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摘 要:“延安十三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最后带领着广大劳动人民取得胜利的十三年,是党的理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以建立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的认识,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政治;思想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74-02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一共经历十三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错误的战略路线中走出来,制定了自己的理论,建立了正确的方针,从弱小走向了强大,为最后带领广大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好了准备。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一、进一步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路线,抵制错误主张    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张会议,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评,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1937年5越2日至14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会议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当的正确路线,确立新形势下党的任务和方针;1937年5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刘少奇、张闻天分别作了《关于白区党与群众工作》、《关于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使得白区工作错左倾的错误走向正确路线;在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召开了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日路线,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中央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1943年3月16日至2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组织上明确了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领导地位加强了中央的集中领导;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召开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清算了历次的机会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党的空前团结,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1947年2月1日召开了中共中央召开了“二月会议”这次会议对解放战争胜利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来看,中共中央政权在延安十三年期间,对当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对党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批评,结合实际的时代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的路线和方针,使党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面对一次次的挑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期间,所召开的这一系列会议,为党的发展以及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并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述,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中来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时期。通过对马列主义的时间,而提出相应的马列主义总结理论。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那个时期党的领导阶层的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毛泽东在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延安时期,他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思想理论论著是毛泽东思想能够建立的理论基础。在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提出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被广泛地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本土化的理论基础,适应中国共产党的长远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结晶,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长远发展。中国共产党能够有以后的重大成就,这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基础是密不可分的。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这篇文章是第一次系统的将毛泽东思想进行论述,充分指明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和实践中指出的道路得到全党的认可,毛泽东思想也在党的领导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完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延安时期都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做出的重要贡献。周恩来在《七大开幕演说》中说道:“最主要的,我们还是依靠了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他指示了我们以新民主主义的方向,他教育了我们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学说,他领导了我们经过中国革命三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伟大的革命力量,经历了无数次革命斗争,克服了无数次艰难困苦,达到了今天的初步胜利。”    三、制定了切合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针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形势,制定了切合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针,这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让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而这重要的方针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以及坚持和平民主团结方针。    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1935年12月中共中亚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重要策略方针。提出团结全民族革命力量共同抗战的口号。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1936年8月1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了“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这一方针的提出促使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使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巨大的改变,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全民族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从危机中解放出来而做出的重大贡献。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稳定团结抗战大局。在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作战战略的改变,使得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反共武装摩擦事件不断发生,导致了如皖南事变等破坏团结的事件发生。在这一历史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的稳固团结的措施,使国民党领导人被迫坚持抗日。在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日对时局宣言》中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这三大政治口号,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坚持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争取和平建国,以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阴谋,使得和平建国道路已无法行通。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举行重要的决策会议,决定了以“打倒蒋介石”来解决内战。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政治任务。这些方针的提出为全民族解放做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永远的财富。1941年王震旅长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进行生产自救,这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条件艰苦,却能为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步的一个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巴志鹏.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3(3).   [2]马齐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创业三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第2卷第3期Vol.2,No.3   

