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中的对偶句

【哀江南赋】中的对偶句      作者:剑啸声

南北朝时,骈赋的兴起,是我国赋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记。其优点是,

与散体赋相比,音调铿锵,节奏感更好,结构更美,阅读感更佳。

其实,庾信的【哀江南赋】并非纯粹的骈赋,它是散体赋与骈赋的结

合体,这种体裁应该说是赋体发展的最佳方向。

对偶句应该是骈赋的核心元素,对偶并非是对仗,它并不一定要求上

句与下句之间平仄对应。例如: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具有较宽松的特点。再如: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其中的“采”和“赋”同为仄声,是可以的。连接字“之”两句共用,也属常

见的对偶搭配句型。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需要注意的是,对偶句中并不非要求用律格,而恰恰相反,常采用拗

格。另外,并非象对联那样,起句仄尾,对句平尾。例如: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由于在赋中,可以象古风那样,平仄韵可以混押,故此处属正常。

禀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宴安。

逮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

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节。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新野有生祠之庙,河南有胡书之碣。(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阶庭空谷,门巷蒲轮。移谈讲树,就简书筠。降生世德,载诞贞臣。

文词高于甲观,楷模盛于漳滨。嗟有道而无凤,叹非时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逆,终不悦于仁人。

上面一段是对偶句较集中的部分,可以看出,根据内容需要,可以

变韵。当然,对于短赋,一般不提倡变韵。

【哀江南赋】中的对偶句      作者:剑啸声

南北朝时,骈赋的兴起,是我国赋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记。其优点是,

与散体赋相比,音调铿锵,节奏感更好,结构更美,阅读感更佳。

其实,庾信的【哀江南赋】并非纯粹的骈赋,它是散体赋与骈赋的结

合体,这种体裁应该说是赋体发展的最佳方向。

对偶句应该是骈赋的核心元素,对偶并非是对仗,它并不一定要求上

句与下句之间平仄对应。例如: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具有较宽松的特点。再如: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其中的“采”和“赋”同为仄声,是可以的。连接字“之”两句共用,也属常

见的对偶搭配句型。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需要注意的是,对偶句中并不非要求用律格,而恰恰相反,常采用拗

格。另外,并非象对联那样,起句仄尾,对句平尾。例如: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由于在赋中,可以象古风那样,平仄韵可以混押,故此处属正常。

禀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宴安。

逮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

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节。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新野有生祠之庙,河南有胡书之碣。(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阶庭空谷,门巷蒲轮。移谈讲树,就简书筠。降生世德,载诞贞臣。

文词高于甲观,楷模盛于漳滨。嗟有道而无凤,叹非时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逆,终不悦于仁人。

上面一段是对偶句较集中的部分,可以看出,根据内容需要,可以

变韵。当然,对于短赋,一般不提倡变韵。


相关内容

  • 忆江南教案
  • <忆江南>教学设计 中卫市第五小学 殷月霞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 ...

  • [忆江南]教案
  • <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 ...

  • 次北固山下赏析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简介] 王湾,唐朝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开元时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一生经常往来于吴 楚之间.开元元年(712) 进士,任荣阳(今属河南)主簿.开元五年至九年,参 编<群书四部录 ...

  • 古代传统文化
  • 古代传统文化 1.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 ...

  • 滕王阁诗翻译和赏析
  • 滕王阁诗⑴ 滕王高阁临江渚⑵,佩玉鸣鸾罢歌舞⑶. 画栋朝飞南浦云⑷,珠帘暮卷西山雨⑸. 闲云潭影日悠悠⑹,物换星移几度秋⑺. 阁中帝子今何在⑻?槛外长江空自流⑼. 2 作品注释 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 ...

  • 语文期末复习方法四
  • 语文期末复习方法四:常见修辞方法运用 一.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2.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 ...

  • [绝句]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唱首歌给这么多的老师听听,请大家站起来,跟着音乐动一动.(小小手,放背后,小小脚,并并拢) 播放幻灯片,学生跟唱<春天在哪里>① 教师提问: 1.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照片,大家知道了这是什么季节吗? ...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春之古韵]同步练习上海版五四制
  • <春之古韵>同步练习 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 ...

  • 公开课[滕王阁序]教案第二课时
  • <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如何鉴赏写景文段,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味语言的魅力,学习对偶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 情感与价值:感受古人那种登临亭台楼阁而生发悲我的情怀. 重点难点:学习如何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