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过滤实验

实验三 过滤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2.测定某一压强下过滤方程式中过滤常数k、qe、e,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3.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关系。

二、 实验内容

用板框过滤机在恒定压力(0.05Mpa,0.1MPa)下分离10—15%碳酸钙溶液,测定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并求得过滤常数。

三、 基本原理

过滤是将悬浮液送至过滤介质的一侧,在其上维持比另一侧高的压力,液体则通过介质而成滤液,而固体粒子则被截流逐渐形成滤渣。过滤速率由过滤压差及过滤阻力决定,过滤阻力由二部分组成,一为滤布,一为滤渣。因为滤渣厚度随时间而增加,所以恒压过滤速率随着时间而降低。对于不可压缩性滤渣,在恒压过滤过情况下,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Ve)2= K·A2·(e) (3-1)

式中: V——— 时间内的滤液量 m;

Ve———虚拟滤液量 m;

A———过滤面积 m;

K———过滤常数 m/s; ———过滤时间 s;

e———相当于得到滤液Ve所需的过滤时间s。

过滤常数一般由实验测定。为了便于测定这些常数,可将(3-1)式改写成下列形式: (q+qe)2=K(e) (3-2)

V

是过滤时间为 时,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m3/m2; AVe

qe=是在e时间内,单位过滤面积虚拟滤液量,m3/m2。

A

式中: q=

1.过滤常数K、Ve 、e的测定方法:

将式(3-2)进行微分,得

2(q+qe)dq=Kd 即

d22

qqe 便 (3-3) dqKK

此式形式与Y=A·X+B相同,为一直线方程。若以d/dq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作图,

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2/K,截距为2qe/K,便可求出K、qe和e。但是d/dq难以测定,故式(3-3)左边的微分d/dq可用增量比/q代替,即:

22

qqe (3—4) qKK

因此,在恒压下进行过滤实验,只需测出一系列的、q值,然后以/q为纵坐标,

以q为横坐标(q取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作图,即可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为2/K,截距为2qe/K,进而可算出K、qe的值。再以q=0,=0代入式(3—2)即可求出e。

2.洗涤率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测定

在一定的压强下,洗涤速率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的测定比较容易。它可以在水量流出正常后开始计量,计量多少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洗涤速率(洗涤量。

dV

)w为单d

VdV

)w=W (3—5) dW

式中: VW———洗液量 m3;

W———洗涤时间 s。 VW,W 均由实验测得,即可算出(

dV

)w 。 d

至于最终过滤速率的测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是一个变数,为了测得比较准确,建议过滤操作要进行到滤框全部被滤渣充满以后再停止。根据恒压过滤基本方程,恒压过滤最终速率为:

dVKA2KA

()E = (3—6) 

d2VVe2qqedV

式中: ()E——最终过滤速率;

d

V———整个过滤时间 内所得的滤液总量;

q———整个过滤时间 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所得的滤液总量。 其它符号的意义与式(3—1)相同。

四、实验装置及流程

1.过滤实验装置的流程如图所示。 2.主要设备:

(1)配浆槽:(ф560×750mm)两个(每两组过滤装置共用一个)。 (2)洗水罐:(ф273×500mm)四个。

(3)板框过滤机:为两套明流式板框过滤机和两套暗流式板框过滤机。 a:明流式过滤机,滤框内尺寸为:170×170mm, 滤框厚度为:20mm,

过滤面积A=(0.17×0.17-0.785×0.072 /2)×2=0.056m2,

滤框总容积=(0.17×0.17-0.785×0.072 /2)×0.02=0.00056m3。

2

1

过滤实验装置流程图

1. 滤浆槽 2.压力表 3.加料口 4.压缩空气进口阀 5.压力调节阀 6.球阀 7.洗涤水贮槽 8.压力表 9.板框压滤机 10.量筒

15

b.:暗流式过滤机,滤框内尺寸为:118×118mm, 滤框厚度为:38mm,

过滤面积A=(0.118×0.118-0.785×0.052)×2=0.024m2, 滤框总容积=(0.17×0.17-0.785×0.072)×0.038=0.00045m3。 (4)计量桶:二个量筒(1000ml); (5)秒表

