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上的乡愁

淡淡的乡愁正如淡淡的关于故乡的记忆一般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不断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民离开故土,奔向城市追求财富梦。近三十年来,随工迁徙的除了人,还有这样一种情愫也被带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乡愁。

乡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情绪,让多少进城人又爱又恨。一面是落寞的故乡,一面是城市的财富吸引,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唯有逃离故乡,但随着客居的日子越来越长,回往进城路,对故乡就又多了份眷念。当初,城市给予进城农村人的是新奇,当新奇过后,农村召唤他们的是回归。小时候,一缕炊烟,故乡就弥漫在熟悉的香味里。进城后,就再难遇炊烟,难遇那小时候的味道。所以有时候离乡人会想到回归,回到故乡,回味那熟悉的故乡味道。虽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做一方菜,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地方味道也逐步被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了许多新城市人乡愁的寄托。

总觉得节日也是一种乡愁,这些特定的时域节气总能唤醒记忆中的场景和味道,比如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地方小吃,总有种故乡的生活味道。笔者是湖南人,在太原的时候,每逢佳节总喜欢和几个老乡一起去一家湘粉馆。比起在城市大部分地方说一口浓厚的乡土话被当成一种忌讳,往往让人尴尬,甚至落荒而逃,在这家湘粉店,从老板到服务员都是一口家乡话,虽然是陌生人,但是熟悉的故乡话却能让人瞬间觉得受到了故乡人毫无保留的欢迎。湘粉师傅举手提足间,总让人有种家人的感觉。在香气浮现的湘粉店,有种在城市里遇见故乡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故乡正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加速消失,“乡土中国”正在逐步褪去往昔的色彩。“安土重迁”也已不再是新一代进城人的所思所想。金字塔形的故乡族群结构不断延伸,越往下,族群越分散,族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冲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小吃、美食也跟着他们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成为了族群联系的纽带和场所。

乡味在城乡间循环,或者更准确地说,乡味随人从农村飘向城市,成为进城人的乡愁寄托。相比于那些自诩特色的大饭店,反而是制作场景更加相似的巷子里的小吃更具有故乡的生活气息。一碗牛肉粉、一碗刀削面、一个煎饼果子······

在城市中保留故乡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是对过往的尊重。而只要有过往,就会有乡愁,哪怕是从未离开过故乡的故乡人、哪怕是出生在城市里的城市人,看着生活中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逐渐消逝,总会有种浓浓的情愫。在物质追求日渐丰富的时候,在日益挤压的城市空间内,追寻故乡的味道,或许就是我们身上保留的少有的人文情怀吧!

津市牛肉粉味道鲜美,香滑不油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是这又谈何容易。真正的“自然”一定是源于大山之中的。在外漂泊,难免会思考,就会想起故乡,想起的除了亲人,或许就是泥土气息里的“湘”味了:米耙粑、香肠、血饼、和渣、腊猪蹄、杀猪饭。在哈尔滨、广州、杭州、石家庄甚至更多的城市,虽然也吃过这些美食,但总吃不出小时候熟悉的味道。想起了《过年好》里的那句台词:“一个地方的水一个味,一个地方的材料不一个味”,总算真正理解到了这句话。

嵩子粑粑传承之今已有百年历史

前些天有人在微信里传了几张小时候看妈妈灌香肠吃烤肉的照片,评论点赞的很多,很多离乡人都说离开故乡后就再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场景,再也没吃过放在火钳上的烤肉。于是有人开始把故乡的食材运进城市。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缩短了乡愁的距离,一件件快递也开始寄托乡愁。很多源于农村的食材、小吃,依然有着自身独特的生产制作逻辑,城市无法复制。就像蒿子粑粑一样,作为江南地区的一种美食,漫山遍野的蒿子,那是自然的馈赠,只有来自农村的才有那味。农村食材通过互联网上网进城,也是靠着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口碑相传。他们没有去乡间寻找乡土情怀,而是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寻找慰藉。对故土的感情就在这一件件农村食材的快递中得以显现,故乡的文化也在做出的一道道美食中得以传承。

