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亲情,书写母爱”作文指导课
[教学设想]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缺乏监管、教育难、与父母有代沟,以至孝心在心中渐渐淡化,一谈到家庭就有种反感,一说到父母就更没什么好谈的。这种亲情的淡化,真情与心的偏离,又加上一般农村学生写作中不知道如何表达与抒发的情感的现象,我进行了这一堂亲情作文指导课。让学生体悟亲情,用真情与母亲对白,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真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
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
4、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抒写真情,激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以我手写我心”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 ,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 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 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 “体验亲情,书写母爱”(展示课题) 。
师:说起母爱,老师想到了阎维文的一首歌——《母亲》 。同学们会唱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跟唱。同时,总结一下歌曲里面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
附阎维文歌曲《母亲》的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不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 的 妈!
生回答: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包三鲜馅,我们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我们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我们高兴时,母亲会乐开花。
师:是啊,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那我想知道:这些小事,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回答略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时时刻刻无私地深爱着我们,她们也同样的伟大。如果老师要求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感动情节写下来,该如何落笔呢?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几招。
三、探究佳作的情感精髓,追寻真情流露的方法
1、标题含情。我们知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拟一个好的标题呢?把握两个原则就行。其一,标题要小角度,标题涉及的范围越小越好。如把题拟成“感受母爱”,开口就比较大,写时就不容易把握。其二、标题要具体化,要有内容,流露情感。如果拟成“母爱”、“爱的力量”等就显得空洞,起不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若拟成“留言条”、“ 浓浓粥中情”、“妈妈的唠叨”、“我是妈妈的小棉袄”、“我和妈妈冷战”、“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妈爱似水”等具体的题目,读者一眼就可以知道文章所写的大致内容,又容易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好处不言而喻。 如: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生例文】《浓浓粥中情》
这篇文章中小作者着眼点非常好,没有直接说母亲如何疼爱我,而是从“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极小的角度入手,通过“我”因怕迟到拒绝喝母亲为我熬的养胃粥,并且用话语伤到母亲,到后来明白真相十分忏悔等感受的描写,不仅刻画了一个不太懂事孩子的转变过程,更突出了无私、永恒的母爱。
(板书:标题含情——勤于动脑,拟好标题)
2、叙事传情。通常我们通过叙述母亲的某些事来赞美母亲,或者侧面表现或者反面烘托,这样流露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就是通过写母亲教育“我”的几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的,其中有对我的严格要求,也有对我的独特教育。如“我小时候身体弱,母亲为了保护我,就不准我乱跑乱跳”,“母亲很注意保护我的自尊,从不在别人面前打我、骂我。而是第二天早上对我进行教育,让我认错,教我做人”等。通过对母亲生活中几个片断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
(板书:叙事传情——善于观察,体会母爱。)
3、细节衬情。抓住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细小神情、动作及微妙的心理活动及环境,进行精心刻画,从而衬托作者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对自己父母及长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从不知道感恩。叫他写表现亲情的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
如:课件展示:《羚羊跪拜》跪拜的细节。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藏羚羊眼里流出来。
当老猎人就在他瞄准母羚羊而准备射击的时候,母羚羊突然回过了头。老猎人本以为她要逃跑,没想到母羚羊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竟然跪在了猎人的面前。这是母羚羊的最后哀求,虽然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它的这种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却令人类震撼。
其实我们的生活虽没有作品中、故事中那样轰轰烈烈,生活中母爱无时无刻不洋溢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细细品味。
讨论一:现在你能说几句体现母爱的一些细节吗?
组织学生发言。(略)
讨论二:如何来描写这些细节?(用什么方法)
组织学生发言。(略)(可作提示: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修辞的运用、抒情表达方式的运用等。
(板书:细节衬情——捕捉细节,凸现情境)
四、范文引导
1、多媒体展示范文一《妈妈的唠叨之歌》 。
师:这是我们同龄人的一篇习作。请大家自由朗读,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范文《妈妈的唠叨之歌》片段)
生:文中的妈妈爱唠叨。
师:你觉得作者讨厌妈妈的唠叨吗?何以见得?
生 :不会,作者感受到妈妈的唠叨是对自己的爱,他把妈妈的唠叨称为“歌” 。
师:说的好!你的母亲会唠叨吗?
师:你读的懂妈妈的唠叨吗?
生:能,那是对我的关心。
师:其他同学呢,你的妈妈会唠叨吗?会的请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看来我们的母亲也是爱唠叨的。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小事体现了爱, 原来唠叨也是爱呀!那么母亲的严格要求呢?
