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自由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第29卷第6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啊_Ial《HubeiNomlalUIIive坞i哆(Phil惦叩hy锄d

social

V01.29

Science)

No.6,2009

从新闻自由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梅友松

(湖北师范学院宣传部,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各种传媒的依赖越来越大,从社会到工作、从精神到物质,传

媒的媒介作用越来越重要,受众越来越要求新闻自由,因而必须发挥新闻自由在现代传媒中的服务作用、引导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关键词)

新闻自由;媒体;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9)06。0093.04

(中图分类号)G210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媒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就新闻媒体看,2006年,我国有2600多家电台、电视台,近2000种报纸,9加。多种杂志,涌现出一批深受人民喜爱的节目品牌,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名牌电视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等名牌广播栏目。2001年媒体对广西南丹7.17特大矿难的报道,是新中国首例由新闻记者揭露出来的重大的安全事故。这次事件的报道,不仅有力维护了人民的知情权,也打击了邪恶,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2008年汶川地震的自由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新闻自由能够发挥新闻监督、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在世界日益“传媒化”的今天,新闻自由主要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发表权、评论权、知晓权、使用的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就是肯定新闻工作要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近年新闻界倡导的“三贴近”,就是鼓励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1、新闻自由能够更好地服务政治

中国的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媒介是党的宣传工具,是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新闻文本的制作关涉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是党和政府态度和立场的表达。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政治、经济方面的题材受到高度关注,有关政府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活动、

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报道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和较大比例。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报纸不断扩版,晚报、晨报、都市报纷纷崛起,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受到充分关注,群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受到重视,得到充实,新闻题材涉及面不断拓宽,“官本位”意识日益淡化,科教兴国、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话题也成为关注点,但中国新闻传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重视“用事实说话”,即通过新闻挣道来宣传一定思想,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中国新闻价值观之重要性仍置身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

政治家办报一直是我国报业的传统,也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办报理念,是党报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政治本位的传统,与中国报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密切相关。近代社会。中国出现了两次国人办报的高潮,即维新派报纸和革命派报纸,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到了孙中山,政党报纸

的理论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

利用报刊为资产阶级夺权进行政治鼓动。在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我国报刊也走上了两极政党报刊对抗时期,两党都试图创办报刊,控制媒体,使其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中国共产党夺得政权之后,确立了党管新闻的原则,媒体属于国有资产,媒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行使着“喉舌”的功能。以政治为本位,新闻媒体就会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收稿日期】2009珈l一16

[作者简介】

梅友松,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93-

万方数据 

新闻自由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的,世界上没有超乎法律的绝对新闻自由,越是法制健全的国家,越没有绝对的自由。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思想,表达出“制度和法律不困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法制理想,新闻自由言说正实现新闻自由言说中心向新闻法治言说中心的转向。党的十六大政治文明的长远规划使新闻自由在逐步得到保障。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签署了一系列保障新闻自由的国际公约。落实新闻自由正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治国思想和积极的实践。

服务政治与新闻自由并不矛盾。在9.11之后,国内媒体界曾有一种说法:“大事件,看风凰”,这是指在重大报道方面,央视和境内媒体畏首畏尾。而在汶川地震中,央视的抗震救灾报道高效及时而全面,完全起到了国内媒体“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人再去费力找凤凰了;境外媒体绝大部分也都是转载内地的报道,而且都是正面积极的。由于中国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国自己的媒体完全做到了自由客观公开报道,不仅使灾区老百姓直接获益,正是由于信息及时发布,让救灾有效进行,也让中央政府增强了凝聚力。尤其是当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部署全面救援时,他的每一条新闻都牵动人心,让大家感动。允许境外媒体自由采访灾区,也让国人收益,这不仅推动着中国传媒业的进步,也使中国社会更加进步。‘

2、新闻自由能够赢得舆论主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报道除了传播信息外,还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要职能。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报道”使中国新闻以“宣传为本位”的理念初露端倪。形成于1940年代的党报理论,最终确立了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理念。如1979年12月,日本大平首相夫人访华,新华社北京17日电: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今天下午由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陪同,到北京动物园观赏中国人民的礼物一大熊猫欢欢……首相夫人说:“希望欢欢在日本传播友谊的种子。”这种报道宣传味非常浓厚。当下中国,尽管新闻商品性、媒介集团化已经出现,但“宣传本位论”仍是新闻工作的圭臬。这种由历史形成、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新闻本质决定了新闻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西方新闻界也担负信息传播和宣传意识形态的双重功能,只不过后一种职能以更加隐性的形式出现。为了实现信息的传播效果,西方新闻从业人员比较注重受众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如何把政治意图与受众的需要相结合。他们多采用直面事实的写实方法,通过事实本身向受众传递社会信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往往隐含在报道的内容之中。如1979年12月,日本大平首相夫人访华,路透社北京17日电:“啊,新娘子,让我来看看你的脸篮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赠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94・

