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要想学会联想与想象,就必须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其一,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高中语文教材中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为出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境更广阔。  其二,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教材中《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其三,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索因的一种联想方法。高中语文教材中《蒲公英》一文,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作者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联想和想象各具风采,在运用中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描写的别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对泰山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形怪状的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都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写。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悬崖绝壁的隙缝中,枝干屈曲盘旋,就联想到了盘龙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松树的形态,“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就联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和清风白云游戏”。同时还赋予松树人的思想感情,给予松树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一副潇洒模样”。上述描写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读者仿佛已身置其中,进入了一个崇高、威严、空灵而极富感情色彩的人间仙境。  结合优秀范文的讲解,把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运用到作文中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还应将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一点更为重要。  笔者曾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专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题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写作中,的确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结果是五花八门,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张过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胆想象,没有写出学校的变化;有的写得太笼统,不具体,而且还未想到“点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时间期限太短,不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学校将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学校的变化只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高级的教学楼和宽阔的操场,至于如何“高级”,如何“宽阔”,读者不得而知。这是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联想和想象所致。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首先要确定时间,时间太短,不便于联想和想象,时间太长,又脱离现实,不太合理,所以,时间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时期。其次,要从目前学校的现状出发,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发生的变化,想象要大胆,要带有理想色彩,可在意料之外,但(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8页)  要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运用对比联想,写出一个“变”字。  由于有了针对性的引导,使许多同学思维开阔,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意迭出,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与联想收到了奇效。  综上所述,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联想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要想学会联想与想象,就必须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其一,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高中语文教材中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为出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境更广阔。  其二,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教材中《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其三,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索因的一种联想方法。高中语文教材中《蒲公英》一文,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作者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联想和想象各具风采,在运用中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描写的别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对泰山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形怪状的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都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写。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悬崖绝壁的隙缝中,枝干屈曲盘旋,就联想到了盘龙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松树的形态,“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就联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和清风白云游戏”。同时还赋予松树人的思想感情,给予松树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一副潇洒模样”。上述描写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读者仿佛已身置其中,进入了一个崇高、威严、空灵而极富感情色彩的人间仙境。  结合优秀范文的讲解,把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运用到作文中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还应将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一点更为重要。  笔者曾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专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题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写作中,的确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结果是五花八门,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张过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胆想象,没有写出学校的变化;有的写得太笼统,不具体,而且还未想到“点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时间期限太短,不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学校将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学校的变化只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高级的教学楼和宽阔的操场,至于如何“高级”,如何“宽阔”,读者不得而知。这是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联想和想象所致。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首先要确定时间,时间太短,不便于联想和想象,时间太长,又脱离现实,不太合理,所以,时间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时期。其次,要从目前学校的现状出发,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发生的变化,想象要大胆,要带有理想色彩,可在意料之外,但(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8页)  要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运用对比联想,写出一个“变”字。  由于有了针对性的引导,使许多同学思维开阔,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意迭出,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与联想收到了奇效。  综上所述,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联想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相关内容

  • 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 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 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 ...

  • 写作教学新思路
  •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可今天作文的教学现状是:教师费了不少心血,学生下了很大功夫,收效却甚微,其中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学生大量存在.学生的文章不是思维太窄,语言干瘪,就是言之无物,缺乏创新.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学生积累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他们对事物缺乏联想和想象,对生活缺 ...

  • 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略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 说话.作文都是学生的自主表达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愿望,最能反映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实施作文创新教育.在实施作文创新教育中,我主要通过语言能力的培养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 ...

  • 探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与对策
  • 探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与对策 摘 要: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是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 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只要我们仔细挖掘,有些故事情节 ...

  • 情境作文的教学
  • 情境作文的教学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1. 情境法是外国语教学的一种,它强调语言的交际 功能,主张创立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合适的情 境中学习和运用外国语. 2. 情境教学法 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法. 二. ...

  • 抽象逻辑思维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第 16 期巩丽娣:抽象逻辑思维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69 抽象逻辑思维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巩丽娣 唐山市古冶区容大特教中心 河北唐山 063100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程序,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方法.抽象逻辑思维知识 ...

  • 初中作文训练基本要求和技巧
  • 初中作文训练基本要求和技巧 摘要:初中生学习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占了语文学科检测的近"半壁江山".它既是语文运用的基本技能,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以往,我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对作文训练重视不够,忽略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讲解和训练.初中语文,是各门课程的基础,作文 ...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 第一次习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校园里的 一处景物 教学目标: 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 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写作兴趣,使 ...

  • 语文教学总结计划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难点,疑点和困难点。有很多学生,由于长时间不认真学习,知识脱节,综合能力评比较差。对于概念理解知识过于肤浅,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轻飘飘,能力较差,还需要继续努力,很多方面需要继续辅导。从学生的作文能力来说,只有部分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