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远方是曾经沉睡在我们心湖中的一颗莲子,在孤灯相伴的深宵或明月临窗的静夜,它尖尖翘

翘的嫩茎从水底袅袅娜娜地浮出,并zhàn(1) 放出一朵播撒馨香的粉红莲花。年轻而善感的心

灵最适宜yùn(2) 育远方,于是在比海洋更宽阔,比天空更bï(3) 大的心田中,远方的图画

异彩纷chãng(4) 。

(1) ▲ (2) ▲ (3) ▲ (4) ▲

3.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 。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复行数十步, ▲ 。土地平旷,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 。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爱莲说(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

10.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 。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 。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二)核舟记(节选)(1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每空1分,共4分)

(1)尝贻余核舟一 ▲ (2)清风徐来 ▲ ..

(3)诎右臂支船 ▲ (4)珠可历历数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 ▲ 。

(2)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 。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 ........

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 ”的桃核,

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 ▲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

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 ▲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

了雕刻者④ ▲ 。

答案1.(1)绽 (2)孕 (3)博 (4)呈

11.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

嘲讽)。(每点1分,共2分)

14.答案要点:①长“曾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

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每点1分,共4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荻港(dí) 溃退(kuì) 歼灭(qiān) 杜聿明(yǜ) ....

B.寒噤(jīng)竹篙(hāo) 疟子(nǜe) 泅水(qiǘ) ....

C.瓦砾(lì) 地窖(jiào)偷袭(xí) 鞠躬(jū) ....

D.诣(yì)太守 决眦(cì) 不胜簪( zān)亵(xiâ )玩 ....

2、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 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 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C. 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 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欣然规往。计划 ..

B、谈笑有鸿儒。大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

C、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其两膝相比者。比较 ..

D、大道之行也。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永垂不朽。 流传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朝代)诗人陶渊明 。

B、《爱莲说》的作者刘禹锡,是北宋著名哲学家。

C、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

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诗史”。

D、《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是他的另

一篇小说 《荷花淀》。

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高屋建瓴 月明风清 荡然无存 头发班白

B.张皇失措 眼花缭乱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C.灭绝人性 锐不可挡 凄风苦雨 片语之言

D.名复其实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天昏地暗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将1---7小题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番号后:每题( 2分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

8、文体知识填空。( 2分 )

新闻的结构包括 、 、 、 、 五个部分。

9、⑴、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

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3分 )

a.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

b.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⑵、简要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4分 )

50年代初,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朝鲜,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

与美国一战,并帮助朝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了38线以南。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接受了美国记

者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以下是他们之间的一段

对话,你能读出他们的言外之意吗?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话可就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

上的胜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1 ) 美国记者:(2)周总理:10、根据课文内容默写。(7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石壕吏》一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_____________?(12分)

11、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原文上。(2分)

12、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案牍____________

13、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2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 都是_______ 。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的情趣。(2分)

(二)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4分)

16、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 ..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 ..

18、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2分)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津者。(10分)

21、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2分)

2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 ..

③为宫室、器皿(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6、B 7、D

8、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9、①.a.比喻b.这段话准确生动地说明共产党的力量如广袤的森林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势不可

挡。

②.美国记者: 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周总理:派克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国人民的手下败将。

10、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造化钟

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⑸有吏夜捉人

11、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12、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13、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14、①惟吾德馨 鸿儒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1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

17、①单 老而无子的人 ②杜绝 用门闩插门 ③他的 它,指财物

18、①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 ②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

19、①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

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20、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2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2、①作标记 ②标记 ③做、雕刻 ④对

23、①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4、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八年级语文试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锐不可当( ) zâ( )歪 寒jìn( ) .

老妪( ) 鲜有闻( ) hïng( )儒 ..

2、下列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下列成语出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人问津——《桃花源记》 B.水落石出——《核舟记》

C.天下为公——《礼记》 D.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核舟记》——张潮——清 B.《石壕吏》——杜甫——唐

C.《大道之行也》——戴圣——西汉 D.《陋室铭》——刘禹锡——唐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

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石壕吏》是“三吏三别”中一篇,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D.《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6、古诗文默写(17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 , 。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 。

(3)予独爱莲之 , 。

(4)《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5)《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 , 。

(6)请写出两句有关战争的诗句: , 。

(7)请写出两句有关莲花的诗句: , 。

(8)《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9)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

7、阅读下面一则通讯。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6日电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倒数第三天,在16日上午

的谈判中,主办方丹麦没有取得各国谈判代表的同意,试图将自行拟定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

论。对此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抗议,坚决反对主办方越俎代庖。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

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在大会上三次拍案而起,他对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直言:“这一举动

将严重影响到哥本哈根大会的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等都对中方的表态予以

支持。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我的概括:

(2)、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作为环保主义者的你,请为这次“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拟一条警示标语。(2分)

我拟写的标语是:

8、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4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 ,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法国沦陷区。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

来示众。士兵目光炯炯有神地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

划出一个“V”字来,众人轰动。德国军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过去。一盆冷水

把他浇醒,他又艰难地站起来,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全场一瞬间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腾。

残暴的德国军官颤栗了,他没有想到这个象征胜利的英文字母竟是这般无处不在,无可匹敌。

他垂下头来,看到台下的民众都张开了自己的手臂。

那个德国军官在一刹那间突然明白了他半生都未懂的一个道理:即使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

也无法砍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信念。

1、美国士兵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来,表明什么意义?(3分)

2、文中划线句,写众人为什么先“沉寂”后“沸腾”?(2分)这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2

分)

3、文中描写美国士兵两次用手打出“V”字,在场的敌人和众人先后有怎样不同的反应?(2分)

他这一英雄行为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4、本文表达的中心是什么?(2分)给本文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四、文言文阅读(25分)

(一) (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 ,字 , 代著名诗人。(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便要还家 .②咸来问讯 .

③乃不知有汉 ④无论魏晋 ...

