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施工技术方案

江 西 万 基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1500T /D 水 泥 熟 料 水 泥 生 产 线

电 气 安 装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上海富磊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第八项目经理部

上海富磊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审 核 表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江西万基水泥日产1500吨水泥生产线,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牛村105国道旁,它的电源主要来源于信丰县西牛村电网。本工程中的电气及自动化工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石灰石破碎及输送

2、页岩破碎、黏土堆场及输送、原料调配及输送 3、原料配电站 4、原料粉磨及输送

5、烧成窑中、窑尾、生料入窑及废气处理 6、烧成窑头及熟料储存 7、熟料输送及水泥粉磨 8、水泥储存及包散装、成品堆放 9、水泵站及空压机站 10、厂区照明 二、工程任务及施工内容

我方主要承接包括以上所述子相的电气及自动化施工(除电收尘、总降外)。主要内容有:变压器安装,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桥架安装,仪表设备安装,电缆保护管安装,电缆敷设,校接线,仪器仪表调校、试验及系统调试等。

三、主要设备及功率

1、1600KVA 变压器两台 2、1000 KVA变压器两台 3、生料磨主电机1680 KW 4、高温风机710 KW 5、生料磨排风机560 KW 6、煤磨主电机355 KW 7、水泥磨主电机1250KW 8、石灰石破碎主电机355 KW

四、电气、自动化施工简单工序

它包括施工图会审、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人力、材料、工机具等计划的制定,施工主材、辅助材料、工机具、人员准备及其它必要措施。

5.1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核算各车间负荷、电机容量、电缆截面的大小,验证相互配套的可行

性。

核算桥架的大小,确定合理的桥架走向、基准线,确定管线走向及敷

设方式。

检查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和预埋件的牢固度,其应符合设计

要求或设备安装要求。

5.2 材料计划及施工方案的编制

分析设备材料清单,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制定材料计划,尽量节约材料、选型合理,达到安全可靠运行。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专业进度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应起到控制进度,控制质量,切实可行的目的。 5.3 设备开箱、检查、出库

5.3.1 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参与下,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或设备的技术文件及装箱单、设备表等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并应做好记录: A 、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B 、 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备品备件的数量 C 、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D 、 设备有无 缺损件, 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E 、 其它需要纪录的情况

5.4对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 均应妥善保管, 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丢失等. 对已出库的设备应作好防潮防尘处理。

5.5对不合格的或缺损的设备应与甲方管理人员共同处理,并详细记录。 5.6 机具准备

本工程应准备以下机具:

个人工具:老虎钳、8寸扳手、尖嘴钳、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试电笔、电工刀

班组工具:液压弯管器、手动弯管器、管子割刀、电钻、电锤、台虎钳、钢锯、卷尺、电焊机、氧气、乙炔、摇表、万用表、水平尺、钳型电流表等。

工程部工具:试验变压器、信号发生器、大电流发生器、双臂电桥等

六、 电缆保护管安装工程 6.1 材料准备

材料到场后, 应对外观进行检查, 对照图纸要求进行测量. 钢管不应有折扁、裂缝、砂眼等异常现象。 6.2 操作工艺

6.2.1 钢管焊接后应打磨、除锈和涂漆。

6.2.2 下料, 定位要准确, 直径在40mm 以上管口要做成喇叭形。

6.2.3 管口应打磨光滑、护口齐全,在潮湿的环境内应有防潮处理措施。

6.2.4 管子弯制时,不得有裂缝或凹痕现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一般在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径的6倍,暗配不小于10倍。每根管弯制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18m, 二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12m ,三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6m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

6.2.5 当不能直接穿电缆时应穿入引线铁丝。

6.2.6 固定。固定必须牢靠, 安装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 要符合设计要求。成排配管时,钢管的弯曲形状应一致,使外观整齐、美观。

6.2.7 防腐与接地。配管应有可靠的接地和防腐措施。钢管接地跨接处应采用φ6以上圆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mm 。 七、 桥架安装

7.1 桥架施工时应以施工图或会审资料为原则,确定的桥架走向,如需改变时应取得甲方技术人员同意,并具备书面资料。

7.2 施工前对桥架进行强度检查, 材料清点。

7.3 划线。安装时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用粉线找平、找直。确定层数和支撑点布置, 桥架托臂间隔为1.5m ,转角处必须有两个以上支撑点。

7.4 安装。采用螺栓连接, 梯架连接板的连接应紧固,圆头必须在桥架内, 螺母应位于梯架的外侧。不得用电气焊在桥架本体作业。电缆桥架拐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该桥架上最大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梯架每个吊架固定应牢固,电缆桥架在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

7.5 隔板安装。当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敷设在同一桥架内时应加隔离板。

7.6桥架接地。单层或多层桥架敷设,至少有一层敷设扁钢,搭接长度不低于100mm 。电缆桥架不得作为设备接地本体使用。 八、 电缆支架制作安装

8.1 根据图纸确定支架制作的规格、数量、材质要求。 8.2 支架制作。支架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层间间距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2mm, 支架上不得有锐利的突起物,必须平整。

