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寄诸弟 韦应物 的赏析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树的清幽境界。诗以“独怜”二字领起,诗人把自己置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也使读者似亲眼见到这位卸任不久的地方官,正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因此,这“独怜”二字实为赏析本诗的关键。“怜”是爱惜之意,诗人置身西涧上,他喜爱这里的什么东西呢?首先是他脚下涧边的幽草。草用幽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传达出环境的幽僻氛围。其次是他头顶上林木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啼鸣。涧边之上是层层峰峦、树高林密,黄鹂就在林木深处,那婉转悦耳的歌声传到诗人的耳朵里,深深地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如果说“幽草”给诗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里用笔简练,意境清幽,还成功地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这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的鸣声,非但丝毫无损于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相反倍显其静。  此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就画中的景物而言,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只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画图,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树的清幽境界。诗以“独怜”二字领起,诗人把自己置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也使读者似亲眼见到这位卸任不久的地方官,正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因此,这“独怜”二字实为赏析本诗的关键。“怜”是爱惜之意,诗人置身西涧上,他喜爱这里的什么东西呢?首先是他脚下涧边的幽草。草用幽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传达出环境的幽僻氛围。其次是他头顶上林木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啼鸣。涧边之上是层层峰峦、树高林密,黄鹂就在林木深处,那婉转悦耳的歌声传到诗人的耳朵里,深深地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如果说“幽草”给诗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里用笔简练,意境清幽,还成功地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这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的鸣声,非但丝毫无损于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相反倍显其静。  此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就画中的景物而言,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只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画图,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相关内容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赏析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墟里:村落: 2.孤烟:炊烟. 2.接舆:这里北裴迪.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 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 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 ...

  • 中考诗词赏析之[题李凝幽居][赤壁]
  • 中考重点诗词赏析之<题李凝幽居> 班级和学号 姓名 . [整体感知]<题李凝幽居>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而因诗人出神入化的语言,变得别具韵致.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以及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寻 ...

  • 寄令狐郎中赏析
  •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注释 1.嵩:中岳嵩山,在今河南. 2.双鲤:指书信. 3.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以汉武帝陵墓而得名. 译文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鲤书.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

  •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赏析
  •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辛弃疾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 ...

  • 郡圃春晚阅读答案附赏析
  • 郡圃春晚韩琦①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②堂堂.注:①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②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1)诗的颔联中又.还有何表达作用?(3分)(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 ...

  • 唐诗赏析 兵部尚书席上作
  • <兵部尚书席上作>杜牧唐诗鉴赏 兵部尚书席上作 杜 牧 华堂今日绮筵开, 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 两行红粉一时回. 杜牧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 835 ),最早见于唐孟棨 <本事诗 >,是一首朗吟于兵部尚书李司徒筵席上的 即兴之作.<本事诗>&q ...

  • 生查子独游西岩
  • 生查子·独游西岩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作者通过对青山明月的描写,暗示了自己高洁的品行,借读<离骚>,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 生查子①独游西岩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 ...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赏析
  •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 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 ...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作者: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墟里:村落: 2.孤烟:炊烟. 2.接舆:这里北裴迪.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 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 迎风细听着那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