万 

方数据……陪同参观的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笑容满面地说:“欢欢还害羞呢”……首相夫人非常高兴,说“多么可爱啊”并且眯着眼说:“今后务必生个小熊猫。”这种意识宣传隐含在场景、表情、动作、声音之中。又如2003年lO月9日《今日美国》的一则新闻报道:美国人再次捧走大部分诺贝尔奖奖项:科学研究功不可没。斯德哥尔摩消息:如果以诺贝尔奖作为衡量标准的话,美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和化学家。但是美国人在文学写作与维护和平方面的表现却相形见绌。上星期,南非作家J・M・库切荣获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的得主将于本周五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揭晓。自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以来,共有661人获此殊荣,其中有277名美国人,占获奖总人数的事过研究工作……这则新闻表面上看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报道,作者似乎无意宣传什么,只是把发生的事件和相关背景向读者作了介绍,但在字里行间人们仍然会感觉到作者的倾向性,即美国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新闻自由能够引导社会舆论。譬如,5.12汶川大地震后,闭塞偏远的小乡镇、丧生的人数、情况的惨烈、军队的迅速出动、爱心在全民中涌动、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指挥抗灾……等有关消息,通过中国媒体,包括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甚至手机短信等媒介,动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包括直升机、军用车等,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向全国进行有关动态的全天直播,使地震的真相在全国其他地方、在全世界传播。并想方设法派记者到灾难发生的最前沿,从现场带给人们第一手鲜活报道,不再像以前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等着有关方面的统发稿。这种媒体传播速度,在世界各国关心中国的人群中得到的是最正面的反应,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向世界展现了国家的自信和政府对受难民众的深厚爱护。实际上,这场地震一发生,当中国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飞赴震灾第一线的时候,《洛

杉矶时报》抓住了美国人最关切的学校、医院和幼小学

生的命运,以大版面报道了都江堰聚源中学的900余名学生遭埋,只救出来50多名的新闻,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美国民众中激发了巨大的同情心。此后,当中国媒体以更加及时、大量的深度报道,揭示地震带来的灾难时,报道了更多的军队开进灾区、如何为抢救出这些学生而努力,温家宝总理如何在第一线指挥,为孩子的担架让路的故事时,《洛杉矶时报》后续报道的资讯量就无法与中国媒体相比。中国媒体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速度和深度,使中国这场大地震起初以其惨烈、丧生的人数引起关注,然后就是让世人关注应该为灾区人民做什么。在美国,大量的捐款涌人中国驻美使领馆、红十字会以及各单位自行设立的捐款基金。如此一来,西方媒体一改由于西藏骚乱以及北京奥运圣火在

42%。在其余的获奖者中,有许多人曾在美国的大学从

海外传递受到干扰而引起的负面报道。以前,西方常常指责中国媒体仅仅是政府的宣传工具,新闻从业人员没有自主性,碰到大的灾难时往往刻意隐瞒,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为很多的谣言提供了传播渠道。西方媒体也就以所谓公正立场挖掘真相,实际上也就是挖掘很多负面的消息,甚至捕风捉影、失实和片面。当成都学生将地震来临之时以手机拍摄的真实视频上网,电视台和官方网站也照样播放,这使得民众得以随时知道灾区的有关情况,并形成救助灾民“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中国媒体对地震已经全方位报道,西方也就找不到多少“负面”角度能令中国难堪,从而使中国媒体赢得舆论宣传的主动。

3、新闻自由有利予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包括传播者在采写、编辑阶段对事实和稿件的选择和受众在新闻阅听阶段对作品的选择。其中,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最重要,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水平决定新闻作品的水平,新闻作品的水平又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认识的水平,记者认识和反映新闻事实,是新闻实践各种力鼍的交汇点。中国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因素的影响是直接而具有决定性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制度,决定了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并决定了其功能、规范、原则等新闻内涵。中国媒体的运作要一切以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稳定为参照。在实践上,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指导性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等原则。陈作平认为,一些重大的灾害性报道,常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在选择角度时,多以正面鼓舞士气为主,而对灾害的损失和受灾群众所面临的困难不做过多渲染。一定民族的文化,会对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制约与规范。人们塑造了文化,也受到文化的涵化。文化因袭的传承性对人类的影响既“先天”又普遍。樊凡指出:“‘天人合一’曾赋予中国新闻思维以整体性,使得新闻报道完整而和谐,但过于追求人的大同与伦理评判,又给中国新闻思维以负面影响,因强调教化功能而注重新闻传播中的灌输,因重视整体性而导致千人一

