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夏季腹泻,怎么办?

  中医认为,夏主暑,且暑多夹湿。夏天湿气重,而且宝宝脾胃发育还未完全,一旦饮食之物消化不利,损伤肠道,就会导致大便排泄无度,次数增多,便质改变,即为夏季腹泻,严重的可达每天10余次。

宝宝夏季腹泻的种类

  湿热泻:湿热导致脾阳受阻,不能正常运化津液,水液代谢失常,随大肠稀释粪便,刺激肠道蠕动活跃,可见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水分多,或呈蛋花样,大便气味常秽臭,且病程易缠绵,内伤脏腑功能,出现发热,不欲饮食,恶心,神疲乏力,烦躁等症状。

  伤食泻:宝宝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饮食物营养成分要求高,饮食物种类或数量的改变都可伤及脾胃。再加上夏季湿热气候,容易滋生病菌,病菌从口入,伤及宝宝肠胃功能,出现肠鸣音活跃,腹胀腹痛,哭闹,大便次数增多,便稀,常夹有不消化饮食物或乳凝块,大便气味酸臭难闻。

  风寒泻:宝宝肌肤薄弱,不耐风寒,邪气容易透过肌表内犯脾胃功能。尤其是宝宝肚腹部位,常因顾护不周,风寒内侵脏腑,损伤肠胃,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或夹杂泡沫,臭味少。或可兼见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脾虚泻:多与宝宝先天体质虚弱有关,夏季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宝宝脾虚化湿能力不足,湿邪更易聚集伤及机体造成腹泻。

小贴士:大便次数多就是腹泻吗?

  大便次数多并非都是腹泻。宝宝出生后以吸吮母乳或进食奶粉开启脾胃运化功能,宝宝6个月后,机体秉承于母体的先天免疫功能开始减弱,并且,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的脾胃功能在适应饮食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便次数多于正常的情况,如果一天大便次数不超过3次,且大便多成形,此种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不能称之为腹泻。

宝宝腹泻,如何护理?

  (1)宝宝出现腹泻后首先观察最近饮食是否有改变,是否有受凉,如果宝宝精神状况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玩耍,不哭闹,饮食欲正常,一般考虑为生理性腹泻,不需要用药,可适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或鲜果蔬菜汁。

  (2)如宝宝哭闹,食欲减退,可行常规大便检查,如提示大便有细菌,可进一步查血常规,如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说明细菌性感染几率较大,可选择使用抗生素,应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使用,保证正规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轻抗生素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3)宝宝脏腑娇嫩,药物代谢能力不足,应慎用止泻药,以免过于追求止泻效果,造成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尽量选用宝宝专用的止泻药,按说明书正确选择用量,最好咨询儿科专科医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掌握剂量和时间,注意用药和停药指征。

  (4)宝宝腹泻,免疫力受影响,避免出入公共场合,以免交叉感染。

  (5)宝宝腹泻大便后可以温水清洗肛门,贴身照顾的成人应注意手部清洁,尤其照顾宝宝大便后注意清洗双手,并补充宝宝水分,可饮补充糖水,或淡糖盐水。

  (6)父母双手搓热后搓宝宝双足心,或双手搓热后轻抚宝宝肚脐周围,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腹泻时给宝宝吃什么?

  宝宝腹泻时脾胃较弱,饮食应为软食,易消化之物,如粥、面糊、水果泥之类。湿热泻的宝宝饮食应清淡,如青菜泥、胡萝卜泥等;伤食泻的宝宝应减少进食量,减少多纤维食物,如叶子菜,可蒸山楂汁或萝卜汁帮助消化;风寒泻的宝宝,可进食具有祛风解表作用的食材,如生姜葱白粥等;脾虚泻的宝宝,可暂停油腻之物,如蛋黄、肉类,适当进食薏米粥等。

  母乳期宝宝出现腹泻,如果确定是由母乳喂养所致,可暂停母乳喂养,如排除母乳喂养所致,可选择继续母乳喂养,并可通过母亲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借乳汁辅助治疗宝宝腹泻,以减轻药物对宝宝身体的影响。

  宝宝腹泻期间,奶粉最好改为脱脂奶粉,如宝宝饮食欲无明显受影响,辅食添加可以少脂肪物为主,如果腹泻次数偏多,宝宝食欲下降,或不欲饮食,可暂停其他饮食,全部为脱脂奶粉,并积极寻求医师帮助。

中医如何治疗宝宝腹泻?