8.3 防腐。制作后刷红丹、灰漆各一次, 并按型号堆放。 8.4 安装。安装时应横平竖直,支架安装距离不大于800mm ,拐弯处两支架距离不得大于500㎜。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盖板及最下层至沟底地面的距离应符合国家规范或设计要求, 遇到特殊地势无法满足要求时, 必须经过认可。

8.5 支架接地。电缆支架接地采用通长扁钢。扁钢搭接处必须有两倍扁钢长度, 焊接面不低于3面。当接地扁钢由土建预埋时, 在支架安装前, 必须先连通,并与全厂主接地相连。从而保证支架有可靠接地。 九、盘柜安装

9.1 盘柜底座制作安装

根据设备尺寸制作盘柜基础,配合土建单位安装预埋铁,便于基础型钢的安装。用水准仪将盘基础找平,再用垫铁将垫实,将盘基础与预埋铁焊成一体,找正用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基础

型钢有不少于两处接地点。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柜(盘) 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9.2盘、柜二次运输

运输中应捆绑牢固, 防止磕碰, 避免元件、仪表及油漆的损坏。根据盘柜的重量及形体大小,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 可采用吊车、汽车或人力搬运等。

9.3 配电柜开箱。应与甲方技术人员一同开箱,对箱体外观和元气件作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9.4 配电柜安装

9.4.1 盘柜在室内的位置应按图确定, 或按土建位置确定。 9.4.2 将已拆包装的盘柜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就位,基本方法为吊车吊装,将盘柜垂直放在滚杠上,平稳推到基础上,用撬棍、千斤顶等工具找正。

9.4.3 找正找平完成后, 将柜体与基础槽钢、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两侧挡板固定牢固。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两侧挡板采用螺栓连接。柜体与基础槽钢最好采用螺栓连接, 如果图纸有安装要求时,应按图纸施工。

柜(盘) 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9.5 配电柜安装在震动场所, 应采取防震措施。

9.6 盘柜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门, 应以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9.7 对抽屉式配电柜, 盘面标志牌,标志框齐全、正确并清晰。小车、抽屉式柜推拉灵活,无卡阻现象,二次回路切换触头和机械、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的动作正确、可靠,电气试验位置应准确。

9.8 盘柜内部设备及接线

盘柜内部完整齐全,固定牢靠,操作部分动作灵活、准确。有两个电源的盘柜、母线的相序排列一致;相对排列的盘柜、母线的相序排列对称,母线色标一致。二次接线准确、牢固,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接地、接零线接线牢固可靠。当同一盘柜内既有接地母线又有接零母线时,应分开接地接零,不允许同一母线接地又接零,且有接地母线和接零母线应用绝缘子彼此绝缘。 十、 电缆敷设

10.1 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电阻试验,6kv 以上电缆应作耐压和泄漏试验。1kv 以下电缆用摇表测试, 不低于10兆欧, 对出库的电缆应妥善保管,并有防潮措施。

10.2 电缆敷设前, 必须核对型号、规格、长度等与设计资料无

误。电缆不得有扭绞、损伤、接头等现象

10.3 敷设前考虑设备容量,电缆能否承受设备的额定电流,不得以小代大。

10.4 电缆敷设时, 不应破坏电缆沟和电缆隧道的防水层。 10.5 电缆敷设时, 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 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有少量裕度, 并作波浪形敷设。并联运行的电力电缆, 其长度应相等。

10.6 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预留长度适度,减少电缆浪费。

1.7 电缆敷设时, 电缆应从盘的上部引出, 应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10.8 不同类别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防止电磁干扰。电缆应排放整齐,不宜交叉。电缆在每个支架上要绑扎牢固,在桥架内敷设时,每隔2m 绑扎一次;水平敷设在电缆首末端及转弯处进行固定,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应尽量按单层敷设,不得超过桥架容量的60%。

电缆弯曲时,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半径, 不应小于下表数据: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倍数)

D —电缆外径

10.9 电缆敷设后,应在电缆两端、中间接头处、隧道及竖井两端安装电缆标示牌,注明电缆编号、用途、型号、走向。并联使

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字迹应清晰, 不易脱落。

10.10 电缆直埋、管内敷设应符合有关标准。

10.11 电缆敷设后应注意保护,避免电缆受到伤害。 十一、 变压器安装

11.1 变压器基础验收

11.2 变压器基础轨道安装, 应有1%~1.5%的斜度

11.3 采用25T 吊车和15T 运输车倒运

11.4 变压器本体安装

变压器本体安装在本工程中,应先用道木将变压器室外砌成3米见方方墩,其高度应略高于变压器基础,再将10#槽钢与变压器基础平行铺上,在槽钢上抹上润滑脂,将变压器吊装置于其上,用倒链将变压器平稳拉入。吊装时, 索具必须检查合格, 钢丝绳必须系在油箱的吊钩上, 变压器顶盖上的吊环只可作吊芯用, 不得用此钩吊装整台变压器,吊绳夹角不大于30度。