面。”

为借口,不再扮演“社会良心”和“道德把关人”的角色,而成为一个个“新闻贩卖者”和“娱乐哈哈镜”。角色的错位必然带来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一些新闻工作者心中的荣誉感和道德逐渐沦丧,把新闻自由转换为一种巨大的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用一种“按质论价”、‘等价交换’的商品观点去衡量,同时“新闻贩子”的角色定位,更使得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商人”,不再注重新闻本身的正义道德和社会责任,而仅仅关心如何将自己的额闻商品贩卖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自由也孰走弼了擘化,新闻的正义性和新闻的价值都会受到质疑.新闻也就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雌督、舆论引导的职责。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但它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旦我们把这种权利无限的夸大和绝对化,它反过来也必然会伤害到新闻自由本身。

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受到新闻媒介内外多种因素的约束与影响的。我们舂.对新闻自由的探索上,时间比较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得要我们不断摸索和积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自由传统。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和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也要不断学习西方有利于我们新闻自由的理论。邓正来先生认为.“坦率而言,自严复翻译穆勒名著《群已权结论》以来,已近百年,除了非学术的因索以外,真正阻碍国入把握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根本问题者,殴主要的便是这种‘印象式’的论辩.而其结果必能是在实践中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要么对自由主义施以滥用.要么对自由土义做简单却彻底的否定”。

新闻自由是把双刃剑,无论魁彳_:以新闻自由自命的两方,还是中国,新闻自由都是相对的。~个有资任感的新闻传播者不是一门心思地怨披露。想把知道的部说出来,而是要考虑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必:硕适应中国的国情,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在什么时候搬最合适,都必须深入思考。与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丑j的迟钝与封闭相比,5.12大地震发生后,央视新闻叛谊椰央视一套迅速并机直播,全天候播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基本都是直接缝线来自前方的现场:矗,包,而且.是所有角度的信窟.,包括军队的所有部署,没有饪何“盲区”。以新浪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也及时发布大

新闻失实一直是困扰中国新闻界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中国传统道德对善的过于推崇无形中使真、善、美这一理想境界中的其他两种价值遭到冷落,甚至被牺牲;即使中国新闻工作者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传统理念对中国新闻写作的影响也异常深刻。“事实第一,新闻第二”,在中国新闻实践中变成“新闻第一,事实第二”,新闻业道德异化导致“崇善伤真”。但在新闻业走市场化道路过程中,有些媒体已经完全实行市场运作,带有很强的商业性,结果使“真”已实用主义地蜕变成了一种逐利工具。比如,现在的很多媒体以新闻自由

量震区消息。正是这种“自由”报道,救灾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全国各地支援力量陆续赶赴灾区,也i匕各地准备救援或者捐助的人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做了更充足的准备,也给本来就压力巨大的前:疗指挥部减轻了担子。

4、新闻自由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受众对体育、文化、社会、家窿等新闻愈来愈关注。因此,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谚精心设计导语,以期开篇就抓窿受众。如采用现场描绘超染的写法把读者带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犹如耳闻目

・95・

万方数据 

睹、身临其境。只要新闻导语能切合受众的阅读需求,受众审美活动就不会终止。新闻导语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为受众提供经济政策、劳务、金融、物资、房地产、新产品、新技术等多方面的经济信息。例如,人民日报的一则科技消息就运用了描写式导语的写法:“一支鲜花历五年而不败,娇嫩、挺拔、艳丽如初,仿佛是刚刚采下来的,这是北京自然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王亚俊、张承志的科研成果”。这则导语以生动的形象描述科研成果,使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

中国传媒通过以写事为主来传达对受众审美感受的关注,从艺术审美价值的角度给新闻作品赋予艺术美的特性。艺术审美价值宽泛地讲,指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以作品的形式客观地反映世界审美价值财富,而且概括主体对世界审美关系所形成的精神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涵,“事导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重“物”轻“人”的传统哲学观念,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律与理性思维,为这种注重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方式提供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文化背景,因此,它使“事导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审美价值财富的同时,引导受众步入审美的精神境界。西方新闻界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新的导语形式,被称之为“华尔街日报写法”。这种写

