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血压监护仪操作方法

心电血压监测操作方法(用时5分钟)

心电监护仪使用知识点

1、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 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3、电极安装及监护要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三导联电极安放:白色电极—右前上胸或右肩部,黑色电极—左前上胸或左肩部,红

色电极—左下腹或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避开除颤部位。

(5)安装电极前要先清洁皮肤,用75%酒精或温水棉球擦去汗液及皮脂腺分泌物。 (6)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病人出汗后电极粘贴不稳,出现心电信号不清晰,

应重新清洁后更换电极。

(7)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性质,设置合适报警范围。若心电图波形突然改变或成一直线,

常提示病人发生严重情况,应根据病人神志、血压、脉搏、心音等指标迅速作出判断,如为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此外可考虑以下原因:病人躁动、寒颤、使心电图基线不稳;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脱落、导线折断、或监护仪发生故障等。

4、心率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正常值60~100次/分。

儿童平均为90次/分,老年人平均为55~60次/分;

女性比男性稍快,每分钟相差7~8次;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心率加快,休息、睡眠时则减慢;

饮食、进食、药物、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使心率加快,禁食、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心率减慢。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

5、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等,以增加心排量、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缓。 (3)房性早搏

提前发生P 波,形态与窦性P 波稍有差别;提前发生P 波的P-R 间期大于0.12秒;提前P 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 波;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期。 (4)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T 波群,其前无P 波;提前出现的QRS-T 波形态异常,时限通常为0.12秒或以上。早搏后可见一完全代偿期。 (5)房颤

P 波消失,代之以每分钟350~600次间隔均匀、形状相似f 波;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QRS 波形态正常。

(6)室颤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在150~500次/ 分,QRS-T 波群完全消失。

心电血压监测操作方法(用时5分钟)

心电监护仪使用知识点

1、心电监护仪使用的目的?

监测患者机体组织缺氧状况;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2、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影响监测结果。 (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 采取保暖措施。

(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3、电极安装及监护要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三导联电极安放:白色电极—右前上胸或右肩部,黑色电极—左前上胸或左肩部,红

色电极—左下腹或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避开除颤部位。

(5)安装电极前要先清洁皮肤,用75%酒精或温水棉球擦去汗液及皮脂腺分泌物。 (6)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病人出汗后电极粘贴不稳,出现心电信号不清晰,

应重新清洁后更换电极。

(7)根据病人的年龄、疾病性质,设置合适报警范围。若心电图波形突然改变或成一直线,

常提示病人发生严重情况,应根据病人神志、血压、脉搏、心音等指标迅速作出判断,如为病情变化需立即抢救。此外可考虑以下原因:病人躁动、寒颤、使心电图基线不稳;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电极脱落、导线折断、或监护仪发生故障等。

4、心率正常值及影响因素?

正常值60~100次/分。

儿童平均为90次/分,老年人平均为55~60次/分;

女性比男性稍快,每分钟相差7~8次;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心率加快,休息、睡眠时则减慢;

饮食、进食、药物、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使心率加快,禁食、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心率减慢。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约增加10次/分,儿童则增加15次/分。

5、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等,以增加心排量、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窦性心动过缓

当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时即为窦性心动过缓。 (3)房性早搏

提前发生P 波,形态与窦性P 波稍有差别;提前发生P 波的P-R 间期大于0.12秒;提前P 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 波;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期。 (4)室性早搏

提前出现的QRS-T 波群,其前无P 波;提前出现的QRS-T 波形态异常,时限通常为0.12秒或以上。早搏后可见一完全代偿期。 (5)房颤

P 波消失,代之以每分钟350~600次间隔均匀、形状相似f 波; 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QRS 波形态正常。

(6)室颤

室颤为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在150~500次/ 分,QRS-T 波群完全消失。


相关内容

  •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规 一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二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一)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二) 操作程序如下: . 1.连接心电 ...

  •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个人准备:护士衣帽整齐,洗手 三.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电极片,酒精.棉签,记录单和笔. 四.评估病人: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情况及病人的合作能力: 2.检查周围环 ...

  • 心电监护仪操作前的准备:
  • 心电监护仪操作前的准备: 1.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各导联线.电极片.大小弯盘(内置酒精纱布如酒精过敏者换生理盐水纱布).污物缸.护理记录单和笔. 2.个人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态度和蔼. 操作步骤: 准备用物监护仪一台,电源线,导联线,血压袖带,电极片3个,纱布2块用物准备准确无缺失 携用 ...

  • 题库及答案
  • 填空: 第一章:概述 1. 医学仪器主要用于对人的疾病进行 诊 断 和 治 疗 . 2. 共模抑制比定义为 差 模 增 益(Ad)与 共 模 增 益 (Ac) 之 比. 3. 信噪比定义为 信 号 功 率(P) 与 噪 声 功 率 (P 之 比. 4. 频率响应是指仪器保持线性输出时,允许输入频率变 ...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 一.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二.安置舒适体位. 三.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四.无创血压监测: 1.选择部位,绑血压计袖带: 2.按测量键(NIBP): 3.设定测量间隔时间. 五.心电监测: 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乙醇清洁),并粘贴电极片:右 ...

  • 心电监护仪使用 2
  • 日期: 地点: 主讲人: 参加人员: 心电监护仪使用 内二区 徐婷 ( 一 ) 使用对象: 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患者. ( 二 ) 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 ...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袁 惠 (湖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市 4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经桡动脉穿刺,送入冠脉造影导管进行冠脉造影,对血管腔狭 ...

  •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四次修改
  •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疾病相关知识] (一)流行病学 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一种渐进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少尿:食欲 ...

  •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仪器设备使用中发生意外的处理措施 1.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意外及处理措施 (1)黑屏 1)查看电源是否连接完好. 2)重启监护仪,查看是否能正常使用. 3)更换备用移动监护仪. 4)联系技术人员维修. (2)血压测不出 1)查看是否连接完好. 2)更换袖带或检测模块.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