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钢企业2011年2月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有限公司

2011年2月炼钢车间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各位职工同志们,大家好:

刚才苗处长给大家讲了安全生产的问题,下面就产品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质量是用户的生命,用完美的质量为用户筑起安全屏障

先讲两个质量事故案例:

2010年9月11日香港上水翠丽花园发生骇人的“堕梯”事故,一名乘客被困。机电署亦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为肇事电梯的配重框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框架的物料及力学特性均符合制造商技术规格,但在框架的断裂位置却发现有大型非金属夹杂物,这种潜在缺陷导致配重框架的金属强度在局部位置减弱,最终因疲劳而断裂。

1912年4月14日晚11时40分,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泰坦尼克号”于纽芬兰岛的格兰德海岸以南约160km处与冰山擦肩而过,船身略有轻微摇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轻微的碰撞、摩擦竟会在船的右舷造成连着六个密封舱的裂缝。约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后,该船沉没。有1500多名包括船长在内的旅客遇难,这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游轮海上遇难的记录。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70m,宽28米,排水量46000t,净重21831吨,全船不但是双层结构,而且底层还分为16密封舱互补相同,形成双保险,在一侧两个密封舱处的船体破坏,船不会沉没,有四个密封舱进水船也会漂浮。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沉没原因一直众说不一,成为一大谜案。当时技术人员最迷惑不解的是这一轻微碰撞最多会造成右舷船体局部压瘪,再严重至多碰一个洞,造成一个船舱进水,怎么会形成如此长的一个断裂?

1989年9月,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找到该船的遗骸的具体位置,1991年加拿大科学家由遗骸上取下一块直径250mm的圆形碎片,厚度为25.4mm。上有三个铆钉孔,小孔直径31.75mm,人们发现圆形

碎片的周边参差不起,完全是脆性断口。

冶金工作者用去了几十年时间才掌握了钢材(还包括其它许多材料)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迅速变脆的特点,像玻璃一样脆,这一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一般来说,设计要求所选用材料的转变温度,要比环境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再低-10℃。转变温度的高、低主要与钢材的纯净度有关,尤其是与硫、磷等杂质的含量有关,杂质越多,转变温度越高。通过冶金工作者的努力,钢材的转变温度现在已可达到-180℃以下。

对从泰坦尼克号遗骸上去下的碎片进行夏比冲击试验得出的脆性转变温度在-1.5℃左右,材料的化学分析表明含磷量严重超出当今的指标。

据造船业的专家讲,根据船主提出的该船的航海路线,该船用钢板的转变温度最低可能要求到-60~-70℃,而泰坦尼克号的船板在-1.5℃已经变脆,而当时的水温为-2℃。

所以,钢材产品质量的低劣将给用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用完美的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炼钢车间有一条标语,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安全是职工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句话道出了质量的重要性。如果您认为:质量仅仅是炼钢组、精炼组、连铸组的事,与我们辅助班组没啥关系的话,说明您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里说的质量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每道工序产品的质量(包括最终工序的产品--钢坯),其次是每位职工的工作质量。

首先,工序的产品质量要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的需求。 20世纪末世界拳击史上的一场闹剧在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之间展开,泰森的“世纪之咬”使老霍损失了少半个耳朵。比赛后的第二天,在美国的各大型超市内竟然出现了许多叫“霍利菲尔德之耳”的巧克力,其栩栩如生的耳朵形状,使好奇幽默的美国市民们争相购买,将老霍的“耳朵”带回家中“一咬为快”。该巧克力生产商利用比赛中出现的轰动性新闻效应,突发奇想,超乎寻常地分析了顾客的心理需

求,及时开发出外形新颖的产品,因此而美美的赚了一回顾客口袋中的钞票,大捞一笔。

下道工序就是你的顾客。你的工作出发点就是研究下道工序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通过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使本工序工作的产品与下道工序的期望之间的偏差降至最低,从而有效减少过程中因弥补缺陷而造成的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损失,同时,显著地提高顾客满意度。

班组要抓好“三工序”活动:即复查上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坚持优质、准时为下道工序服务是为顾客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