装有气体继电器变压器的顶盖,沿气体继电器的气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

安装就位后,严禁电、气焊在器身作业。

11.5 变压器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器身进行检查, 观察有无渗油现象,油面是否在要求位置。

11.6 附件安装

与油箱直接连通的附件内部清洗干净,安装牢固,连接紧密,无渗油现象。膨胀式温度计毛细管的弯曲半径小于50mm ,且管子无压扁和急剧的扭折现象,毛细管过长部分盘放整齐,温包套管充油饱满。有载调压开关的传动部分润滑良好,动作灵活、准确。

11.7 线路连接

高低压端与电缆或母排连接时要求紧密、牢固,连接螺

丝的锁紧装置齐全,瓷套管不应受外力。器身各附件中间连接的导线有保护管,保护管、接线盒固定要牢靠。低压母线相序,标志色必须一致。

11.8 变压器接地

变压器器身要有可靠接地。其零线沿器身向下接至接地

装置的线段,固定牢靠。变压器室周围接地线应离地坪300mm 进行敷设,室内所有支架要与接地母线连通,搭接时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母线宽度的2.5倍。

11.9 高压隔离开关安装

隔离开关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且接触良好;绝缘子表面清洁,不允许有损伤、龟裂,瓷铁粘合牢固;操作机构动作灵活,锁定到位,分合闸空行程小,无振动现象;接地可靠,相序正确。

11.10 高低压母线安装

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母线加工后接触面必须平整。

硬母线水平连接时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以超出螺母2~3扣为宜。母线与接线端子接线时,电气设备接线端子不应受到额外应力。母线水平安装时其夹具应与母线有1~1.5mm 的间隙,当母线立放时,上部压板与母线保持1.5~2mm 间隙。

母线安装后的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应正确。

母线安装时,母线与不带电部件及母线间的安全净距应符合要求。

十二、 电缆校接线

12.1 高压电缆头的制作

绝缘测试, 对芯线做好标记, 并应与电源相序一致。

剥切外护层、焊接地线、剥除统包绝缘、分开芯线、装填充物、缠密封胶、套热收缩电缆头、加热收缩电缆头等操作工艺必须仔细, 并按要求进行。缆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高压电缆头应封闭严密,填料饱满,表面光滑,无砂眼和裂纹。 电缆终端头(中间头) 要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与系统的相序一致。

压接铜(铝)鼻子,用透明聚乙烯带封住铜鼻子下口,防止水浸入线芯内

12.2 电缆头固定牢靠,相序正确,且不得损伤电缆。

12.3 直埋电缆头保护措施完整,标志准确、清晰。

12.4 电缆头安装进柜后,弯曲半径符合有关施工规定。 十三、 电机检查接线

13.1 直流电动机

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值

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

对励磁绕组和电枢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电刷的检查:电刷与转换器集电环接触良好,在刷室内能上、下活动,电刷压力正常、引线和刷架连接紧密,运行时无明显火花。绕线式电机电刷的抬起装置动作可靠,短路刀片接触良好,动作方向与标志一致。

其它规范及设备要求检查的项目

13.2 交流电机的检查

a 、 绝缘电阻的测定

用相应等级的兆欧表分别测得电机各相间、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相应电阻不得小于0.5M Ω。

b 、 直流电阻的测定

用双臂电桥测量各绕组直流电阻, 不小于100KW 或电压为1KV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间的直流电阻差值应小于2%。

c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d 、其它规范及设备要求检查的项目

6.4.4.8.3 接线

电缆端子与电机接线柱连接紧密、密封良好。电机接线柱不得受力,接线端子之间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13.4 接地

每台电机外壳均需可靠接地

接线盒内接地螺栓必须用足够容量的导线与主接地相连

十四、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14.1 避雷针(网) 及其支持件安装

位置正确,分布均匀,固定牢靠,防腐良好。针体垂直,避雷针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避雷针及支持件制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4.2 接地接零线的敷设

接地扁钢应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接地线穿墙有保护管,油漆防腐完整。

焊接连接的焊缝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

接地线焊接长度规定

防雷接地引下线保护管固定牢靠,设置断接卡便于检测,螺栓紧固齐全。

接地接零线,应做好防腐处理。

14.3 接地体安装

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体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 。接地体与接地母线的搭接,采用焊接,焊接面不少于3面,接地体分布应均匀,接地电阻应达到设计要求。电气接地与自动化屏蔽接地应分开。

14.4 隐蔽工程记录应齐全、准确。

十五、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

15.1 安装设施和设备保管

A 、 运抵现场的设备和材料, 应按其要求的保管条件分类入库和妥善保管

B 、 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精密设备, 宜放在温度为5~40o C, 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C 、 执行机构、各种导线、阀门、管件等宜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15.2 开孔位置的选择

A 、测点开孔位置应按设计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如果无规定时, 可根据工艺流程系统图中测点和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相对位置, 按下列规定选定