五、实验方法

1.准备工作

(1)仔细了解板框压滤机的滤板,滤框的构造及滤板的排列顺序。过滤时滤液及洗涤时洗水流径的路线。

(2)测量所用该块滤框的过滤面积。

(3)检查各阀门的开启位置,并使其处于关闭状态。

(4)按顺序排列滤板与滤框(1-2-3-2-1-2-3……)。为了节省时间,实验时只用一组板框,因此要把其余组框用盲板(橡胶垫)同实验用的板框隔开。滤布应先湿透,然后安装,安装时滤布孔要对准滤机孔道,表面要拉平整,不能起绉。 (5)配置滤浆

首先打开进水阀、溢流阀,使料浆管水位至溢流口时,关闭进水阀及溢流阀。然后启动空压机,打开压缩空气进口阀,使料浆罐内液体处于均匀搅拌状态,从加料口加入超轻碳酸钙,使其质量浓度为8~10%范围内,全开压力调节阀,封闭加料口。 (6)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及工具(如秒表、量筒、温度计等)。 2.实验工作 (1)调节压缩机出口阀门及压力调节阀使料浆罐维持正常的操作压力(0.05MPa或0.1MPa表压)。

(2)将计量用量筒放置于滤液出口处,准备好秒表。

(3)开启压滤机和滤浆管入口阀门以及滤液出口阀,操作过程中不断调节压力调节阀,恒定压力应以板框入口处压力表读数为准。

(4)当有滤液流出时,开始记录时间,连续记录一定滤液量所需时间。开始时,滤液流量较大,可按每1000ml滤液量读取一个时间。当滤液流量减小时,可按每500或200ml滤液量读取一个时间。

(5)当流速减慢,滤液呈滴状流出时,即可停止操作。关闭滤浆管入口阀门及滤液出口阀,开始进行洗涤操作。

(6)将水放进洗涤罐,关闭进水阀。打开洗水压缩空气阀,维持洗涤压力和过滤压力一致,开启洗水进口阀,进行洗涤,洗水穿过滤渣后流入计量筒,同时记录时间。测取有关数据,记录2组洗涤数据。

(7)洗涤完毕,关闭所有阀门,全开压力调节阀,待压力表读数为0时,旋开压紧螺杆,并将板框打开,卸出滤渣。清洗滤布,整理板框,重新组合,调节另一压力,进行下一次操作。

3.结束工作

(1)打开压缩空气吹堵阀。分别开启滤浆管入口阀,使管内滤浆吹入滤浆罐及板框内,以防堵塞管路。

(2)卸除滤渣清洗滤布及实验现场。搞好清洁卫生和工作。

六、实验报告

1.列出实验原始数据表和数据整理表。 2.绘出



~q图。 q

3.计算出k、qe、e之值。 4.列出所得的过滤方程式。

5.计算举例,并讨论实验结果。 6.思考题解答。

七、思考题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有浑浊,过一定时期才转清? 2.滤浆浓度和过滤压强对K值有何影响? 3.有哪些因素影响过滤速率?

4.Δq取大些好,还是取小一些好?同一次实验,Δq取得不同,所得出k、qe之值会不会不同?做



~q图时,q值为什么取两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q

实验三 过滤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2.测定某一压强下过滤方程式中过滤常数k、qe、e,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3.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关系。

二、 实验内容

用板框过滤机在恒定压力(0.05Mpa,0.1MPa)下分离10—15%碳酸钙溶液,测定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并求得过滤常数。

三、 基本原理

过滤是将悬浮液送至过滤介质的一侧,在其上维持比另一侧高的压力,液体则通过介质而成滤液,而固体粒子则被截流逐渐形成滤渣。过滤速率由过滤压差及过滤阻力决定,过滤阻力由二部分组成,一为滤布,一为滤渣。因为滤渣厚度随时间而增加,所以恒压过滤速率随着时间而降低。对于不可压缩性滤渣,在恒压过滤过情况下,滤液量与过滤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Ve)2= K·A2·(e) (3-1)

式中: V——— 时间内的滤液量 m;

Ve———虚拟滤液量 m;

A———过滤面积 m;