3、从上文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空。 (3分)

( )——( )——(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要写它? (2分)

(二) (12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

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③一士人善画: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案:1、答案略2、C 3、B 4、A 5、B 6、答案见课本

7、(1) 中方代表三次拍案而起,斥丹麦草案。(意思对即可)

(2)语言简洁,有警示性即可,如:减排不落实,地球还在泣。不重视气候问题,就是不重视生

命。 8、我爱蓝色,因为它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二.现代文阅读

1、表明他心中对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2、他的举动出人意外,来得突然,全场惊呆了,因而“沉寂”;但人们很快领悟,为之感动,激

昂的情绪立即海涛般“沸腾”。

写出了人们对德国侵略者无比愤恨、对美国士兵无限崇敬的心情。

3、第一次,敌人“震怒”,人们“轰动”;第二次,敌人吓得“颤栗”,人们群情“沸腾”,跟他一

样“张开自己的手臂”。这一英雄行为,震怒、打击了敌人,教育、鼓舞了民众,这本身更是一种巨大的胜利。

4、胜利的信念是任何暴力所无法扼杀毁灭的,胜利属于人民,侵略者必然失败。“胜利”心中永

存,或“胜利”的故事。

三.文言文阅读(一)

1《桃花源记》,陶渊明,元亮,东晋。2.(1)邀请 (2)都 (3)竟 (4)更不用说

3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 离开桃源4带着妻子儿女以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5现实的黑暗,只有虚构一个并不存在的理想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二)

1、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 逼真 2、①类似,像 ②弯曲 ③善于,擅长 ④早晨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4、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汉字听写题(4分,含卷面分2分)

1.根据提供的读音和解释把正确的词语规范、工整地写横线上。

(1)读音:láng jí ;释义: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2)读音:huāng miù;释义:极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言语或行为怪诞、离奇。

(3)读音:huî rán kāi lǎng;释义: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的样子。比喻因为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变得心情愉快。

(4)读音:qíng tiān pī lì;释义: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1) ▲ (2) ▲ (3) ▲ (4) ▲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

A. 赃物 蜿蜒 锁屑 锐不可当

B. 糟蹋 书藉 蹒跚 长途跋涉

C. 取蒂 云宵 鞠躬 眼花缭乱

D. 制裁 噩耗 肃穆 张皇失措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

B、李明同学站起来说:“蔡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

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

D、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为了避免不再出现搜集材料时的“撞车”现象,老师给我们做了细致的分工。

B.由于积水严重,使我们的救援车辆不得不绕道进入余姚灾区了。

C.青年志愿者的到来,让这所山区小学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D.能否驳倒对方的观点,关键在于事实清楚,道理明白。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子去学校呢?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呢?

B、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学生。

C、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D、《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

A.新闻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陶渊明是唐代大诗人,又名潜。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情景。

C.《石壕吏》是“三吏三别”中一篇,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 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每空0.5分)

①少壮不努力 , ▲ 。《长歌行》

②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③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④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⑤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 ”,左刻“ ▲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魏学洢《核舟记》

⑥《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 ▲ 。

⑦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_________ ▲ , ▲ 。

⑧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一联。 ▲ , ▲ 。

8.名著阅读(4分)

根据你课外对《骆驼祥子》的阅读理解和下列的阅读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提示】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善良,有梦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与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

A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2)模仿示例,选择适合的角度(如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写法),为《骆驼祥子》写一则并列式的书评(不超过20字)

示例:《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9. 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青年时报10月20日)近日,江苏、山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均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拟将对高考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是,高考英语分值将有望减少。改革方案预计于本月底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标题: ▲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8分)

我的沿阶草

①她静静地伏在窗台上,默默地度过了无数个朝夕晨昏。年复一年,除了数日一勺清水外,再也不曾得到过任何微薄的馈赠。

②可许久了,我却喊不出她的名字来,只知道针叶细密地排列在藤条上,无声地展露着生命的韵律。(a)春天,悄然地沿枝条开出极小极小的淡蓝色的小花,不久,便会结出一串串浅绿色的果..

实;而到了秋天,那果实则变得殷红殷红的,远远望去,酷似儿时家乡崖畔上的酸枣或枸杞,委实可爱。

③因为珍惜这果实的色彩,便从不忍心采摘,以致经过漫长严冬,等果实失去了水分,有的偶..

尔落到地上,才捡起来,剥开干瘪的表皮,只见里面一个圆圆的果核,呈黑色,用舌尖一舔,方觉有一种淡淡的酸苦味儿„„

④不料,某日邻居突然闯来,说要拿几粒拿去治病。我为之诧异,忙问道,这果实真能治病?谁知人家要的是根——一种半透明的、状若枣核形的良药,有养阴生津、清肺止咳的功能,名为麦冬。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盆景竟是沿阶草,其根部真是一种止咳药材,可惜的是自己也曾久咳不止,以致卧床成疾,却未能求助于她„„真是两心相近不相知。

⑤b春日将至的日子里,伏案已久后,便抬头伸腰,却见这沿阶草已长出了几条长长的蔓条,上面已爆出了纤弱的叶芽。那嫩绿的色彩,虽幼弱,却透露着一种勃然的生机„„我忽然想到,.

相伴数载,却似乎从未见过她如此诱人的风采惹人注目。

⑥是否因为去年冬天并不严寒的缘故,以致这春天的精灵过早地获取了对春的敏感?但仔细思索后又不以为然。心想,也许是那次邻居的意外寻求,使“含情欲说独无处”的她,从我那突然产生的珍惜之情中找到了归宿,才使心灵贴近了许多。 ..

⑦也许人间至为珍贵的,恰恰是用真诚换来的友情,而理解才是叩开友情之门的钥匙。当她在窗台上默默奉献的时候,因为无人理解,那生命的朝霞才忽而绚丽起来,呈现一派罕见的色彩,展露出一种少有的潇洒„„

⑧我窗台上的沿阶草,你是否因为领受了一次心灵撞击的回音,才使生命的价值获得了升华的快慰?

1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12.在第三、六段中,加点的两个“珍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2分) ▲

13.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结合文意加以赏析。(2分) .....

a.春天,悄然地沿枝条开出极小极小的淡蓝色的小花,不久,便会结出一串串浅绿色的果实。 ..

b.春日将至的日子里,伏案已久后,便抬头伸腰,却见这沿阶草已长出了几条长长的蔓条,上面已爆出了纤弱的叶芽。 .