   摘 要:“延安十三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最后带领着广大劳动人民取得胜利的十三年,是党的理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以建立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的认识,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政治;思想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74-02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一共经历十三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错误的战略路线中走出来,制定了自己的理论,建立了正确的方针,从弱小走向了强大,为最后带领广大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做好了准备。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一、进一步确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路线,抵制错误主张    1937年3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政治局扩张会议,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评,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1937年5越2日至14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会议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当的正确路线,确立新形势下党的任务和方针;1937年5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刘少奇、张闻天分别作了《关于白区党与群众工作》、《关于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使得白区工作错左倾的错误走向正确路线;在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召开了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战争的全面抗日路线,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中央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1943年3月16日至2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组织上明确了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领导地位加强了中央的集中领导;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召开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清算了历次的机会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党的空前团结,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1947年2月1日召开了中共中央召开了“二月会议”这次会议对解放战争胜利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来看,中共中央政权在延安十三年期间,对当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对党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批评,结合实际的时代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的路线和方针,使党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面对一次次的挑战。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期间,所召开的这一系列会议,为党的发展以及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将马列主义中国化,并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述,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中来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时期。通过对马列主义的时间,而提出相应的马列主义总结理论。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那个时期党的领导阶层的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毛泽东在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延安时期,他的《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思想理论论著是毛泽东思想能够建立的理论基础。在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提出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时期被广泛地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本土化的理论基础,适应中国共产党的长远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结晶,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长远发展。中国共产党能够有以后的重大成就,这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基础是密不可分的。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这篇文章是第一次系统的将毛泽东思想进行论述,充分指明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实际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和实践中指出的道路得到全党的认可,毛泽东思想也在党的领导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完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延安时期都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做出的重要贡献。周恩来在《七大开幕演说》中说道:“最主要的,我们还是依靠了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英明领导。他指示了我们以新民主主义的方向,他教育了我们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学说,他领导了我们经过中国革命三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伟大的革命力量,经历了无数次革命斗争,克服了无数次艰难困苦,达到了今天的初步胜利。”    三、制定了切合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针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实际形势,制定了切合人民利益的重要方针,这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让中国共产党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而这重要的方针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以及坚持和平民主团结方针。    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1935年12月中共中亚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重要策略方针。提出团结全民族革命力量共同抗战的口号。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1936年8月1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出了“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这一方针的提出促使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使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巨大的改变,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全民族抗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从危机中解放出来而做出的重大贡献。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稳定团结抗战大局。在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作战战略的改变,使得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反共武装摩擦事件不断发生,导致了如皖南事变等破坏团结的事件发生。在这一历史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的稳固团结的措施,使国民党领导人被迫坚持抗日。在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日对时局宣言》中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这三大政治口号,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坚持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争取和平建国,以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阴谋,使得和平建国道路已无法行通。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举行重要的决策会议,决定了以“打倒蒋介石”来解决内战。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政治任务。这些方针的提出为全民族解放做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全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永远的财富。1941年王震旅长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进行生产自救,这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条件艰苦,却能为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步的一个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巴志鹏.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3(3).   [2]马齐彬,陈文斌.中国共产党创业三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3]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第2卷第3期Vol.2,No.3   


相关内容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东城职大红色之旅感悟 今年是中共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深深为我们这个政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光荣和自豪,为我们这个政党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感到欣慰和感动.我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发展中国.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一 ...

  • 延安社会实践总结
  • 追寻红色足迹之旅活动总结 夏日炎炎,当三伏天在不停的炙烤着大地的时候,我们没有惧怕, 因为我们要远离纷杂浮躁的城市,前往那革命先烈们曾经留下过辉煌足迹的红色圣地-延安.这就是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延安精神 传承红色梦想"期望,我们一路去往那红色的心灵殿堂 ...

  •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心得2篇
  •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心得2篇 今年6月15-18日,我所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延安及周边地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期3天的参观学习,使我收获颇深. 一.参观学习过程: 此次延安之行,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学习: (一) 参观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和现场导游的详实讲解使我更加深刻 ...

  •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 继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开展之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展出.连日来,参观展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人们深情回忆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热情赞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达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心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 ...

  •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 今年暑假,很荣幸的成为了我校"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的一员.在为期三天的学习参观活动中,我参观了延安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以及路遥文学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张思德广场进行了现场教学并集体宣誓:聆听了<延安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交流学习心 ...

  •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一)落脚陕北(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到达吴旗镇--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二)延安岁月(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全面抗战的到来 (1937年1月1 ...

  • 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培养一流职教人才doc
  • 与时俱进践行延安精神,培养一流职教人才 --延安精神进校园的实践思考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延安精神就是中国革命史上"最美的花朵".历史造就延安精神,现实需要延安精神,时代丰富延安精神.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 ...

  • 西安培训心得体会
  • 延安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全省政工干部培训班在西安政治学院拉下帷幕,根据教学安排全体参训干部需要在革命老区延安接受两天的红色教育.参观学习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的革命精神. 5月16日晚,我们到达了活动革命圣地--延安.次日早晨开始,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和杨家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 ...

  • 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_试论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_张英琦
  • 2003年8月第12卷第3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anPetroleumInstitute(SocialScience) Aug.,2003Vol.12No.3 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 ---试论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 张英琦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