比如1:运大料组给下道工序初炼炉组织钢铁料,运料前要了解料场的不同种类钢铁料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冶炼不同钢种,钢铁料的搭配比例也不相同。全部使用废钢冶炼速度可以快一些,电耗也可以低一点,生产组织顺畅些,但是如果使用部分熟跑钢进行搭配,总的钢铁料成本可能就低一些,而且残余元素S、P、Ni、Cr、Cu、As等含量也可以低一些,这就需要去与初炼炉结合,进行调查和分析。假如初炼炉配料要考虑8个因素,这就需要去分析这8个要素中哪一个最重要,通过一种计算,找到最佳组合。因此是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管理项目,将重点放在初炼炉以及初炼炉的下道工序最关心、对生产组织和最终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方面。

比如2:初炼炉组给下道工序精炼炉的钢水,也是同样道理,首先检查所使用的钢铁料、合金料、造渣料等等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根据不同钢种的冶炼要求,生产满足精炼炉的钢水,碳含量、磷含量、温度是否合适?夹杂物和有害的气体去除是否干净?会不会产生白点钢?出钢过程中下渣量能否达到尽量减少,钢水有没有过氧化?等等,只要我们认真为我们工序的客户充分考虑了,我们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才会有所保证。

比如3:精炼炉组给下道工序连铸的钢水,首先要了解过来的钢水情况,包括钢种、初炼炉成分、初炼炉合金加入情况、初炼炉下渣情况、初炼炉出钢温度情况等等,然后继续本工序的操作。钢水的温

度控制是我们车间老大难的问题,客观讲是测温仪的问题,但是主观讲还是我们工序没有为下到工序把好关,连铸上钢要求一个准时性,上钢太早了,需要上高温钢,而且钢包内的温度分层,温度不均;上钢太晚了,钢水赶不上,连铸为了等钢水要降低液面,这样钢坯容易出现夹杂物不合。甚至需要待杆等钢水现象,中断生产。所以,上钢时间控制在连铸上包钢水剩余10分钟左右为最佳时间,钢水温度也可以达到最经济的温度。

比如4:我们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拉矫组,是向我们的最终用户交付产品的班组,你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每炉查看有没有肉眼可见的皮下气泡、缩孔、裂纹、夹渣、划痕等表面缺陷,有没有方坯脱方、圆坯椭圆及压扁缺陷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缺陷要及时向上道工序反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另外本工序的工作如:端面切斜度符合标准吗?客户有没有特殊要求?每个钢种的定尺、单倍尺以及散尺如何处理清楚吗?钢坯的冷却方式如何?这一切都是每位拉矫工上班后需要了解的情况,否则何谈满足客户需求?

在这里我仅仅举了这几个例子,其他工序,大家也要相应总结。 只有每道工序在质量上都坚持高标准,都为下道工序着想,为下道工序提供最大的便利,企业才能目标一致地、协调地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

其次,每位职工的工作质量要在工作细节和责任意识上寻求突破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就是要我们每位职工强化责任意识,在工作细节上追求卓越,树立1%的差错就是100%的问题的观念。

初炼炉根据钢种配合金这个工作看似仅仅搬动合金这么简单,有的班组由于合金搞错、交接班不清、跑称等出现多次兑水或浪费合金的事故,但是甲A班2#炉的合金工苗凤礼,在工作中不但细心记录冶炼过的每个钢种的合金配比,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使用磁铁辨认合金,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事故,这就是责任意识,将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将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了。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蒸汽推动锅盖再常见不过,可瓦特却抓住这一细节,不断地思考、创造,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终于

引来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另外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一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被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仍未实现收支平衡。

1、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讯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3、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站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停在安全线以内;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关键在于长期养成

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的态度。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俗话说:

美国宇航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胜利完成任务,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接近地面前十八分钟时所发生的爆炸空难也许大家还记忆犹新,为何会产生那次空难?这也许是每位地球人都希望知道的。但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和最终分析结果,却是因为飞机左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一颗铆钉铆固不牢所引起,就是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最终导致了那次空难的发生!我想如果他们检测维护人员在飞机进行那次航天飞行前能端正工作态度把每项工作做得更精细一些,也许可以避免那次空难。

