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的测量实验报告

光谱的观察与波长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小型棱镜摄谱仪的结构和使用。

2、初步掌握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波长的方法。

实验仪器:

1、小型棱镜摄谱仪(读谱);2、高压汞灯。

实验原理:

复色光经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任何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都能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这是由物质中所含元素的成分、多少和结构决定。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激发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可发出包含不同频率(波长)的光,这些光经色散元件即可得到一对应光谱。

一般情况下,棱镜是非线性色散元件,但是在一个较小波长范围内(几个纳米之内),谱线波长差较小,可以认为色散是均匀的,即在空间依次排列的各条谱线所对应的波长大小,与谱线之间的距离有线性关系,如波长为λx 的待测谱线

λ1 λx λ2

位于已知波长λ1和λ2谱线之间,如右图所示。 则有: λx =λ1+x /d (λ2-λ1) (1) 式中x 和d 分别是这三条谱线所对应的距离。该方法俗称为线性插入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的读谱装置,依次测出高压汞灯光谱中的三条相邻的蓝色谱线(λ1、λx 、λ2)的位置,测量6~8次。根据“线性插入法”求出待测波长

λx 。

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

根据原始数据记录(表1)计算出“x ”和“d ”。列表如下:

根据公式(1)计算出待测波长λx :

λx =λ1+/d

(λ2-λ1)

λx =435.84+0.30280/0.5280×(433.92-435.84)= 434.739(nm)

直接测量物理量“x ”和“d ”不确定度的估算

“x ”的A 类不确定度为:

σ

x

=

(x ∑6⨯(6-1)

i =1

1

6

i

-)

2

=

130

[(0. 303

-0. 3028)

2

+(0. 302-0. 3028)

2

+ +(0. 302-0. 3028)

2

]=0. 0009

“x ”的总的不确定度为:

U

x

=2x

+U

2B

=0. 0009

2

+(

0. 004

3

)

2

=0. 0024

同理:“d ” 的不确定度为:

σ

=

d

∑(d

6⨯(6-1)

i =1

2d

2B

1

6

i

-d )

2

=0. 0008

U

d

=σ+U =0. 0008

2

+(

0. 004

3

)

2

=0. 0023

λx 的不确定度估算:

根据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U

=

(∂λx ∂x

U x ) +(

2

∂λx ∂d

λx

U d )

2

得:

⎡1⎤

U λ=(λ2-λ1) U x

x ⎢d ⎥ ⎣⎦

22

⎡0. 3028⨯1. 92⎤⎡-1. 92⎤

=⨯0. 0024+⎢⨯0. 0023⎥2⎢0. 528⎥ ⎣⎦⎣(0. 528) ⎦

=±0. 013

λx 相对不确定度为:

2

⎡-x ⎤+⎢(λ2-λ1) U d ⎥2

⎣(d ) ⎦

2

U

r λx

=

U

λx

λx

=

0. 013434. 739

=±3. 0⨯10

-5

λx 的测量结果为:

λx =(434. 74±0. 02) nm

U

r λx

-5

=±3. 0⨯10

测量者:卢秋菊/黄彩婷(化学学院食品09-2)

2010/09/27 测量者:刘丽芝,阮连英(食品09-2) 实验台号:9号

2010-9-27

光谱的观察 与波长的测量

实验报告

2010-09-01

光谱的观察与波长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小型棱镜摄谱仪的结构和使用。

2、初步掌握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波长的方法。

实验仪器:

1、小型棱镜摄谱仪(读谱);2、高压汞灯。

实验原理:

复色光经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任何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都能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这是由物质中所含元素的成分、多少和结构决定。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激发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可发出包含不同频率(波长)的光,这些光经色散元件即可得到一对应光谱。

一般情况下,棱镜是非线性色散元件,但是在一个较小波长范围内(几个纳米之内),谱线波长差较小,可以认为色散是均匀的,即在空间依次排列的各条谱线所对应的波长大小,与谱线之间的距离有线性关系,如波长为λx 的待测谱线

λ1 λx λ2

位于已知波长λ1和λ2谱线之间,如右图所示。 则有: λx =λ1+x /d (λ2-λ1) (1) 式中x 和d 分别是这三条谱线所对应的距离。该方法俗称为线性插入法。

实验内容及步骤: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的读谱装置,依次测出高压汞灯光谱中的三条相邻的蓝色谱线(λ1、λx 、λ2)的位置,测量6~8次。根据“线性插入法”求出待测波长

λx 。

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

根据原始数据记录(表1)计算出“x ”和“d ”。列表如下:

根据公式(1)计算出待测波长λx :

λx =λ1+/d

(λ2-λ1)

λx =435.84+0.30280/0.5280×(433.92-435.84)= 434.739(nm)

