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隐含读者

隐含读者(implied reader),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2、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3、伦理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批评形态。伦理道德批评之所以兴起较早,与人们早期的美学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关,更与古代社会生活中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有关。

传统: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现代:欧文•白璧德和保尔•摩尔《伦理学原理》

4、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5、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人格特征构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性和独立性我们称之为“角色”。

6、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7、净化

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概括地说)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8、文学批评标准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

劣的准绳。

思想标准: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标准: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9、正误与反误

 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 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如历朝的文字狱)

10、小说与剧本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文言、白话小说等。特征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场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特征浓缩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1、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是产生较早、影响较的的一种批评形态。

12、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3、理解与误解

 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读者之于作品,必然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分,此即阐释学理论所指出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14、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

15、文学风格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6、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来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4、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审美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

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17、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18、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19、流派风格

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20、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理想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暗示性、朦胧性。

21、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的说法: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正确理解“文如其人”,这里的文是指作品的格调。

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换句话说就是“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22、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名词解释

1、隐含读者

隐含读者(implied reader),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2、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3、伦理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批评形态。伦理道德批评之所以兴起较早,与人们早期的美学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关,更与古代社会生活中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有关。

传统: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柏拉图:“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现代:欧文•白璧德和保尔•摩尔《伦理学原理》

4、共鸣

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5、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人格特征构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性和独立性我们称之为“角色”。

6、意境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7、净化

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概括地说)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8、文学批评标准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

劣的准绳。

思想标准: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标准: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9、正误与反误

 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实际,令人信服。

 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如历朝的文字狱)

10、小说与剧本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文言、白话小说等。特征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场次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特征浓缩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1、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是产生较早、影响较的的一种批评形态。

12、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3、理解与误解

 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读者之于作品,必然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分,此即阐释学理论所指出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14、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

15、文学风格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6、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来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

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

4、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审美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

符号式意象: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17、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18、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19、流派风格

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20、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理想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暗示性、朦胧性。

21、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的说法: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正确理解“文如其人”,这里的文是指作品的格调。

法国博物学家,文学家布封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他认为,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调度”,换句话说就是“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或内核。”

22、抒情话语

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相关内容

  • 山大文艺学历年考研真题
  • 1999-2009年山东大学文学院试题 山东大学文学院考研真题 山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的考题是一样的. 1999年试题 文学理论 一.解词 1.文艺学对象 2.语言的艺术 3.艺术形象 4.文学起源的"巫术说" 5.题材 6.文学风格 二.简答 1.如何理解文学与 ...

  • 北师大2013-1993文学类考研真题
  • 北京师范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 ...

  • 文学专业考研现代文学名词解释汇总(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下
  • 20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下_放飞梦想_百度空间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 登录 放飞梦想自信源于实力.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2008年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下2008年10月03日 ...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名词解释怎么考?
  •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名词解释怎么考? 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 ...

  • 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历年试题
  • 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历年试题(文学院) 2000年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 一,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0分). 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在哪些方面模仿荷马史诗? 2, 简述堂吉坷德与桑丘·潘沙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关系. 3, 简述魏玛古典主义的基本观点.标志着歌德从"狂飙突进& ...

  •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历年真题.1doc
  • 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联系电话:027-67868350 传真:027-67868353 邮政编码:430079 地址:二号教学楼 招生人数: 学术型 历年真题如下: 2013年文学类大综合题目 名词解释普通话 词类活用 形声字 古诗十九首 性灵派 问题小说 简答 什么 ...

  •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真题
  •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西方社会学史 2001年 一.概念题:(每题8分,共32分) 1."科层制"(韦伯) 2."镜中我"(库利) 3.社会事实(杜尔克姆) 4.社会交换(布劳)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48分) 1.简述韦伯的&quo ...

  •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察语言理论
  • 题外话: 一九八七年我第一次读硕士研究生时,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这次我没有读完就退学当记者去了.一九九六年我第二次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读哲学研究生,这次的导师刘文君教授是从事逻辑学研究的,当时全国高校所使用的<形式逻辑>教材,大多数是刘教授主编或参与主编的.就这样,我的研究方向变成 ...

  •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政策本质
  •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政策本质公共政策的概念 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陈庆云的定义就是把人家的"价值"替换成"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易研教育注: ...

  •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研复习重难点
  •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公共行政和政府的概念同文明的兴起同步发展. 公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