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中的对偶句 作者:剑啸声
南北朝时,骈赋的兴起,是我国赋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记。其优点是,
与散体赋相比,音调铿锵,节奏感更好,结构更美,阅读感更佳。
其实,庾信的【哀江南赋】并非纯粹的骈赋,它是散体赋与骈赋的结
合体,这种体裁应该说是赋体发展的最佳方向。
对偶句应该是骈赋的核心元素,对偶并非是对仗,它并不一定要求上
句与下句之间平仄对应。例如: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具有较宽松的特点。再如: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其中的“采”和“赋”同为仄声,是可以的。连接字“之”两句共用,也属常
见的对偶搭配句型。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需要注意的是,对偶句中并不非要求用律格,而恰恰相反,常采用拗
格。另外,并非象对联那样,起句仄尾,对句平尾。例如: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由于在赋中,可以象古风那样,平仄韵可以混押,故此处属正常。
禀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宴安。
逮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
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节。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新野有生祠之庙,河南有胡书之碣。(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阶庭空谷,门巷蒲轮。移谈讲树,就简书筠。降生世德,载诞贞臣。
文词高于甲观,楷模盛于漳滨。嗟有道而无凤,叹非时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逆,终不悦于仁人。
上面一段是对偶句较集中的部分,可以看出,根据内容需要,可以
变韵。当然,对于短赋,一般不提倡变韵。
【哀江南赋】中的对偶句 作者:剑啸声
南北朝时,骈赋的兴起,是我国赋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记。其优点是,
与散体赋相比,音调铿锵,节奏感更好,结构更美,阅读感更佳。
其实,庾信的【哀江南赋】并非纯粹的骈赋,它是散体赋与骈赋的结
合体,这种体裁应该说是赋体发展的最佳方向。
对偶句应该是骈赋的核心元素,对偶并非是对仗,它并不一定要求上
句与下句之间平仄对应。例如: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具有较宽松的特点。再如: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其中的“采”和“赋”同为仄声,是可以的。连接字“之”两句共用,也属常
见的对偶搭配句型。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需要注意的是,对偶句中并不非要求用律格,而恰恰相反,常采用拗
格。另外,并非象对联那样,起句仄尾,对句平尾。例如:
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
由于在赋中,可以象古风那样,平仄韵可以混押,故此处属正常。
禀嵩华之玉石,润河洛之波澜。居负洛而重世,邑临河而宴安。
逮永嘉之艰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
分南阳而赐田,裂东岳而胙土。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水木交运,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节。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新野有生祠之庙,河南有胡书之碣。(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阶庭空谷,门巷蒲轮。移谈讲树,就简书筠。降生世德,载诞贞臣。
文词高于甲观,楷模盛于漳滨。嗟有道而无凤,叹非时而有麟。
既奸回之奰逆,终不悦于仁人。
上面一段是对偶句较集中的部分,可以看出,根据内容需要,可以
变韵。当然,对于短赋,一般不提倡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