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朱田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新授课) 主备人:__孙莉_____ 审批人: 学案编号: _1-4______ 班 级: 姓 名: 小 组: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

3. 认识科举制度的产生式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2.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使用10分钟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解答预习案中的问题。

2.利用20分钟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或需要探究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一、 复习回顾:

二、 预习自学: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3“探究过程”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末废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世袭制和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第一篇章: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隋朝

材料一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1 页 共 4 页

(1)依据材料一分析,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必然给社会带来影响。

①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②科举制度的施行,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二篇章:全盛时期的科举制度——唐朝

材料二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继唐太宗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3)依据所学指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别为科举制的完善做了哪些努力?

(4)分析材料二,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核心点拨: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为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步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开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延揽人才、治理国家创造了一种机制。

但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用一把尺子衡量天下士子,截长弃短,湮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方法技巧:列表归纳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2 页 共 4 页

1.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 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 )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3.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

4.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

8.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昆明有一条很不起眼

的小巷——先生坡。从图一的路牌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9.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

名为“长安花”,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

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D.选举制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3 页 共 4 页

11.右图是小慧同学复习

科举制度时制作的历史知

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 “国家取士,远胜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3.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 )

A.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

C.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 D.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

15.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

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

A. 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16.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

A.品德 B.才能 C.军功 D.血缘

17.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4 页 共 4 页

朱田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新授课) 主备人:__孙莉_____ 审批人: 学案编号: _1-4______ 班 级: 姓 名: 小 组: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

3. 认识科举制度的产生式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2.难点: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使用10分钟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解答预习案中的问题。

2.利用20分钟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或需要探究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一、 复习回顾:

二、 预习自学:见《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3“探究过程”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末废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世袭制和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第一篇章: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隋朝

材料一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1 页 共 4 页

(1)依据材料一分析,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必然给社会带来影响。

①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②科举制度的施行,朝廷得到了什么?

第二篇章:全盛时期的科举制度——唐朝

材料二 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继唐太宗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3)依据所学指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分别为科举制的完善做了哪些努力?

(4)分析材料二,谈谈科举制的影响。

核心点拨: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为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步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开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延揽人才、治理国家创造了一种机制。

但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用一把尺子衡量天下士子,截长弃短,湮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方法技巧:列表归纳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2 页 共 4 页

1.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 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这说明( )

A.唐诗影响深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C.唐诗取材广泛 D.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 )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3.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

4.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

8.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昆明有一条很不起眼

的小巷——先生坡。从图一的路牌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9.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

名为“长安花”,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与这句话反映的

社会现象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D.选举制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3 页 共 4 页

11.右图是小慧同学复习

科举制度时制作的历史知

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 “国家取士,远胜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3.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风尘,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 )

A.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

C.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 D.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

15.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

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

A. 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16.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

A.品德 B.才能 C.军功 D.血缘

17.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朱田中学( 历史 )导学案第 4 页 共 4 页


相关内容

  • 七下历史知识点梳理(1)
  • 七下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581--618),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末代皇帝:隋炀帝杨广 589年统一全国(秦.西晋.隋.元).都城在长安(今西安)(西周.西汉.前秦.隋.唐)统一的意义(课本上标出) 2.隋文帝的最大贡献是统一全国.(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租庸调制,使用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 ...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 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

  • 七年级下学期135班历史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下学期135班历史教学计划 坪塘镇白泉学校 李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35班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只有少数同学 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算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 成绩有更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 ...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 七下期中考试历史复习资料 韩雅洁,王羽霏编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特征:繁荣与开放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的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南北归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继西晋以后,南北重归统一. 3.统一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 ...

  • 浙教版七下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 05年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教学案(概要) 历史复习教学案-设计人:王伟 一.基本常识 1.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为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 著名的谏臣.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

  •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 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图片是鲜活的历史 ...

  • 七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 ) 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2.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

  • 历史七下知识点归纳
  • 历史七下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一.隋唐时期社会特点:繁荣和开放 二.隋朝: 1.特点:p2繁盛一时 2.建立:时间 581年.建立者 杨坚(隋文帝).都城 长安p2 3.统一:p2时间 589年. 标志 灭掉陈 4.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原因 隋王朝已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