14.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

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伤,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儿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村里人淳朴,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苞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的家人,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么?

于是20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位老汉的相片,非常像父亲。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选自2013年6月20日《今晚报》)

15.文章以第三人称行文,故事写得极为简洁而富有条理。请你在认真阅读文章后,将下列思路图示补充完整。(2分)

哑父走失,二十年遍寻无着→ ▲ →哑父病重,山民登报寻亲 → ▲

16.文章通过写一个哑巴走失并最终回家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

17.文章篇幅不长,但小山村里的人们和那个走失的父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小山村里的人们(山民)有什么特点?(2分) ▲

18.将文中画线句中的“非常像”改成“就是”好吗?为什么?(4分)

(三)(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 )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又留蚊于素帐中 ..

C.劳力者治于人 D.贤于材人远矣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2.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 答案:

1.(1)狼藉(2)荒谬(3)豁然开朗(4)晴天霹雳

2.D 3.A 4.C 5.C 6.B 7.①老大徒伤悲 ②苔痕上阶绿 ③山山唯落晖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⑤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⑥ 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⑦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⑧示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1)B(2)示例:北京风情的世态图与人力车夫的辛酸史;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与通俗朴素的京味语言;跌宕起伏的买车故事与理想幻灭的沉沦人物(只要扣住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写法的某个角度,对原著进行概括,并用并列短语形式表述即可)

9.多地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或:英语考试成为多地高考改革关注重点)(只要抓住新闻的主要事实即可)

(一)(8分)11. 我对沿阶草的感情变化. (2分)

12.第一个珍惜是因为沿阶草的果实委实可爱,第二个珍惜是我得知她的药用功能后,对她的理解和欣赏。(2分)

13.a“悄然”表现沿阶草在我不注意的时候默默开花,说明我对沿阶草的不关注。

b“爆”非常传神地写出来了沿阶草旺盛的生命力。

14.启示:理解才是打开有情之门的钥匙(理解的重要性)(2分)

(二)(8分)

15.淳朴山民,救养哑父如同亲人 读报见父,知道哑父下落(2分)

16.只要人人都要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2分)

17.山民:这是一群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待人热情的村民。

哑父:这是一个勤劳能干、懂得感恩的聋哑老人。

18.不好。“非常像”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老汉的相片是二十年后所拍,与二十年前的“爸爸”一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改成“就是”,与事实有出入,反而不真实了。(2分)

(三)(8分)19.(1)以„„为亲(赡养) (2)憎恶

20.B 2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2.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四)(6分)23. B(尝,曾经)24.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

25. 勤读书,多写作,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言之成理即可,若能联系自己就更好了)

八年级语文试卷

2.根据拼音提示,在括号内准确地写出汉字。(4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 ),全体都zhân( )sŏng( )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 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 便往往触他之怒。

A.光景 颓唐 情郁于中 琐屑 B.情形 颓废 情动于中 琐碎

C.光景 颓废 情动于中 琐屑 D.情形 颓唐 情郁于中 琐碎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此种情况,人民解放军一方面由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使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难逃。

C.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明亮,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精神。

D.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5. 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 少壮不努力,______ __ _ 。(《长歌行》) (2) ______ 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_________ _ 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乡泪客中尽,_________ _ 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美的名句是: , 。 (6)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是一种永恒的情怀。我们可用杜甫《春望》中“ , ”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 名著考查。(5分)

(1)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 ,我们学的课文 (列举一篇)出自该散文集。(2

分)

(2)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

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

① 他是: ② 作品: ③ 作者:

7.综合性学习。(6分)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共识,但战争离我们并却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班上要开展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2)在这次活动中,要举办一个小游戏说有关战争的成语,请你写出四个描写战争的成语。(2分)

(3)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将全班交流的步骤补充完整。(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生命的绝唱(17分)

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鬼子为了占领这个名叫“鸡蛋砣”的高山阵地,用骡子拖来了十门山炮。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除了劈劈噗噗的火苗声,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除了排长,另一个是十六岁的娃娃兵。娃娃兵念过洋学堂,去年背着父母跑来参军。娃娃兵有文化,会写诗,都是抗战诗,很鼓劲。因为他又瘦又小,大伙儿叫他“瘦干儿。”

这片刻的宁静令排长全身放松,他开始数子弹,还有十二发。排长问:“干——儿,你,还有多少子弹?”瘦干儿说:“五发。”排长问:“你干死了几个?”瘦干儿说:“一个。”“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排长说,“笔杆子不中,打鬼子得用枪杆子。”瘦干儿小声说:“诗,也是武器。”这时炮弹呼啸而来,排长喊声卧倒,便把瘦干儿压在了身子底下。一轮炮击过后,排长从土里拱出来,从身下拉出瘦干儿。

鬼子屎壳螂似的又开始向前挪动。排长瞄准射击,果真一枪一个准儿。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叭——”一枪,一个鬼子倒栽葱。

他们打到只剩一颗手榴弹了。两人开始后撤,但没走出百步,只好停下了——前面是悬崖。 鬼子从从三面包抄过来。排长问:“怕了?瘦干儿咬着牙说:“不怕。” 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

排长搂住瘦干儿,感觉出他身体的轻轻颤动。

“干——儿,咱爷俩一块死,我陪着你,怕啥!”排长说着拧开了手榴弹盖儿,“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的牙齿打着颤,说:“我——不孬。”排长拉出了弹弦,慢慢地在手指上缠绕。瘦干儿忽然说:“排长,别浪费手榴弹,给鬼子留着„„咱跳崖,兴许还能活了„„”排长脸对脸望着瘦干儿说:“对,咱留个囫囵身子。”

排长向鬼子甩出了那颗手榴弹。

排长搂着瘦干儿走到悬崖边。向下一望,瘦干儿闭了眼,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瘦干儿说:“排长,我不是„„排长„„我蒙上眼睛„„行么?”

排长皱皱眉,说:“行!”

瘦干儿又说:“排长,我还要留首诗。”

排长迟疑片刻,说:“也„„行!”

