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的。
(三)根据有关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资产类项目有: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分别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所属“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为贷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
2、负债类项目有:公益金,根据“盈余公积”账户所属“公益金”(或 “法定公益金”)二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四)根据同类的几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抵减填列。
1、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
2、资产类的存货项目,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 “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如出现贷方余额应予抵减)。
3、资产类的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4、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在月(季)报中,根据“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和“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合并或相减后的数额填列(如果采用表结法,则实现净利润额应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确定);在年报中,则可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年末余额直接填列,如为未弥补亏损,应以负数填列。
(五)根据总账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资产类待摊费用项目和负债类预提费用项目,一般分别根据“待摊费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和“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填列。但 “预提费用”账户如有借方余额,应并人待摊费用项目。
2、资产类的应收账款项目和负债类的预收账款项目,分别根据“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人预收账款项目或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项目填列后,减去坏账准备的差额,可据以填列应收账款净额项目。
3、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和负债类应付账款项目,分别根据“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入应付账款项目或预付账款项目。
4、资产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和长期投资项目,前者根据“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存续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根据“长期投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前者的差额填列。
5、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等项目,前者根据“长期借款”等各个长期负债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偿还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长期借款等项目)根据“长期借款”等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的各该项负债的差额填列。
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一)损益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亏损以“-”表示)、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1、“本月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以下方法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2、“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一、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的。
(三)根据有关二级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资产类项目有: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分别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所属“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二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为贷方余额应以负数填列。
2、负债类项目有:公益金,根据“盈余公积”账户所属“公益金”(或 “法定公益金”)二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四)根据同类的几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抵减填列。
1、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
2、资产类的存货项目,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 “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填列(“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如出现贷方余额应予抵减)。
3、资产类的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4、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在月(季)报中,根据“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和“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合并或相减后的数额填列(如果采用表结法,则实现净利润额应根据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确定);在年报中,则可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年末余额直接填列,如为未弥补亏损,应以负数填列。
(五)根据总账账户或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1、资产类待摊费用项目和负债类预提费用项目,一般分别根据“待摊费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和“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填列。但 “预提费用”账户如有借方余额,应并人待摊费用项目。
2、资产类的应收账款项目和负债类的预收账款项目,分别根据“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人预收账款项目或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项目填列后,减去坏账准备的差额,可据以填列应收账款净额项目。
3、资产类预付账款项目和负债类应付账款项目,分别根据“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和“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如前者有贷方余额或后者有借方余额,则应分别并入应付账款项目或预付账款项目。
4、资产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和长期投资项目,前者根据“长期投资——债券投资”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存续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根据“长期投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前者的差额填列。
5、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等项目,前者根据“长期借款”等各个长期负债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中偿还期已不足一年的部分计算填列;后者(长期借款等项目)根据“长期借款”等各账户期末余额减去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的各该项负债的差额填列。
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一)损益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亏损以“-”表示)、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1、“本月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以下方法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2、“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