B 、 测孔应选在管道的直线段上, 测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手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漏的地方

C 、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D 、 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 但不小于200㎜, 压力和温度测孔在同一地点时, 压力测孔必须开凿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

E 、 在同一处的压力或温度测孔中, 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孔应选择在前面

F 、 测量、保护与自动控制用仪表的测点一般不合用一个测点 G 、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地方 15.3 测温元件的安装

A 、 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要满足要求,误差不大于7mm

B 、 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 避免装在阀

门、弯头、以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

C 、 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m 时, 应尽可能垂直安装, 否

则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 例如加装支撑架或加装保护管

D 、 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固混合物管道上安装测

温元件时, 应有防止测温元件被冲击和磨损的措施

E 、 测量料仓温度的热电阻, 插入方向应与落料方向一致 F 、 对于承受压力的插入式测温元件, 采用螺纹或法兰安装

方式时, 必须严格保证其结合面处的密封

G 、 水平装设的热电阻和热电偶, 其接线盒的进线孔一般应朝下

15.4 取压装置的安装

A 、 压力测点位置的选择

A.1 对于气体介质, 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上半部

A.2对于液体介质, 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下半部, 但是不能在管

道的底部

A.3 测量低于0.1Mp a 压力的测点, 其标高应尽量接近测量仪

表, 以减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A.4 二次风压的测点, 应在二次风调节门和二次风喷嘴之间

B 、 取压装置的形式和安装

取压装置用以摄取容器或管道的近压力, 其端头应与内壁

平齐, 不得深入内壁, 且均无毛刺。否则会使介质产生阻力, 形成涡流, 并受动压力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

B.1 取压装置应由取压插座、导压管、取源阀门组成

B.2 测量含有微量灰尘的气体压力时, 取压装置应有吹洗

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水平安装时, 取压管应具有一定坡度

B.3 测量气、粉混合压力时, 取压装置必须带有足够容积的

沉淀器, 将粉尘与空气分离后, 靠粉尘重量返回气、粉管道

B.4 管路水平敷设时, 应保持一定的坡度, 一般应大于1: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12

B.5 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 不允许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成排敷设的管路, 其弯头弧度应一致。

B.6 管路应严密无泄漏, 其严密性试验合格后, 表面应涂防锈漆, 高温管路用耐高温防锈漆。露天敷设的汽水管道应保温 十六、电气调试和试生产

1、调试时间

当电气设备、变压器、自动化设备安装就位后,电缆敷设完毕,校接线后即可进行调试。如正式电源还未送到时,可采用临时电源调试。

2、调试方案

2.1先单机调试,单机打点,后无负荷联动试车。

2.2各种电气设备调试均应有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参加,对个别设备经厂家同意,我方可自行调试。中控调试、直流传动、配料称、转子称等设备应以厂家为主,我方配合。

2.3调试时应广泛阅读图纸、说明书等,深刻理解、领悟其中原理和调试方案,然后通电按照说明书调试。

3、调试安全规定

3.1调试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配电室应铺设绝缘地板。每台设备调试时应有2人以上进行。

3.2在配电室门窗、室外带电设备、盘柜等处应挂安全警示牌或设立安全警示线。

3.3禁止非电气调试人员按动按钮等电气设备。电机启动时,禁止任何人员靠进电机及转动装置。严禁用手和其他东西触摸转动设备。

4、当单机调试和无负荷联动调试完毕后,即可交于甲方试生产。

江 西 万 基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1500T /D 水 泥 熟 料 水 泥 生 产 线

电 气 安 装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上海富磊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第八项目经理部

上海富磊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审 核 表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江西万基水泥日产1500吨水泥生产线,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牛村105国道旁,它的电源主要来源于信丰县西牛村电网。本工程中的电气及自动化工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石灰石破碎及输送

2、页岩破碎、黏土堆场及输送、原料调配及输送 3、原料配电站 4、原料粉磨及输送

5、烧成窑中、窑尾、生料入窑及废气处理 6、烧成窑头及熟料储存 7、熟料输送及水泥粉磨 8、水泥储存及包散装、成品堆放 9、水泵站及空压机站 10、厂区照明 二、工程任务及施工内容

我方主要承接包括以上所述子相的电气及自动化施工(除电收尘、总降外)。主要内容有:变压器安装,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桥架安装,仪表设备安装,电缆保护管安装,电缆敷设,校接线,仪器仪表调校、试验及系统调试等。

三、主要设备及功率

1、1600KVA 变压器两台 2、1000 KVA变压器两台 3、生料磨主电机1680 KW 4、高温风机710 KW 5、生料磨排风机560 KW 6、煤磨主电机355 KW 7、水泥磨主电机1250KW 8、石灰石破碎主电机355 KW

四、电气、自动化施工简单工序

它包括施工图会审、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人力、材料、工机具等计划的制定,施工主材、辅助材料、工机具、人员准备及其它必要措施。

5.1 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核算各车间负荷、电机容量、电缆截面的大小,验证相互配套的可行