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此时瘦干儿似乎镇定了许多。写

完,瘦干儿把纸装进衣兜里,按了按。“嗤拉”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眼上,说:“排长,给我系上。”排长边系边哽咽地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

瘦干儿嗫嚅着说:“真——的?”

鬼子涌到了山上,惊愕地望着两个人。 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忽然起了一阵风,蒙在瘦干儿眼上的布条竟被风吹得有些招展。蒙着双眼的小战士和排长一起走向了悬崖尽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三年前,我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上的诗。那首诗是这样写的:在牺牲的那一刻/我蒙上了双眼/同志们啊 别说我怯懦/我只是不忍看/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在眼前匆匆掠过

8.文中多次写到“太阳”,有什么作用?(4分)

9.品味下列语句,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4分)

(1)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2)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

10.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痩干儿”这个人物形象。(5分)

11. 作者为什么以“生命的绝唱”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二)(11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8.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选贤与能( ) (2) 矜、寡、孤、独、废疾者( ) ..

19. 下列句中的“为”与“不必为己”中的“为”用法一致的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为宫室、器皿、人物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八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 书写

2.(4分) 霹雳 震悚 (1字1分)

3.(2分) A

4.(2分) D

5.(8分)(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6)“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6.(5分)(1)《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每空1分,共2分)

(2)祥子 《骆驼祥子》 老舍(每空1分,共3分)

7.(6分)(1)示例:A、让和平永驻人间!B、拒绝战争,珍惜和平。(2分)

(2)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打草惊蛇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揭竿而起(任意写四个均可,2分,

错一个扣1分,扣完分数为止)

(3)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小组展示成果;各个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交

流。)(1分)

步骤三:全班评价。(1分)

8.(4分)(1)渲染战场的惨烈、悲壮气氛,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2分);(2)点明时间,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英勇献身、大无畏的精神;(3)深化主旨,对“最

后一抹阳光”的留恋,更反映烈士舍生为国、壮烈牺牲崇高境界。(答对第一点给

2分,后面几点答对一点即可给2分,意思对也给分)

9.(4分)(1)写出了排长看到瘦干儿胆怯的焦急(1分),同时也反映他要激励战友不怕牺牲、英勇就义的心情,更反映他内心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1分)。(2)写出了瘦

干儿内心对生命充满留恋(1分),表现了他由胆怯逐渐镇定下来,并最终下定决心

为国捐躯的心路历程(1分)。(意思对也给分)

10.(5分)(1)背着父母参军报国,上阵杀敌,是个热爱国家的热血青年(1分);(2)能用诗作

武器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说明他是个有文化、有才华的战士(1分);(3)战场上,

英勇无畏,是个勇敢的战士(1分);(4)跳崖前,对生的留恋,最终写诗明志英勇

就义,反映出他是个普通人,有着平凡人的怯懦,但更有战胜怯懦为国牺牲的人性

的光辉(2分)。(意思对也给分)

11.(4分)(1)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内容具体描述了排长和瘦干儿在生命结束

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最美的展现,面对敌人包围,英勇的战士用跳崖的壮举以牺牲

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战士、国家的尊严是一曲生命的绝唱(2分)。(2)题目也反映

小战士最后能战胜对生的留恋,英勇就义,以诗明志谱写了生命的绝唱,从而深

化主旨;(3)题目还揭示了主旨,抒写了作者从烈士们的壮举中获得的一种生命

的感悟、启迪和悲壮感,赞美了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以及面对牺牲时的大无畏精神。

(2分)(答对第一点给2分,后面两点答对一点即可给2分,意思对也给分)

18.(2分)(1)与(举,选拔、推举) (2)孤(幼而无父的人) ..

19.(2分)B,介词。

20.(4分)(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2分)

(2)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远方是曾经沉睡在我们心湖中的一颗莲子,在孤灯相伴的深宵或明月临窗的静夜,它尖尖翘

翘的嫩茎从水底袅袅娜娜地浮出,并zhàn(1) 放出一朵播撒馨香的粉红莲花。年轻而善感的心

灵最适宜yùn(2) 育远方,于是在比海洋更宽阔,比天空更bï(3) 大的心田中,远方的图画

异彩纷chãng(4) 。

(1) ▲ (2) ▲ (3) ▲ (4) ▲

3.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 。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复行数十步, ▲ 。土地平旷,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 。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爱莲说(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

10.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 。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 。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二)核舟记(节选)(1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每空1分,共4分)

(1)尝贻余核舟一 ▲ (2)清风徐来 ▲ ..

(3)诎右臂支船 ▲ (4)珠可历历数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 ▲ 。

(2)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 。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 ........

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 ”的桃核,

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 ▲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

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 ▲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

了雕刻者④ ▲ 。

答案1.(1)绽 (2)孕 (3)博 (4)呈

11.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

嘲讽)。(每点1分,共2分)

14.答案要点:①长“曾不盈寸” ②“各具情态” 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

敞的船舱) 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每点1分,共4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荻港(dí) 溃退(kuì) 歼灭(qiān) 杜聿明(yǜ) ....

B.寒噤(jīng)竹篙(hāo) 疟子(nǜe) 泅水(qiǘ) ....

C.瓦砾(lì) 地窖(jiào)偷袭(xí) 鞠躬(jū) ....

D.诣(yì)太守 决眦(cì) 不胜簪( zān)亵(xiâ )玩 ....

2、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 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 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C. 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 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欣然规往。计划 ..

B、谈笑有鸿儒。大 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

C、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其两膝相比者。比较 ..

D、大道之行也。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永垂不朽。 流传 ...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朝代)诗人陶渊明 。

B、《爱莲说》的作者刘禹锡,是北宋著名哲学家。

C、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

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诗史”。

D、《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是他的另

一篇小说 《荷花淀》。

5.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高屋建瓴 月明风清 荡然无存 头发班白

B.张皇失措 眼花缭乱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C.灭绝人性 锐不可挡 凄风苦雨 片语之言

D.名复其实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天昏地暗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将1---7小题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番号后:每题( 2分 )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

8、文体知识填空。( 2分 )

新闻的结构包括 、 、 、 、 五个部分。

9、⑴、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

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3分 )

a.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

b.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⑵、简要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4分 )

50年代初,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朝鲜,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

与美国一战,并帮助朝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了38线以南。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接受了美国记

者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以下是他们之间的一段

对话,你能读出他们的言外之意吗?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话可就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

上的胜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1 ) 美国记者:(2)周总理:10、根据课文内容默写。(7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石壕吏》一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50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_____________?(12分)

11、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原文上。(2分)

12、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案牍____________

13、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2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 都是_______ 。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的情趣。(2分)

(二)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4分)

16、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 ..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 ..

