D昵称为“筷子弟”了。

从网络照片分析,与此前批量装备部队的歼-11B战机相比,“筷子弟”主要在三大领域有了重大改进。

其一,安装了全新的电子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全向红外/紫外告警系统、新的电子对抗系统和电子系统架构,这套系统的技术档次不亚于典型第四代战斗机,这是目前三代半战斗机的共同特点。

歼-11D的机头部位雷达罩明显“上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典型标志,从照片上来看,它的机首部位的结构隔框等是重新设计过的,不过气动外形与原来的歼-11B相比没有变化。

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因为之前同样传闻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5和歼-16战斗机的雷达罩外形与歼-11系列其他较早期型号相比似乎没有变化。《汉和防务评论》的主编平可夫就曾质疑歼-16可能仍用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

但稍微看一下国际同类机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很无稽。美国的F-15C“鹰”、F/A-18E“超级大黄蜂”、法国“阵风”、俄罗斯的米格-29都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改型,但都没有采用倾斜安装雷达天线阵列的方式。可见没有“翘鼻头”不代表没有有源相控阵。

其实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形式,主要取决于战斗机“削减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和“降低改装成本”两者的平衡。

向上倾斜安装的雷达,主要是通过倾斜的外形来降低机头方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因为机头雷达罩对雷达波是“透明”的,如果相控阵雷达垂直安装,就会形成一个强反射源。对于座舱都要采用镀金膜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隐身战斗机,当然这是不能接受的。

但对于改装老式飞机来说,为了倾斜安装相控阵雷达天线重新设计部分机体结构显然不够划算了。再加上对于非隐身战斗机来说,它的多普勒脉冲雷达天线本来就是一个强反射源,改成垂直方向的一块板,也没什么区别。

从这点观察,歼-11D应该是有一定的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考虑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两家主要战斗机相控阵雷达的企业雷达安装方式各有不同,这个倾斜安装的相控阵雷达也可能透露其雷达研制生产单位的信息。此外,歼-11D的前视红外系统也比早期歼-11上功能单一的红外系统先进,对于新一代多用途战机而言,这也是个必不可少的装备。

综合来看,歼-11D在航电系统方面的改进范围和改进深度要高于美国换装相控阵雷达的F-15C“阿拉斯加鹰”。与俄制苏-35相比,歼-11D雷达系统在原理上更加领先,如果苏-35所谓400千米探测距离之类说法可信,歼-11D的性能显然要更好。

网传的歼-11D战斗机照片

本周,网络传闻中国沈飞的歼-11战机重大改进型号首飞成功,从它的外形上看,该机明显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局部修改了机体结构。于是它和苏-35是否存在竞争关系就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同样在本周,俄罗斯媒体传出了T-50战斗机研制遇到麻烦的消息。联想起近几年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中的种种龃龉,显然中俄两国尽管在军事技术合作方面打得火热,却也互相留着“小心眼”。那么,这两件事究竟会引起中俄在战斗机领域怎样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筷子弟”强势亮相,“苏35”何时南飞?

本周,中国网络上最热门的军事话题,无疑是沈飞公司歼-11D型战斗机首飞成功。歼-11系列一向被中国网民昵称为“筷子”(这个绰号来源于其代号中的两个1),而D的谐音则是“弟”,于是很快,大家就都把歼-11D昵称为“筷子弟”了。

从网络照片分析,与此前批量装备部队的歼-11B战机相比,“筷子弟”主要在三大领域有了重大改进。

其一,安装了全新的电子设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前视红外系统、全向红外/紫外告警系统、新的电子对抗系统和电子系统架构,这套系统的技术档次不亚于典型第四代战斗机,这是目前三代半战斗机的共同特点。

歼-11D的机头部位雷达罩明显“上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典型标志,从照片上来看,它的机首部位的结构隔框等是重新设计过的,不过气动外形与原来的歼-11B相比没有变化。

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惑,因为之前同样传闻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5和歼-16战斗机的雷达罩外形与歼-11系列其他较早期型号相比似乎没有变化。《汉和防务评论》的主编平可夫就曾质疑歼-16可能仍用的是脉冲多普勒雷达。

