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休假管理规定(试行)
为维护员工身心健康,保证公司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各类假期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
1、法定节日包括: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 2、法定假日包括:每周星期六、星期日。 以上假期如无特殊规定,无须办理请假手续。 (二)年休假
1、在公司工作满1年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年休假。 2、年休假以当年为限,不得延续至次年。 3、年休假计算不包括法定公休例假日。
4、病假累计超过1个月或工伤假超过半年者,当年不再享受年休假。出现旷工情况,当年不得享受年休假。
5、年休假和探亲假在一年内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6、年休假可以多次分期使用。
7、休年休假以不影响公司工作为原则。由休假者在拟休假的前一周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请假审批手续,办妥职务交代或移交后,方能休假。
8、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年休假时,参照其本人应休假天数及日工资标准补发津贴。
(三)婚丧假
1、员工本人结婚可请婚假,晚婚可增加10天假期。晚婚的条件为:女满23周岁,男满25周岁。
2、婚假计算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日在内,婚假应在登记结婚一年内休完。
3、员工的直系亲属(包括祖辈、父辈、配偶、同辈、晚辈) 亡故,可请丧假3天。需到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实际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四)计划生育假
1、员工生育、小产等按国家有关规定休假。实行晚育(女员工满24周岁)及办理独生子女手续者,可增加产假。
2、产假期满可请哺乳假至婴儿一周岁,按标准工资的75%计算工资。
3、配偶分娩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4、产假计算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五)探亲假
1、夫妻两地分居或与父母异地分居,可享受探亲假。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一次,假期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无法安排的,可以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员工有生身父母,又有养父母的,只能探望一方(以供养关系为主)。
4、新招聘的员工进公司满1年后才能享受探亲假。 5、员工配偶已离婚或死亡,尚未再婚的,按未婚员工待遇处理;员工配偶、父母均已死亡,又未重新结婚,且身边没有子女者,如有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寄养在外地的,按未婚员工探亲假处理。
6、探亲假计算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在内,但可根据实际需要核给路程假。
7、探亲假不能分期使用。
8、探亲假的车船费按有关规定报销。 9、请探亲假薪金照发。 (六)病假
1、员工生病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休假。 2、员工除因急病住院不能自行呈报,可托人或电话托人代为请假之外,请病假原则要求员工本人亲自办理请假手续。
2、员工因病治疗或休养在2天以上者,须缴验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
3、一年内病假超过半年的,不发放任何奖金和福利,可参加当年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
(七)工伤假
工伤人员凭工伤证明和医院证明办理请假手续,薪金照发。 (八)公假
1、经公司批准脱产参加非职务会议、学习及从事社会活动、工团活动等非本单位公务活动,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核给公假。
2、公司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病重住院,凭有效证明可请公假3天;公司员工凭子女就读幼儿园或学校召开家长会通知可请公假半天。
3、员工搬迁本人住宅,可请公假2天。 4、请公假薪金照发。 (九)事假
1、因私事必须本人处理者可请事假。事假必须事前请假,半天内请假者可口头形式请假,1天以上(含1天)请假者必须提出书面请假申请,按规定呈批。因特殊原因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应事前托人或电话请假。如事前未提出请假且无正当理由,则当旷工处理。
2、事假优先从本人享有的年休假中冲减;请假超过本人享有年休假天数的,超出部分按日扣发工资。
3、一年内事假不得超过1个月。 二、请假呈批程序
1、除法定节假日外,各类休假均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呈批手续。
2、请假呈批的具体程序为:请假人填写请假呈批表→综合
部核定请假人请假天数→批准权限人签署呈批意见→请假呈批表交综合部考勤登记。
3、休假期满请假人应办理销假登记手续,以便考勤。4、请假批准权限见附表一。 5、请假呈批表见附表二。 6、员工请假登记表见附表三。 三、各类假期标准见附表四
