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血压监测操作方法(用时5分钟)
心电监护仪使用知识点
1、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 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3、电极安装及监护要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三导联电极安放:白色电极—右前上胸或右肩部,黑色电极—左前上胸或左肩部,红
色电极—左下腹或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避开除颤部位。
(5)安装电极前要先清洁皮肤,用75%酒精或温水棉球擦去汗液及皮脂腺分泌物。 (6)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病人出汗后电极粘贴不稳,出现心电信号不清晰,
应重新清洁后更换电极。
(7)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性质,设置合适报警范围。若心电图波形突然改变或成一直线,
常提示病人发生严重情况,应根据病人神志、血压、脉搏、心音等指标迅速作出判断,如为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此外可考虑以下原因:病人躁动、寒颤、使心电图基线不稳;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脱落、导线折断、或监护仪发生故障等。
4、心率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正常值60~100次/分。
儿童平均为90次/分,老年人平均为55~60次/分;
女性比男性稍快,每分钟相差7~8次;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心率加快,休息、睡眠时则减慢;
饮食、进食、药物、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使心率加快,禁食、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心率减慢。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
5、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等,以增加心排量、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缓。 (3)房性早搏
提前发生P 波,形态与窦性P 波稍有差别;提前发生P 波的P-R 间期大于0.12秒;提前P 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 波;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期。 (4)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T 波群,其前无P 波;提前出现的QRS-T 波形态异常,时限通常为0.12秒或以上。早搏后可见一完全代偿期。 (5)房颤
P 波消失,代之以每分钟350~600次间隔均匀、形状相似f 波;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QRS 波形态正常。
(6)室颤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在150~500次/ 分,QRS-T 波群完全消失。
心电血压监测操作方法(用时5分钟)
心电监护仪使用知识点
1、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 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3、电极安装及监护要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三导联电极安放:白色电极—右前上胸或右肩部,黑色电极—左前上胸或左肩部,红
色电极—左下腹或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避开除颤部位。
(5)安装电极前要先清洁皮肤,用75%酒精或温水棉球擦去汗液及皮脂腺分泌物。 (6)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病人出汗后电极粘贴不稳,出现心电信号不清晰,
应重新清洁后更换电极。
(7)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性质,设置合适报警范围。若心电图波形突然改变或成一直线,
常提示病人发生严重情况,应根据病人神志、血压、脉搏、心音等指标迅速作出判断,如为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此外可考虑以下原因:病人躁动、寒颤、使心电图基线不稳;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脱落、导线折断、或监护仪发生故障等。
4、心率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正常值60~100次/分。
儿童平均为90次/分,老年人平均为55~60次/分;
女性比男性稍快,每分钟相差7~8次;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心率加快,休息、睡眠时则减慢;
饮食、进食、药物、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使心率加快,禁食、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心率减慢。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
5、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等,以增加心排量、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缓。 (3)房性早搏
提前发生P 波,形态与窦性P 波稍有差别;提前发生P 波的P-R 间期大于0.12秒;提前P 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 波;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期。 (4)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T 波群,其前无P 波;提前出现的QRS-T 波形态异常,时限通常为0.12秒或以上。早搏后可见一完全代偿期。 (5)房颤
P 波消失,代之以每分钟350~600次间隔均匀、形状相似f 波;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QRS 波形态正常。
(6)室颤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在150~500次/ 分,QRS-T 波群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