生:也是爱的体现。
师:对,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小作者写作时选取了妈妈的唠叨来体现母爱,这说明他平时对母亲的言行观察的很仔细。这是否也给我们启示呢?
明确 :平时应多观察母亲,要多留心妈妈的语言和动作。你看作者就很好的把妈妈的唠叨语言写出来了。
师:说的很好。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 (板书: 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 )
2、多媒体展示范文二《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
师:这样我们有许多小事可以写,那该如何取舍呢?我们来看范文二《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请推荐我们班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 (一名学生朗读)
师:谢谢!读的很好。看了本文后,谁能说说哪个情节最令你感动吗?
生: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就叮嘱她别来学校,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无意中,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这个情节最令我感动。
师:为什么呢?
生 :因为作者不让母亲来,可他母亲还是来躲在角落里看他。 而且是默默地走回家,为的是省下车钱。
师:那我就奇怪了,不让来就不来好了,干嘛还要来呢?
生 :因为母亲对孩子非常关心,放心不下。
师:那为啥要偷偷的来呢?
生 :因为作者不愿让同学们看见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就叮嘱她别来学校。
师:说的好!这件小事足以体现母爱。如果我把原文改成这样呢。(多媒体展示改文:有一次,我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躲在角落里来看我,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妈妈,你真是太好了! )
师:你觉得原文好,还是改文好?为什么?
生 :原文好。因为原文讲了不让母亲来,可她还来。而改掉的没有讲“我”不让母亲来,这样不能更好的体现妈妈的爱。
师:分析的好极了。
生 :原文好,因为原文“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暗地谴责自己:你太自私了!”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改文没有。
师:对。大家注意到了吗?作者选取的是一件小事还是大事?
生(齐答):小事。
师:那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呢?
明确:我们写作时可选取日常小事来表现母爱。应该选取感人的情节来写。写作时把事情的缘由和当时的感受写出来。 师:对,特别应把当时的情境交代清楚,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 来,我们总结一下: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板书: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
五、学以致用
师:(多媒体展示)
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 母亲。
2、回家时为母亲做一件小事,体会母亲的反映。
3、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体会母爱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多媒体展示: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
教学反思:
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情感和欲望。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第一篇例文的分析明确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入文,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母亲的唠叨等) ,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的状况;通过第二篇例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件(细节)来表现人物,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写作中情境交代的重要性,从而能使文章感人,富有真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去观察,既抓住事物现象,又能充分感受和体会。 2、放胆想象,联系生活,关注生命。 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泉,他们创造的语言都与生活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励他们敢于探索。 3、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口语表达。 教学中应主张信息的立体交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是学生的老师,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4、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写法。 学生作文自由不等于没有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调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分析与反思]
1、本课以话说“母爱”贯彻始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本课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用歌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2、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所以本节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以我手写我心”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
3、“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借助观看多媒体,听感人故事,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至爱亲情。