附表一:
请假批准权限表
附表二:
员工请假呈批表
附表三:
员工请假登记表
姓名: 编号: 部门: 年度:
附表四:
各类假期标准表
请休假管理规定(试行)
为维护员工身心健康,保证公司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各类假期规定 (一)法定节假日
1、法定节日包括: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 2、法定假日包括:每周星期六、星期日。 以上假期如无特殊规定,无须办理请假手续。 (二)年休假
1、在公司工作满1年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年休假。 2、年休假以当年为限,不得延续至次年。 3、年休假计算不包括法定公休例假日。
4、病假累计超过1个月或工伤假超过半年者,当年不再享受年休假。出现旷工情况,当年不得享受年休假。
5、年休假和探亲假在一年内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6、年休假可以多次分期使用。
7、休年休假以不影响公司工作为原则。由休假者在拟休假的前一周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请假审批手续,办妥职务交代或移交后,方能休假。
8、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年休假时,参照其本人应休假天数及日工资标准补发津贴。
(三)婚丧假
1、员工本人结婚可请婚假,晚婚可增加10天假期。晚婚的条件为:女满23周岁,男满25周岁。
2、婚假计算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日在内,婚假应在登记结婚一年内休完。
3、员工的直系亲属(包括祖辈、父辈、配偶、同辈、晚辈) 亡故,可请丧假3天。需到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实际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四)计划生育假
1、员工生育、小产等按国家有关规定休假。实行晚育(女员工满24周岁)及办理独生子女手续者,可增加产假。
2、产假期满可请哺乳假至婴儿一周岁,按标准工资的75%计算工资。
3、配偶分娩给予男方看护假10天。 4、产假计算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在内。 (五)探亲假
1、夫妻两地分居或与父母异地分居,可享受探亲假。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一次,假期20天,如因工作需要,当年无法安排的,可以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员工有生身父母,又有养父母的,只能探望一方(以供养关系为主)。
4、新招聘的员工进公司满1年后才能享受探亲假。 5、员工配偶已离婚或死亡,尚未再婚的,按未婚员工待遇处理;员工配偶、父母均已死亡,又未重新结婚,且身边没有子女者,如有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寄养在外地的,按未婚员工探亲假处理。
6、探亲假计算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在内,但可根据实际需要核给路程假。
7、探亲假不能分期使用。
8、探亲假的车船费按有关规定报销。 9、请探亲假薪金照发。 (六)病假
1、员工生病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休假。 2、员工除因急病住院不能自行呈报,可托人或电话托人代为请假之外,请病假原则要求员工本人亲自办理请假手续。
2、员工因病治疗或休养在2天以上者,须缴验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
3、一年内病假超过半年的,不发放任何奖金和福利,可参加当年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
(七)工伤假
工伤人员凭工伤证明和医院证明办理请假手续,薪金照发。 (八)公假
1、经公司批准脱产参加非职务会议、学习及从事社会活动、工团活动等非本单位公务活动,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核给公假。
2、公司员工的父母、配偶、子女病重住院,凭有效证明可请公假3天;公司员工凭子女就读幼儿园或学校召开家长会通知可请公假半天。
3、员工搬迁本人住宅,可请公假2天。 4、请公假薪金照发。 (九)事假
1、因私事必须本人处理者可请事假。事假必须事前请假,半天内请假者可口头形式请假,1天以上(含1天)请假者必须提出书面请假申请,按规定呈批。因特殊原因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应事前托人或电话请假。如事前未提出请假且无正当理由,则当旷工处理。
2、事假优先从本人享有的年休假中冲减;请假超过本人享有年休假天数的,超出部分按日扣发工资。
3、一年内事假不得超过1个月。 二、请假呈批程序
1、除法定节假日外,各类休假均须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呈批手续。
2、请假呈批的具体程序为:请假人填写请假呈批表→综合
部核定请假人请假天数→批准权限人签署呈批意见→请假呈批表交综合部考勤登记。
3、休假期满请假人应办理销假登记手续,以便考勤。4、请假批准权限见附表一。 5、请假呈批表见附表二。 6、员工请假登记表见附表三。 三、各类假期标准见附表四
附表一:
请假批准权限表
附表二:
员工请假呈批表
附表三:
员工请假登记表
姓名: 编号: 部门: 年度:
附表四:
各类假期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