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李培俊

于山没想到,他和徒弟金娃会在这里见面。要知道主家同时还请了另一家唢呐班子,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接这趟生意。

见了师傅,金娃也很惊奇。问过师傅的身体,家里情况,便没话说了。两个人猜出了主家今天的用意,心里都像灌了铅一样地沉重。

师徒二人是远近闻名的金唢呐,原来都在县剧团供职。那时候,师徒可谓春风得意,省里市里有重大活动,如果少了于山和金娃的唢呐演奏,简直就像塌了半边天,留下不少的遗憾。可剧团说不行就不行了,于山和金娃便从山巅上一下子跌进了深谷。他们都知道,不是哪个人的过错,也不是他们的技艺不行了,吹不好了。

于山和金娃各自拉起原来剧团的人马,成立了草台班子,挣几个吃饭钱勉强度日。由于各忙各的生意,师徒二人便少了来往。谁知今天却在湖桥镇上见了面。

上午九点,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走出大门,对于山和金娃说:“今天这阵势你们已经看到了,两家班子同时搭台演出,目的只有一个,唱对台戏。”汉子说着拿出一卷钞票,足有五千元,啪啪地在左手心甩打几下,说,“谁赢了呢,这钱就是他的了。”

于山看看金娃,金娃也看看师傅。他们从对方眼中都读出了对方的意思:谁都想得到这笔钱。这与对金钱的占有无关,也与师徒的情意无关。年到月尽,都想给穷了一年的伙计们多发几个,能让他们过个有滋有味的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金娃对师傅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师傅,原谅弟子吧。

于山也对徒弟点点头,意味却有点苦涩,说不清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对台戏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持续了七个小时,中午吃饭时,金娃端着一盘炒肉丝来到师傅的桌上,和于山挨坐在一起,很是关心地看了看师傅的脸色,小心地问:“师傅,您老没事吧?”

“没事,”于山说,“只是感到有点累。人老了,不比当年气脉足了。”

金娃脸上讪讪地,有两滴清泪落了下来。“师傅! 我„„”

“金娃,什么都不要说了,师傅知道你的难处,放心大胆地吹吧,师傅也会尽力的。”

金娃哽咽着,把那盘肉丝往于山面前推推,“师傅,您多吃点,身上才有劲。”于山把手搭在金娃的肩膀上,“师傅吃饱了。”

饭罢,于山和金娃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遥遥相对,展开了技艺的争夺。金娃的一曲“百鸟朝凤”,高亢明亮,欢快而流畅,恰如行云流水,把于山这里的观众拉走了不少。于山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唢呐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弧,凑到唇边,仰对着空中,一曲裂帛的静音闪过,留下一大块的空白。

之后,他的唢呐又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弧,吹起了《十面埋伏》。曲音委婉低沉,犹如隐伏了万千军马,把观众逼得透不过气来,却又让人越听越想听,不忍离去。

这时候,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如棉朵的絮状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不一时便在地上铺了绒绒厚厚的一层。人们似无觉察,仍然沉浸在于山的唢呐声中。

其实,这时候,于山已经进入了他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也融入了楚汉相争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无知无觉,专注而忘我。他根本不知道,金娃那里的观众几乎被他那支唢呐拉走完了。

于山的唢呐声是在突然之间停下来的。他突然听出对面传来一阵近乎绝望的悲音,抬头望去,金娃已经把唢呐从嘴里移向鼻子。

鼻吹! 于山待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金娃的第一个音节就是这个时候流向了人群。

这是一种极伤身体的吹法,他在教金娃的时候曾经告诉过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因为时间稍长,很可能因气竭而倒,轻者躺上十天半月,重者导致肺脏受损,艺术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于山决定停下来,不吹了,他不能眼看着他的徒弟给毁了。他把唢呐轻轻地放到桌子上。这是认输的表示。

金娃也曾朝他这里看过几眼,他以为金娃会停下。但金娃没有停,他站在桌子上继续唔唔啦啦地吹下去。于山走向金娃的场地,在桌子前站下,仰脸看着金娃,他的眼神里含满了乞求和抱怨。金娃,孩子,你就停下来吧,师傅不和你争了„„