细节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说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们生产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大包透气砖的24个透气狭缝中有多少透气?保护浇注做的是否到位?连铸浸入式水口对中情况如何?保护渣的三层结构保护的怎样?初炼炉炉渣全铁含量是多少?钢水有没有过氧化?等等。

三国志刘备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给我们做事做人的道理。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的工作风格、务实的工作作风都可以在细节中体现。我们炼钢车间工作每一个细节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工作,就是不简单、不平凡的。

同志们,为了公司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请负起我们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从细节做起,因为细节决定质量,责任成就品牌。

谢谢大家!

※※※※※※※有限公司

2011年2月炼钢车间全面质量管理培训

各位职工同志们,大家好:

刚才苗处长给大家讲了安全生产的问题,下面就产品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质量是用户的生命,用完美的质量为用户筑起安全屏障

先讲两个质量事故案例:

2010年9月11日香港上水翠丽花园发生骇人的“堕梯”事故,一名乘客被困。机电署亦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为肇事电梯的配重框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框架的物料及力学特性均符合制造商技术规格,但在框架的断裂位置却发现有大型非金属夹杂物,这种潜在缺陷导致配重框架的金属强度在局部位置减弱,最终因疲劳而断裂。

1912年4月14日晚11时40分,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泰坦尼克号”于纽芬兰岛的格兰德海岸以南约160km处与冰山擦肩而过,船身略有轻微摇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轻微的碰撞、摩擦竟会在船的右舷造成连着六个密封舱的裂缝。约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后,该船沉没。有1500多名包括船长在内的旅客遇难,这是至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游轮海上遇难的记录。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70m,宽28米,排水量46000t,净重21831吨,全船不但是双层结构,而且底层还分为16密封舱互补相同,形成双保险,在一侧两个密封舱处的船体破坏,船不会沉没,有四个密封舱进水船也会漂浮。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沉没原因一直众说不一,成为一大谜案。当时技术人员最迷惑不解的是这一轻微碰撞最多会造成右舷船体局部压瘪,再严重至多碰一个洞,造成一个船舱进水,怎么会形成如此长的一个断裂?

1989年9月,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找到该船的遗骸的具体位置,1991年加拿大科学家由遗骸上取下一块直径250mm的圆形碎片,厚度为25.4mm。上有三个铆钉孔,小孔直径31.75mm,人们发现圆形

碎片的周边参差不起,完全是脆性断口。

冶金工作者用去了几十年时间才掌握了钢材(还包括其它许多材料)在某一特定的温度下迅速变脆的特点,像玻璃一样脆,这一温度称为韧脆转变温度,一般来说,设计要求所选用材料的转变温度,要比环境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再低-10℃。转变温度的高、低主要与钢材的纯净度有关,尤其是与硫、磷等杂质的含量有关,杂质越多,转变温度越高。通过冶金工作者的努力,钢材的转变温度现在已可达到-180℃以下。

对从泰坦尼克号遗骸上去下的碎片进行夏比冲击试验得出的脆性转变温度在-1.5℃左右,材料的化学分析表明含磷量严重超出当今的指标。

据造船业的专家讲,根据船主提出的该船的航海路线,该船用钢板的转变温度最低可能要求到-60~-70℃,而泰坦尼克号的船板在-1.5℃已经变脆,而当时的水温为-2℃。

所以,钢材产品质量的低劣将给用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用完美的质量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

炼钢车间有一条标语,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安全是职工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句话道出了质量的重要性。如果您认为:质量仅仅是炼钢组、精炼组、连铸组的事,与我们辅助班组没啥关系的话,说明您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里说的质量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每道工序产品的质量(包括最终工序的产品--钢坯),其次是每位职工的工作质量。

