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一种鸟叫声

  穿越生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大自然,一种是通过慈悲。你要选择追随哪个方法?

  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几十年里,每到公历5月中下旬的初夏时节,无论是行走在乡间土路上,抑或是坐在月光朦胧的自家小院里,都会听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的鸟叫声。这种鸟叫声提醒庄稼人,麦子黄熟一点就要及时收割一点,不能等得麦子全黄熟了才收割,那样往往会被骤来的暴风雨毁了成熟的也是即将到口的麦子。其实,麦子一边黄熟一边收割,这是任何一个庄稼人都明白的常识,谁也不会太在乎空中响着的这种“提醒”。然而,人们对“算黄算割”的鸟鸣声和对这种鸟儿的亲切感,在于它传达的小麦即将成熟的喜讯。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到吃上顿愁下顿的人家,早已瞪着眼瞅着麦苗返青,拔节,吐穗,扬花,再由绿变黄,“算黄算割”的鸟叫声,既撩拨着他们急不可待的心,也搅动着他们亏欠太久的饱腹的欲望。

  打下第一场新麦,磨下白面,母亲总要先烙一张焦黄酥脆的锅盔,咬出嘎嘣脆响的声音,那是美味香甜到刻骨铭心的吃食……我对“算黄算割”鸟叫声的敏感,源自幼年的生存感受,即使活到这把年纪,每到初夏时节,在城市的街巷里听到树梢上一声连一声的“算黄算割”的叫声,脑子里便浮出在案板上从母亲刀下抓过锅盔的情景,口中似乎有口水溢出……

  同时浮现于脑际的图像却有点不堪,那是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搂拾遗丢的麦穗的情景。难耐的是头顶火辣辣的太阳,直晒得裸露的胳膊由红变黑,再脱下一层层白色的皮。脚下的麦茬地也像火烤一样,满脸满身都流出汗水,直到没有汗水可以流出,喉咙里也似乎有一种着火的焦灼。父亲拉着空车到地里来装麦捆,大约看到我不堪忍受乃至气急败坏的脸色,没有安慰或劝导,只是平静地说一句,这会儿你想一想白面锅盔就好办了……

  后来上了中学,读到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是听人教诲之后才得知,而是在能拖动那把搂拾麦穗的竹耙的幼年就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是用流尽汗水再无汗水流出的切身感受获得的生存道理,盘中的餐更具体为母亲案板上的一块锅盔,或一碗纯粹麦子白面做成的面条。我对这位已记不得名字的诗人产生了敬重和亲近感。

  记不清哪年看到一幅画,是一个拾麦穗的女孩,扎着羊角辫儿,穿着红兜肚,模样是天然的好看,正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捡拾麦穗。当即想到我拖着耙子搂拾麦穗的情景。我体会到的不堪和画面上那阳光而又富于诗情的美形成反差。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个大命题,我从喜欢上文学就面对这个命题了,几十年过来,依旧朦朦胧胧莫衷一是,姑且不赘。倒是宁可淡忘幼年搂麦穗拾麦穗的记忆,多欣赏画中洋溢的诗性韵味,当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

  摘自《甘肃日报》2013年5月7日

  穿越生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大自然,一种是通过慈悲。你要选择追随哪个方法?

  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几十年里,每到公历5月中下旬的初夏时节,无论是行走在乡间土路上,抑或是坐在月光朦胧的自家小院里,都会听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的鸟叫声。这种鸟叫声提醒庄稼人,麦子黄熟一点就要及时收割一点,不能等得麦子全黄熟了才收割,那样往往会被骤来的暴风雨毁了成熟的也是即将到口的麦子。其实,麦子一边黄熟一边收割,这是任何一个庄稼人都明白的常识,谁也不会太在乎空中响着的这种“提醒”。然而,人们对“算黄算割”的鸟鸣声和对这种鸟儿的亲切感,在于它传达的小麦即将成熟的喜讯。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到吃上顿愁下顿的人家,早已瞪着眼瞅着麦苗返青,拔节,吐穗,扬花,再由绿变黄,“算黄算割”的鸟叫声,既撩拨着他们急不可待的心,也搅动着他们亏欠太久的饱腹的欲望。

  打下第一场新麦,磨下白面,母亲总要先烙一张焦黄酥脆的锅盔,咬出嘎嘣脆响的声音,那是美味香甜到刻骨铭心的吃食……我对“算黄算割”鸟叫声的敏感,源自幼年的生存感受,即使活到这把年纪,每到初夏时节,在城市的街巷里听到树梢上一声连一声的“算黄算割”的叫声,脑子里便浮出在案板上从母亲刀下抓过锅盔的情景,口中似乎有口水溢出……