直到一曲吹奏完毕,金娃才含着泪跳下桌子,摇摇晃晃地抱住了于山,叫了一声师傅,“我老婆还在医院躺着,她需要钱哪„„”话没说完,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飞溅在他面前的雪地上,像盛开了几朵血红的鲜花„„

于山雇车把金娃送走以后,他把跟随他三十年的唢呐放在一块石头上,大脚踩了上去。他踩得很慢很慢,仿佛怕惊吓了它似的,但他还是把它踩扁了,然后扭头走了。茫茫雪地上,留下他一溜歪歪斜斜的脚步。

(选自《小说界》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第3段的插叙交代了小说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及人物的生活境况,为下文写师徒二人被迫唱对台戏作了铺垫。

B. 于山对金娃在中午吃饭时向自己表达出的关心以及金娃目前的难处,虽能体会和理解但最后还是表现出了冷漠。

C .于山选择吹奏《十面埋伏》,一方面是为了向众人展示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曲表达师徒相争的悲壮。

D .金娃在师傅谦让认输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鼻吹”,是想让于山明白徒弟确实是因万不得已才与师

傅相争的。

E .小说中有关大雪的描写既烘托出《十面埋伏》的苍凉悲怆,又侧面反映出听众的如痴如醉,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2)根据小说内容,谈谈小说标题“雪地上盛开的鲜花”的含义。(6分)

答:

(3)于山最后踩扁了跟随自己三十年的唢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金娃,也有人认为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

11、(1)AD (A ,3分;D ,2分)

分析:B .于山并没有完全理解金娃目前的难处,“表现出了冷漠”的理解也有错误;C .“借此曲表达师徒相争的悲壮”理解错误;E .“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理解错误。)

(2)①指金娃因为“鼻吹”,口吐鲜血,飞溅在雪地上,像盛开的鲜花。②象征了金娃为了穷伙计们的生计,为了给妻子治病,竭尽全力,勇于付出的品质。③歌颂了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依然保存着的那份包括师徒之情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和美好的人性。(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表明于山决定放弃自己喜欢的唢呐演奏事业,但仍有些不舍;②表现出于山深深的自责以及对徒弟金娃的歉意;③提示了生活的艰难以及艺术生存环境的恶劣。(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主人公是金娃。

①小说的矛盾冲突是于山与金娃之间的对台戏,金娃情感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金娃在其中占主体地位;②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而这主要是通过金娃这个人物表现的;③小说细致地刻画金娃这个人物形象,金娃的性格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观点二: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

①小说的矛盾冲突表面上看是于山与金娃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却是于山、金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于山、金娃两人情感的变化和发展共同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虽然标题涉及的情节与金娃直接关联,但这个主题却是通过于山、金娃两个人物相互映衬才得以表现的;③小说刻画的于山和金娃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很细致,他们的性格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观点明确,得2分;论述合理,得6分,意思对即可)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李培俊

于山没想到,他和徒弟金娃会在这里见面。要知道主家同时还请了另一家唢呐班子,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接这趟生意。

见了师傅,金娃也很惊奇。问过师傅的身体,家里情况,便没话说了。两个人猜出了主家今天的用意,心里都像灌了铅一样地沉重。

师徒二人是远近闻名的金唢呐,原来都在县剧团供职。那时候,师徒可谓春风得意,省里市里有重大活动,如果少了于山和金娃的唢呐演奏,简直就像塌了半边天,留下不少的遗憾。可剧团说不行就不行了,于山和金娃便从山巅上一下子跌进了深谷。他们都知道,不是哪个人的过错,也不是他们的技艺不行了,吹不好了。

于山和金娃各自拉起原来剧团的人马,成立了草台班子,挣几个吃饭钱勉强度日。由于各忙各的生意,师徒二人便少了来往。谁知今天却在湖桥镇上见了面。

上午九点,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走出大门,对于山和金娃说:“今天这阵势你们已经看到了,两家班子同时搭台演出,目的只有一个,唱对台戏。”汉子说着拿出一卷钞票,足有五千元,啪啪地在左手心甩打几下,说,“谁赢了呢,这钱就是他的了。”

于山看看金娃,金娃也看看师傅。他们从对方眼中都读出了对方的意思:谁都想得到这笔钱。这与对金钱的占有无关,也与师徒的情意无关。年到月尽,都想给穷了一年的伙计们多发几个,能让他们过个有滋有味的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金娃对师傅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师傅,原谅弟子吧。

于山也对徒弟点点头,意味却有点苦涩,说不清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对台戏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持续了七个小时,中午吃饭时,金娃端着一盘炒肉丝来到师傅的桌上,和于山挨坐在一起,很是关心地看了看师傅的脸色,小心地问:“师傅,您老没事吧?”

