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封面制作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7年级第4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封面和封底的组成。2.封面和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与编辑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高低不一,个性特征也是多样化的,而且每个班级都有些学生较易动,好奇心强,爱表现,上课时容易操作或和左右同学谈论与课本教学无关的内容。所以,教师除了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七年级学生的一些特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将知识融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外,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所以我在分组过程中注意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同学分成一组,让小组中能力最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组内能力较差的学生,旨在达到同组的成员乃至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3)学会更改图片、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4)框架的合理布局。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3)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封面、封底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第1页(共4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封面和封底的组成。 2.封面和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
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与编辑方法。
教学难点:
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练结合、活动单任务驱动、小组活动。
■ 课前准备
PPT课件,活动单,小组分工明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组情况选出组织能力较强、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人做组长,协作小组形成
■ 教学过程
第2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 教学反思:
第4页(共4页)
4.5 封面制作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7年级第4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封面和封底的组成。2.封面和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与编辑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高低不一,个性特征也是多样化的,而且每个班级都有些学生较易动,好奇心强,爱表现,上课时容易操作或和左右同学谈论与课本教学无关的内容。所以,教师除了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七年级学生的一些特点,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将知识融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外,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所以我在分组过程中注意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同学分成一组,让小组中能力最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组内能力较差的学生,旨在达到同组的成员乃至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3)学会更改图片、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4)框架的合理布局。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3)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封面、封底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行为与创新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第1页(共4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封面和封底的组成。 2.封面和封底的基本制作方法。
3.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插入与编辑方法。
教学难点:
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技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练结合、活动单任务驱动、小组活动。
■ 课前准备
PPT课件,活动单,小组分工明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组情况选出组织能力较强、计算机水平较高的人做组长,协作小组形成
■ 教学过程
第2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 教学反思: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