法着重新闯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人,从人人手,

落笔见人,把人放到超越常规导语的“超导”地位,注重调动受众的审美情感。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我国开办儿童减肥训练班,导语中先出现一位稚气的“小胖猪”,谭威在北京闷热的高温下,鼻尖上挂着汗珠,泰然自若地谈起他的体重问题,他说:我吃得太多了,我什么都吃,然后转入常规导语:现在有那么多超重儿童,以致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减肥训练班。这则导语由单个人物入笔,然后才转换视角,进入常规导语。其意在突出人情味,给受众以新感觉,从而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共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艺术作品中潜在的审美情感激发出受众相近的审美体验,以至主体情思和作品情感产生与生命共感现象,达到物我两忘、身心俱释的境界时,这就是艺术共鸣现象。厨川白村先生对此体味精深,他说:“读者和作家的心境贴然无间的地方,有着生命的共鸣共感的时候,于是艺术的鉴赏即成立,当新闻作品从枯燥的文字叙述向‘优美’这个审美形态靠近,力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和谐统一时,也就具有了艺术美的特性。”黑格尔说:“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我们在艺术美里所欣赏的正是创作和形象塑造的自由性。”他指出了艺术美的特点及艺术欣赏的内涵,华尔街日报导语侧重以情感

・96・

万 

方数据建构作品的艺术美,以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来写作者与受众的对话,使受众在接受具有自由性、轻松感的新闻信息传播时,不自觉地步入与生命共鸣共感的艺术境界,获得美的享受,而这种强烈的共鸣效果,又使传播媒体获得了上佳的传播效应。只有当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既对现实世界进行审美反映,又不断在这反映中渗透、融人作者的审美体验,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定向才能形成。而这种审美价值定向形成过程中,艺术创作与新闻写作是相似的。在形式上,它以新闻信息传播,客观地反映世界审美价值财富,同时,也如艺术作品一样,注视大千世界的整个体系,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四个层面上,它关注人与他人的关系,在剖析别人的灵魂中,引导受众去追求真善;也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新闻信息传播进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通过审美体验而沟通,将存在的真理昭示出来,唤起人类的觉醒。

比如5.12汶川地震后,央视第一时间与在成都的央视记者进行连线,直播现场就在卫星直播车里,尽管那个记者并没有太多的新闻,播报得也不是很详尽很到位,但是能够看到来自现场的画面,听到处在第一线记者的消息本身就有很大的信息量。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除非确认信息披露会损害公众以及国家利益,公众应该有知情权,这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了解灾情来表达自己的关注,唤起民众对灾区的爱心和同情,为捐款捐物做好精神的准备。同时最关键的是表明政府的责任感和战胜天灾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40.

[2](美)韦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0.114.

[3]许向波.喉舌本位与自由本位[J].新闻知识,2007,

(4).

[4]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81.144—163.

[5](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M].北京:新

华出版社,1980.211.

[6](美)格莱克.混沌——开创新学科[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0.24.

[7]王倩.中西新闻选择的差异比较[J].青年记者,

20106,(9).

(责任编辑:徐柏青)

从新闻自由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梅友松

湖北师范学院,宣传部,湖北,黄石,43500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9,29(6)

参考文献(7条)

1. 王倩 中西新闻选择的差异比较[期刊论文]-青年记者 2006(09)2. 格莱克 混沌--开创新学科 19903. 杰克 海敦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19804. 麦尔文 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 1981

5. 许向波 喉舌本位与自由本位[期刊论文]-新闻知识 2007(04)6. 韦尔伯·施拉姆 报刊的四种理论 19807. 弥尔顿 为英国人民声辩 19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sfxyxb-zxshkxb200906023.aspx

第29卷第6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啊_Ial《HubeiNomlalUIIive坞i哆(Phil惦叩hy锄d

social

V01.29

Science)

No.6,2009

从新闻自由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梅友松

(湖北师范学院宣传部,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各种传媒的依赖越来越大,从社会到工作、从精神到物质,传

媒的媒介作用越来越重要,受众越来越要求新闻自由,因而必须发挥新闻自由在现代传媒中的服务作用、引导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关键词)

新闻自由;媒体;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9)06。0093.04

(中图分类号)G210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媒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就新闻媒体看,2006年,我国有2600多家电台、电视台,近2000种报纸,9加。多种杂志,涌现出一批深受人民喜爱的节目品牌,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名牌电视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等名牌广播栏目。2001年媒体对广西南丹7.17特大矿难的报道,是新中国首例由新闻记者揭露出来的重大的安全事故。这次事件的报道,不仅有力维护了人民的知情权,也打击了邪恶,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2008年汶川地震的自由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法律和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新闻自由能够发挥新闻监督、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在世界日益“传媒化”的今天,新闻自由主要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发表权、评论权、知晓权、使用的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就是肯定新闻工作要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近年新闻界倡导的“三贴近”,就是鼓励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1、新闻自由能够更好地服务政治