附例文: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 。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 “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 上了。 ”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 “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 ”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 喊: “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 ”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 时,妈妈又唱了: “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
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 脚下守着几亩地辛勤耕作的母亲。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整天玩耍在田野间, 从未走出过大山。 4岁那年, 父亲随山里的打工队伍走了,去了深圳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后来父亲 托人带来书信,逼着母亲与他离了婚。那一日,我孤独地守在破旧的 小屋中,看见母亲跌跌碰碰地从村委回来。她抱着我,失声痛哭。那 件事深深地震撼
着我幼小而纯真的心, 我发誓, 一定要为母亲争口气。 10岁时,我来到城里的姑姑家,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饱尝了寄人篱 下的寂寞,是母亲一直给我生活的动力。 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 就叮嘱她别来学校, 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 无意中, 从姑姑口里得知, 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 的是省下车钱。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 暗地谴责自己:你太自私了! 那以后,当我主动请母亲来学校时,她却怎么也不肯来。她一个人守着几亩田,为了我——她心中唯一的希望。母亲,我曾给了你太 深的伤害,你却仍然一如既往,给予我你所能给的一切。好似我在你 那儿存了一笔感情的巨款,可以随我尽情挥霍似的。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的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当我在繁华的都 市学习,受到嘲笑或极少的表扬时,我都在心里默念:你是母亲唯一 的希望,你不可以后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读着孟郊的《游子吟》 ,我似乎又飞回了那弥漫 着泥土气息的大山脚下,依稀望见母亲伫立的身影。我在内心深处默 念着: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我永远爱你、敬你! 浓浓粥中情
“爱”无处不在,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碗热腾腾的粥。
——题记
“叮——”,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甜蜜的睡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一看,呵!太阳早已升几丈高了。我“忽”的一下坐了起来,咦,我的衣服呢?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上衣,裤子有不知去了那里,终于找到了裤子,可拖鞋在那里。 眼看就要到上课时间了,我急忙背上书包准备冲出家门。
“儿子,赶紧把粥喝了再走”,妈妈端着已经凉好的粥站在我面前。我连头也没抬,一边穿鞋一边说:“我走了,回来再喝。”“不吃早饭不好,你的胃„„”“你烦不烦呀,不就是一碗粥吗?”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没好气地回敬了妈妈一句。回头看着满脸的疲惫妈妈,心中闪过一丝愧疚,我知道那是她早上5点钟就起床给我熬的补胃的粥。可是我心里想的只是千万别迟到,于是把门一摔,丢下一脸失望和无奈的妈妈,头也不回地向学校奔去。
上了两节课后,我后悔了,那不争气的胃开始隐隐地痛了起来。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原来伟大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放心的吃鱼肉,自己竟然坚持吃了一辈子的鱼头。我猛然想起了早晨妈妈逼我喝粥的情景。多少个夜晚,我在睡眼朦胧中看见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把花生、红豆、莲子、黑米,一样一样的洗好,再用温水泡好,然后才满意的上床睡觉;又有多少个早上,天还不亮她就已经起床,为我熬一碗我从来就不怎么喝的粥。因为我的胃从小就不好,妈妈就四处为我打听治疗的方法,我害怕吃药,妈妈不知从那里听说喝粥可以养胃,就„„可是,我却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只是毫无怨言地默默把浓浓的爱熬进了粥中,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盛开一缕缕母爱的馨香。
明天,我一定早早的起床,仔细地品尝妈妈为我熬的那碗浓浓的粥。
“体验亲情,书写母爱”作文指导课
[教学设想]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缺乏监管、教育难、与父母有代沟,以至孝心在心中渐渐淡化,一谈到家庭就有种反感,一说到父母就更没什么好谈的。这种亲情的淡化,真情与心的偏离,又加上一般农村学生写作中不知道如何表达与抒发的情感的现象,我进行了这一堂亲情作文指导课。让学生体悟亲情,用真情与母亲对白,来一次心与心的真挚的交流,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真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
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
4、唤醒学生的心灵世界,抒写真情,激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以我手写我心”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让学生欣赏、跟唱。
二、新课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烛光里的妈妈》 ,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那么听着这首歌,你有想到了什么呢? 生:母亲。
生:妈妈对我的关心。
师:是呀,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我们全部的爱。 可以说母爱,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话题。今天,老师愿和你们一道 “体验亲情,书写母爱”(展示课题) 。
师:说起母爱,老师想到了阎维文的一首歌——《母亲》 。同学们会唱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跟唱。同时,总结一下歌曲里面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
附阎维文歌曲《母亲》的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不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 的 妈!