  (1) 中药:宝宝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进行中药调理可更好地顾护宝宝体质,标

  本兼治,最好至正规医院中医儿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结合宝宝具体情况进行调理。

  (2)药浴:艾草药浴,即选择适量艾草以开水冲泡半小时后,去艾草取汁,再加入适量水,

  以水温不烫手背为度,宝宝即可进行泡浴,水高一般达宝宝膝盖即可。或制作大小合适的布袋,将适宜泡浴的中草药,如藿香、佩兰、桂枝等装入袋中,封好袋口后放入宝宝浴盆中即可。每次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每周一次或两次皆可,不仅可预防腹泻,也可预防宝宝生痱子。

  (3)推拿:宝宝推拿介质可用痱子粉、精油、橄榄油等,推拿前先在宝宝推拿部位涂抹少许介质,以减少推拿时对宝宝皮肤造成的损伤,操作者应手法柔软,均匀有力。

  ①选择宝宝拇指外侧上节的脾经穴,食指外侧的大肠穴,操作者以拇指指腹上下来回推,频率每分钟约300次;

  ②操作者双手掌根顺时针方向按揉宝宝脐周腹部,如宝宝不能耐受,操作者可采用手掌心顺时针方向摩腹,以局部皮肤略红为度,可每天一次,或一周3次。

  (4)敷贴:以中药防风、黄芪、藿香、木香适量,制成粉剂,再以介质姜汁或醋调和成糊状,制成硬币大小的饼状,于夜间贴在宝宝肚脐或足心涌泉穴处,以敷料固定,晨起去掉即可,具有温中化湿,行气止泻的功效。

  (5)药膳:黄芪、白术、茯苓、藿香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0分钟,去药取汁,加入浸泡好的粳米,煮成粥后即可食用。具有健脾和胃止泻之效。

  (6)香佩:藿香、黄芪、艾叶、肉桂、厚朴适量,研粉后装入香袋中,日间佩戴于胸前,夜间放于床边或枕边。有助于辅助宝宝夏季腹泻的治疗,提高免疫力。

  如何预防宝宝夏季腹泻?

  饮食方面:

  ①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妈妈在喂乳期间注意饮食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物,保持情绪舒畅;   ②如母乳偏少,需奶粉辅助喂养时,加水稀释奶粉时注意比例,一般2个月以内适合1/2水,大于2个月的可加1/3水,按月份的增长适当加水稀释,宝宝4个月后可少许添加果汁或蔬菜汁,有助于补充宝宝生长所需的糖分和水分;

  ③辅食添加随宝宝月份的增长,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满足宝宝身体对多种营养成分的需求,3个月以内可选流质辅食,如水果汁、青菜水等,3个月以后可添加鱼泥、水果泥、菜泥等半流质类的食物,6个月后即可添加少许固体类食物,如馒头片、肉末之类,通过缓慢刺激肠胃,帮助肠胃功能适应饮食结构的调整;

  ④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宝宝偏食造成饮食单一,父母可适当进行鼓励,耐心引导,同时父母应自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宝宝营造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面:

  ①气候气温变化时,添减宝宝衣物时,注意顾护肚腹和足部,不可贪凉裸腹或赤足玩耍。

  ②宝宝生长旺盛,活泼好动,尤其在夏季容易出汗,汗出时注意及时擦干汗渍,补充水分;

  ③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尤其是宝宝手部和宝宝容易接触的物品,如玩具、衣物等。

  ④宝宝大小便后注意清洁局部,宝宝厕纸应柔软,勤换内衣裤,清洗干净后的衣物最好经阳光照晒,宝宝衣物材料应舒适,柔软,透气;

  ⑤增加户外光照下玩耍活动,注意避免雾霾天气。

  温馨提示:

  宝宝出现腹泻后,父母可留意宝宝的大便次数,估量大便中水分量、小便量,观察大小便颜色、肛周情况,宝宝精神状态,哭闹,有无眼泪,皮肤弹性,眼眶是否凹陷等变化。夏季气候湿热,宝宝生理病理变化快,在自行调理后,如病情仍不缓解,并有加重趋势时,应及时就医。小儿腹泻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预防并发症发生。

  专家介绍: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儿科专业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师从多位名医,崇尚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优势。

  擅长治疗:儿童咳喘、扁桃体炎、肺炎、厌食、多动症、抽动症、癫痫、性早熟等。

  出诊时间:

  周三全天,周五上午,周六下午 (上海市中医医院总院:芷江中路274号)

  周五下午(石门路门诊部儿科:石门一路67弄1乙)

  特需门诊:周六上午(上海市中医医院总院:芷江中路274号)

  中医认为,夏主暑,且暑多夹湿。夏天湿气重,而且宝宝脾胃发育还未完全,一旦饮食之物消化不利,损伤肠道,就会导致大便排泄无度,次数增多,便质改变,即为夏季腹泻,严重的可达每天10余次。

宝宝夏季腹泻的种类

  湿热泻:湿热导致脾阳受阻,不能正常运化津液,水液代谢失常,随大肠稀释粪便,刺激肠道蠕动活跃,可见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质水分多,或呈蛋花样,大便气味常秽臭,且病程易缠绵,内伤脏腑功能,出现发热,不欲饮食,恶心,神疲乏力,烦躁等症状。

  伤食泻:宝宝脾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饮食物营养成分要求高,饮食物种类或数量的改变都可伤及脾胃。再加上夏季湿热气候,容易滋生病菌,病菌从口入,伤及宝宝肠胃功能,出现肠鸣音活跃,腹胀腹痛,哭闹,大便次数增多,便稀,常夹有不消化饮食物或乳凝块,大便气味酸臭难闻。

  风寒泻:宝宝肌肤薄弱,不耐风寒,邪气容易透过肌表内犯脾胃功能。尤其是宝宝肚腹部位,常因顾护不周,风寒内侵脏腑,损伤肠胃,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或夹杂泡沫,臭味少。或可兼见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脾虚泻:多与宝宝先天体质虚弱有关,夏季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宝宝脾虚化湿能力不足,湿邪更易聚集伤及机体造成腹泻。

小贴士:大便次数多就是腹泻吗?

  大便次数多并非都是腹泻。宝宝出生后以吸吮母乳或进食奶粉开启脾胃运化功能,宝宝6个月后,机体秉承于母体的先天免疫功能开始减弱,并且,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的脾胃功能在适应饮食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便次数多于正常的情况,如果一天大便次数不超过3次,且大便多成形,此种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不能称之为腹泻。

宝宝腹泻,如何护理?

  (1)宝宝出现腹泻后首先观察最近饮食是否有改变,是否有受凉,如果宝宝精神状况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玩耍,不哭闹,饮食欲正常,一般考虑为生理性腹泻,不需要用药,可适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或鲜果蔬菜汁。

  (2)如宝宝哭闹,食欲减退,可行常规大便检查,如提示大便有细菌,可进一步查血常规,如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说明细菌性感染几率较大,可选择使用抗生素,应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使用,保证正规合理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轻抗生素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3)宝宝脏腑娇嫩,药物代谢能力不足,应慎用止泻药,以免过于追求止泻效果,造成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尽量选用宝宝专用的止泻药,按说明书正确选择用量,最好咨询儿科专科医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掌握剂量和时间,注意用药和停药指征。

  (4)宝宝腹泻,免疫力受影响,避免出入公共场合,以免交叉感染。

  (5)宝宝腹泻大便后可以温水清洗肛门,贴身照顾的成人应注意手部清洁,尤其照顾宝宝大便后注意清洗双手,并补充宝宝水分,可饮补充糖水,或淡糖盐水。

  (6)父母双手搓热后搓宝宝双足心,或双手搓热后轻抚宝宝肚脐周围,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腹泻时给宝宝吃什么?

  宝宝腹泻时脾胃较弱,饮食应为软食,易消化之物,如粥、面糊、水果泥之类。湿热泻的宝宝饮食应清淡,如青菜泥、胡萝卜泥等;伤食泻的宝宝应减少进食量,减少多纤维食物,如叶子菜,可蒸山楂汁或萝卜汁帮助消化;风寒泻的宝宝,可进食具有祛风解表作用的食材,如生姜葱白粥等;脾虚泻的宝宝,可暂停油腻之物,如蛋黄、肉类,适当进食薏米粥等。

  母乳期宝宝出现腹泻,如果确定是由母乳喂养所致,可暂停母乳喂养,如排除母乳喂养所致,可选择继续母乳喂养,并可通过母亲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借乳汁辅助治疗宝宝腹泻,以减轻药物对宝宝身体的影响。

  宝宝腹泻期间,奶粉最好改为脱脂奶粉,如宝宝饮食欲无明显受影响,辅食添加可以少脂肪物为主,如果腹泻次数偏多,宝宝食欲下降,或不欲饮食,可暂停其他饮食,全部为脱脂奶粉,并积极寻求医师帮助。

中医如何治疗宝宝腹泻?