中国的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媒介是党的宣传工具,是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新闻文本的制作关涉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是党和政府态度和立场的表达。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政治、经济方面的题材受到高度关注,有关政府工作会议、国家领导人活动、

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报道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和较大比例。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价值,报纸不断扩版,晚报、晨报、都市报纷纷崛起,社会新闻、文体新闻受到充分关注,群众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内容受到重视,得到充实,新闻题材涉及面不断拓宽,“官本位”意识日益淡化,科教兴国、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话题也成为关注点,但中国新闻传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重视“用事实说话”,即通过新闻挣道来宣传一定思想,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中国新闻价值观之重要性仍置身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

政治家办报一直是我国报业的传统,也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办报理念,是党报思想的重要内容。这种政治本位的传统,与中国报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密切相关。近代社会。中国出现了两次国人办报的高潮,即维新派报纸和革命派报纸,梁启超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在实践中把报刊当作政治活动的武器。到了孙中山,政党报纸

的理论成为真正的办报指导原则,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

利用报刊为资产阶级夺权进行政治鼓动。在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我国报刊也走上了两极政党报刊对抗时期,两党都试图创办报刊,控制媒体,使其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中国共产党夺得政权之后,确立了党管新闻的原则,媒体属于国有资产,媒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行使着“喉舌”的功能。以政治为本位,新闻媒体就会自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收稿日期】2009珈l一16

[作者简介】

梅友松,男,湖北黄梅人,湖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93-

万方数据 

新闻自由是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的,世界上没有超乎法律的绝对新闻自由,越是法制健全的国家,越没有绝对的自由。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思想,表达出“制度和法律不困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的法制理想,新闻自由言说正实现新闻自由言说中心向新闻法治言说中心的转向。党的十六大政治文明的长远规划使新闻自由在逐步得到保障。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签署了一系列保障新闻自由的国际公约。落实新闻自由正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治国思想和积极的实践。

服务政治与新闻自由并不矛盾。在9.11之后,国内媒体界曾有一种说法:“大事件,看风凰”,这是指在重大报道方面,央视和境内媒体畏首畏尾。而在汶川地震中,央视的抗震救灾报道高效及时而全面,完全起到了国内媒体“领头羊”的作用,没有人再去费力找凤凰了;境外媒体绝大部分也都是转载内地的报道,而且都是正面积极的。由于中国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国自己的媒体完全做到了自由客观公开报道,不仅使灾区老百姓直接获益,正是由于信息及时发布,让救灾有效进行,也让中央政府增强了凝聚力。尤其是当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部署全面救援时,他的每一条新闻都牵动人心,让大家感动。允许境外媒体自由采访灾区,也让国人收益,这不仅推动着中国传媒业的进步,也使中国社会更加进步。‘

2、新闻自由能够赢得舆论主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报道除了传播信息外,还肩负着舆论宣传的重要职能。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报道”使中国新闻以“宣传为本位”的理念初露端倪。形成于1940年代的党报理论,最终确立了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理念。如1979年12月,日本大平首相夫人访华,新华社北京17日电: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今天下午由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陪同,到北京动物园观赏中国人民的礼物一大熊猫欢欢……首相夫人说:“希望欢欢在日本传播友谊的种子。”这种报道宣传味非常浓厚。当下中国,尽管新闻商品性、媒介集团化已经出现,但“宣传本位论”仍是新闻工作的圭臬。这种由历史形成、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新闻本质决定了新闻的内涵、特征和原则。

西方新闻界也担负信息传播和宣传意识形态的双重功能,只不过后一种职能以更加隐性的形式出现。为了实现信息的传播效果,西方新闻从业人员比较注重受众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如何把政治意图与受众的需要相结合。他们多采用直面事实的写实方法,通过事实本身向受众传递社会信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往往隐含在报道的内容之中。如1979年12月,日本大平首相夫人访华,路透社北京17日电:“啊,新娘子,让我来看看你的脸篮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赠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94・