  同时浮现于脑际的图像却有点不堪,那是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搂拾遗丢的麦穗的情景。难耐的是头顶火辣辣的太阳,直晒得裸露的胳膊由红变黑,再脱下一层层白色的皮。脚下的麦茬地也像火烤一样,满脸满身都流出汗水,直到没有汗水可以流出,喉咙里也似乎有一种着火的焦灼。父亲拉着空车到地里来装麦捆,大约看到我不堪忍受乃至气急败坏的脸色,没有安慰或劝导,只是平静地说一句,这会儿你想一想白面锅盔就好办了……

  后来上了中学,读到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是听人教诲之后才得知,而是在能拖动那把搂拾麦穗的竹耙的幼年就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是用流尽汗水再无汗水流出的切身感受获得的生存道理,盘中的餐更具体为母亲案板上的一块锅盔,或一碗纯粹麦子白面做成的面条。我对这位已记不得名字的诗人产生了敬重和亲近感。

  记不清哪年看到一幅画,是一个拾麦穗的女孩,扎着羊角辫儿,穿着红兜肚,模样是天然的好看,正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捡拾麦穗。当即想到我拖着耙子搂拾麦穗的情景。我体会到的不堪和画面上那阳光而又富于诗情的美形成反差。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个大命题,我从喜欢上文学就面对这个命题了,几十年过来,依旧朦朦胧胧莫衷一是,姑且不赘。倒是宁可淡忘幼年搂麦穗拾麦穗的记忆,多欣赏画中洋溢的诗性韵味,当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

  摘自《甘肃日报》2013年5月7日


相关内容

  • "异域风情"教学设计及反思
  • 李荣花 张海霞 阅读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异域风情"之<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美丽的地球村>之<荷兰的花>. 学习目标 1.感受维也纳与音乐.荷兰与花的密切关系. 2.学会使用"虚实结 ...

  • 160种鸟叫声[鸟类大全]
  • 点击下面地址欣赏鸟叫 1青脚鹬http://niaolei.org.cn/birdsounds/uta-aoasi.swf 2灰头鹀(日本亚种)http://niaolei.org.cn/birdsounds/uta-aoji.swf 3日本绿啄木http://niaolei.org.cn/bird ...

  •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教案
  •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鸟"是幼儿比较常见.喜爱的动物,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能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给大自然带来生机勃勃的同时与人类的生存也息息相关.保护鸟类,给鸟一个安全的家,不单单只是对小鸟的一种保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保护,对地 ...

  •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晁补之[临江仙]
  •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译文] 这里的青山绿水虽然很好,但也还是不如归去. [出典]  北宋  晁补之  <临江仙> 注: 1. <临江仙> 晁补之 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 ...

  • 玩赏鸟繁殖
  • 玩赏鸟繁殖 一.选种与配种 在饲喂观赏鸟的过程中,选用的种鸟是十分重要的,种鸟的质量决定后代品质的好坏.为了培育出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选种和配种是非常重要的. 1.选种 选种鸟无论是白文鸟.灰文鸟,还是金丝雀,必须对进入繁殖期的亲鸟进行挑选,一般挑选羽毛华丽.善于鸣唱.体格健壮.无伤残和无疾病的亲 ...

  • [空山鸟语]阅读答案
  • 空山鸟语 ■郭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suō( )的树,有的是崎岖的岩石.爽shà( )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 ...

  •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
  • <池塘边的叫声>教学案例 <池塘边的叫声>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以新奇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将青蛙呱呱的叫声这一常见的现象赋予新的友情色彩,使小朋友从青蛙与小鱼的有情义的对话中感受到温暖的情谊. 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在揣摩与思索小鱼与青蛙的一言一行中,感 ...

  • [小鸟,小鸟]教案
  • 爱心奉献树林里住着合唱队<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并通过演唱歌曲,感受爱心奉献的美好与甜蜜. 2.能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表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并通 ...

  • 论-卡笛鸟的叫声
  • ~ 论 , 你要 当心 人家告你诽 谤 . 私下絮 叨它 , 人 家 崖 二 二, 人 生 感 悟 也不会因此高看你一眼 . 兴许 , 还会背后戳你脊 梁 , 对你的姿色进行一番评判 , 认为你即便主动 提 出潜 规则 , 也 不一定有人感到特别欣欣然 . 这样的评价 , 对你来说 , 显然又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