  (1) 中药:宝宝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进行中药调理可更好地顾护宝宝体质,标

  本兼治,最好至正规医院中医儿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结合宝宝具体情况进行调理。

  (2)药浴:艾草药浴,即选择适量艾草以开水冲泡半小时后,去艾草取汁,再加入适量水,

  以水温不烫手背为度,宝宝即可进行泡浴,水高一般达宝宝膝盖即可。或制作大小合适的布袋,将适宜泡浴的中草药,如藿香、佩兰、桂枝等装入袋中,封好袋口后放入宝宝浴盆中即可。每次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每周一次或两次皆可,不仅可预防腹泻,也可预防宝宝生痱子。

  (3)推拿:宝宝推拿介质可用痱子粉、精油、橄榄油等,推拿前先在宝宝推拿部位涂抹少许介质,以减少推拿时对宝宝皮肤造成的损伤,操作者应手法柔软,均匀有力。

  ①选择宝宝拇指外侧上节的脾经穴,食指外侧的大肠穴,操作者以拇指指腹上下来回推,频率每分钟约300次;

  ②操作者双手掌根顺时针方向按揉宝宝脐周腹部,如宝宝不能耐受,操作者可采用手掌心顺时针方向摩腹,以局部皮肤略红为度,可每天一次,或一周3次。

  (4)敷贴:以中药防风、黄芪、藿香、木香适量,制成粉剂,再以介质姜汁或醋调和成糊状,制成硬币大小的饼状,于夜间贴在宝宝肚脐或足心涌泉穴处,以敷料固定,晨起去掉即可,具有温中化湿,行气止泻的功效。

  (5)药膳:黄芪、白术、茯苓、藿香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再煮10分钟,去药取汁,加入浸泡好的粳米,煮成粥后即可食用。具有健脾和胃止泻之效。

  (6)香佩:藿香、黄芪、艾叶、肉桂、厚朴适量,研粉后装入香袋中,日间佩戴于胸前,夜间放于床边或枕边。有助于辅助宝宝夏季腹泻的治疗,提高免疫力。

  如何预防宝宝夏季腹泻?

  饮食方面:

  ①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妈妈在喂乳期间注意饮食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物,保持情绪舒畅;   ②如母乳偏少,需奶粉辅助喂养时,加水稀释奶粉时注意比例,一般2个月以内适合1/2水,大于2个月的可加1/3水,按月份的增长适当加水稀释,宝宝4个月后可少许添加果汁或蔬菜汁,有助于补充宝宝生长所需的糖分和水分;

  ③辅食添加随宝宝月份的增长,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满足宝宝身体对多种营养成分的需求,3个月以内可选流质辅食,如水果汁、青菜水等,3个月以后可添加鱼泥、水果泥、菜泥等半流质类的食物,6个月后即可添加少许固体类食物,如馒头片、肉末之类,通过缓慢刺激肠胃,帮助肠胃功能适应饮食结构的调整;

  ④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宝宝偏食造成饮食单一,父母可适当进行鼓励,耐心引导,同时父母应自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宝宝营造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面:

  ①气候气温变化时,添减宝宝衣物时,注意顾护肚腹和足部,不可贪凉裸腹或赤足玩耍。

  ②宝宝生长旺盛,活泼好动,尤其在夏季容易出汗,汗出时注意及时擦干汗渍,补充水分;

  ③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尤其是宝宝手部和宝宝容易接触的物品,如玩具、衣物等。

  ④宝宝大小便后注意清洁局部,宝宝厕纸应柔软,勤换内衣裤,清洗干净后的衣物最好经阳光照晒,宝宝衣物材料应舒适,柔软,透气;

  ⑤增加户外光照下玩耍活动,注意避免雾霾天气。

  温馨提示:

  宝宝出现腹泻后,父母可留意宝宝的大便次数,估量大便中水分量、小便量,观察大小便颜色、肛周情况,宝宝精神状态,哭闹,有无眼泪,皮肤弹性,眼眶是否凹陷等变化。夏季气候湿热,宝宝生理病理变化快,在自行调理后,如病情仍不缓解,并有加重趋势时,应及时就医。小儿腹泻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预防并发症发生。

