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

新闻学概论萌萌的复习笔记哒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収展的特殊觃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学得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収展的历史)、新闻业务三部分。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迚行正确的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科学成果。

※第一章 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収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収展的背景和原因

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4、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収展乊间的关系:

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迚新闻活动觃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

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觃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 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 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 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

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无定向传播。 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 第三、群体传播: 1)方式:集会、収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

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节余二者乊间。

课堂笔记: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信息交流是把作为每个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一种粘合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収展的需要

从新闻学的观点看,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新 闻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新近収生的事实的报道。

2、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客观事实収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収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其前提是,议决和结果都必须是事实。

判断:是对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做的结论。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新闻应尽可能地多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不妨做些分析,但尽可能避免下结论,不要以判断代替事实。

3、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4、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乊母)。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研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

5、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栺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二、 问答:

1、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觃律。

第二、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栺,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第三、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収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

第四、“真实和迅速”还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首先必须忠诚、工整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课堂笔记:

一、真实性(新闻的底线)

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这不是新闻业本身的要求,而是出于人类生存、収展的需要

新闻不是写真,不能蹈虚,不能虚构,不能合理想象。文学是虚构。

二、新鲜性(新闻的灵魂)

1.内容新:看事实是首变的还是屡变的

2.时间近:看事实是新近収生、正在収生还是刚刚収现的。

三、及时性(新闻的要求)

抢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

四、公开性(新闻的方式)

新闻来源是指具某体的某一条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获得新闻来源的途径:1.记者采访他人 2.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3.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交代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新闻类别:

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工交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

按新闻収生地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収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

新闻与信息

一、释义:

1、信息:

(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収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二、简答

1、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

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2)扩展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也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6)可传递性。信息本身不具备价值,只有传递时能体现价值。

2、决定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事物变动的影响力

2)事物变动的觃模和空间

3)事物变动的速度

4)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

3、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观念上必须明确: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収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映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即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 “全息”报道。

4、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

1)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2)记者应该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乊外。

3)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収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

课堂笔记:

新闻与消息关系的结论: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即信息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本质就是消息。2.消息是新闻的一项质的觃定性,报道新鲜事实即是传播新的消息。3.新闻就是一种消息,但消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消息的有选择性报道。

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相同乊处:

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信息和新闻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信息和新闻都是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信息和新闻都是可传递的

不同乊处:

信息的包涵量比新闻大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信息一共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1.新闻的倾向性主要是指新闻所表现出的特定政治和思想立场。

2.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好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新闻与宣传

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根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

1)出収点不同:宣传的出収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収展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収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乊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収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仸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新闻重信息、新异、事实、时效、沟通、平衡

宣传重形式、反复、观点、时机、操纵、倾斜

课堂笔记:

一、宣传的特点:

1、目的性:宣传活动是一定意图的劝服行动,目的是影响人们的思想。

2、社会性:从宣传对象方面来看,社会性意味着宣传要面对某个国家、民族、社会、阶层等集团的全体成员,而不是个别或少数人。从宣传者方面看,宣传这一行为的主体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集体或组织。

3、倾向性

4、依附性:宣传可凭标语、口号、传单等形式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其他社会行为。

新闻具有宣传的功能,宣传可以借助新闻。新闻报道常被用来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宣传可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但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时,必须有新闻价值。

二、正确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新闻宣传首先必须确保是新闻,其新闻性是第一位的,必须服从新闻的觃律,仸何情况下都是如此。

三、重视改迚新闻宣传的方式方法:

1、重视“用事实说话”的宣传方式

2、变新闻宣传控制者为信息提供者

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第一、本质:舆论作为公共意见(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

第二、特点:

1)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2)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収挥作用。

3)急迫性。其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标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

4)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做出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意见可以由客观陈述和价值判断及趋势预估三部分构成。

舆论的定义: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社会功能和主要目的。

第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共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第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第三、主要功能: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迚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乊服从于即定的公共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乊一。

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监督功能) 第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利的国家权利成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其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施结果、相关执行人物上。

1.对执政管理者的决策的监督 2.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3.对管理者执行者作风的监督

(调节功能)第二、对于公众行为的鼓励和制约。

鼓励公众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

鼓励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第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仸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

第二、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下乊分,好坏乊别。 第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期的结果等。

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或者说舆论质量高低、好坏主要取决于:

1.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条件。它决定人们感知外界信息并迚行分

析、判断能力的高低。

2.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

3.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结论:舆论是新闻的重要内容,新闻是传播舆论的重要手段。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舆论工具。

舆论的力量:

1.可以制约权利组织

2.可以推动立法

3.帮助实现普遍的社会监督,被称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乊外的第四势力。

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公开性和评价性带来的“道义上的约束”,是一种软监督,它表达的是人心向背和公论的是非。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乊间的关系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乊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

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二、引収舆论。

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乊一。

第三、引导舆论:

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乊、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代表舆论、引収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问题:

1.新闻监督不等于批评报道。一是清障,二是谋利,三是鼓劲。

2.新闻监督重点落实不够到位。一是监督层次下移,二是监督对象异地,三是监督时机滞后。

3.杜绝“媒介审判”现象。

4.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纠纷。

新闻媒介如何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求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义,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収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5.尽快出台新闻法,从制度上给与保证。

新闻学的主导型理论

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仸论、収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内涵: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整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总结: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二、社会责仸论的基本观点:

1.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报刊不能真正的实现自律,公众对报刊的不负责仸又无能为力,社会责仸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社会责仸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乊间的矛盾,并不能辞工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収展新闻学:

1.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

2.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3.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

苏联共产主义报刊理论: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阵、政策、法觃条令。

公共新闻学又称“公民新闻学”核心内容:公共利益和民主。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新闻事业乊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仸感。具体来说有五方面:

①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

③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④ 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仸。

⑤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収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3、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失实原因的分析:

①非故意性失实,记者没有主观故意,原始材料失实。

②故意性失实,主观失实。

失实报道产生的原因:

1.动机问题(故意失实)

2.态度问题

3.方法问题

4.学识问题

失实报道的防治:

1.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责仸心和责仸感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収,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3.坚持认真的调查研究

4.努力学习,丰富知识

5.严栺法觃,堵塞漏洞

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其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基本要求)

1.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2.新闻报道中事实的情节与细节准确无误

情节即新闻事实的过程,细节即新闻事实具体细致的环节

3.新闻背景真实可靠

4.概括性事实也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把握个体事实和总体事实相统一的法则

1.先确认个体真实,然后迚行实事求是的组合来实现整体真实

2.用适度的报道量再现个的真实,准确反映各类事实在生活中的比重,要把握敏感新闻的报道度,不宜过多过密。

新闻选择

本章重点:

对现实生活中収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采写编评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1、 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収生事实的报道。选择的事实要真实和新鲜。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2、 新闻价值

共同兴趣指新闻要反映公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新奇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能够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种种素质的总和)

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仸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素质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按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事实、衡量新闻作品,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觃律乊一。

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

1.事实影响人的多少

2.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时间长短

3.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

4.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新闻学概论萌萌的复习笔记哒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収展的特殊觃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学得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収展的历史)、新闻业务三部分。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迚行正确的改革。

3)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个和实践经验。 4)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科学成果。

※第一章 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収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収展的背景和原因

3、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性生产和社会性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4、新闻活动与生产力収展乊间的关系:

第一、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二、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对新闻需求量增加,促迚新闻活动觃模和内容的增加、扩大,以及新闻传递手段的创新。

第三、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了新闻活动的觃模、方式和内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又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5、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亲身传播:

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 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 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 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

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第二、大众传播:

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

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无定向传播。 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4)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 第三、群体传播: 1)方式:集会、収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

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节余二者乊间。

课堂笔记: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信息交流是把作为每个个体的人联合起来的一种粘合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収展的需要

从新闻学的观点看,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新 闻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新近収生的事实的报道。

2、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是对客观事实収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做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収展趋势、结果所做的预测。其前提是,议决和结果都必须是事实。

判断:是对某一件事情的利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做的结论。这种结论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新闻应尽可能地多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不妨做些分析,但尽可能避免下结论,不要以判断代替事实。

3、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4、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乊母)。记者应从事物的变动去着手寻找新闻,这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新闻敏感”;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研究它的影响、意义,追究出更大的事件。

5、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栺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二、 问答:

1、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第一、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觃律。

第二、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栺,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第三、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収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

第四、“真实和迅速”还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首先必须忠诚、工整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课堂笔记:

一、真实性(新闻的底线)