“没事,”于山说,“只是感到有点累。人老了,不比当年气脉足了。”

金娃脸上讪讪地,有两滴清泪落了下来。“师傅! 我„„”

“金娃,什么都不要说了,师傅知道你的难处,放心大胆地吹吧,师傅也会尽力的。”

金娃哽咽着,把那盘肉丝往于山面前推推,“师傅,您多吃点,身上才有劲。”于山把手搭在金娃的肩膀上,“师傅吃饱了。”

饭罢,于山和金娃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遥遥相对,展开了技艺的争夺。金娃的一曲“百鸟朝凤”,高亢明亮,欢快而流畅,恰如行云流水,把于山这里的观众拉走了不少。于山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唢呐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弧,凑到唇边,仰对着空中,一曲裂帛的静音闪过,留下一大块的空白。

之后,他的唢呐又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弧,吹起了《十面埋伏》。曲音委婉低沉,犹如隐伏了万千军马,把观众逼得透不过气来,却又让人越听越想听,不忍离去。

这时候,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如棉朵的絮状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不一时便在地上铺了绒绒厚厚的一层。人们似无觉察,仍然沉浸在于山的唢呐声中。

其实,这时候,于山已经进入了他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也融入了楚汉相争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无知无觉,专注而忘我。他根本不知道,金娃那里的观众几乎被他那支唢呐拉走完了。

于山的唢呐声是在突然之间停下来的。他突然听出对面传来一阵近乎绝望的悲音,抬头望去,金娃已经把唢呐从嘴里移向鼻子。

鼻吹! 于山待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金娃的第一个音节就是这个时候流向了人群。

这是一种极伤身体的吹法,他在教金娃的时候曾经告诉过他,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因为时间稍长,很可能因气竭而倒,轻者躺上十天半月,重者导致肺脏受损,艺术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于山决定停下来,不吹了,他不能眼看着他的徒弟给毁了。他把唢呐轻轻地放到桌子上。这是认输的表示。

金娃也曾朝他这里看过几眼,他以为金娃会停下。但金娃没有停,他站在桌子上继续唔唔啦啦地吹下去。于山走向金娃的场地,在桌子前站下,仰脸看着金娃,他的眼神里含满了乞求和抱怨。金娃,孩子,你就停下来吧,师傅不和你争了„„

直到一曲吹奏完毕,金娃才含着泪跳下桌子,摇摇晃晃地抱住了于山,叫了一声师傅,“我老婆还在医院躺着,她需要钱哪„„”话没说完,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飞溅在他面前的雪地上,像盛开了几朵血红的鲜花„„

于山雇车把金娃送走以后,他把跟随他三十年的唢呐放在一块石头上,大脚踩了上去。他踩得很慢很慢,仿佛怕惊吓了它似的,但他还是把它踩扁了,然后扭头走了。茫茫雪地上,留下他一溜歪歪斜斜的脚步。

(选自《小说界》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第3段的插叙交代了小说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及人物的生活境况,为下文写师徒二人被迫唱对台戏作了铺垫。

B. 于山对金娃在中午吃饭时向自己表达出的关心以及金娃目前的难处,虽能体会和理解但最后还是表现出了冷漠。

C .于山选择吹奏《十面埋伏》,一方面是为了向众人展示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也想借此曲表达师徒相争的悲壮。

D .金娃在师傅谦让认输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鼻吹”,是想让于山明白徒弟确实是因万不得已才与师

傅相争的。

E .小说中有关大雪的描写既烘托出《十面埋伏》的苍凉悲怆,又侧面反映出听众的如痴如醉,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2)根据小说内容,谈谈小说标题“雪地上盛开的鲜花”的含义。(6分)

答:

(3)于山最后踩扁了跟随自己三十年的唢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金娃,也有人认为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

11、(1)AD (A ,3分;D ,2分)

分析:B .于山并没有完全理解金娃目前的难处,“表现出了冷漠”的理解也有错误;C .“借此曲表达师徒相争的悲壮”理解错误;E .“暗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理解错误。)