18、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2分)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津者。(10分)

21、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2分)

2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 ..

③为宫室、器皿(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D 6、B 7、D

8、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9、①.a.比喻b.这段话准确生动地说明共产党的力量如广袤的森林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势不可

挡。

②.美国记者: 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周总理:派克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国人民的手下败将。

10、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造化钟

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⑸有吏夜捉人

11、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12、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13、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14、①惟吾德馨 鸿儒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1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

17、①单 老而无子的人 ②杜绝 用门闩插门 ③他的 它,指财物

18、①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 ②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

19、①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

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20、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2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2、①作标记 ②标记 ③做、雕刻 ④对

23、①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24、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八年级语文试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锐不可当( ) zâ( )歪 寒jìn( ) .

老妪( ) 鲜有闻( ) hïng( )儒 ..

2、下列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2分)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下列成语出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人问津——《桃花源记》 B.水落石出——《核舟记》

C.天下为公——《礼记》 D.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核舟记》——张潮——清 B.《石壕吏》——杜甫——唐

C.《大道之行也》——戴圣——西汉 D.《陋室铭》——刘禹锡——唐

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

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石壕吏》是“三吏三别”中一篇,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D.《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6、古诗文默写(17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 , 。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 。

(3)予独爱莲之 , 。

(4)《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5)《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 , 。

(6)请写出两句有关战争的诗句: , 。

(7)请写出两句有关莲花的诗句: , 。

(8)《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

(9)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 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

7、阅读下面一则通讯。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6日电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倒数第三天,在16日上午

的谈判中,主办方丹麦没有取得各国谈判代表的同意,试图将自行拟定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

论。对此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抗议,坚决反对主办方越俎代庖。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

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在大会上三次拍案而起,他对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直言:“这一举动

将严重影响到哥本哈根大会的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等都对中方的表态予以

支持。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我的概括:

(2)、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作为环保主义者的你,请为这次“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拟一条警示标语。(2分)

我拟写的标语是:

8、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4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 ,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法国沦陷区。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

来示众。士兵目光炯炯有神地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

划出一个“V”字来,众人轰动。德国军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过去。一盆冷水

把他浇醒,他又艰难地站起来,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全场一瞬间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腾。

残暴的德国军官颤栗了,他没有想到这个象征胜利的英文字母竟是这般无处不在,无可匹敌。

他垂下头来,看到台下的民众都张开了自己的手臂。

那个德国军官在一刹那间突然明白了他半生都未懂的一个道理:即使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

也无法砍去这个字母所代表的信念。

1、美国士兵用中指和食指比画出一个“V”字来,表明什么意义?(3分)

2、文中划线句,写众人为什么先“沉寂”后“沸腾”?(2分)这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2

分)

3、文中描写美国士兵两次用手打出“V”字,在场的敌人和众人先后有怎样不同的反应?(2分)

他这一英雄行为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4、本文表达的中心是什么?(2分)给本文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四、文言文阅读(25分)

(一) (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 ,字 , 代著名诗人。(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便要还家 .②咸来问讯 .

③乃不知有汉 ④无论魏晋 ...

3、从上文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空。 (3分)

( )——( )——(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 (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要写它? (2分)

(二) (12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

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 ,【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③一士人善画: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答案:1、答案略2、C 3、B 4、A 5、B 6、答案见课本

7、(1) 中方代表三次拍案而起,斥丹麦草案。(意思对即可)

(2)语言简洁,有警示性即可,如:减排不落实,地球还在泣。不重视气候问题,就是不重视生

命。 8、我爱蓝色,因为它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二.现代文阅读

1、表明他心中对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2、他的举动出人意外,来得突然,全场惊呆了,因而“沉寂”;但人们很快领悟,为之感动,激

昂的情绪立即海涛般“沸腾”。

写出了人们对德国侵略者无比愤恨、对美国士兵无限崇敬的心情。

3、第一次,敌人“震怒”,人们“轰动”;第二次,敌人吓得“颤栗”,人们群情“沸腾”,跟他一

样“张开自己的手臂”。这一英雄行为,震怒、打击了敌人,教育、鼓舞了民众,这本身更是一种巨大的胜利。

4、胜利的信念是任何暴力所无法扼杀毁灭的,胜利属于人民,侵略者必然失败。“胜利”心中永

存,或“胜利”的故事。

三.文言文阅读(一)

1《桃花源记》,陶渊明,元亮,东晋。2.(1)邀请 (2)都 (3)竟 (4)更不用说

3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 离开桃源4带着妻子儿女以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5现实的黑暗,只有虚构一个并不存在的理想社会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二)

1、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 逼真 2、①类似,像 ②弯曲 ③善于,擅长 ④早晨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4、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汉字听写题(4分,含卷面分2分)

1.根据提供的读音和解释把正确的词语规范、工整地写横线上。

(1)读音:láng jí ;释义:形容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2)读音:huāng miù;释义:极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言语或行为怪诞、离奇。

(3)读音:huî rán kāi lǎng;释义: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敞明亮的样子。比喻因为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而变得心情愉快。

(4)读音:qíng tiān pī lì;释义: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1) ▲ (2) ▲ (3) ▲ (4) ▲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

A. 赃物 蜿蜒 锁屑 锐不可当

B. 糟蹋 书藉 蹒跚 长途跋涉

C. 取蒂 云宵 鞠躬 眼花缭乱

D. 制裁 噩耗 肃穆 张皇失措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

B、李明同学站起来说:“蔡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

C、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

D、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为了避免不再出现搜集材料时的“撞车”现象,老师给我们做了细致的分工。

B.由于积水严重,使我们的救援车辆不得不绕道进入余姚灾区了。

C.青年志愿者的到来,让这所山区小学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D.能否驳倒对方的观点,关键在于事实清楚,道理明白。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子去学校呢?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呢?