广东美食节汇集多方美食,吸引众多来客

人的某些行为,有时候总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地为之前的行为自赎。就像我们在故乡的时候,总向往外地的美食,而真正到了外地却留恋故乡的味道。最近在广州开展的国际美食节上,各种美食应接不暇:韩国鲫鱼饼、台湾牙签肉、印度飞饼、顺德均安蒸猪、新疆大串、广州点心、西安肉夹馍、黑龙江锅包肉、武汉热干面、内蒙古烤全羊、长沙臭豆腐等等。在这个吃货盛宴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广州的那些点心摊位前(比如说鸡仔饼),顾客光顾的非常少,偶尔有一两个光顾的还是有外地口音的旅行者,而印度飞饼的摊位前是人满为患,说陕西话的乐意去买肉夹馍,东北口音的愿意在锅包肉摊位前排着队,湖南伢子哪怕排着长队也要等一碗臭豆腐。似乎有一种外地人吃外地美食、本地人也喜欢吃外地美食的印象。这或许就是对于故乡味蕾的自赎吧!以前在故乡生活的时候觉得习以为常的食材,进城后却发现变成了难寻的珍宝。所以逛在美食节,总能听到“去支援支援家乡的摊位”的声音。这种美食节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一种回馈乡愁的大盛宴。

年味也是一种乡愁。在广州,还有另一种体验乡愁的形式。年关渐近,腊肉飘香。数以万计的人要开始抢票,挤火车,踏上舟车劳顿的回家路。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难以忘怀的故乡厨房,过年回家,家中总有年夜饭,那一桌美食,不仅是一次团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笔者每到一座城市,总喜欢逛城市的小巷,逛小巷里的小吃街。看着那些热气腾腾的小吃,总感觉像在守望故乡的炊烟。乡土、乡情、乡味,那些在文火里熬出来的温度,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供养着进城人的思乡情怀。

其实每座城市都很包容,因为在每座城市里总能找到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小吃。除了城市本身,城市的管理者也应该更加包容,高楼林立间应该给予小吃一些生存空间,这样不仅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也能给予很多人的乡愁一些生存空间。

在故乡之外的地方,我们一直在用故乡的味道供养着乡愁,供养着习惯了故乡的胃。笔者这些年,走西口,闯关东,沾了一身醋味,染了一身酱味,却始终戒不掉那一股辣味。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2017-01-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育蒙)

淡淡的乡愁正如淡淡的关于故乡的记忆一般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不断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大量农民离开故土,奔向城市追求财富梦。近三十年来,随工迁徙的除了人,还有这样一种情愫也被带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乡愁。

乡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情绪,让多少进城人又爱又恨。一面是落寞的故乡,一面是城市的财富吸引,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唯有逃离故乡,但随着客居的日子越来越长,回往进城路,对故乡就又多了份眷念。当初,城市给予进城农村人的是新奇,当新奇过后,农村召唤他们的是回归。小时候,一缕炊烟,故乡就弥漫在熟悉的香味里。进城后,就再难遇炊烟,难遇那小时候的味道。所以有时候离乡人会想到回归,回到故乡,回味那熟悉的故乡味道。虽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做一方菜,但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地方味道也逐步被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了许多新城市人乡愁的寄托。

总觉得节日也是一种乡愁,这些特定的时域节气总能唤醒记忆中的场景和味道,比如那些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地方小吃,总有种故乡的生活味道。笔者是湖南人,在太原的时候,每逢佳节总喜欢和几个老乡一起去一家湘粉馆。比起在城市大部分地方说一口浓厚的乡土话被当成一种忌讳,往往让人尴尬,甚至落荒而逃,在这家湘粉店,从老板到服务员都是一口家乡话,虽然是陌生人,但是熟悉的故乡话却能让人瞬间觉得受到了故乡人毫无保留的欢迎。湘粉师傅举手提足间,总让人有种家人的感觉。在香气浮现的湘粉店,有种在城市里遇见故乡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故乡正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加速消失,“乡土中国”正在逐步褪去往昔的色彩。“安土重迁”也已不再是新一代进城人的所思所想。金字塔形的故乡族群结构不断延伸,越往下,族群越分散,族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冲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小吃、美食也跟着他们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成为了族群联系的纽带和场所。