(2)①指金娃因为“鼻吹”,口吐鲜血,飞溅在雪地上,像盛开的鲜花。②象征了金娃为了穷伙计们的生计,为了给妻子治病,竭尽全力,勇于付出的品质。③歌颂了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依然保存着的那份包括师徒之情在内的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和美好的人性。(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表明于山决定放弃自己喜欢的唢呐演奏事业,但仍有些不舍;②表现出于山深深的自责以及对徒弟金娃的歉意;③提示了生活的艰难以及艺术生存环境的恶劣。(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

观点一:主人公是金娃。

①小说的矛盾冲突是于山与金娃之间的对台戏,金娃情感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金娃在其中占主体地位;②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而这主要是通过金娃这个人物表现的;③小说细致地刻画金娃这个人物形象,金娃的性格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观点二: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

①小说的矛盾冲突表面上看是于山与金娃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却是于山、金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于山、金娃两人情感的变化和发展共同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虽然标题涉及的情节与金娃直接关联,但这个主题却是通过于山、金娃两个人物相互映衬才得以表现的;③小说刻画的于山和金娃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很细致,他们的性格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观点明确,得2分;论述合理,得6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内容

  •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命题作文范文
  • 作文题目(60分)请以"每朵花都 有盛开的理由"为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谁说惊羡的目光就只能投给"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而不妖"的莲:谁说赞美的话语就只能传给光芒万丈的太阳:谁说生命的赞歌 ...

  •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一篇散文.文章用"花开"的过程比喻人生的历程,寓意深刻,意味深长.华美诗意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人生的解读.对和谐友爱之世界的期冀.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 ...

  • 描写梅花的好段
  • 1.在中国人眼里,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洁的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向来为中国人民所尊崇.大家应该还记得北宋诗人林和靖歌颂梅花的诗句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在百花凋谢之季,唯有梅花在努力地萌芽长大.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雪地中.描写梅花的好段.只见梅花 ...

  • 描写家乡冬天的作文
  • 倘若没有阳光,还能称温暖吗? 冬天的阳光和春.夏.秋.这三个季节的阳光可不同.春天的阳光是"柔"它代表着活力:夏天的眼光是"美"它代表着激情:秋天的阳光是"妙"它代表着丰收:冬天的阳光是"奇"它代表着温暖.冬天的阳光不像 ...

  • 鲜花中的北极熊
  • (2013-09-10 13:11:20) 转载▼ 标签: 杂谈 今年7月,我完成了一个"北美拍摄计划",从墨西哥坎昆的火烈鸟,到加拿大丘吉尔的北极熊,再到美国黄石公园和羚羊谷的自然景观,前后耗时一个月. 这次是第三次来到加拿大丘吉尔市的北极熊国家公园,前两次都是冬天来的,能够看 ...

  • 小草的风格
  • 红花给人以美感,绿叶中充满生气.我爱灼灼的牡丹,也爱凌霜傲雪的秋菊.但最使我钟情的不应该说最使我崇敬的,是那些生长在大自然的最底层,不为人们重视的小草. 仲春时节,北方虽不是冰天雪地,可也算得上寒气袭人.这时候,我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到路旁,河边,房前,屋后去看看小草.也许有人会问:小草有什么可看的 ...

  • 一年级语文日积月累
  • 一年级语文日积月累 四字词语 能写会算 欢欢喜喜 快快乐乐 雨过天晴 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自言自语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 又说又笑 高高兴兴 许许多多 漂漂亮亮 仔仔细细 日日夜夜 来来往往 红红火火 明明白白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

  • 四年级作文校园的四季
  • 作文一:校园的四季 四季就像一支画笔,给校园的春.夏.秋.冬涂上不同的颜色,校园就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当春姐姐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校园,校园里一片新绿.嫩绿的小草探出可爱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桃花绽开了笑脸,露出粉嫩的芯蕊: ...

  • 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 三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 汗珠 或者 竞赛 延续 称赞 翅膀 喜悦 邻居 顺利 呼唤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河堤 勉强 暂时 逮捕 活泼 爆竹 嘈杂 禁止 三.比一比,再组词: 持( )幻( )偷( )敲( ) 特( )幼( )愉( )搞( ) 四.把下列词语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