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汨罗江畔的传说

端午节的起源—汨罗江畔的传说

发稿时间:2016-06-01 10:49:00 来源: 网易 中国青年网

说起端午,就不得不提到楚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位诗人已经和这个传统节日融为一体,让后人永远铭记于心。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大家都了解多少呢?屈原之于端午又蕴涵着怎样的历史意义?除此之外,端午为还有哪些其他传说呢?

说端午,得从遥远的上古时期道来:端午节正值仲夏,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今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以下四种流传最广,现详细为各位亲介绍:

传说一: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他倡导兴国政策而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于端午这个这个节日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于树立这么个典型,让广大老百姓学习领会其忠君爱国、清雅廉直的品格与精神。

传说二: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传说三: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传说四: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本文来源:哈好网 )

端午节的起源—汨罗江畔的传说

端午节的起源—汨罗江畔的传说

发稿时间:2016-06-01 10:49:00 来源: 网易 中国青年网

说起端午,就不得不提到楚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位诗人已经和这个传统节日融为一体,让后人永远铭记于心。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大家都了解多少呢?屈原之于端午又蕴涵着怎样的历史意义?除此之外,端午为还有哪些其他传说呢?

说端午,得从遥远的上古时期道来:端午节正值仲夏,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今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以下四种流传最广,现详细为各位亲介绍:

传说一: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他倡导兴国政策而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于端午这个这个节日的历史意义,正是在于树立这么个典型,让广大老百姓学习领会其忠君爱国、清雅廉直的品格与精神。

传说二: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传说三: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传说四: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本文来源:哈好网 )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端午节的起源(二)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端午节的起源(二) 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中华三大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 ...

  • 智库解析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
  • 智库首席专家杨志刚引言:今天是端午节,国际上称为Dragon Boat Festival,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 ...

  • 中韩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对比研究
  • XXXX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中韩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对比研究 系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中韩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对比研究 摘要: 端午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和悬挂艾叶菖蒲 ...

  •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 http://www.psyheart.org/ 端午习俗--象征与力比多的转化 文 | 宋羽森 作者简介:宋羽森,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13级心理分析专业学员. 一. 端午节的起源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 ...

  • 春节的起源
  • 春节的起源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 ...

  • 从传统节日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 第26卷第1 期 Vol126 No11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07年1月Jan12007 从传统节日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杨纯丽,祝嫦鹤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

  • 关于端午节的民间传说
  • 关于端午节的民间传说 端午节的传说和端午节的起源民间说法很多,其中流传比较经典的有以下几种: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在民间有着诸多的传说故事,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但流传最广的是屈原的传说故事, ...

  • "迎端午,庆六一"联合中队主题班队会
  • "迎端午,庆六一"联合中队主题班队会 活动目标: 1.了解"六·一"的来历,理解"六·一"的意义,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 2.通过活动让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通过活动了解过端午 ...

  • 写端午节的作文
  •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