首先,工序的产品质量要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的需求。 20世纪末世界拳击史上的一场闹剧在泰森与霍利菲尔德之间展开,泰森的“世纪之咬”使老霍损失了少半个耳朵。比赛后的第二天,在美国的各大型超市内竟然出现了许多叫“霍利菲尔德之耳”的巧克力,其栩栩如生的耳朵形状,使好奇幽默的美国市民们争相购买,将老霍的“耳朵”带回家中“一咬为快”。该巧克力生产商利用比赛中出现的轰动性新闻效应,突发奇想,超乎寻常地分析了顾客的心理需

求,及时开发出外形新颖的产品,因此而美美的赚了一回顾客口袋中的钞票,大捞一笔。

下道工序就是你的顾客。你的工作出发点就是研究下道工序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通过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使本工序工作的产品与下道工序的期望之间的偏差降至最低,从而有效减少过程中因弥补缺陷而造成的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损失,同时,显著地提高顾客满意度。

班组要抓好“三工序”活动:即复查上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坚持优质、准时为下道工序服务是为顾客服务思想的具体体现。

比如1:运大料组给下道工序初炼炉组织钢铁料,运料前要了解料场的不同种类钢铁料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冶炼不同钢种,钢铁料的搭配比例也不相同。全部使用废钢冶炼速度可以快一些,电耗也可以低一点,生产组织顺畅些,但是如果使用部分熟跑钢进行搭配,总的钢铁料成本可能就低一些,而且残余元素S、P、Ni、Cr、Cu、As等含量也可以低一些,这就需要去与初炼炉结合,进行调查和分析。假如初炼炉配料要考虑8个因素,这就需要去分析这8个要素中哪一个最重要,通过一种计算,找到最佳组合。因此是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管理项目,将重点放在初炼炉以及初炼炉的下道工序最关心、对生产组织和最终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方面。

比如2:初炼炉组给下道工序精炼炉的钢水,也是同样道理,首先检查所使用的钢铁料、合金料、造渣料等等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再根据不同钢种的冶炼要求,生产满足精炼炉的钢水,碳含量、磷含量、温度是否合适?夹杂物和有害的气体去除是否干净?会不会产生白点钢?出钢过程中下渣量能否达到尽量减少,钢水有没有过氧化?等等,只要我们认真为我们工序的客户充分考虑了,我们生产的最终产品质量才会有所保证。

比如3:精炼炉组给下道工序连铸的钢水,首先要了解过来的钢水情况,包括钢种、初炼炉成分、初炼炉合金加入情况、初炼炉下渣情况、初炼炉出钢温度情况等等,然后继续本工序的操作。钢水的温

度控制是我们车间老大难的问题,客观讲是测温仪的问题,但是主观讲还是我们工序没有为下到工序把好关,连铸上钢要求一个准时性,上钢太早了,需要上高温钢,而且钢包内的温度分层,温度不均;上钢太晚了,钢水赶不上,连铸为了等钢水要降低液面,这样钢坯容易出现夹杂物不合。甚至需要待杆等钢水现象,中断生产。所以,上钢时间控制在连铸上包钢水剩余10分钟左右为最佳时间,钢水温度也可以达到最经济的温度。

比如4:我们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拉矫组,是向我们的最终用户交付产品的班组,你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每炉查看有没有肉眼可见的皮下气泡、缩孔、裂纹、夹渣、划痕等表面缺陷,有没有方坯脱方、圆坯椭圆及压扁缺陷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缺陷要及时向上道工序反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另外本工序的工作如:端面切斜度符合标准吗?客户有没有特殊要求?每个钢种的定尺、单倍尺以及散尺如何处理清楚吗?钢坯的冷却方式如何?这一切都是每位拉矫工上班后需要了解的情况,否则何谈满足客户需求?

