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来源:中考网整合 2010-09-03 14:17:27

[标签: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安徽省中考结束了,从今年的物理试题来看,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由于没有学生的成绩和学生作答的试卷,只能对本试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厚实、平稳、求新的一贯风格,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察较少。该套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试题结构趋于稳定,难度适宜

题号一二三四

题型填空题

(包括作图)选择题实验与

探究题计算与

推导题

试题数量10733

满分值26212023

2、突出重点知识,各知识块分配合理

内容考试

题号考试内容分值比例%

力学4、5、8、

11、13、16、18、21、22二力平衡、机械效率、质量与密度、压力、压强、、机械能、、杠杆、功、功率、匀速直线运动、3842.2

电学3、6、7、9、12、15、20、23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电流的磁效应、导体与绝缘体、3437.8

热学2、14、17比热容、分子的热运动、物态变化,热值88.9

光学10,19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88.9

声学1声音的产生22.2

3、试题朴素,体现生活化、实践性,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少。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如本试卷中第1,2,4,11,3,6,17题。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几乎没有考察,这是一点遗憾。

4、试题考察的内容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有所创新和延伸。

整套试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有15分左右的试题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却不是教材中所讲的知识点。重在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如:第9题考察的虽然是电流表,但问的是电流表的原理,可以利用题目中的信息来获取答案;第19题考察的是光的折射,但需要你回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这就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来获得答案;第23题考察的是电源,却要考虑到电源的内阻,这就需要学生利用题中的信息会画等效电路图来解决。

5、试题的计算量降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强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其中电学和力学占了72分;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能力题约点15分。三是降低了试题的计算量,涉及到计算的题目有第3、4、5、8、18、21、23题。约占30分左右,但没有繁琐的计算,只有第23题涉及到简单的方程组解题。这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题海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试题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

实验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注重实验细节,符合教学实际。第18题测物质的密度,第19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并要分析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第20题,是非伏安法测电阻,考查开关闭合后,如何操作,才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些实验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命题者都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考察,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对以后初中物理学习、考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有偏差,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在重视科学探究、不过分追求物理概念严密性等影响下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被弱化。应该引起关注。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视基础还表现为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据,我们必须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探究实验"等等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多一此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代替物理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一种提法叫"科学探究只重过程,不重视探究结果"影响了物理教学目标的落实,应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重视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强调物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空话,得不到重视,其实不然。回顾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到,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来源:中考网整合 2010-09-03 14:17:27

[标签: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安徽省中考结束了,从今年的物理试题来看,试卷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察,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由于没有学生的成绩和学生作答的试卷,只能对本试卷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2010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厚实、平稳、求新的一贯风格,题型结构与往年一样,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考察较少。该套试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对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没有科学性错误,表述严谨,没有错漏。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物理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试题结构趋于稳定,难度适宜

题号一二三四

题型填空题

(包括作图)选择题实验与

探究题计算与

推导题

试题数量10733

满分值26212023

2、突出重点知识,各知识块分配合理

内容考试

题号考试内容分值比例%

力学4、5、8、

11、13、16、18、21、22二力平衡、机械效率、质量与密度、压力、压强、、机械能、、杠杆、功、功率、匀速直线运动、3842.2

电学3、6、7、9、12、15、20、23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电流的磁效应、导体与绝缘体、3437.8

热学2、14、17比热容、分子的热运动、物态变化,热值88.9

光学10,19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88.9

声学1声音的产生22.2

3、试题朴素,体现生活化、实践性,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少。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现实生活的实例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如本试卷中第1,2,4,11,3,6,17题。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几乎没有考察,这是一点遗憾。

4、试题考察的内容源于课本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有所创新和延伸。

整套试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有15分左右的试题的素材来源于课本,却不是教材中所讲的知识点。重在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如:第9题考察的虽然是电流表,但问的是电流表的原理,可以利用题目中的信息来获取答案;第19题考察的是光的折射,但需要你回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这就要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来获得答案;第23题考察的是电源,却要考虑到电源的内阻,这就需要学生利用题中的信息会画等效电路图来解决。

5、试题的计算量降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卷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强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其中电学和力学占了72分;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能力题约点15分。三是降低了试题的计算量,涉及到计算的题目有第3、4、5、8、18、21、23题。约占30分左右,但没有繁琐的计算,只有第23题涉及到简单的方程组解题。这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有利于教学中克服题海现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试题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对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

实验题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查,注重实验细节,符合教学实际。第18题测物质的密度,第19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并要分析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关系。第20题,是非伏安法测电阻,考查开关闭合后,如何操作,才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些实验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命题者都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些要素进行考察,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对以后初中物理学习、考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课程改革以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有偏差,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在重视科学探究、不过分追求物理概念严密性等影响下物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被弱化。应该引起关注。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视基础还表现为要用好教材,用教材"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依据,我们必须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物理内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探究实验"等等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多一此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实验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代替物理实验。课堂上的实验做与不做,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一种提法叫"科学探究只重过程,不重视探究结果"影响了物理教学目标的落实,应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重视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强调物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空话,得不到重视,其实不然。回顾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可以看到,许多题目的情境都能在生活生产中找到类似的原型。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解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简单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物理教学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新科技发现和社会热点。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应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相关内容

  • 物理教学论文
  • 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研究 及命题趋势分析 休宁县临溪中学 程群美 2015.4. 一.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特点 试卷总体结构稳定,在继承的基础上稳中求新.求进.整卷知识点考查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 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知识均与课程标准一致:试题紧扣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所有的考查内容均 ...

  • 2014合肥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 安徽省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填空题(第1-3题每空1分,其余各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333 1.(2分)(2014•安徽)(1)0.8g/cm (2)360km/h= 100 m/s. 2.(1分)(2014•安徽)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 ...

  • 开放性的试题
  • 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中考走向灵活.开放 ------------2006年的中考回顾和2007年的中考复习策略 一.2006年安徽省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1.2006年中考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初中阶段作为义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兴趣,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卷面 ...

  • 2010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10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 文/ 半城烟火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任选其中6句作答 (每空1分,共6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大漠孤烟直 ③会当凌绝顶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 ⑤往来无白丁 ⑥蜡炬成灰泪始干 ⑦将军白发征夫泪 ⑧赢得生前身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继续教育考试题
  • 中小学教师"新一周期 全员培训"文本考试(初中汉语)试卷 注:应考者只答一 - 三题:评卷负责人合计总分时,先与本县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初中汉语教研员沟通之后,将课堂实录作业成绩添加到总分中. (卷面满分70分,课堂实录作业满分30分,合计总分100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 ...

  • 2013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3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作者:金玲玲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11期 一.试题特点 2013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满分60分,分三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第二大题为选择题,为11-15题,满分3 ...

  • 浅谈中考语文答题方法
  • 浅谈中考语文答题方法 作者:周登文 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11期 中考是考生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家长心里的一大希望,还是老师教学成果的肯定.而语文是中考学科中的龙头学科,还占有150分的比重,因此,中考语文务必引起考生.老师.家长的高度注意和重视.而要想中考 ...

  • 关于贵州省安顺市研究论文一览
  • 关于贵州省安顺市研究论文一览 安顺市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探论 桂放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 2 非宗族传统资源的现代利用--以安顺市鲍屯村为例 曹婕 安顺学院学... 1 安顺市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探论 桂放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 2 非宗族传统资源的现代利用--以安顺市鲍屯村为例 曹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