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分析

  近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差别大,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到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同时,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产生影响。

  2、不良媒体文化的诱惑。媒体的特征是给我们最快、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消息。但它给我们带来方便,让我们开阔视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诱惑。一些图书、音像制品中都包含着有关破坏和暴力以及淫秽的内容。这些非法版书刊、VCD光盘陆续涌向校园,使一些意志力差的大学生无不受其蛊惑,使他们沉醉于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之中而不能自拔,直至走向犯罪之路。

  综上,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分析找到了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些共性,这有利于家庭方面找到自己培养的“死角”和“墙角”,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有利于学校调整管理和育人政策,强化较弱的那只手;有利于“居庙堂之高”的人们加快改革步伐,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还社会一方净土。

  近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差别大,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到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一、家庭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细胞,人从出生到青年期,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度过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人的社会化最关键的时期,父母在孩子的成熟历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犯罪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量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研究资料表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滋生的土壤。我国的家庭教育失当现象相当严重,主要存在着的教育方法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其中大学生家庭存在的溺爱型最为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不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就是过分保护与干涉;不是专制粗暴、惩罚严厉,就是偏袒和溺爱。这种极端化教养方式很难使青少年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往往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人格,而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人格正是犯罪的内在动因。同时,家庭教育的失当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上,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结构的残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破裂家庭)出身的青少年犯罪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家庭残缺使教育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家庭教育功能,一方面可能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对子女情感淡漠。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孤独怪癖,一旦遇到挫折,无法找人倾诉,很容易走极端。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是母爱而在求学过程中遭受同伴的讥讽、排斥养成自尊心强、抗挫能力弱、爱面子、逃避、好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个性。

  在内心里他们渴望和正常家庭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外表却装作冷酷无情让人难以接近。他们的心理年龄比一般同龄伙伴要偏大,在他们求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嘲笑和同情。一旦被同学当作取笑的对象,或者他人不小心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报复对方,触犯法律。

  二、大学教育及管理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学校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而品德教育又形式化,两者在一定程序上与实际脱节。虽然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已开始启动,对教学课程的设置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但对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仍未予以充分重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目的是考试及格,不要补考或重修;教师讲授限于完成教学工作量甚至带课费。究竟课堂教育效果如何,往往没有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因此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以解决多少也就成了很随意的事情。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部分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对社会、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道德沦丧,犯罪发生。

  2、大学学生管理相当薄弱

  首先,高校扩招使管理资源相对不足。随着高校近几年的飞速扩招,高校出现教育资源紧张、管理不到位、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成为制约高校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管理没落到实处。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高等学校心理调查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较忽视贫困学生、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情绪丰富化、强烈化、心境化的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都造成高等学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人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旦遇有契机,很容易导致出现犯罪行为。

  再次,为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制定并颁布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最终使问题处理打大折扣。而长期有规无循,最终丧失威严,也令少数学生有恃无恐,不断做出违纪行为。管理力度不够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本为数不多的校纪处理,基于某些考虑,不能及时公布于众,使得他人从中受到警示。同时,由于教育目标追求功利,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方法评优,把一切管理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与分数挂钩,导致以利益相诱惑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的失衡。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同时,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一些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配不公、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也产生影响。

  2、不良媒体文化的诱惑。媒体的特征是给我们最快、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消息。但它给我们带来方便,让我们开阔视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诱惑。一些图书、音像制品中都包含着有关破坏和暴力以及淫秽的内容。这些非法版书刊、VCD光盘陆续涌向校园,使一些意志力差的大学生无不受其蛊惑,使他们沉醉于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之中而不能自拔,直至走向犯罪之路。

  综上,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分析找到了学生违法犯罪的一些共性,这有利于家庭方面找到自己培养的“死角”和“墙角”,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有利于学校调整管理和育人政策,强化较弱的那只手;有利于“居庙堂之高”的人们加快改革步伐,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还社会一方净土。


相关内容

  • 大学生网络犯罪原因分析
  •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网络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网络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网络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 ...

  •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电话 完成时间 : : : : : 摘 要 在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现代化未来的重任,是社会的栋梁,因此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备受社会关注.然而近几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突 ...

  •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 2006年第1期总第141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佣目13rIgResearches 0n N0se工ial 1 2肿6 No 141 HigllerFducmi帅 社会化过程中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丁建军 (荆门大学法律系,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随着社会剧变,大学生犯罪日趋严重,已经 ...

  •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课题组成员:苏新民 张圣如 王海瑞 王一晶 指导教师:南天勋 2012年5月 兰州十四中 牛敏 摘 要 摘 要 本案例对应的内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随着犯罪低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 ...

  •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内容词: 当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贫富分化现象逐渐加剧,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我们的 教育制度,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文化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再加上这个变化 极快的时代,从而造成部分人的心理失衡,空虚.迷茫,没有信仰,找不到正 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充分的暴露出人性自 ...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课教案
  • >说课稿 涪西初中 胡德明 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青少年常常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种诱惑和不法侵害.尽管我国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从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等不同方面制定了保护措施,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得这些保护 ...

  •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调查
  • 南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报告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院 系 专 业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2012年 5 月 29 日 关于大学生违法犯罪现状的调查实践报告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 ...

  • 论青少年犯罪
  • 论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一)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 1. 所谓青少年,在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跨越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是比较宽限度的一个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 ...

  • 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及矫治
  • 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及矫治 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回避的永恒话题.其中,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进步,青少年犯罪问题开始在各类犯罪中占的比重日趋上升.现在,青少年犯罪.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已经一起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而且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未 ...

  • 中学生违法犯罪情况研究
  • 摘 要: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既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探究中学生的犯罪原因,寻找防御对策,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