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之精子形成过程与有丝分裂比较精华版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法指导】 1、通过列表法比较: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 (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异同。 2、通过绘图法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

3、绘制曲线,分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核DNA 分子等数目变化规律。 【高考导航】

1、减数分裂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所占分值较高。

2、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核DNA 分子、染色体等数目的推断及相关曲线的解读等是高考常考的形式,如与遗传规律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难度较大。

【基础导学】 一、减数分裂

1.概念:进行 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 的细胞分裂。 2.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范围:进行 的生物(真核生物)。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 。 (4)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如哺乳动物的睾丸和卵巢,被子植物的花药和胚囊。 【提示】原始生殖细胞是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等,成熟生殖细胞是指精子和卵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有丝分裂,故每个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思维训练】在一个二倍体生物(2N =46)的有性生殖器官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 【课堂训练】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

A .变形虫 B.细菌 C.玉米 D.衣藻

【知识储备】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辨析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 同源染色体:是指 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右图中的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形成四分体后再分离。

特例:男性体细胞中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虽形态、大小不相同,但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拓展】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也不会分离。

(2) 非同源染色体:除了同源染色体,任意两条即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自由组合。如右图中 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 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由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

【提醒】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间期,存在于间期、前期、中期,消失于后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 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在四分体中不在一条染色体上(即不共有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联会和四分体

(1) 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 两两配对的现象。

(2)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 含有 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如上图中含有 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 对数。

1个四分体=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DNA 分子=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部位: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 叫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其中一部分精原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 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n =4)

(2)精子形成过程图解

(3)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及图像(以二倍体哺乳动物精原细胞为例)

【例1】如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与② C .②与③

【例2】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A .32、16、64、64、128 B .32、8、32、64、128

C .16、8、32、32、64 D .16、0、32、32、64

【例3】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

B .①与③

D .②与④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1、细胞分裂方式的判定:“三看”口决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法指导】 1、通过列表法比较: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 (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3)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异同。 2、通过绘图法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特征。

3、绘制曲线,分析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核DNA 分子等数目变化规律。 【高考导航】

1、减数分裂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所占分值较高。

2、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核DNA 分子、染色体等数目的推断及相关曲线的解读等是高考常考的形式,如与遗传规律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难度较大。

【基础导学】 一、减数分裂

1.概念:进行 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 的细胞分裂。 2.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范围:进行 的生物(真核生物)。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 。 (4)场所:有性生殖器官,如哺乳动物的睾丸和卵巢,被子植物的花药和胚囊。 【提示】原始生殖细胞是指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等,成熟生殖细胞是指精子和卵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有丝分裂,故每个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思维训练】在一个二倍体生物(2N =46)的有性生殖器官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 【课堂训练】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 )

A .变形虫 B.细菌 C.玉米 D.衣藻

【知识储备】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辨析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 同源染色体:是指 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右图中的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形成四分体后再分离。

特例:男性体细胞中的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虽形态、大小不相同,但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拓展】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也不会分离。

(2) 非同源染色体:除了同源染色体,任意两条即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自由组合。如右图中 分别是非同源染色体。 2.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 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由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

【提醒】姐妹染色单体产生于间期,存在于间期、前期、中期,消失于后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 非姐妹染色单体:是指在四分体中不在一条染色体上(即不共有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联会和四分体

(1) 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 两两配对的现象。

(2)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 含有 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如上图中含有 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 对数。

1个四分体=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DNA 分子=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部位: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 叫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其中一部分精原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 2、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n =4)

(2)精子形成过程图解

(3)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及图像(以二倍体哺乳动物精原细胞为例)

【例1】如图一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

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①与② C .②与③

【例2】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A .32、16、64、64、128 B .32、8、32、64、128

C .16、8、32、32、64 D .16、0、32、32、64

【例3】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 个精原细胞。

B .①与③

D .②与④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aCd

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1、细胞分裂方式的判定:“三看”口决


相关内容

  •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
  •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 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C:理解). (4)测交法 ...

  •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3[1]
  • 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3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名词: 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点:①量 ...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一生物浙教版必修二教案:2
  • 第1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核内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了解染色体的类型,识记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量.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3.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数量.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4.通过减数分裂 ...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生了解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那么,遗传因子--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是遗传学要研究的首要问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过程.此 ...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 ...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训练二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训练二 一.单项选择题 1.请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A.纺锤体的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染色体数目减半 D.DNA复制 2.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条数.四分体个数.染色单体条数.DNA分子个数分别是 A.3 ...

  • 高中生物学习笔记2
  • 一.生殖的种类 (一)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 说明: 1.单细胞生物只能进行分裂生殖. 从本质上讲,"芽体"和母体是一样的,只不过芽体小一些. 分裂来产生. 2."出芽生殖&quo ...

  •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教案
  •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1.精子.卵子的发生 首先知道两者都是在生殖器官内,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其次,关于两者的区别应注意以下几点:(1)卵泡的形成和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这是两者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但不是唯一区别.(2)精子的发生中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是连续的,在曲细精管内进行,场所是 ...

  • 精子发生机制
  • 精子发生机制 介绍:精子发生在睾丸的曲细精管( seminiferous tubles )中.睾丸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整体的功能都受到下丘脑 - 脑垂体内分泌腺体的影响.另外,睾丸局部的自分泌.旁分泌调节机制在睾丸的生精功能调控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精子发生的功能性结构 睾丸间质 精子的发生必须在下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