性。

核算桥架的大小,确定合理的桥架走向、基准线,确定管线走向及敷

设方式。

检查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和预埋件的牢固度,其应符合设计

要求或设备安装要求。

5.2 材料计划及施工方案的编制

分析设备材料清单,根据施工图纸和实际情况制定材料计划,尽量节约材料、选型合理,达到安全可靠运行。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专业进度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应起到控制进度,控制质量,切实可行的目的。 5.3 设备开箱、检查、出库

5.3.1 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参与下,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或设备的技术文件及装箱单、设备表等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并应做好记录: A 、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B 、 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 备品备件的数量 C 、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D 、 设备有无 缺损件, 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 E 、 其它需要纪录的情况

5.4对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 均应妥善保管, 不得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丢失等. 对已出库的设备应作好防潮防尘处理。

5.5对不合格的或缺损的设备应与甲方管理人员共同处理,并详细记录。 5.6 机具准备

本工程应准备以下机具:

个人工具:老虎钳、8寸扳手、尖嘴钳、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试电笔、电工刀

班组工具:液压弯管器、手动弯管器、管子割刀、电钻、电锤、台虎钳、钢锯、卷尺、电焊机、氧气、乙炔、摇表、万用表、水平尺、钳型电流表等。

工程部工具:试验变压器、信号发生器、大电流发生器、双臂电桥等

六、 电缆保护管安装工程 6.1 材料准备

材料到场后, 应对外观进行检查, 对照图纸要求进行测量. 钢管不应有折扁、裂缝、砂眼等异常现象。 6.2 操作工艺

6.2.1 钢管焊接后应打磨、除锈和涂漆。

6.2.2 下料, 定位要准确, 直径在40mm 以上管口要做成喇叭形。

6.2.3 管口应打磨光滑、护口齐全,在潮湿的环境内应有防潮处理措施。

6.2.4 管子弯制时,不得有裂缝或凹痕现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一般在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径的6倍,暗配不小于10倍。每根管弯制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18m, 二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12m ,三个弯头时管长不大于6m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超过3个,直角弯不超过2个。

6.2.5 当不能直接穿电缆时应穿入引线铁丝。

6.2.6 固定。固定必须牢靠, 安装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 要符合设计要求。成排配管时,钢管的弯曲形状应一致,使外观整齐、美观。

6.2.7 防腐与接地。配管应有可靠的接地和防腐措施。钢管接地跨接处应采用φ6以上圆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mm 。 七、 桥架安装

7.1 桥架施工时应以施工图或会审资料为原则,确定的桥架走向,如需改变时应取得甲方技术人员同意,并具备书面资料。

7.2 施工前对桥架进行强度检查, 材料清点。

7.3 划线。安装时要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用粉线找平、找直。确定层数和支撑点布置, 桥架托臂间隔为1.5m ,转角处必须有两个以上支撑点。

7.4 安装。采用螺栓连接, 梯架连接板的连接应紧固,圆头必须在桥架内, 螺母应位于梯架的外侧。不得用电气焊在桥架本体作业。电缆桥架拐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该桥架上最大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梯架每个吊架固定应牢固,电缆桥架在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

7.5 隔板安装。当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敷设在同一桥架内时应加隔离板。

7.6桥架接地。单层或多层桥架敷设,至少有一层敷设扁钢,搭接长度不低于100mm 。电缆桥架不得作为设备接地本体使用。 八、 电缆支架制作安装

8.1 根据图纸确定支架制作的规格、数量、材质要求。 8.2 支架制作。支架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层间间距应一致,偏差不得大于2mm, 支架上不得有锐利的突起物,必须平整。

8.3 防腐。制作后刷红丹、灰漆各一次, 并按型号堆放。 8.4 安装。安装时应横平竖直,支架安装距离不大于800mm ,拐弯处两支架距离不得大于500㎜。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盖板及最下层至沟底地面的距离应符合国家规范或设计要求, 遇到特殊地势无法满足要求时, 必须经过认可。

8.5 支架接地。电缆支架接地采用通长扁钢。扁钢搭接处必须有两倍扁钢长度, 焊接面不低于3面。当接地扁钢由土建预埋时, 在支架安装前, 必须先连通,并与全厂主接地相连。从而保证支架有可靠接地。 九、盘柜安装

9.1 盘柜底座制作安装

根据设备尺寸制作盘柜基础,配合土建单位安装预埋铁,便于基础型钢的安装。用水准仪将盘基础找平,再用垫铁将垫实,将盘基础与预埋铁焊成一体,找正用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基础

型钢有不少于两处接地点。其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柜(盘) 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9.2盘、柜二次运输

运输中应捆绑牢固, 防止磕碰, 避免元件、仪表及油漆的损坏。根据盘柜的重量及形体大小, 结合现场施工条件, 可采用吊车、汽车或人力搬运等。

9.3 配电柜开箱。应与甲方技术人员一同开箱,对箱体外观和元气件作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9.4 配电柜安装