K———过滤常数 m/s; ———过滤时间 s;

e———相当于得到滤液Ve所需的过滤时间s。

过滤常数一般由实验测定。为了便于测定这些常数,可将(3-1)式改写成下列形式: (q+qe)2=K(e) (3-2)

V

是过滤时间为 时,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m3/m2; AVe

qe=是在e时间内,单位过滤面积虚拟滤液量,m3/m2。

A

式中: q=

1.过滤常数K、Ve 、e的测定方法:

将式(3-2)进行微分,得

2(q+qe)dq=Kd 即

d22

qqe 便 (3-3) dqKK

此式形式与Y=A·X+B相同,为一直线方程。若以d/dq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作图,

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2/K,截距为2qe/K,便可求出K、qe和e。但是d/dq难以测定,故式(3-3)左边的微分d/dq可用增量比/q代替,即:

22

qqe (3—4) qKK

因此,在恒压下进行过滤实验,只需测出一系列的、q值,然后以/q为纵坐标,

以q为横坐标(q取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作图,即可得到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斜率为2/K,截距为2qe/K,进而可算出K、qe的值。再以q=0,=0代入式(3—2)即可求出e。

2.洗涤率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测定

在一定的压强下,洗涤速率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它的测定比较容易。它可以在水量流出正常后开始计量,计量多少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洗涤速率(洗涤量。

dV

)w为单d

VdV

)w=W (3—5) dW

式中: VW———洗液量 m3;

W———洗涤时间 s。 VW,W 均由实验测得,即可算出(

dV

)w 。 d

至于最终过滤速率的测定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是一个变数,为了测得比较准确,建议过滤操作要进行到滤框全部被滤渣充满以后再停止。根据恒压过滤基本方程,恒压过滤最终速率为:

dVKA2KA

()E = (3—6) 

d2VVe2qqedV

式中: ()E——最终过滤速率;

d

V———整个过滤时间 内所得的滤液总量;

q———整个过滤时间 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所得的滤液总量。 其它符号的意义与式(3—1)相同。

四、实验装置及流程

1.过滤实验装置的流程如图所示。 2.主要设备:

(1)配浆槽:(ф560×750mm)两个(每两组过滤装置共用一个)。 (2)洗水罐:(ф273×500mm)四个。

(3)板框过滤机:为两套明流式板框过滤机和两套暗流式板框过滤机。 a:明流式过滤机,滤框内尺寸为:170×170mm, 滤框厚度为:20mm,

过滤面积A=(0.17×0.17-0.785×0.072 /2)×2=0.056m2,

滤框总容积=(0.17×0.17-0.785×0.072 /2)×0.02=0.00056m3。

2

1

过滤实验装置流程图

1. 滤浆槽 2.压力表 3.加料口 4.压缩空气进口阀 5.压力调节阀 6.球阀 7.洗涤水贮槽 8.压力表 9.板框压滤机 10.量筒

15

b.:暗流式过滤机,滤框内尺寸为:118×118mm, 滤框厚度为:38mm,

过滤面积A=(0.118×0.118-0.785×0.052)×2=0.024m2, 滤框总容积=(0.17×0.17-0.785×0.072)×0.038=0.00045m3。 (4)计量桶:二个量筒(1000ml); (5)秒表

五、实验方法

1.准备工作

(1)仔细了解板框压滤机的滤板,滤框的构造及滤板的排列顺序。过滤时滤液及洗涤时洗水流径的路线。

(2)测量所用该块滤框的过滤面积。

(3)检查各阀门的开启位置,并使其处于关闭状态。

(4)按顺序排列滤板与滤框(1-2-3-2-1-2-3……)。为了节省时间,实验时只用一组板框,因此要把其余组框用盲板(橡胶垫)同实验用的板框隔开。滤布应先湿透,然后安装,安装时滤布孔要对准滤机孔道,表面要拉平整,不能起绉。 (5)配置滤浆

首先打开进水阀、溢流阀,使料浆管水位至溢流口时,关闭进水阀及溢流阀。然后启动空压机,打开压缩空气进口阀,使料浆罐内液体处于均匀搅拌状态,从加料口加入超轻碳酸钙,使其质量浓度为8~10%范围内,全开压力调节阀,封闭加料口。 (6)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及工具(如秒表、量筒、温度计等)。 2.实验工作 (1)调节压缩机出口阀门及压力调节阀使料浆罐维持正常的操作压力(0.05MPa或0.1MPa表压)。

