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的领头人
——杨运镇北岔村支部、村委领导带头抗洪纪实
北岔村是一个由陆屯、北岔、韩屯三个村合并在一起的大村,四面环山,防汛形势十分险峻,然而在大灾面前,村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同志带病坚守岗位,战斗在第一线,村委会主任刘成坤同志灾前行动果断,及时垒砌坝笼子,把灾情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后自救及时抢修道路、及时安排组织生产生活,充分显示了基础村支部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北岔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带头抗洪救灾,为杨运镇北岔村的防汛工作取得优异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8月1日,杨运镇北岔村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同志因病打吊瓶引发了药物过敏,被送到熊岳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治疗。8月2日台风达维预警信息传来,王明义同志带病离开了医院,当日返回北岔村,他和村民委主任刘成坤同志立即召开了3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市、镇下达的迎战台风和预防暴雨洪水的工作意见,迅速启动了防汛工作预案,落实了由4名村干部和26名党员、村民代表包组、包河流、包险户转移、包雨后救灾的工作责任体系。会议结束后,4名村干部和26名党员、村民代表分头组织落实防灾逃险工作措施,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和村文书刘文太、民兵连长赵金波,分别在陆屯、北岔、韩屯三个自然屯按防汛工作预案逐户落实险户转移事项,村委主任刘成坤组织20多名村民在公路靠河一侧编制铁丝网,垒砌石坝,合成石笼子达200多延长米。由于措施得力,“8.3”暴雨洪水来临时,北岔村的防灾防汛工作显示了很好的工作成果,确保了灾情发生后无大害,村级柏油公路与河堤安全无恙。
“8.3”灾情发生后,村委会迅速采取措施,全心投入到灾后自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他们深入村户,稳定群众情绪。暴雨来临前成功地转移了300多名险户村民,实现了暴雨之中无伤亡的可喜局面。灾后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查看农田受灾情况,安抚群众情绪,与村民商讨抗灾救灾措施,鼓励受灾群众克服困难,树立抗灾救灾的信心。
他们靠前服务,降低灾害损失。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各受灾现场,查灾、核灾,指导灾情上报;深入各户,指导群众加强雨后农作物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因洪水和台风损毁的农田、设施农业及其他农作物及时排水、扶正,努力帮助群众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灾后迅速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和抢修田间作业路等工程。他们加紧修复,维护基础设施,并对重灾户落实了居住场所和日常生活用品,稳定了民心、稳定了灾后的社会秩序。 村委会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清淤,对损毁的路段进行加固、修复,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和秋收卖果等问题。
于学忠
抗洪救灾的领头人
——杨运镇北岔村支部、村委领导带头抗洪纪实
北岔村是一个由陆屯、北岔、韩屯三个村合并在一起的大村,四面环山,防汛形势十分险峻,然而在大灾面前,村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同志带病坚守岗位,战斗在第一线,村委会主任刘成坤同志灾前行动果断,及时垒砌坝笼子,把灾情降到了最低程度,灾后自救及时抢修道路、及时安排组织生产生活,充分显示了基础村支部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北岔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带头抗洪救灾,为杨运镇北岔村的防汛工作取得优异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8月1日,杨运镇北岔村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同志因病打吊瓶引发了药物过敏,被送到熊岳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治疗。8月2日台风达维预警信息传来,王明义同志带病离开了医院,当日返回北岔村,他和村民委主任刘成坤同志立即召开了3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市、镇下达的迎战台风和预防暴雨洪水的工作意见,迅速启动了防汛工作预案,落实了由4名村干部和26名党员、村民代表包组、包河流、包险户转移、包雨后救灾的工作责任体系。会议结束后,4名村干部和26名党员、村民代表分头组织落实防灾逃险工作措施,党支部书记王明义和村文书刘文太、民兵连长赵金波,分别在陆屯、北岔、韩屯三个自然屯按防汛工作预案逐户落实险户转移事项,村委主任刘成坤组织20多名村民在公路靠河一侧编制铁丝网,垒砌石坝,合成石笼子达200多延长米。由于措施得力,“8.3”暴雨洪水来临时,北岔村的防灾防汛工作显示了很好的工作成果,确保了灾情发生后无大害,村级柏油公路与河堤安全无恙。
“8.3”灾情发生后,村委会迅速采取措施,全心投入到灾后自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他们深入村户,稳定群众情绪。暴雨来临前成功地转移了300多名险户村民,实现了暴雨之中无伤亡的可喜局面。灾后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查看农田受灾情况,安抚群众情绪,与村民商讨抗灾救灾措施,鼓励受灾群众克服困难,树立抗灾救灾的信心。
他们靠前服务,降低灾害损失。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各受灾现场,查灾、核灾,指导灾情上报;深入各户,指导群众加强雨后农作物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因洪水和台风损毁的农田、设施农业及其他农作物及时排水、扶正,努力帮助群众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灾后迅速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和抢修田间作业路等工程。他们加紧修复,维护基础设施,并对重灾户落实了居住场所和日常生活用品,稳定了民心、稳定了灾后的社会秩序。 村委会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清淤,对损毁的路段进行加固、修复,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和秋收卖果等问题。
于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