在这里我仅仅举了这几个例子,其他工序,大家也要相应总结。 只有每道工序在质量上都坚持高标准,都为下道工序着想,为下道工序提供最大的便利,企业才能目标一致地、协调地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

其次,每位职工的工作质量要在工作细节和责任意识上寻求突破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就是要我们每位职工强化责任意识,在工作细节上追求卓越,树立1%的差错就是100%的问题的观念。

初炼炉根据钢种配合金这个工作看似仅仅搬动合金这么简单,有的班组由于合金搞错、交接班不清、跑称等出现多次兑水或浪费合金的事故,但是甲A班2#炉的合金工苗凤礼,在工作中不但细心记录冶炼过的每个钢种的合金配比,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使用磁铁辨认合金,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事故,这就是责任意识,将简单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将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了。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蒸汽推动锅盖再常见不过,可瓦特却抓住这一细节,不断地思考、创造,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终于

引来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另外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一号线中有那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被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仍未实现收支平衡。

1、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讯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3、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地铁站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停在安全线以内;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关键在于长期养成

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的态度。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俗话说:

美国宇航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胜利完成任务,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接近地面前十八分钟时所发生的爆炸空难也许大家还记忆犹新,为何会产生那次空难?这也许是每位地球人都希望知道的。但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和最终分析结果,却是因为飞机左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一颗铆钉铆固不牢所引起,就是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最终导致了那次空难的发生!我想如果他们检测维护人员在飞机进行那次航天飞行前能端正工作态度把每项工作做得更精细一些,也许可以避免那次空难。

细节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小的细节往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说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们生产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大包透气砖的24个透气狭缝中有多少透气?保护浇注做的是否到位?连铸浸入式水口对中情况如何?保护渣的三层结构保护的怎样?初炼炉炉渣全铁含量是多少?钢水有没有过氧化?等等。

三国志刘备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给我们做事做人的道理。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的工作风格、务实的工作作风都可以在细节中体现。我们炼钢车间工作每一个细节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项工作,就是不简单、不平凡的。

同志们,为了公司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请负起我们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从细节做起,因为细节决定质量,责任成就品牌。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成本会计5个案例
  •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 案例资料 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教研室 案例一 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李明军2011年9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 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外 ...

  • 国内不锈钢企业简介
  • 目录 目录 目录................................................................................................................................. 1 第一部分:概述 .. ...

  • 关于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 ...

  • 钢铁公司实习报告
  • 新冶钢有限公司实习报告 前言 : 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过,从一个国家的钢铁工业生产过程的先进程度就可以反映出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从钢铁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自动化水平.这是因为,钢铁生产是一个技术高度集中的行业,其应用到的自动化技术与思想是当今先进的控制 ...

  • 电大作业03任务(宝钢股份)获利能力分析
  •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03任务 获利能力分析 选定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宝山区长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桩.经过30多年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 ...

  • 钢铁厂见习报告
  • 关于德胜钢铁厂的实习(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要求我们了解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续铸钢 等主要工艺设备及工艺流程:收集认识实习所在工厂的安全生产要求和注意事项:分到 班组后,对所在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的作用.原理.安全操作.维护.检修.安装.调整. 经常出现的故障等进行实地 ...

  • 2011年三季度钢铁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产业分析 2011年三季度钢铁上市公司 偿债能力分析 李拥军 申银万国所列的SW钢铁行业中包含了35家上市公司,其中安阳钢铁.鞍钢股份.八一钢铁.包钢股份.宝钢股份.本钢板材.广钢股份.杭钢股份.河北钢铁.华菱钢铁.济南钢铁.酒钢宏兴.莱钢股份.凌钢股份.柳钢股份.马钢股份.南钢股份.攀钢钒钛.三钢 ...

  • 2012年上市公司分红七宗"最"|分红|七宗|公司
  • 2012年上市公司分红七宗"最" 2013年05月16日 14:12  投资与理财 2012年被称作是最慷慨的上市公司分红年,但分红显得良莠不齐,怪态百出.各种各样的分红反映出了公司背后的"如意算盘",也为此分红年增添了几分另类色彩. 投资与理财实习记者 陈乾 ...

  • 中国劳动模范文档(2)
  • 中国劳动模范 刘岩 男,汉族,1978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高中文化,现任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03车间喷漆工,高级工.十几年如一日,肯钻研.勤思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是身边职工公认的"喷漆状元".2006年以来,经他提出并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40余条:质量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