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 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课题:小圆点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课题:黑与白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
2、设计。
教具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要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所学的正负形,尝试用剪纸或者立体形式动手做一做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课题:主体与背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课题:冰川与晚霞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
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 知识窗" ,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
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
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收拾和整理
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
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
课题:画嗅觉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
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
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
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 什么味道?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发展阶段
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1)小结:可以画下来
(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 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
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
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
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
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五、收拾整理
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
课题:卡通画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卡通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美丽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
二、发展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
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
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三、收拾和整理
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
四、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
课题:双胞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自学: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 双胞胎" 造型?
(对折剪,对折印……)
(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
(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2、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3、 学生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
课题:藏书票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二、 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
(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
(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课题:我和我的小伙伴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彩泥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A 、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 、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2、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三、作业展评
四、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二、发展阶段:
1、出示立体小纸人,学生分析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
总结: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是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三、展示、游戏:
随着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课题:那一刻的我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 那一刻的我" 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动态人物的图片学习运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2、在画面中表现动态的人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3、教师介绍自己在生活中" 那一刻的我" 。
二、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
2、创作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三、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
四、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 那一刻的我" 的画册。 课题:愉快的春游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意盎然的景色。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 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课题:小圆点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课题:黑与白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
2、设计。
教具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要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的所学的正负形,尝试用剪纸或者立体形式动手做一做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课题:主体与背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课题:冰川与晚霞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
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 知识窗" ,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
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
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收拾和整理
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色彩渐变的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
2、用红,橙,黄或蓝,绿,紫等同类色,进行色彩渐变的练习。
课题:画嗅觉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表现几种气味。
2、培养学生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3、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能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轻松,体验过程的愉快,创作的个性化。
2、学生能以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闻到气味的感受。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有样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你们猜猜是什么?(空气)
2、对啊!在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充满着空气,闻一闻, 什么味道?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一下(拿出空气清新剂喷一喷)我们再来闻一闻,现在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闻到这股香味,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感觉吗?
小结:想不到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后会有这么奇妙的感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气味到底有多么奇妙!
二、发展阶段
1、刚刚闻到香味的这种感觉,你能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1)小结:可以画下来
(2)用语言说出来,你能试一试吗?
(3)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
(4)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闻到气味时的表情也很丰富的。谁来试一试? 今天我们主要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感受。揭示课题--画嗅觉
2、老师闻到这股香味,已经把这种感觉画下来了。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空气中的香味的?
小结:这张作品表达了老师闻到香味后愉快的心情体验。
3、除了点和线条以外,还可以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位同学的作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种香味的呢?
学生交流(我们还可以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快乐的体验)
4、大师们也有许多表现香味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5、同学们,你们从生活中找到了哪些味道?打开瓶子让大家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气味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五、收拾整理
妥善处理收集的气味物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
课题:卡通画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卡通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美丽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
二、发展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
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
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三、收拾和整理
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
四、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
课题:双胞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自学: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 双胞胎" 造型?
(对折剪,对折印……)
(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
(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2、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3、 学生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
课题:藏书票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 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二、 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
(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
(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 ,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课题:我和我的小伙伴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
2、学习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的各种造型。
3、体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人物的大体比例关系。
2、通过泥工活动,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彩泥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导入
2、观看人物雕塑资料,引导小学生了解儿童,少年和成人不同的人物比例。3、通过观察,交流讨论,认知小学生的比例关系:
站立时约六个头长,坐在椅子上约五个头长,席地而坐约三个头长。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尝试制作。
A 、通过纠错发指出作品的缺点。
B 、通过模特动作的对比指出不足
2、欣赏优秀泥塑作品,感受雕塑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表现情感要素。
三、作业展评
四、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先创作草稿,用绘画的形式来创作一副作品。再通过泥塑来表现自己的创作,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来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
二、发展阶段:
1、出示立体小纸人,学生分析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
总结: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是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三、展示、游戏:
随着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课题:那一刻的我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
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 那一刻的我" 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动态人物的图片学习运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
2、在画面中表现动态的人物。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在学校生活中一件快乐的事。
2、班级里集体进行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创作素材。
3、教师介绍自己在生活中" 那一刻的我" 。
二、发展阶段
1、小组讨论:自己创作的构思和内容以及画面安排。
2、创作时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方法:如蜡笔画,白描,吹塑纸版画等。
三、收拾和整理: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和材料。
四、课后拓展:将创作作品装订成册,制成一本" 那一刻的我" 的画册。 课题:愉快的春游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意盎然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