9.4.1 盘柜在室内的位置应按图确定, 或按土建位置确定。 9.4.2 将已拆包装的盘柜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就位,基本方法为吊车吊装,将盘柜垂直放在滚杠上,平稳推到基础上,用撬棍、千斤顶等工具找正。

9.4.3 找正找平完成后, 将柜体与基础槽钢、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两侧挡板固定牢固。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两侧挡板采用螺栓连接。柜体与基础槽钢最好采用螺栓连接, 如果图纸有安装要求时,应按图纸施工。

柜(盘) 基础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9.5 配电柜安装在震动场所, 应采取防震措施。

9.6 盘柜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门, 应以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9.7 对抽屉式配电柜, 盘面标志牌,标志框齐全、正确并清晰。小车、抽屉式柜推拉灵活,无卡阻现象,二次回路切换触头和机械、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的动作正确、可靠,电气试验位置应准确。

9.8 盘柜内部设备及接线

盘柜内部完整齐全,固定牢靠,操作部分动作灵活、准确。有两个电源的盘柜、母线的相序排列一致;相对排列的盘柜、母线的相序排列对称,母线色标一致。二次接线准确、牢固,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接地、接零线接线牢固可靠。当同一盘柜内既有接地母线又有接零母线时,应分开接地接零,不允许同一母线接地又接零,且有接地母线和接零母线应用绝缘子彼此绝缘。 十、 电缆敷设

10.1 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电阻试验,6kv 以上电缆应作耐压和泄漏试验。1kv 以下电缆用摇表测试, 不低于10兆欧, 对出库的电缆应妥善保管,并有防潮措施。

10.2 电缆敷设前, 必须核对型号、规格、长度等与设计资料无

误。电缆不得有扭绞、损伤、接头等现象

10.3 敷设前考虑设备容量,电缆能否承受设备的额定电流,不得以小代大。

10.4 电缆敷设时, 不应破坏电缆沟和电缆隧道的防水层。 10.5 电缆敷设时, 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可留有备用长度, 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有少量裕度, 并作波浪形敷设。并联运行的电力电缆, 其长度应相等。

10.6 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预留长度适度,减少电缆浪费。

1.7 电缆敷设时, 电缆应从盘的上部引出, 应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10.8 不同类别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防止电磁干扰。电缆应排放整齐,不宜交叉。电缆在每个支架上要绑扎牢固,在桥架内敷设时,每隔2m 绑扎一次;水平敷设在电缆首末端及转弯处进行固定,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敷设时,应尽量按单层敷设,不得超过桥架容量的60%。

电缆弯曲时, 必须有一定的弯曲半径, 不应小于下表数据: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倍数)

D —电缆外径

10.9 电缆敷设后,应在电缆两端、中间接头处、隧道及竖井两端安装电缆标示牌,注明电缆编号、用途、型号、走向。并联使

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字迹应清晰, 不易脱落。

10.10 电缆直埋、管内敷设应符合有关标准。

10.11 电缆敷设后应注意保护,避免电缆受到伤害。 十一、 变压器安装

11.1 变压器基础验收

11.2 变压器基础轨道安装, 应有1%~1.5%的斜度

11.3 采用25T 吊车和15T 运输车倒运

11.4 变压器本体安装

变压器本体安装在本工程中,应先用道木将变压器室外砌成3米见方方墩,其高度应略高于变压器基础,再将10#槽钢与变压器基础平行铺上,在槽钢上抹上润滑脂,将变压器吊装置于其上,用倒链将变压器平稳拉入。吊装时, 索具必须检查合格, 钢丝绳必须系在油箱的吊钩上, 变压器顶盖上的吊环只可作吊芯用, 不得用此钩吊装整台变压器,吊绳夹角不大于30度。

装有气体继电器变压器的顶盖,沿气体继电器的气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

安装就位后,严禁电、气焊在器身作业。

11.5 变压器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器身进行检查, 观察有无渗油现象,油面是否在要求位置。

11.6 附件安装

与油箱直接连通的附件内部清洗干净,安装牢固,连接紧密,无渗油现象。膨胀式温度计毛细管的弯曲半径小于50mm ,且管子无压扁和急剧的扭折现象,毛细管过长部分盘放整齐,温包套管充油饱满。有载调压开关的传动部分润滑良好,动作灵活、准确。

11.7 线路连接

高低压端与电缆或母排连接时要求紧密、牢固,连接螺

丝的锁紧装置齐全,瓷套管不应受外力。器身各附件中间连接的导线有保护管,保护管、接线盒固定要牢靠。低压母线相序,标志色必须一致。

11.8 变压器接地

变压器器身要有可靠接地。其零线沿器身向下接至接地

装置的线段,固定牢靠。变压器室周围接地线应离地坪300mm 进行敷设,室内所有支架要与接地母线连通,搭接时要求搭接长度不少于母线宽度的2.5倍。

11.9 高压隔离开关安装

隔离开关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且接触良好;绝缘子表面清洁,不允许有损伤、龟裂,瓷铁粘合牢固;操作机构动作灵活,锁定到位,分合闸空行程小,无振动现象;接地可靠,相序正确。