B、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学生。

C、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D、《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

A.新闻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陶渊明是唐代大诗人,又名潜。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情景。

C.《石壕吏》是“三吏三别”中一篇,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 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每空0.5分)

①少壮不努力 , ▲ 。《长歌行》

②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③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④ ▲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⑤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 ”,左刻“ ▲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魏学洢《核舟记》

⑥《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 ▲ 。

⑦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_________ ▲ , ▲ 。

⑧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一联。 ▲ , ▲ 。

8.名著阅读(4分)

根据你课外对《骆驼祥子》的阅读理解和下列的阅读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提示】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善良,有梦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与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

A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2)模仿示例,选择适合的角度(如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写法),为《骆驼祥子》写一则并列式的书评(不超过20字)

示例:《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9. 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青年时报10月20日)近日,江苏、山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均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间,关于“英语考试到底该如何改”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拟将对高考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项是,高考英语分值将有望减少。改革方案预计于本月底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标题: ▲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8分)

我的沿阶草

①她静静地伏在窗台上,默默地度过了无数个朝夕晨昏。年复一年,除了数日一勺清水外,再也不曾得到过任何微薄的馈赠。

②可许久了,我却喊不出她的名字来,只知道针叶细密地排列在藤条上,无声地展露着生命的韵律。(a)春天,悄然地沿枝条开出极小极小的淡蓝色的小花,不久,便会结出一串串浅绿色的果..

实;而到了秋天,那果实则变得殷红殷红的,远远望去,酷似儿时家乡崖畔上的酸枣或枸杞,委实可爱。

③因为珍惜这果实的色彩,便从不忍心采摘,以致经过漫长严冬,等果实失去了水分,有的偶..

尔落到地上,才捡起来,剥开干瘪的表皮,只见里面一个圆圆的果核,呈黑色,用舌尖一舔,方觉有一种淡淡的酸苦味儿„„

④不料,某日邻居突然闯来,说要拿几粒拿去治病。我为之诧异,忙问道,这果实真能治病?谁知人家要的是根——一种半透明的、状若枣核形的良药,有养阴生津、清肺止咳的功能,名为麦冬。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盆景竟是沿阶草,其根部真是一种止咳药材,可惜的是自己也曾久咳不止,以致卧床成疾,却未能求助于她„„真是两心相近不相知。

⑤b春日将至的日子里,伏案已久后,便抬头伸腰,却见这沿阶草已长出了几条长长的蔓条,上面已爆出了纤弱的叶芽。那嫩绿的色彩,虽幼弱,却透露着一种勃然的生机„„我忽然想到,.

相伴数载,却似乎从未见过她如此诱人的风采惹人注目。

⑥是否因为去年冬天并不严寒的缘故,以致这春天的精灵过早地获取了对春的敏感?但仔细思索后又不以为然。心想,也许是那次邻居的意外寻求,使“含情欲说独无处”的她,从我那突然产生的珍惜之情中找到了归宿,才使心灵贴近了许多。 ..

⑦也许人间至为珍贵的,恰恰是用真诚换来的友情,而理解才是叩开友情之门的钥匙。当她在窗台上默默奉献的时候,因为无人理解,那生命的朝霞才忽而绚丽起来,呈现一派罕见的色彩,展露出一种少有的潇洒„„

⑧我窗台上的沿阶草,你是否因为领受了一次心灵撞击的回音,才使生命的价值获得了升华的快慰?

1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12.在第三、六段中,加点的两个“珍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2分) ▲

13.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结合文意加以赏析。(2分) .....

a.春天,悄然地沿枝条开出极小极小的淡蓝色的小花,不久,便会结出一串串浅绿色的果实。 ..

b.春日将至的日子里,伏案已久后,便抬头伸腰,却见这沿阶草已长出了几条长长的蔓条,上面已爆出了纤弱的叶芽。 .

14.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里人同去的,怎奈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

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

子女们一直在找,一有机会就打听,遍寻无着,时光在寻找中过去了二十多年。

他们渐渐地失望了,每逢过节,多摆一副碗筷,假设着各种结果。不奢望最好的结果,也不敢想最坏的结果。

与此同时,许多年前,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来了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衣衫褴褛,身上到处是伤,已经奄奄一息。

给他吃的,他狼吞虎咽,给他包伤,他默默流泪。问他打哪儿来,他不开口。很久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哑巴。

小山村不富,但村里人淳朴,山林莽莽,生人走得进来走不出去,若不理会他,他也许会死;收留他,只是多双筷子的事,苞米红薯漫山遍野长着的。

哑巴吃饱后,对人们笑,抢着下地干活,哪家活儿重他就到哪家。人们渐渐习惯村里多了个外人,渐渐地都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月为他理一次发,帮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哑巴渐渐老了,力不从心,仍想干活,小山村人就派给他细碎的活计。哑巴仍很开心地干活、吃饭。

促使人们加快寻找哑巴的家人,是因为不久前他生了一场大病,人们连夜将他抬下山抢救才捡回了命。哑巴七十多岁了,按小山村的风俗,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坟,可是坟上写什么字好呢?难道光写“哑巴”么?

于是20年前丢失父亲的那个儿子,有一天看着报纸忽然流下泪来。他看到一位老汉的相片,非常像父亲。 哑巴回家了,他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健康,快乐。离开小山村时,带着山货礼物,带着很多祝福,一步一回头,他舍不得。

这是一个走失者最好的结果。小山村人淡淡地说,这个结果并非那么难得,只要人人都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选自2013年6月20日《今晚报》)

15.文章以第三人称行文,故事写得极为简洁而富有条理。请你在认真阅读文章后,将下列思路图示补充完整。(2分)

哑父走失,二十年遍寻无着→ ▲ →哑父病重,山民登报寻亲 → ▲

16.文章通过写一个哑巴走失并最终回家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

17.文章篇幅不长,但小山村里的人们和那个走失的父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小山村里的人们(山民)有什么特点?(2分) ▲

18.将文中画线句中的“非常像”改成“就是”好吗?为什么?(4分)

(三)(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 ) ..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又留蚊于素帐中 ..