万 

方数据……陪同参观的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笑容满面地说:“欢欢还害羞呢”……首相夫人非常高兴,说“多么可爱啊”并且眯着眼说:“今后务必生个小熊猫。”这种意识宣传隐含在场景、表情、动作、声音之中。又如2003年lO月9日《今日美国》的一则新闻报道:美国人再次捧走大部分诺贝尔奖奖项:科学研究功不可没。斯德哥尔摩消息:如果以诺贝尔奖作为衡量标准的话,美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物理学家、经济学家和化学家。但是美国人在文学写作与维护和平方面的表现却相形见绌。上星期,南非作家J・M・库切荣获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的得主将于本周五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揭晓。自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以来,共有661人获此殊荣,其中有277名美国人,占获奖总人数的事过研究工作……这则新闻表面上看是一种非常“客观”的报道,作者似乎无意宣传什么,只是把发生的事件和相关背景向读者作了介绍,但在字里行间人们仍然会感觉到作者的倾向性,即美国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新闻自由能够引导社会舆论。譬如,5.12汶川大地震后,闭塞偏远的小乡镇、丧生的人数、情况的惨烈、军队的迅速出动、爱心在全民中涌动、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指挥抗灾……等有关消息,通过中国媒体,包括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甚至手机短信等媒介,动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包括直升机、军用车等,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即向全国进行有关动态的全天直播,使地震的真相在全国其他地方、在全世界传播。并想方设法派记者到灾难发生的最前沿,从现场带给人们第一手鲜活报道,不再像以前发生重大灾难事故时等着有关方面的统发稿。这种媒体传播速度,在世界各国关心中国的人群中得到的是最正面的反应,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向世界展现了国家的自信和政府对受难民众的深厚爱护。实际上,这场地震一发生,当中国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飞赴震灾第一线的时候,《洛

杉矶时报》抓住了美国人最关切的学校、医院和幼小学

生的命运,以大版面报道了都江堰聚源中学的900余名学生遭埋,只救出来50多名的新闻,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美国民众中激发了巨大的同情心。此后,当中国媒体以更加及时、大量的深度报道,揭示地震带来的灾难时,报道了更多的军队开进灾区、如何为抢救出这些学生而努力,温家宝总理如何在第一线指挥,为孩子的担架让路的故事时,《洛杉矶时报》后续报道的资讯量就无法与中国媒体相比。中国媒体关于汶川地震报道的速度和深度,使中国这场大地震起初以其惨烈、丧生的人数引起关注,然后就是让世人关注应该为灾区人民做什么。在美国,大量的捐款涌人中国驻美使领馆、红十字会以及各单位自行设立的捐款基金。如此一来,西方媒体一改由于西藏骚乱以及北京奥运圣火在

42%。在其余的获奖者中,有许多人曾在美国的大学从

海外传递受到干扰而引起的负面报道。以前,西方常常指责中国媒体仅仅是政府的宣传工具,新闻从业人员没有自主性,碰到大的灾难时往往刻意隐瞒,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为很多的谣言提供了传播渠道。西方媒体也就以所谓公正立场挖掘真相,实际上也就是挖掘很多负面的消息,甚至捕风捉影、失实和片面。当成都学生将地震来临之时以手机拍摄的真实视频上网,电视台和官方网站也照样播放,这使得民众得以随时知道灾区的有关情况,并形成救助灾民“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中国媒体对地震已经全方位报道,西方也就找不到多少“负面”角度能令中国难堪,从而使中国媒体赢得舆论宣传的主动。

3、新闻自由有利予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包括传播者在采写、编辑阶段对事实和稿件的选择和受众在新闻阅听阶段对作品的选择。其中,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最重要,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水平决定新闻作品的水平,新闻作品的水平又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事实认识的水平,记者认识和反映新闻事实,是新闻实践各种力鼍的交汇点。中国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因素的影响是直接而具有决定性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制度,决定了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并决定了其功能、规范、原则等新闻内涵。中国媒体的运作要一切以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稳定为参照。在实践上,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指导性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等原则。陈作平认为,一些重大的灾害性报道,常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在选择角度时,多以正面鼓舞士气为主,而对灾害的损失和受灾群众所面临的困难不做过多渲染。一定民族的文化,会对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制约与规范。人们塑造了文化,也受到文化的涵化。文化因袭的传承性对人类的影响既“先天”又普遍。樊凡指出:“‘天人合一’曾赋予中国新闻思维以整体性,使得新闻报道完整而和谐,但过于追求人的大同与伦理评判,又给中国新闻思维以负面影响,因强调教化功能而注重新闻传播中的灌输,因重视整体性而导致千人一

面。”

为借口,不再扮演“社会良心”和“道德把关人”的角色,而成为一个个“新闻贩卖者”和“娱乐哈哈镜”。角色的错位必然带来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一些新闻工作者心中的荣誉感和道德逐渐沦丧,把新闻自由转换为一种巨大的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用一种“按质论价”、‘等价交换’的商品观点去衡量,同时“新闻贩子”的角色定位,更使得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商人”,不再注重新闻本身的正义道德和社会责任,而仅仅关心如何将自己的额闻商品贩卖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自由也孰走弼了擘化,新闻的正义性和新闻的价值都会受到质疑.新闻也就不能更好的发挥新闻雌督、舆论引导的职责。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但它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旦我们把这种权利无限的夸大和绝对化,它反过来也必然会伤害到新闻自由本身。