乡味在城乡间循环,或者更准确地说,乡味随人从农村飘向城市,成为进城人的乡愁寄托。相比于那些自诩特色的大饭店,反而是制作场景更加相似的巷子里的小吃更具有故乡的生活气息。一碗牛肉粉、一碗刀削面、一个煎饼果子······

在城市中保留故乡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是对过往的尊重。而只要有过往,就会有乡愁,哪怕是从未离开过故乡的故乡人、哪怕是出生在城市里的城市人,看着生活中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逐渐消逝,总会有种浓浓的情愫。在物质追求日渐丰富的时候,在日益挤压的城市空间内,追寻故乡的味道,或许就是我们身上保留的少有的人文情怀吧!

津市牛肉粉味道鲜美,香滑不油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是这又谈何容易。真正的“自然”一定是源于大山之中的。在外漂泊,难免会思考,就会想起故乡,想起的除了亲人,或许就是泥土气息里的“湘”味了:米耙粑、香肠、血饼、和渣、腊猪蹄、杀猪饭。在哈尔滨、广州、杭州、石家庄甚至更多的城市,虽然也吃过这些美食,但总吃不出小时候熟悉的味道。想起了《过年好》里的那句台词:“一个地方的水一个味,一个地方的材料不一个味”,总算真正理解到了这句话。

嵩子粑粑传承之今已有百年历史

前些天有人在微信里传了几张小时候看妈妈灌香肠吃烤肉的照片,评论点赞的很多,很多离乡人都说离开故乡后就再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场景,再也没吃过放在火钳上的烤肉。于是有人开始把故乡的食材运进城市。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缩短了乡愁的距离,一件件快递也开始寄托乡愁。很多源于农村的食材、小吃,依然有着自身独特的生产制作逻辑,城市无法复制。就像蒿子粑粑一样,作为江南地区的一种美食,漫山遍野的蒿子,那是自然的馈赠,只有来自农村的才有那味。农村食材通过互联网上网进城,也是靠着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口碑相传。他们没有去乡间寻找乡土情怀,而是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寻找慰藉。对故土的感情就在这一件件农村食材的快递中得以显现,故乡的文化也在做出的一道道美食中得以传承。

广东美食节汇集多方美食,吸引众多来客

人的某些行为,有时候总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地为之前的行为自赎。就像我们在故乡的时候,总向往外地的美食,而真正到了外地却留恋故乡的味道。最近在广州开展的国际美食节上,各种美食应接不暇:韩国鲫鱼饼、台湾牙签肉、印度飞饼、顺德均安蒸猪、新疆大串、广州点心、西安肉夹馍、黑龙江锅包肉、武汉热干面、内蒙古烤全羊、长沙臭豆腐等等。在这个吃货盛宴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广州的那些点心摊位前(比如说鸡仔饼),顾客光顾的非常少,偶尔有一两个光顾的还是有外地口音的旅行者,而印度飞饼的摊位前是人满为患,说陕西话的乐意去买肉夹馍,东北口音的愿意在锅包肉摊位前排着队,湖南伢子哪怕排着长队也要等一碗臭豆腐。似乎有一种外地人吃外地美食、本地人也喜欢吃外地美食的印象。这或许就是对于故乡味蕾的自赎吧!以前在故乡生活的时候觉得习以为常的食材,进城后却发现变成了难寻的珍宝。所以逛在美食节,总能听到“去支援支援家乡的摊位”的声音。这种美食节的形式,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是一种回馈乡愁的大盛宴。