C.劳力者治于人 D.贤于材人远矣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2.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2分)

▲ 答案:

1.(1)狼藉(2)荒谬(3)豁然开朗(4)晴天霹雳

2.D 3.A 4.C 5.C 6.B 7.①老大徒伤悲 ②苔痕上阶绿 ③山山唯落晖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 ⑤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⑥ 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⑦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⑧示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1)B(2)示例:北京风情的世态图与人力车夫的辛酸史;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与通俗朴素的京味语言;跌宕起伏的买车故事与理想幻灭的沉沦人物(只要扣住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或写法的某个角度,对原著进行概括,并用并列短语形式表述即可)

9.多地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或:英语考试成为多地高考改革关注重点)(只要抓住新闻的主要事实即可)

(一)(8分)11. 我对沿阶草的感情变化. (2分)

12.第一个珍惜是因为沿阶草的果实委实可爱,第二个珍惜是我得知她的药用功能后,对她的理解和欣赏。(2分)

13.a“悄然”表现沿阶草在我不注意的时候默默开花,说明我对沿阶草的不关注。

b“爆”非常传神地写出来了沿阶草旺盛的生命力。

14.启示:理解才是打开有情之门的钥匙(理解的重要性)(2分)

(二)(8分)

15.淳朴山民,救养哑父如同亲人 读报见父,知道哑父下落(2分)

16.只要人人都要稍稍善待一下偶遇的陌生人,每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结果。(2分)

17.山民:这是一群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待人热情的村民。

哑父:这是一个勤劳能干、懂得感恩的聋哑老人。

18.不好。“非常像”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老汉的相片是二十年后所拍,与二十年前的“爸爸”一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改成“就是”,与事实有出入,反而不真实了。(2分)

(三)(8分)19.(1)以„„为亲(赡养) (2)憎恶

20.B 2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2.要点: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四)(6分)23. B(尝,曾经)24.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

25. 勤读书,多写作,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着密切联系。(言之成理即可,若能联系自己就更好了)

八年级语文试卷

2.根据拼音提示,在括号内准确地写出汉字。(4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 )lì( ),全体都zhân( )sŏng( )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 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 便往往触他之怒。

A.光景 颓唐 情郁于中 琐屑 B.情形 颓废 情动于中 琐碎

C.光景 颓废 情动于中 琐屑 D.情形 颓唐 情郁于中 琐碎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此种情况,人民解放军一方面由于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使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难逃。

C.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明亮,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精神。

D.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5. 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 少壮不努力,______ __ _ 。(《长歌行》) (2) ______ 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_________ _ 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乡泪客中尽,_________ _ 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美的名句是: , 。 (6)思念家乡,惦念亲人是一种永恒的情怀。我们可用杜甫《春望》中“ , ”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 名著考查。(5分)

(1)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 ,我们学的课文 (列举一篇)出自该散文集。(2

分)

(2)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

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

① 他是: ② 作品: ③ 作者:

7.综合性学习。(6分)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共识,但战争离我们并却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班上要开展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2)在这次活动中,要举办一个小游戏说有关战争的成语,请你写出四个描写战争的成语。(2分)

(3)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将全班交流的步骤补充完整。(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生命的绝唱(17分)

黑色的硝烟弥漫天际,太阳在这黑色烟雾的笼罩下略显浮动。鬼子为了占领这个名叫“鸡蛋砣”的高山阵地,用骡子拖来了十门山炮。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除了劈劈噗噗的火苗声,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一个排的战士打得就剩了两个人。除了排长,另一个是十六岁的娃娃兵。娃娃兵念过洋学堂,去年背着父母跑来参军。娃娃兵有文化,会写诗,都是抗战诗,很鼓劲。因为他又瘦又小,大伙儿叫他“瘦干儿。”

这片刻的宁静令排长全身放松,他开始数子弹,还有十二发。排长问:“干——儿,你,还有多少子弹?”瘦干儿说:“五发。”排长问:“你干死了几个?”瘦干儿说:“一个。”“瞎猫碰到了死耗子。”排长说,“笔杆子不中,打鬼子得用枪杆子。”瘦干儿小声说:“诗,也是武器。”这时炮弹呼啸而来,排长喊声卧倒,便把瘦干儿压在了身子底下。一轮炮击过后,排长从土里拱出来,从身下拉出瘦干儿。

鬼子屎壳螂似的又开始向前挪动。排长瞄准射击,果真一枪一个准儿。瘦干儿看了排长几眼,捂了捂胸口,按住那狂跳的“小兔子”,举枪瞄了好半天,“叭——”一枪,一个鬼子倒栽葱。

他们打到只剩一颗手榴弹了。两人开始后撤,但没走出百步,只好停下了——前面是悬崖。 鬼子从从三面包抄过来。排长问:“怕了?瘦干儿咬着牙说:“不怕。” 太阳渐渐暗淡了光泽,朝西天坠落下去。

排长搂住瘦干儿,感觉出他身体的轻轻颤动。

“干——儿,咱爷俩一块死,我陪着你,怕啥!”排长说着拧开了手榴弹盖儿,“咱队伍里没孬种!”瘦干儿的牙齿打着颤,说:“我——不孬。”排长拉出了弹弦,慢慢地在手指上缠绕。瘦干儿忽然说:“排长,别浪费手榴弹,给鬼子留着„„咱跳崖,兴许还能活了„„”排长脸对脸望着瘦干儿说:“对,咱留个囫囵身子。”

排长向鬼子甩出了那颗手榴弹。

排长搂着瘦干儿走到悬崖边。向下一望,瘦干儿闭了眼,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瘦干儿说:“排长,我不是„„排长„„我蒙上眼睛„„行么?”

排长皱皱眉,说:“行!”

瘦干儿又说:“排长,我还要留首诗。”

排长迟疑片刻,说:“也„„行!”