11.10 高低压母线安装

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母线加工后接触面必须平整。

硬母线水平连接时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以超出螺母2~3扣为宜。母线与接线端子接线时,电气设备接线端子不应受到额外应力。母线水平安装时其夹具应与母线有1~1.5mm 的间隙,当母线立放时,上部压板与母线保持1.5~2mm 间隙。

母线安装后的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应正确。

母线安装时,母线与不带电部件及母线间的安全净距应符合要求。

十二、 电缆校接线

12.1 高压电缆头的制作

绝缘测试, 对芯线做好标记, 并应与电源相序一致。

剥切外护层、焊接地线、剥除统包绝缘、分开芯线、装填充物、缠密封胶、套热收缩电缆头、加热收缩电缆头等操作工艺必须仔细, 并按要求进行。缆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高压电缆头应封闭严密,填料饱满,表面光滑,无砂眼和裂纹。 电缆终端头(中间头) 要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与系统的相序一致。

压接铜(铝)鼻子,用透明聚乙烯带封住铜鼻子下口,防止水浸入线芯内

12.2 电缆头固定牢靠,相序正确,且不得损伤电缆。

12.3 直埋电缆头保护措施完整,标志准确、清晰。

12.4 电缆头安装进柜后,弯曲半径符合有关施工规定。 十三、 电机检查接线

13.1 直流电动机

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值

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

对励磁绕组和电枢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电刷的检查:电刷与转换器集电环接触良好,在刷室内能上、下活动,电刷压力正常、引线和刷架连接紧密,运行时无明显火花。绕线式电机电刷的抬起装置动作可靠,短路刀片接触良好,动作方向与标志一致。

其它规范及设备要求检查的项目

13.2 交流电机的检查

a 、 绝缘电阻的测定

用相应等级的兆欧表分别测得电机各相间、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相应电阻不得小于0.5M Ω。

b 、 直流电阻的测定

用双臂电桥测量各绕组直流电阻, 不小于100KW 或电压为1KV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间的直流电阻差值应小于2%。

c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d 、其它规范及设备要求检查的项目

6.4.4.8.3 接线

电缆端子与电机接线柱连接紧密、密封良好。电机接线柱不得受力,接线端子之间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13.4 接地

每台电机外壳均需可靠接地

接线盒内接地螺栓必须用足够容量的导线与主接地相连

十四、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14.1 避雷针(网) 及其支持件安装

位置正确,分布均匀,固定牢靠,防腐良好。针体垂直,避雷针规格尺寸和弯曲半径正确,避雷针及支持件制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4.2 接地接零线的敷设

接地扁钢应平直、牢固,固定点间距均匀,接地线穿墙有保护管,油漆防腐完整。

焊接连接的焊缝平整、饱满、无明显气孔。

接地线焊接长度规定

防雷接地引下线保护管固定牢靠,设置断接卡便于检测,螺栓紧固齐全。

接地接零线,应做好防腐处理。

14.3 接地体安装

位置正确,连接牢固,接地体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 。接地体与接地母线的搭接,采用焊接,焊接面不少于3面,接地体分布应均匀,接地电阻应达到设计要求。电气接地与自动化屏蔽接地应分开。

14.4 隐蔽工程记录应齐全、准确。

十五、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

15.1 安装设施和设备保管

A 、 运抵现场的设备和材料, 应按其要求的保管条件分类入库和妥善保管

B 、 测量仪表、控制仪表、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等精密设备, 宜放在温度为5~40o C, 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保温库内

C 、 执行机构、各种导线、阀门、管件等宜放在干燥的封闭库内

15.2 开孔位置的选择

A 、测点开孔位置应按设计或制造厂的规定进行, 如果无规定时, 可根据工艺流程系统图中测点和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相对位置, 按下列规定选定

B 、 测孔应选在管道的直线段上, 测孔应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人孔、手孔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漏的地方

C 、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D 、 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 但不小于200㎜, 压力和温度测孔在同一地点时, 压力测孔必须开凿在温度测孔的前面(按介质流动方向)

E 、 在同一处的压力或温度测孔中, 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测孔应选择在前面

F 、 测量、保护与自动控制用仪表的测点一般不合用一个测点 G 、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应装在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地方 15.3 测温元件的安装

A 、 测温元件的插入深度要满足要求,误差不大于7mm

B 、 测温元件应安装在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 避免装在阀

门、弯头、以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附近

C 、 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m 时, 应尽可能垂直安装, 否

则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 例如加装支撑架或加装保护管

D 、 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固混合物管道上安装测

温元件时, 应有防止测温元件被冲击和磨损的措施

E 、 测量料仓温度的热电阻, 插入方向应与落料方向一致 F 、 对于承受压力的插入式测温元件, 采用螺纹或法兰安装

方式时, 必须严格保证其结合面处的密封

G 、 水平装设的热电阻和热电偶, 其接线盒的进线孔一般应朝下

15.4 取压装置的安装

A 、 压力测点位置的选择

A.1 对于气体介质, 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上半部

A.2对于液体介质, 取压口应在管道的下半部, 但是不能在管

道的底部

A.3 测量低于0.1Mp a 压力的测点, 其标高应尽量接近测量仪

表, 以减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A.4 二次风压的测点, 应在二次风调节门和二次风喷嘴之间

