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你会看到许多财经新闻,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每个季度末尾,都会有无数的分析师和投资者盯着上市公司,等待他们举行电话会议,说明利润为什么增长或下降了,资产负债表为什么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你还会看到财经媒体列出每天和每周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其中大部分都是你耳熟能详的名字――微软、GE、埃克森―美孚、沃尔玛、花旗集团等。在中国,你会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它们似乎是经济世界的统治者。 不过,有一种公司很少出现在这样的财经新闻里面,那就是私人持股公司。不要误会,“私人持股”不是和“国家持股”对立的。在西方,私人公司意味着不上市的公司,它可能规模很小以至于无法上市,可能采取合伙人体制妨碍了上市,也可能仅仅是由于战略考虑,不需要或者不愿意上市。 你无法在财富500强名单里看到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因为财富500强只列出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而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一般都上市了。私人持股公司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或者被战略投资者收购的前上市企业,它们一般不需要公布财务业绩。外界甚至不知道它们采取的大战略,更别提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动向了。 请不要误会,“私人持股公司”(Private-held Firm)和“私人股权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是两码事。后者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者买断上市公司的股权并使其退市,然后进行重组,设法脱手(一般是重新上市或卖给其他私人股权公司)牟利。私人持股公司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只要是既非上市又非国有的公司,几乎都能叫做私人持股公司。它不一定要采取股份制,所以也可以叫做私有公司。 私人持股公司掌握的经济力量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由于不用受到公众投资者的束缚,私人持股公司的战略眼光一般较为长远。家族制或合伙制虽然容易僵化,却可以赋予管理层一种崇高的责任感。许多私人持股公司从来没有考虑过上市,因为它们既不缺乏资金,也不需要股权的流动性。对它们而言,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私人持股公司,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中许多公司能够在财富500强中位居前50名(如果它们是上市公司的话),至于能够名列前500名的就更多了。财富500强是按照销售额来排名的,如果按照利润来排名的话,私人持股公司的数量可能更多,因为不愿意上市的企业大多是利润丰厚的企业。 简单列举一些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嘉吉(Cargill),科勒(Kohler),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玛氏和Publix. 它们是不是不够有名?可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足够有名。 嘉吉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商,而且几乎投资于一切领域(包括金融投资和对冲基金);科勒是全世界最大的卫浴设备生产商之一;科氏工业拥有一系列强大的工业公司,其研发能力世界领先;玛氏是全世界闻名的食品巨头;Publix则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食品连锁店之一。它们的竞争对手几乎都是财富500强中的超级上市公司,而且它们经常能够在竞争中占上风。例如,Publix骄傲地自称它们的食品零售业务的利润率比沃尔玛高40%;科氏则在许多领域打败了它的上市竞争对手,并买下了经营不善的杜邦公司的某些分支;至于嘉吉,有人认为它其实是世界上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每天你会看到许多财经新闻,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每个季度末尾,都会有无数的分析师和投资者盯着上市公司,等待他们举行电话会议,说明利润为什么增长或下降了,资产负债表为什么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你还会看到财经媒体列出每天和每周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其中大部分都是你耳熟能详的名字――微软、GE、埃克森―美孚、沃尔玛、花旗集团等。在中国,你会看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它们似乎是经济世界的统治者。 不过,有一种公司很少出现在这样的财经新闻里面,那就是私人持股公司。不要误会,“私人持股”不是和“国家持股”对立的。在西方,私人公司意味着不上市的公司,它可能规模很小以至于无法上市,可能采取合伙人体制妨碍了上市,也可能仅仅是由于战略考虑,不需要或者不愿意上市。 你无法在财富500强名单里看到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因为财富500强只列出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而公布财务业绩的公司一般都上市了。私人持股公司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或者被战略投资者收购的前上市企业,它们一般不需要公布财务业绩。外界甚至不知道它们采取的大战略,更别提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层动向了。 请不要误会,“私人持股公司”(Private-held Firm)和“私人股权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是两码事。后者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者买断上市公司的股权并使其退市,然后进行重组,设法脱手(一般是重新上市或卖给其他私人股权公司)牟利。私人持股公司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只要是既非上市又非国有的公司,几乎都能叫做私人持股公司。它不一定要采取股份制,所以也可以叫做私有公司。 私人持股公司掌握的经济力量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由于不用受到公众投资者的束缚,私人持股公司的战略眼光一般较为长远。家族制或合伙制虽然容易僵化,却可以赋予管理层一种崇高的责任感。许多私人持股公司从来没有考虑过上市,因为它们既不缺乏资金,也不需要股权的流动性。对它们而言,资本市场的意义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私人持股公司,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中许多公司能够在财富500强中位居前50名(如果它们是上市公司的话),至于能够名列前500名的就更多了。财富500强是按照销售额来排名的,如果按照利润来排名的话,私人持股公司的数量可能更多,因为不愿意上市的企业大多是利润丰厚的企业。 简单列举一些私人持股公司的名字:嘉吉(Cargill),科勒(Kohler),科氏工业(Koch Industries),玛氏和Publix. 它们是不是不够有名?可它们的产品和服务足够有名。 嘉吉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商,而且几乎投资于一切领域(包括金融投资和对冲基金);科勒是全世界最大的卫浴设备生产商之一;科氏工业拥有一系列强大的工业公司,其研发能力世界领先;玛氏是全世界闻名的食品巨头;Publix则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食品连锁店之一。它们的竞争对手几乎都是财富500强中的超级上市公司,而且它们经常能够在竞争中占上风。例如,Publix骄傲地自称它们的食品零售业务的利润率比沃尔玛高40%;科氏则在许多领域打败了它的上市竞争对手,并买下了经营不善的杜邦公司的某些分支;至于嘉吉,有人认为它其实是世界上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