新闻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受到新闻媒介内外多种因素的约束与影响的。我们舂.对新闻自由的探索上,时间比较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得要我们不断摸索和积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自由传统。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在传统中吸取营养和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也要不断学习西方有利于我们新闻自由的理论。邓正来先生认为.“坦率而言,自严复翻译穆勒名著《群已权结论》以来,已近百年,除了非学术的因索以外,真正阻碍国入把握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根本问题者,殴主要的便是这种‘印象式’的论辩.而其结果必能是在实践中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要么对自由主义施以滥用.要么对自由土义做简单却彻底的否定”。

新闻自由是把双刃剑,无论魁彳_:以新闻自由自命的两方,还是中国,新闻自由都是相对的。~个有资任感的新闻传播者不是一门心思地怨披露。想把知道的部说出来,而是要考虑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必:硕适应中国的国情,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在什么时候搬最合适,都必须深入思考。与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丑j的迟钝与封闭相比,5.12大地震发生后,央视新闻叛谊椰央视一套迅速并机直播,全天候播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基本都是直接缝线来自前方的现场:矗,包,而且.是所有角度的信窟.,包括军队的所有部署,没有饪何“盲区”。以新浪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也及时发布大

新闻失实一直是困扰中国新闻界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中国传统道德对善的过于推崇无形中使真、善、美这一理想境界中的其他两种价值遭到冷落,甚至被牺牲;即使中国新闻工作者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传统理念对中国新闻写作的影响也异常深刻。“事实第一,新闻第二”,在中国新闻实践中变成“新闻第一,事实第二”,新闻业道德异化导致“崇善伤真”。但在新闻业走市场化道路过程中,有些媒体已经完全实行市场运作,带有很强的商业性,结果使“真”已实用主义地蜕变成了一种逐利工具。比如,现在的很多媒体以新闻自由

量震区消息。正是这种“自由”报道,救灾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全国各地支援力量陆续赶赴灾区,也i匕各地准备救援或者捐助的人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做了更充足的准备,也给本来就压力巨大的前:疗指挥部减轻了担子。

4、新闻自由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受众对体育、文化、社会、家窿等新闻愈来愈关注。因此,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应谚精心设计导语,以期开篇就抓窿受众。如采用现场描绘超染的写法把读者带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犹如耳闻目

・95・

万方数据 

睹、身临其境。只要新闻导语能切合受众的阅读需求,受众审美活动就不会终止。新闻导语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为受众提供经济政策、劳务、金融、物资、房地产、新产品、新技术等多方面的经济信息。例如,人民日报的一则科技消息就运用了描写式导语的写法:“一支鲜花历五年而不败,娇嫩、挺拔、艳丽如初,仿佛是刚刚采下来的,这是北京自然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王亚俊、张承志的科研成果”。这则导语以生动的形象描述科研成果,使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

中国传媒通过以写事为主来传达对受众审美感受的关注,从艺术审美价值的角度给新闻作品赋予艺术美的特性。艺术审美价值宽泛地讲,指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以作品的形式客观地反映世界审美价值财富,而且概括主体对世界审美关系所形成的精神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涵,“事导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重“物”轻“人”的传统哲学观念,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律与理性思维,为这种注重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方式提供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文化背景,因此,它使“事导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审美价值财富的同时,引导受众步入审美的精神境界。西方新闻界近些年出现了一种新的导语形式,被称之为“华尔街日报写法”。这种写

法着重新闯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人,从人人手,

落笔见人,把人放到超越常规导语的“超导”地位,注重调动受众的审美情感。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我国开办儿童减肥训练班,导语中先出现一位稚气的“小胖猪”,谭威在北京闷热的高温下,鼻尖上挂着汗珠,泰然自若地谈起他的体重问题,他说:我吃得太多了,我什么都吃,然后转入常规导语:现在有那么多超重儿童,以致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减肥训练班。这则导语由单个人物入笔,然后才转换视角,进入常规导语。其意在突出人情味,给受众以新感觉,从而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共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艺术作品中潜在的审美情感激发出受众相近的审美体验,以至主体情思和作品情感产生与生命共感现象,达到物我两忘、身心俱释的境界时,这就是艺术共鸣现象。厨川白村先生对此体味精深,他说:“读者和作家的心境贴然无间的地方,有着生命的共鸣共感的时候,于是艺术的鉴赏即成立,当新闻作品从枯燥的文字叙述向‘优美’这个审美形态靠近,力求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和谐统一时,也就具有了艺术美的特性。”黑格尔说:“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我们在艺术美里所欣赏的正是创作和形象塑造的自由性。”他指出了艺术美的特点及艺术欣赏的内涵,华尔街日报导语侧重以情感