B 、 取压装置的形式和安装

取压装置用以摄取容器或管道的近压力, 其端头应与内壁

平齐, 不得深入内壁, 且均无毛刺。否则会使介质产生阻力, 形成涡流, 并受动压力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

B.1 取压装置应由取压插座、导压管、取源阀门组成

B.2 测量含有微量灰尘的气体压力时, 取压装置应有吹洗

用的堵头和可拆卸的管接头, 水平安装时, 取压管应具有一定坡度

B.3 测量气、粉混合压力时, 取压装置必须带有足够容积的

沉淀器, 将粉尘与空气分离后, 靠粉尘重量返回气、粉管道

B.4 管路水平敷设时, 应保持一定的坡度, 一般应大于1: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12

B.5 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 不允许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成排敷设的管路, 其弯头弧度应一致。

B.6 管路应严密无泄漏, 其严密性试验合格后, 表面应涂防锈漆, 高温管路用耐高温防锈漆。露天敷设的汽水管道应保温 十六、电气调试和试生产

1、调试时间

当电气设备、变压器、自动化设备安装就位后,电缆敷设完毕,校接线后即可进行调试。如正式电源还未送到时,可采用临时电源调试。

2、调试方案

2.1先单机调试,单机打点,后无负荷联动试车。

2.2各种电气设备调试均应有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参加,对个别设备经厂家同意,我方可自行调试。中控调试、直流传动、配料称、转子称等设备应以厂家为主,我方配合。

2.3调试时应广泛阅读图纸、说明书等,深刻理解、领悟其中原理和调试方案,然后通电按照说明书调试。

3、调试安全规定

3.1调试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配电室应铺设绝缘地板。每台设备调试时应有2人以上进行。

3.2在配电室门窗、室外带电设备、盘柜等处应挂安全警示牌或设立安全警示线。

3.3禁止非电气调试人员按动按钮等电气设备。电机启动时,禁止任何人员靠进电机及转动装置。严禁用手和其他东西触摸转动设备。

4、当单机调试和无负荷联动调试完毕后,即可交于甲方试生产。


相关内容

  • 电气专业点检员岗位职责
  • 转炉电气专业点检员岗位职责 1.点检员必须在点检工段长的组织领导下,搞好安全.点检工作,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力保所辖区域设备的正常运行. 2.负责编制转炉区域电气设备的点检标准:依据所制定点检标准制定点检计划:根据点检计划.点检路线进行有序的点检工作并在点检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设备修理维护.处理力所能及的 ...

  • 电气设备外委维修管理规定
  • 办 法 设 备 保 全 处 湖云设„2016‟1号 湖南云峰电气自动化设备外委修理业务管 理暂行办法 1 总 则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电气自动化设备外委修理管理,理顺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加大外委修理项目和费用的审核力度,加强维修过程监控和维修后的验收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外委修理费用,提高修理质量和效率 ...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 ·118·20157月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刘长华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广西 53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特别是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工业的一部分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以电气工 ...

  • 中国智能电气设计培训
  • 关于举办京津冀智能电气暑期师资培训班的 通知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制造业信息化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京津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将面临诸多挑战. 在此时代背景下,为辅助院校深入开展智能电气设计 ...

  • 电气专业毕业设计
  •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专 业 年 级 所在学院和系 完 成 日 期 答 辩 日 期 川口镇35KV 终端变电所电气部分 初步设计 2007-06-12 2007-06-13 : ::::::: 川口镇35KV 终端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摘 要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城网 ...

  • 电气控制装置设计基础
  • 商务合作请联系QQ:3350579506 更多精彩咨询请关注电工365(diangong365) 电工之家QQ群:①群:468193845 ②群:522898769 ③群:125873542 电气控制装置设计包括原理与工艺设计两个方面.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电气控制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内容 ...

  •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重新修订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电气设备及 ...

  • 052515_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气自动化 110-35kv 变电所设计 学生姓名:马 宁 学号: 学院(系) :西南石油学院 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1 年 11 月 26 日 2011 年 12 月 28 日 目 录 标题.摘要.关键 ...

  •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1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08 级电气自动化专业 科 题 班 学 目: 电力电子技术 目:单相相控整流电路的应用 级: 号: 电气 4 班 0801030406 谢武 毛晓英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2011 年 04 月 10 日 目 录 标题.摘要 ...

  • 电气工程施工方案_secret
  • 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一. 电气工程概况 1.1 电气工程主要有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布先系统,电缆电视系统. 1.2 本工程供电电源由本场区10KV开闭所引来两路10KV高电压电源,经电缆沿托盘直接敷设到地下一层变配电室.高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