但稍微看一下国际同类机型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很无稽。美国的F-15C“鹰”、F/A-18E“超级大黄蜂”、法国“阵风”、俄罗斯的米格-29都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改型,但都没有采用倾斜安装雷达天线阵列的方式。可见没有“翘鼻头”不代表没有有源相控阵。

其实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形式,主要取决于战斗机“削减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和“降低改装成本”两者的平衡。

向上倾斜安装的雷达,主要是通过倾斜的外形来降低机头方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因为机头雷达罩对雷达波是“透明”的,如果相控阵雷达垂直安装,就会形成一个强反射源。对于座舱都要采用镀金膜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隐身战斗机,当然这是不能接受的。

但对于改装老式飞机来说,为了倾斜安装相控阵雷达天线重新设计部分机体结构显然不够划算了。再加上对于非隐身战斗机来说,它的多普勒脉冲雷达天线本来就是一个强反射源,改成垂直方向的一块板,也没什么区别。

从这点观察,歼-11D应该是有一定的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考虑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两家主要战斗机相控阵雷达的企业雷达安装方式各有不同,这个倾斜安装的相控阵雷达也可能透露其雷达研制生产单位的信息。此外,歼-11D的前视红外系统也比早期歼-11上功能单一的红外系统先进,对于新一代多用途战机而言,这也是个必不可少的装备。

综合来看,歼-11D在航电系统方面的改进范围和改进深度要高于美国换装相控阵雷达的F-15C“阿拉斯加鹰”。与俄制苏-35相比,歼-11D雷达系统在原理上更加领先,如果苏-35所谓400千米探测距离之类说法可信,歼-11D的性能显然要更好。


相关内容

  • 歼8战斗机对于中国空军的价值所在
  • 歼-8战斗机对于中国空军的价值所在 作为现代化高科技环境下一国武装力量的支柱,空军在战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作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中国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始终受到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强烈关注,任何有关中国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的消息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作为一国军队先进武器对外展示的重要渠道,大规模阅兵式一直是世 ...

  • 雷达的工作原理及相控阵雷达
  • 问:有源相阵控雷达和无源相阵控雷达的区别是什么? 答:区别就是无源是只有单个或者几个发射机子阵原只能接收,而有源是每个阵原都有完整的发射和接收单元! 机载雷达经历了从机械扫描形式到相控阵电子扫描,再到最新的保形"智能蒙皮"天线的发展过程,电子扫描雷达在作战使用中的优势在哪里?未来 ...

  • 雷达的工作原理
  • 雷达的工作原理 蜻蜓的复眼 我们知道,蜻蜓的每只眼睛由许许多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能 成完整的像,这样就使得蜻蜓所看到的范围要比人眼大得多.与此类似,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也由许多个辐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称为阵元)组 成,单元数目和雷达的功能有关,可以从几百个到几万个.这些单元有 规则地排列在平面上 ...

  • SiC微波半导体在T_R组件中的应用前景
  • 第6期2008年12月 Journal of C AE I T Vol . 3No . 6Dec . 2008 工程与应用 S iC 微波半导体在T /R组件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琼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南京 210013) 摘 要:简述了Si C 微波半导体的特性, 通过与Si 相关特性的比较, ...

  • 2018年军用雷达行业分析报告
  • 军用雷达行业分析报告 目 录 1. 军用雷达种类多,技术发展迅速 ..................................................................................................................... ...

  •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动向_西本真吉
  • 10雷达与对抗 1998年 第2期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动向 西本真吉 山岸文夫 摘要 从技术观点和装备使用观点两个方面探讨了相控阵雷达的现状与发 展动向.介绍了相控阵雷达的新技术, 包括数字波束形成, 共形阵列和智能蒙皮 等, 探讨了这些新技术在未来地面雷达.舰船雷达.机载雷达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相 ...

  • 中国歼击机
  •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歼击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 ...

  • 雷达与现代武器
  • 雷达与现代武器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通信工程 简析雷达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雷达发展历程 19 世纪后期,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法拉第和安培等人,预言并用数学公式描述了移动电流产生的电磁波的存在情况,1935 年雷达诞生.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辐射研究室把微波新技术应用于军用机载 ...

  • 中国空军预警机系列
  • 中国空军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性能优良,已大大的提升了中国空军战力. 空中预警机又称预警指挥机,是装有远程警戒雷达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 本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预警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已经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在许多场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