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此时瘦干儿似乎镇定了许多。写

完,瘦干儿把纸装进衣兜里,按了按。“嗤拉”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蒙在眼上,说:“排长,给我系上。”排长边系边哽咽地说:“其实,你还是个娃娃啊!这样,也不丢脸!”

瘦干儿嗫嚅着说:“真——的?”

鬼子涌到了山上,惊愕地望着两个人。 疲惫的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旅行,西方的山峦被阳光染成一片血红。忽然起了一阵风,蒙在瘦干儿眼上的布条竟被风吹得有些招展。蒙着双眼的小战士和排长一起走向了悬崖尽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叫瘦干儿的兵是我的四叔。三年前,我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到了他那首写在烟盒上的诗。那首诗是这样写的:在牺牲的那一刻/我蒙上了双眼/同志们啊 别说我怯懦/我只是不忍看/不忍看属于我的最后一抹阳光/在眼前匆匆掠过

8.文中多次写到“太阳”,有什么作用?(4分)

9.品味下列语句,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4分)

(1)排长忽然掐住了他的脖子,吼道:“我说过,咱队伍里没孬种!”

(2)瘦干儿摸出了碎纸片,又拿出了笔,坐在地上,开始写诗。

10.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痩干儿”这个人物形象。(5分)

11. 作者为什么以“生命的绝唱”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4分)

(二)(11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8.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选贤与能( ) (2) 矜、寡、孤、独、废疾者( ) ..

19. 下列句中的“为”与“不必为己”中的“为”用法一致的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为宫室、器皿、人物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八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 书写

2.(4分) 霹雳 震悚 (1字1分)

3.(2分) A

4.(2分) D

5.(8分)(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6)“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6.(5分)(1)《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每空1分,共2分)

(2)祥子 《骆驼祥子》 老舍(每空1分,共3分)

7.(6分)(1)示例:A、让和平永驻人间!B、拒绝战争,珍惜和平。(2分)

(2)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打草惊蛇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揭竿而起(任意写四个均可,2分,

错一个扣1分,扣完分数为止)

(3)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小组展示成果;各个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交

流。)(1分)

步骤三:全班评价。(1分)

8.(4分)(1)渲染战场的惨烈、悲壮气氛,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2分);(2)点明时间,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英勇献身、大无畏的精神;(3)深化主旨,对“最

后一抹阳光”的留恋,更反映烈士舍生为国、壮烈牺牲崇高境界。(答对第一点给

2分,后面几点答对一点即可给2分,意思对也给分)

9.(4分)(1)写出了排长看到瘦干儿胆怯的焦急(1分),同时也反映他要激励战友不怕牺牲、英勇就义的心情,更反映他内心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1分)。(2)写出了瘦

干儿内心对生命充满留恋(1分),表现了他由胆怯逐渐镇定下来,并最终下定决心

为国捐躯的心路历程(1分)。(意思对也给分)

10.(5分)(1)背着父母参军报国,上阵杀敌,是个热爱国家的热血青年(1分);(2)能用诗作

武器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说明他是个有文化、有才华的战士(1分);(3)战场上,

英勇无畏,是个勇敢的战士(1分);(4)跳崖前,对生的留恋,最终写诗明志英勇

就义,反映出他是个普通人,有着平凡人的怯懦,但更有战胜怯懦为国牺牲的人性

的光辉(2分)。(意思对也给分)

11.(4分)(1)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内容具体描述了排长和瘦干儿在生命结束

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最美的展现,面对敌人包围,英勇的战士用跳崖的壮举以牺牲

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战士、国家的尊严是一曲生命的绝唱(2分)。(2)题目也反映

小战士最后能战胜对生的留恋,英勇就义,以诗明志谱写了生命的绝唱,从而深

化主旨;(3)题目还揭示了主旨,抒写了作者从烈士们的壮举中获得的一种生命

的感悟、启迪和悲壮感,赞美了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以及面对牺牲时的大无畏精神。

(2分)(答对第一点给2分,后面两点答对一点即可给2分,意思对也给分)

18.(2分)(1)与(举,选拔、推举) (2)孤(幼而无父的人) ..

19.(2分)B,介词。

20.(4分)(1)大道施行时,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2分)

(2)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分)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2014年小升初英语模拟题试卷及答案(三)
  • http://xiao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5-29 字体: 1-6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全国重点中学信息库 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图解小升初择校热降温 养育孩子那些难题 图解小升初就近入学流程 ·幼儿园 ·幼升小 ·小学频道 ·小升初 ·初中频道 ·中考频道 ...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命题:凤泉语文教研组联合编写)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比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16分) fù jìn cǎi hïnɡ jiě dîng zhōng shi ( ) ( ) ( ) ( ) zhēn zhū ní nìnɡ hū huàn jiāo ào ( ) ( ...

  • (彭正虎)七年级语文学年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2014.5
  • 南华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末模拟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 1.B 2.D 3.D 4.A 5.B 6.(1)地维绝 (2)万里赴戎机 (3)鸟向檐上飞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语文综合运 ...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给图画配词语.(11分) 群芳吐 艳 ( )( )峻岭 层峦( )( ) ( )( )起舞 万( )长( ) 悬 ( ( ) 喷( )欲( ) 冉冉 ( )( ) 旭( )东( ) 姹( ( ) 争( )斗( ) 万( ( ) ...

  •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知识基础:(共计40分.) 一.小小书法家.(我会在田字格内写出漂亮工整的钢笔字.本题共计8分.) jùn mǎ xuán wō yì rán jué rán ( ) ( ) ( ) tuí sànɡ rè chén shén jī miào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试卷分析报告
  • 第 32 期 宜宾市教科所编印 2014年7月 宜宾市2014年春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跟踪监测 语文(四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试卷以人教版四下教材为依托,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四个方面考查学生对本册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覆盖面广,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语文思维过程以及解决问题能 ...

  • 四年级语文科测试卷(B)含答案
  • 四年级语文科测试卷(B) 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卷组卷命题人:校对: 3.本测试卷使用有效期:2012 年 5月23日至2012年7月1日. 2 3 参考答案 一. 1. 看拼音写词语 维持 侦察 凯旋 遵守 骚扰 4 欲望 湖畔 固执 邀请 祝贺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