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显效和好转率达90.6%。结论 通过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观察;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急且诊断难度大,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胰管、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为急性大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ml,若不采取急救措施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对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38.2岁。其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22例,肝硬化引起的出血7例,胃癌引起的出血1例,急性胃粘膜损伤3例,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12例,空肠上段肿瘤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皮肤黏膜苍白以及发绀。 1.2方法 1.2.1 及时补充血容量 一旦接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有效静脉通路,通常选用静脉留置针,尽快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3]。根据紧急输血指征:①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②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③检测显示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采集血液标本检查血型和配血,在配血过程中可以为患者先输入葡萄糖水或者平衡液。注意控制输液、输血速度,防止因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 1.2.2 应用药物止血 遵照医嘱应用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止血处理。给予患者8肽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一般首剂用量为100μg静脉缓慢滴注,继以剂量为25~ 50μg/h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给予患者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用以止血处理,剂量以600mg为宜,并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进行静脉滴注。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出血患者可选用潘妥拉唑或奥美拉唑,通常两者剂量均为40mg并以0.9% NaCl溶液加以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间隔12h静脉滴注一次。 1.2.3 胃镜检查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出血病灶,并对出血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明确是否为活动性出血或是近期出血。因此开展胃镜检查有助于查明病因。 2 观察指标 2.1 评估失血量 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可判断患者出血量在5~10ml/d;柏油样大便可判断患者出血量在50~80 ml/d;患者有呕血情况时可判断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通常当失血量超过400ml时,患者将出现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 2.2 病情观察 ①患者患者神志及情绪情况,有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有无情绪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等。每间隔15~30min测量一次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和血压监护;②观察患者肤色情况及肢体温度情况,以及周围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③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排尿量,患者排尿量应保持在>30ml/h。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等,做好详细记录和交接班工作;④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大便潜血试验等,便于分析患者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完全停止。 3 护理措施 3.1 基本护理 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且大出血性取平卧位,将下肢略微抬高,以保证脑补供血充足。护理人员应尽量协助照料患者日常生活,以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应帮助患者及时更换带血的衣服和床单,保持安静、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患者出现呕吐时应帮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3.2 饮食护理 对于呕吐和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禁食。如患者无恶心呕吐或无明显活动出血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宜。肝硬化患者应禁酒。叮嘱患者进食后平卧40~60min,餐后1h内平卧姿势可增大肝脏内的血流量,有助于加快肝细胞恢复。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增强对该病的认识了解。遇到出血情况时,大多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并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他们配合以更加利于身体康复。 3.4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面色及出汗等症状,每天定时监测患者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采取相关急救措施。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72 h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呕血和黑便,大便潜血实验呈阴性;有效:72h内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仍有呕血和黑便,但次数和量均明显减少,胃镜检查出血量减少;无效:72h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无好转,仍有呕血和黑便,生命体征不稳定,胃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 5结果 经过及时的急救治疗和综合护理,本组患者显效35例(58.3%), 好转20例(33.3%),无效5例(8.4%),无效病例均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6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且诊断难度大,因此病死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为急性大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ml,因此及时的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疗和采取良好护理措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显效和好转率达91.6%。因此及时急救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34):656-657. [2]徐春梅.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374-375. [3]吴汉群;陈婷;陈素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6):209-211. 编辑/许言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显效和好转率达90.6%。结论 通过对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观察;护理措施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急且诊断难度大,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胰管、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为急性大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ml,若不采取急救措施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迅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本文对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38.2岁。其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22例,肝硬化引起的出血7例,胃癌引起的出血1例,急性胃粘膜损伤3例,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出血12例,空肠上段肿瘤2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皮肤黏膜苍白以及发绀。 1.2方法 1.2.1 及时补充血容量 一旦接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有效静脉通路,通常选用静脉留置针,尽快输液、输血以补充血容量[3]。根据紧急输血指征:①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②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③检测显示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采集血液标本检查血型和配血,在配血过程中可以为患者先输入葡萄糖水或者平衡液。注意控制输液、输血速度,防止因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 1.2.2 应用药物止血 遵照医嘱应用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止血处理。给予患者8肽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一般首剂用量为100μg静脉缓慢滴注,继以剂量为25~ 50μg/h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给予患者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用以止血处理,剂量以600mg为宜,并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进行静脉滴注。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出血患者可选用潘妥拉唑或奥美拉唑,通常两者剂量均为40mg并以0.9% NaCl溶液加以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间隔12h静脉滴注一次。 1.2.3 胃镜检查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出血病灶,并对出血情况作出准确判断,明确是否为活动性出血或是近期出血。因此开展胃镜检查有助于查明病因。 2 观察指标 2.1 评估失血量 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可判断患者出血量在5~10ml/d;柏油样大便可判断患者出血量在50~80 ml/d;患者有呕血情况时可判断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通常当失血量超过400ml时,患者将出现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 2.2 病情观察 ①患者患者神志及情绪情况,有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有无情绪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等。每间隔15~30min测量一次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和血压监护;②观察患者肤色情况及肢体温度情况,以及周围静脉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③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排尿量,患者排尿量应保持在>30ml/h。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等,做好详细记录和交接班工作;④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大便潜血试验等,便于分析患者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完全停止。 3 护理措施 3.1 基本护理 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且大出血性取平卧位,将下肢略微抬高,以保证脑补供血充足。护理人员应尽量协助照料患者日常生活,以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应帮助患者及时更换带血的衣服和床单,保持安静、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患者出现呕吐时应帮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3.2 饮食护理 对于呕吐和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禁食。如患者无恶心呕吐或无明显活动出血可进温凉、清淡流质饮食,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宜。肝硬化患者应禁酒。叮嘱患者进食后平卧40~60min,餐后1h内平卧姿势可增大肝脏内的血流量,有助于加快肝细胞恢复。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增强对该病的认识了解。遇到出血情况时,大多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并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他们配合以更加利于身体康复。 3.4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面色及出汗等症状,每天定时监测患者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采取相关急救措施。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72 h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呕血和黑便,大便潜血实验呈阴性;有效:72h内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仍有呕血和黑便,但次数和量均明显减少,胃镜检查出血量减少;无效:72h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无好转,仍有呕血和黑便,生命体征不稳定,胃镜检查仍有活动性出血。 5结果 经过及时的急救治疗和综合护理,本组患者显效35例(58.3%), 好转20例(33.3%),无效5例(8.4%),无效病例均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6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且诊断难度大,因此病死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为急性大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ml,因此及时的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疗和采取良好护理措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显效和好转率达91.6%。因此及时急救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磊.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34):656-657. [2]徐春梅.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374-375. [3]吴汉群;陈婷;陈素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6):209-211. 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