年味也是一种乡愁。在广州,还有另一种体验乡愁的形式。年关渐近,腊肉飘香。数以万计的人要开始抢票,挤火车,踏上舟车劳顿的回家路。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难以忘怀的故乡厨房,过年回家,家中总有年夜饭,那一桌美食,不仅是一次团聚,更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笔者每到一座城市,总喜欢逛城市的小巷,逛小巷里的小吃街。看着那些热气腾腾的小吃,总感觉像在守望故乡的炊烟。乡土、乡情、乡味,那些在文火里熬出来的温度,一直在小心翼翼地供养着进城人的思乡情怀。

其实每座城市都很包容,因为在每座城市里总能找到不同的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小吃。除了城市本身,城市的管理者也应该更加包容,高楼林立间应该给予小吃一些生存空间,这样不仅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也能给予很多人的乡愁一些生存空间。

在故乡之外的地方,我们一直在用故乡的味道供养着乡愁,供养着习惯了故乡的胃。笔者这些年,走西口,闯关东,沾了一身醋味,染了一身酱味,却始终戒不掉那一股辣味。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2017-01-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育蒙)


相关内容

  • 变奏的乡愁阅读答案
  • 变奏的乡愁李新勇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孩.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这些年, ...

  • 好好吃饭,便是对失意生活的最大反抗
  • 在这个饥肠辘辘的夜晚,拇指君要为大家推荐一本十分应景的书:<深夜谈吃>.我们一起谈谈吃,说说爱,但是请做好求吃不得,求睡不能的准备. <深夜谈吃>,是"深夜谈吃"美食公众号与北京文通天下图书有限公司联袂打造的一本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无论是饭恐精英还是孤独美 ...

  • 2014-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
  •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 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 文Ⅰ 2015.3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 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 ...

  • 没人的时候打游戏,有人的时候搭搭讪
  • 我比廖信忠先生提前15分钟到康定路上的Coffee Groupies,这里大门敞开,像是邻舍的家,40平方米的地方,6张小桌,一溜吧台座,没有刻意的精致或距离感,咖啡机的声响混杂着收旧货的摇铃音,有上海大叔进来要了杯美式,坐下看报.只是一站地铁的距离,静安寺的兴旺香火就成了市民气的人间烟火.听说,廖 ...

  • 夜雨剪春韭
  • 知味 夜雨剪春韭 毕善娟 "夜雨剪春韭",诗意而美好,在迷人的春天,韭菜让人味蕾大开. 一场贵如油的春雨,让韭菜迅速生长了起来,像一首清新的小诗,明丽地进入你的心灵. 在乡下,韭菜算得上是一种平民蔬菜,无论是菜园子里,还是地旁田间,甚至是房前屋后,院子里的一块空地,到处可见它们亮 ...

  • 食物中的故乡
  • 味蕾的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再没有什么和食物一样,能够如此勾起乡情和乡愁. 潮州乡情 在夏威夷当地的华人美食比赛上,我第一次碰见纪美英.她的参赛作品是一道"潮州卤鸭",只得了三等奖.她有点沮丧,觉得"第一名就是摆盘好看啊,我这个是家常菜,只是切好了放在盘子里而己" ...

  • 墙壁的装饰与空间设计名副其实的感受家的味蕾
  • 在现代装修中中墙壁的设计的效果带来了很多的不同的质感,居家环境的布置利用空间的唯美的质感,那么在不同的风格设计中唯美的家居装修在墙壁上面体现了家的味蕾的感受,思念的情绪正道好处,不管是空间的设计感还是名副其实的乡间的家的味道. 诚然,大家都是知道家的味蕾,不管是"金窝银窝还是我们家的狗窝味 ...

  •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 原创好题
  • 2014-2015学年度平顶山市一高3月政治月考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0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第I 卷(选择题) 1.<变形金刚4>是全球首部采用4K IMAX 3D高清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其高清摄影占全片60%的画面.好莱坞非常 ...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一) 文/陈娓娓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非常出色的.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不仅勾起了我对难忘家乡菜的回忆,更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民族自豪感.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