直接测量物理量“x ”和“d ”不确定度的估算

“x ”的A 类不确定度为:

σ

x

=

(x ∑6⨯(6-1)

i =1

1

6

i

-)

2

=

130

[(0. 303

-0. 3028)

2

+(0. 302-0. 3028)

2

+ +(0. 302-0. 3028)

2

]=0. 0009

“x ”的总的不确定度为:

U

x

=2x

+U

2B

=0. 0009

2

+(

0. 004

3

)

2

=0. 0024

同理:“d ” 的不确定度为:

σ

=

d

∑(d

6⨯(6-1)

i =1

2d

2B

1

6

i

-d )

2

=0. 0008

U

d

=σ+U =0. 0008

2

+(

0. 004

3

)

2

=0. 0023

λx 的不确定度估算:

根据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

U

=

(∂λx ∂x

U x ) +(

2

∂λx ∂d

λx

U d )

2

得:

⎡1⎤

U λ=(λ2-λ1) U x

x ⎢d ⎥ ⎣⎦

22

⎡0. 3028⨯1. 92⎤⎡-1. 92⎤

=⨯0. 0024+⎢⨯0. 0023⎥2⎢0. 528⎥ ⎣⎦⎣(0. 528) ⎦

=±0. 013

λx 相对不确定度为:

2

⎡-x ⎤+⎢(λ2-λ1) U d ⎥2

⎣(d ) ⎦

2

U

r λx

=

U

λx

λx

=

0. 013434. 739

=±3. 0⨯10

-5

λx 的测量结果为:

λx =(434. 74±0. 02) nm

U

r λx

-5

=±3. 0⨯10

测量者:卢秋菊/黄彩婷(化学学院食品09-2)

2010/09/27 测量者:刘丽芝,阮连英(食品09-2) 实验台号:9号

2010-9-27

光谱的观察 与波长的测量

实验报告

2010-09-01


相关内容

  • 钠原子光谱实验报告 华科大近代物理实验
  • 应用物理学0903班 钠原子光谱实验报告 钠原子光谱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平面光栅的结构特点和用光栅衍射分光的原理 2.了解光学多道分析器的组成及功能,学习用光学多道分析器测量光谱 3.测量钠原子的光谱,并将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照分析原子结构 4.由所测光谱结果,计算该原子的里德伯常数 二 ...

  • 发射光源光谱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
  • 氢原子光谱 摘 要:本实验用光栅光谱仪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测量,测得了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线系的波长,求出了里德伯常数.最后对本实验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氢原子光谱,里德伯常数,巴尔末线系,光栅光谱仪 1. 引言 光谱线系的规律与原子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原子光谱是研究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1885年巴 ...

  • [氢原子光谱]报告
  • 氢原子光谱研究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 氢原子光谱研究 引言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基态原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单色辐射的光量子,其吸收量的大小是与物质原子浓度成比例的关系为基础的.氢原子的结构最简单,它发出的光谱有明显的规律,很 ...

  • [实验报告]用光学多道分析器研究氢原子光谱
  • 用光学多道分析器研究氢原子光谱 摘要:使用光学多道分析器测定氢原子巴尔末系中H,H,H的波长,并利用所测的波长拟合计算出氢原子的里德伯常量. 关键词:光学多道分析器,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系,里德伯常量 THE STUDY OF HYDROGEN ATOMIC SPECTRUM WITH OPTI ...

  •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 激光拉曼光谱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Nd3:YVO4晶体并倍频后得到的532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液体样品的CCL4分子而得到的拉曼光谱,谱线很好地吻合了理论分析的CCL4分子4种振动模式,且频率的实验值与标准值比误差低于2%.又利用偏振片及半波片获得与入射光偏振方向垂直 ...

  • 光谱分析_实验报告
  • 一.实验目 通过本实验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 电磁波可与多种物质相互作用.如果这种作用导致能 ...

  • 氢原子光谱和里德伯常数的测量-高分研究性报告
  • 氢原子光谱和里德伯常数 的测量 Contents 摘要 . ....................................................................................... 4 一.实验目的........................ ...

  • 光的色散设计实验报告
  •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学号: 物理系 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200 9 年 12 月 4 日 实验24 <光的色散研究>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光的色散研究>实验课题任务是:当入射光不是单色光并且入 ...

  • 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等色干涉测薄膜厚度]任务书与开题报告
  •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等色干涉测薄膜厚度 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号 职指导教师***论文(设计)起止时间称 课题类型指导老师承担的科研课题** 主 要 任 务课题意义(课题意义.技术路线.任务与进度要求.主要参考)薄膜技术是当前材料科技的研究热点,纳米级薄膜迅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