(2)将计量用量筒放置于滤液出口处,准备好秒表。

(3)开启压滤机和滤浆管入口阀门以及滤液出口阀,操作过程中不断调节压力调节阀,恒定压力应以板框入口处压力表读数为准。

(4)当有滤液流出时,开始记录时间,连续记录一定滤液量所需时间。开始时,滤液流量较大,可按每1000ml滤液量读取一个时间。当滤液流量减小时,可按每500或200ml滤液量读取一个时间。

(5)当流速减慢,滤液呈滴状流出时,即可停止操作。关闭滤浆管入口阀门及滤液出口阀,开始进行洗涤操作。

(6)将水放进洗涤罐,关闭进水阀。打开洗水压缩空气阀,维持洗涤压力和过滤压力一致,开启洗水进口阀,进行洗涤,洗水穿过滤渣后流入计量筒,同时记录时间。测取有关数据,记录2组洗涤数据。

(7)洗涤完毕,关闭所有阀门,全开压力调节阀,待压力表读数为0时,旋开压紧螺杆,并将板框打开,卸出滤渣。清洗滤布,整理板框,重新组合,调节另一压力,进行下一次操作。

3.结束工作

(1)打开压缩空气吹堵阀。分别开启滤浆管入口阀,使管内滤浆吹入滤浆罐及板框内,以防堵塞管路。

(2)卸除滤渣清洗滤布及实验现场。搞好清洁卫生和工作。

六、实验报告

1.列出实验原始数据表和数据整理表。 2.绘出



~q图。 q

3.计算出k、qe、e之值。 4.列出所得的过滤方程式。

5.计算举例,并讨论实验结果。 6.思考题解答。

七、思考题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有浑浊,过一定时期才转清? 2.滤浆浓度和过滤压强对K值有何影响? 3.有哪些因素影响过滤速率?

4.Δq取大些好,还是取小一些好?同一次实验,Δq取得不同,所得出k、qe之值会不会不同?做



~q图时,q值为什么取两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q


相关内容

  • 板框及动态过滤实验报告
  • 北 方 民 族 大 学 学生实验报告 院(部): 化学与化学工程 姓 名: 郭俊雄 学 号: 20082995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081 同组人员: 林艺明. 胡鹏. 秦开勉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 板框及动态过滤实验 实验日期: 2010.12.19 批阅日期: 成 ...

  • 实验四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 实验四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 3. 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 .q e 及压缩性指数s 的方法. 4.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2. ...

  • 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 过滤常数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板框过滤机的结构.流程及操作方法. 2.测取不同过滤压力(范围0.05--0.2MPa )下恒压过滤常数K .单位过滤面积当量过滤量q e .当量过滤时间τe 3.测取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 和物料常数k . 4.测定∆τ-关系并绘制不同压力下的∆τ-关系曲线. ...

  •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报告书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 实验名称: 成绩评定: 水处理技术(实验)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班 级: 组 别: 姓 名: 学 号: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实验学期: 实验七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反 ...

  • 食品工程原理过滤实验报告
  •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过滤实验 1 实验目的 (1) 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测定某一压力下过滤方程的过滤常数K.qe.τe值,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3) 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间的关系. 2 基本原理 恒压过滤是在恒定压力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产生滤液,而固体 ...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能力目标]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

  • 环境工程原理传热.过滤实验讲义(学生)
  • 实验五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单壳程双管程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 : 2.学会传热过程的调节方法. 二.基本原理 1.传热速率方程式 工业上大量存在的传热过程(指间壁式传热过程)都是由固体内部的导热及冷热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给热组合而成.传热过程的基本数学描述是传热速率方程式和热量衡算式 ...

  • 方雪云[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附教学反思)
  •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 2.能使用简单的过滤器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 ...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 高一化学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是用新的学习视角和学习方法教传统的实验课题(粗盐提纯.萃取分液),教 学中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配合多媒体向学生传输必要的信息材料.在一定的理论得基础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分离提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