  专家介绍: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医儿科专业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师从多位名医,崇尚中医经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优势。

  擅长治疗:儿童咳喘、扁桃体炎、肺炎、厌食、多动症、抽动症、癫痫、性早熟等。

  出诊时间:

  周三全天,周五上午,周六下午 (上海市中医医院总院:芷江中路274号)

  周五下午(石门路门诊部儿科:石门一路67弄1乙)

  特需门诊:周六上午(上海市中医医院总院:芷江中路274号)


相关内容

  • 秋季腹泻的经验总结收集帖
  • 秋季腹泻的经验总结收集帖. 1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腹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拉稀.腹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加较多:二是大便性质改变,带有较多水分.造成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由致病菌和病毒引起的腹泻叫肠炎.细菌引起的有痢疾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病毒引起的为病毒性肠炎,其 ...

  • 宝宝秋冬季常见病防治有妙方
  • 宝宝秋季常见病防治有妙方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11-06 来源: 信息时报 秋冬季节,早晚气温变化剧烈,是宝宝各种疾病的多发期,宝宝秋季常患的病症有:感冒.腹泻.秋痱等.面对秋季常见疾病对宝宝的威胁,每位新妈妈都要加强宝宝日常疾病的防治,使宝宝远离秋季常见病的伤害. 秋季感冒 有关研究证实, ...

  • 夏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 夏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随着盛夏的来临,如何让宝宝健康度夏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下面介绍宝宝在夏季的一些卫生保健知识. 一.衣 夏天,宝宝穿的衣服要选择薄薄的.柔软的.宽松的,透气.散热.吸汗性较强的棉织品:衣服的颜色宜选择偏淡的,因为颜色越浅,吸收太阳的热量就越少:婴儿的尿布应选择棉布的,不要垫太厚 ...

  • 夏季儿童常见疾病
  • 由于夏季是孩子常见病的多发期,所以家长们应该了解以及掌握一些较为基本的疾病知识,这样当孩子出现危险的时候,才能够帮助孩子急救,使孩子可以及时的脱离危险.例如:当孩子中暑时该怎么办呢?一.中暑把中暑的孩子移至阴凉出,然后使用比孩子的体温低两度左右的水给孩子浸浴,每次两次,每次30分钟.而如果体温较高的 ...

  • 腹泻的护理
  • 什么是因幼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指2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的一些病征.其中喂养不当是引起婴儿腹泻的常见病因之 一.如过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糕饼.豆粉等食品,尤其对3个月以内的婴儿很容易引起腹泻.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或气温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均 ...

  • 育儿知识文章大全
  • ·学做家务活,培养"小·孕妇出现贫血症状如何·捉迷藏助孩子克服焦虑 帮手" 进行食补 ·怎么做才能使孩子长 高?孩子长个的建议 ·孩子不喜欢这几类妈妈 ·和谐的家庭气氛很重要 ·如何给宝宝正确使用抗·推荐:幼儿健康菜谱新攻·家长如何看待孩子贪玩 生素? 略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 ...

  • 关于小儿成长的一些中医知识
  • 小儿四季食疗方法 1. 春季生长食疗: 春季是生长的季节,同时季节交替也会造成咳嗽.腹泻等情况发生.调理原则还是健脾. 奶酪山药泥:山药煮汤或蒸熟后,加奶酪拌匀食用,可以生肌健脾,长肉的好办法,肥胖儿不可用. 山楂.菊花水:山楂5-10颗,杭白菊3-5朵,泡水喝.春天肝旺克脾,小儿容易气急积食,本方 ...

  • 宝宝秋季健康的五要素
  • 炎夏已过,秋季正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好时机.儿科医生建议年轻父母应该抓住这个时机,通过预防腹泻.驱除蛔虫.洗冷水浴.打预防针和补充营养等五种方法,为宝宝的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一.预防秋季腹泻 9月或10月孩子最容易患"秋季腹泻",父母应做好防范措施. 秋季腹泻完全可以预防,父 ...

  • 幼儿夏季防暑降温小知识
  • 幼儿夏季防暑降温小知识 进入夏季,防暑降温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盛夏酷暑对于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那么幼儿怎样才能安全度过盛夏呢? 一.预防中暑 幼儿中暑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三点:一是保暖过度,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