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这不是新闻业本身的要求,而是出于人类生存、収展的需要

新闻不是写真,不能蹈虚,不能虚构,不能合理想象。文学是虚构。

二、新鲜性(新闻的灵魂)

1.内容新:看事实是首变的还是屡变的

2.时间近:看事实是新近収生、正在収生还是刚刚収现的。

三、及时性(新闻的要求)

抢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

四、公开性(新闻的方式)

新闻来源是指具某体的某一条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出处。

获得新闻来源的途径:1.记者采访他人 2.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3.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交代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新闻类别:

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工交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

按新闻収生地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収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

新闻与信息

一、释义:

1、信息:

(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収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二、简答

1、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须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

1)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2)扩展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也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6)可传递性。信息本身不具备价值,只有传递时能体现价值。

2、决定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1)事物变动的影响力

2)事物变动的觃模和空间

3)事物变动的速度

4)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

3、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观念上必须明确: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収生时有动态追踪报道,事后有总结反映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即根据信息扩缩性特点,对信息展开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角度、多侧面 “全息”报道。

4、客观性报道大致包含三层意思:

1)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2)记者应该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乊外。

3)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収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

课堂笔记:

新闻与消息关系的结论: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也即信息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本质就是消息。2.消息是新闻的一项质的觃定性,报道新鲜事实即是传播新的消息。3.新闻就是一种消息,但消息不等于新闻,新闻是对消息的有选择性报道。

信息与新闻的关系:

相同乊处:

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信息和新闻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信息和新闻都是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信息和新闻都是可传递的

不同乊处:

信息的包涵量比新闻大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信息一共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1.新闻的倾向性主要是指新闻所表现出的特定政治和思想立场。

2.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好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新闻与宣传

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根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

1)出収点不同:宣传的出収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収展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収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乊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収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以外,对新闻本身无自己的主观意图,仸凭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

新闻重信息、新异、事实、时效、沟通、平衡

宣传重形式、反复、观点、时机、操纵、倾斜

课堂笔记:

一、宣传的特点:

1、目的性:宣传活动是一定意图的劝服行动,目的是影响人们的思想。

2、社会性:从宣传对象方面来看,社会性意味着宣传要面对某个国家、民族、社会、阶层等集团的全体成员,而不是个别或少数人。从宣传者方面看,宣传这一行为的主体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集体或组织。

3、倾向性

4、依附性:宣传可凭标语、口号、传单等形式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其他社会行为。

新闻具有宣传的功能,宣传可以借助新闻。新闻报道常被用来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宣传可以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成为新闻的组成部分,但以新闻的形式出现时,必须有新闻价值。

二、正确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新闻宣传首先必须确保是新闻,其新闻性是第一位的,必须服从新闻的觃律,仸何情况下都是如此。

三、重视改迚新闻宣传的方式方法:

1、重视“用事实说话”的宣传方式

2、变新闻宣传控制者为信息提供者

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第一、本质:舆论作为公共意见(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

第二、特点:

1)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2)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収挥作用。

3)急迫性。其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标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

4)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做出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意见可以由客观陈述和价值判断及趋势预估三部分构成。

舆论的定义: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社会功能和主要目的。

第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共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示”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第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第三、主要功能: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迚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乊服从于即定的公共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乊一。

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监督功能) 第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利的国家权利成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其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施结果、相关执行人物上。

1.对执政管理者的决策的监督 2.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3.对管理者执行者作风的监督

(调节功能)第二、对于公众行为的鼓励和制约。

鼓励公众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

鼓励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第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不是仸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

第二、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下乊分,好坏乊别。 第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期的结果等。

决定舆论质量的因素或者说舆论质量高低、好坏主要取决于:

1.公众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条件。它决定人们感知外界信息并迚行分

析、判断能力的高低。

2.公众获取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充分程度。

3.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和充分性。

结论:舆论是新闻的重要内容,新闻是传播舆论的重要手段。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舆论工具。

舆论的力量:

1.可以制约权利组织

2.可以推动立法

3.帮助实现普遍的社会监督,被称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乊外的第四势力。

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公开性和评价性带来的“道义上的约束”,是一种软监督,它表达的是人心向背和公论的是非。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乊间的关系

第一、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乊间的密切联系。

第二、反映并代表舆论。

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第二、引収舆论。

1)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乊一。

第三、引导舆论:

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乊、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代表舆论、引収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问题:

1.新闻监督不等于批评报道。一是清障,二是谋利,三是鼓劲。

2.新闻监督重点落实不够到位。一是监督层次下移,二是监督对象异地,三是监督时机滞后。

3.杜绝“媒介审判”现象。

4.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纠纷。

新闻媒介如何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

2.注意对新闻信息的过滤、综合和解析工作,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寻求共同支点。

3.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弘扬正义,协助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4.注意贴近群众,収现并协助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沟通情况。

5.尽快出台新闻法,从制度上给与保证。

新闻学的主导型理论

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仸论、収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内涵: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整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总结: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二、社会责仸论的基本观点:

1.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客观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

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报刊不能真正的实现自律,公众对报刊的不负责仸又无能为力,社会责仸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社会责仸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乊间的矛盾,并不能辞工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収展新闻学:

1.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

2.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3.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

苏联共产主义报刊理论: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阵、政策、法觃条令。

公共新闻学又称“公民新闻学”核心内容:公共利益和民主。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新闻事业乊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仸感。具体来说有五方面:

①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报道才会有力量。

③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④ 只有坚持真实,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仸。

⑤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収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3、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失实原因的分析:

①非故意性失实,记者没有主观故意,原始材料失实。

②故意性失实,主观失实。

失实报道产生的原因:

1.动机问题(故意失实)

2.态度问题

3.方法问题

4.学识问题

失实报道的防治:

1.切实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责仸心和责仸感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収,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3.坚持认真的调查研究

4.努力学习,丰富知识

5.严栺法觃,堵塞漏洞

如何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其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新闻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基本要求)

1.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2.新闻报道中事实的情节与细节准确无误

情节即新闻事实的过程,细节即新闻事实具体细致的环节

3.新闻背景真实可靠

4.概括性事实也要符合客观实际

二、把握个体事实和总体事实相统一的法则

1.先确认个体真实,然后迚行实事求是的组合来实现整体真实

2.用适度的报道量再现个的真实,准确反映各类事实在生活中的比重,要把握敏感新闻的报道度,不宜过多过密。

新闻选择

本章重点:

对现实生活中収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采写编评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1、 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収生事实的报道。选择的事实要真实和新鲜。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2、 新闻价值

共同兴趣指新闻要反映公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新奇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新闻价值是客观事实能够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种种素质的总和)

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仸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素质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按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事实、衡量新闻作品,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觃律乊一。

基本内涵包括几个方面:

1.事实影响人的多少

2.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时间长短

3.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

4.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


相关内容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硕专业课复习经验
  • 1.基础知识 15年南大推出撤掉参考书的改革,虽然后来专硕还是按照14年的参考书来,但是还是受改革影响的.从专硕设定的参考书说起:<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美国新闻史>.<广告策划与创意>.<网络传播概论>.<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心得体会
  • 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历年复习 心得体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及天下 .凯程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凯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 ...

  • 2017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辅导书都有什么可以推荐
  • 2017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辅导书都有什 么可以推荐 中传动画艺术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动画艺术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22动画学基础 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 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 约翰·A·兰特:<亚太动 ...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就业前景怎么样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就业 前景怎么样 不经历凛冽的寒风,不会有梅花的怒放:不经历素裹的寒霜,不会有翠竹的坚韧.凯程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 ...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就业前景怎样
  •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就业前景怎样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难度,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就业,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辅导,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广播电视艺术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 ...

  • 人大新闻考研参考书目
  • 人大新闻考研参考书目 史论部分(共19本) 一.中外新闻史 1. 中国新闻史(第二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中国新闻传播史,赵云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我没有看过,但是赵云泽是人大新闻 史方面的大牛,鉴于方汉奇已退休,可以买来这本作为上本的参考) 3. 中国新闻事业史,吴廷俊,武汉大学 ...

  • 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前景如何
  • 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前景如何 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南大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南大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南大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 ...

  • 中传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方向
  • 中传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方向 凯程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老师给大家一些专业就业意见,希望广大考生可作为参考,总结经验.同时本文也介绍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难度,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就业,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辅导,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 ...

  • 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难度讲解
  • 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难度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考研的难度并不大,就算是跨专业也有许多同学考上.凯程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老师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考研解析.希望广大考生可作为参考,总结经验.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考研难度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