・96・

万 

方数据建构作品的艺术美,以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来写作者与受众的对话,使受众在接受具有自由性、轻松感的新闻信息传播时,不自觉地步入与生命共鸣共感的艺术境界,获得美的享受,而这种强烈的共鸣效果,又使传播媒体获得了上佳的传播效应。只有当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既对现实世界进行审美反映,又不断在这反映中渗透、融人作者的审美体验,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定向才能形成。而这种审美价值定向形成过程中,艺术创作与新闻写作是相似的。在形式上,它以新闻信息传播,客观地反映世界审美价值财富,同时,也如艺术作品一样,注视大千世界的整个体系,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四个层面上,它关注人与他人的关系,在剖析别人的灵魂中,引导受众去追求真善;也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新闻信息传播进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通过审美体验而沟通,将存在的真理昭示出来,唤起人类的觉醒。

比如5.12汶川地震后,央视第一时间与在成都的央视记者进行连线,直播现场就在卫星直播车里,尽管那个记者并没有太多的新闻,播报得也不是很详尽很到位,但是能够看到来自现场的画面,听到处在第一线记者的消息本身就有很大的信息量。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除非确认信息披露会损害公众以及国家利益,公众应该有知情权,这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也可以通过了解灾情来表达自己的关注,唤起民众对灾区的爱心和同情,为捐款捐物做好精神的准备。同时最关键的是表明政府的责任感和战胜天灾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40.

[2](美)韦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0.114.

[3]许向波.喉舌本位与自由本位[J].新闻知识,2007,

(4).

[4]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81.144—163.

[5](美)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M].北京:新

华出版社,1980.211.

[6](美)格莱克.混沌——开创新学科[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0.24.

[7]王倩.中西新闻选择的差异比较[J].青年记者,

20106,(9).

(责任编辑:徐柏青)

从新闻自由看现代传媒的作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梅友松

湖北师范学院,宣传部,湖北,黄石,43500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9,29(6)

参考文献(7条)

1. 王倩 中西新闻选择的差异比较[期刊论文]-青年记者 2006(09)2. 格莱克 混沌--开创新学科 19903. 杰克 海敦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19804. 麦尔文 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 1981

5. 许向波 喉舌本位与自由本位[期刊论文]-新闻知识 2007(04)6. 韦尔伯·施拉姆 报刊的四种理论 19807. 弥尔顿 为英国人民声辩 198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sfxyxb-zxshkxb200906023.aspx


相关内容

  • 媒体与美国现代化进程
  • 美国大众传媒和政治现代化进程 王永亮 [内容提要]大众传媒在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建构中起着政治动员作用:民主建设中起着传播民主思想.维护民主制度的作用:行政方面起着促进合理化的功能--.本文并没有对此一一作出详细论述,而只是就传媒予美国政治的作用与限度作了简单的归纳性描述.我们认 ...

  • 新闻学概论笔记
  • 三 新闻的特点 真实:以事实为基础,区别与文学 新鲜:最近发生.人所未知,区别与历史 内容的特点 公开:共享性,有普遍价值 及时:传播迅速,有时效性 四 新闻的类别 1.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科技.教育.社会 2.发生地:国际.国内.地方 3.新闻的时间性: ①突发性新闻(事件性新闻) ...

  •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5
  •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 ...

  • 武大毕业论文选题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在本科生四年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能.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 一.毕业论文的性 ...

  •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考研)超全版笔记
  • 本文由ldr271314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新闻学概论>笔记 绪 论 ◎ 1 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 2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 3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 ...

  • 中国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与未来转型
  •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和消费有力促动着中国大众传媒体制变 革,传媒政策在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的开放领域屡有突破,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众传媒体 制的变动总体上看来仍以原有体制内变革为主.文章通过对政府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试图 找出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条件,并对政府传媒政策的调整方 ...

  • 新闻理论十讲原文
  •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一 新闻不等于宣传 一般说来,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 ...

  • 新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
  •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 2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

  • 网络新闻论文选题题库
  • 新闻学(网络方向)论文选题 1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2 正面报道的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3 我国新闻网络传播研究 5 手机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6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7 论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8 论我国新闻传播报道"三贴近"原则 10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