生回答: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包三鲜馅,我们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我们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我们高兴时,母亲会乐开花。
师:是啊,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那我想知道:这些小事,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回答略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正如歌曲中所唱的那样,时时刻刻无私地深爱着我们,她们也同样的伟大。如果老师要求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感动情节写下来,该如何落笔呢?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几招。
三、探究佳作的情感精髓,追寻真情流露的方法
1、标题含情。我们知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拟一个好的标题呢?把握两个原则就行。其一,标题要小角度,标题涉及的范围越小越好。如把题拟成“感受母爱”,开口就比较大,写时就不容易把握。其二、标题要具体化,要有内容,流露情感。如果拟成“母爱”、“爱的力量”等就显得空洞,起不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若拟成“留言条”、“ 浓浓粥中情”、“妈妈的唠叨”、“我是妈妈的小棉袄”、“我和妈妈冷战”、“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妈爱似水”等具体的题目,读者一眼就可以知道文章所写的大致内容,又容易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好处不言而喻。 如:大屏幕多媒体展示:【学生例文】《浓浓粥中情》
这篇文章中小作者着眼点非常好,没有直接说母亲如何疼爱我,而是从“粥”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极小的角度入手,通过“我”因怕迟到拒绝喝母亲为我熬的养胃粥,并且用话语伤到母亲,到后来明白真相十分忏悔等感受的描写,不仅刻画了一个不太懂事孩子的转变过程,更突出了无私、永恒的母爱。
(板书:标题含情——勤于动脑,拟好标题)
2、叙事传情。通常我们通过叙述母亲的某些事来赞美母亲,或者侧面表现或者反面烘托,这样流露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如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就是通过写母亲教育“我”的几件具体的事来表现的,其中有对我的严格要求,也有对我的独特教育。如“我小时候身体弱,母亲为了保护我,就不准我乱跑乱跳”,“母亲很注意保护我的自尊,从不在别人面前打我、骂我。而是第二天早上对我进行教育,让我认错,教我做人”等。通过对母亲生活中几个片断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
(板书:叙事传情——善于观察,体会母爱。)
3、细节衬情。抓住日常生活中人物的细小神情、动作及微妙的心理活动及环境,进行精心刻画,从而衬托作者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对自己父母及长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从不知道感恩。叫他写表现亲情的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说真话诉真情,就能打动读者。
如:课件展示:《羚羊跪拜》跪拜的细节。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藏羚羊眼里流出来。
当老猎人就在他瞄准母羚羊而准备射击的时候,母羚羊突然回过了头。老猎人本以为她要逃跑,没想到母羚羊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竟然跪在了猎人的面前。这是母羚羊的最后哀求,虽然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它的这种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却令人类震撼。
其实我们的生活虽没有作品中、故事中那样轰轰烈烈,生活中母爱无时无刻不洋溢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细细品味。
讨论一:现在你能说几句体现母爱的一些细节吗?
组织学生发言。(略)
讨论二:如何来描写这些细节?(用什么方法)
组织学生发言。(略)(可作提示: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修辞的运用、抒情表达方式的运用等。
(板书:细节衬情——捕捉细节,凸现情境)
四、范文引导
1、多媒体展示范文一《妈妈的唠叨之歌》 。
师:这是我们同龄人的一篇习作。请大家自由朗读,然后回答这个问题:文中的妈妈有怎样的特点?(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范文《妈妈的唠叨之歌》片段)
生:文中的妈妈爱唠叨。
师:你觉得作者讨厌妈妈的唠叨吗?何以见得?
生 :不会,作者感受到妈妈的唠叨是对自己的爱,他把妈妈的唠叨称为“歌” 。
师:说的好!你的母亲会唠叨吗?
师:你读的懂妈妈的唠叨吗?
生:能,那是对我的关心。
师:其他同学呢,你的妈妈会唠叨吗?会的请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看来我们的母亲也是爱唠叨的。 母亲为我们所做的小事体现了爱, 原来唠叨也是爱呀!那么母亲的严格要求呢?
生:也是爱的体现。
师:对,只是爱的方式不同。小作者写作时选取了妈妈的唠叨来体现母爱,这说明他平时对母亲的言行观察的很仔细。这是否也给我们启示呢?
明确 :平时应多观察母亲,要多留心妈妈的语言和动作。你看作者就很好的把妈妈的唠叨语言写出来了。
师:说的很好。在生活中多观察母亲,多理解母亲,那么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母爱的材料。 (板书: 善于观察生活,体会母爱。 )
2、多媒体展示范文二《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
师:这样我们有许多小事可以写,那该如何取舍呢?我们来看范文二《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请推荐我们班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 (一名学生朗读)
师:谢谢!读的很好。看了本文后,谁能说说哪个情节最令你感动吗?
生: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就叮嘱她别来学校,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无意中,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这个情节最令我感动。
师:为什么呢?
生 :因为作者不让母亲来,可他母亲还是来躲在角落里看他。 而且是默默地走回家,为的是省下车钱。
师:那我就奇怪了,不让来就不来好了,干嘛还要来呢?
生 :因为母亲对孩子非常关心,放心不下。
师:那为啥要偷偷的来呢?
生 :因为作者不愿让同学们看见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就叮嘱她别来学校。
师:说的好!这件小事足以体现母爱。如果我把原文改成这样呢。(多媒体展示改文:有一次,我从姑姑口里得知,母亲每星期都躲在角落里来看我,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的是省下车钱。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暗地说:妈妈,你真是太好了! )
师:你觉得原文好,还是改文好?为什么?
生 :原文好。因为原文讲了不让母亲来,可她还来。而改掉的没有讲“我”不让母亲来,这样不能更好的体现妈妈的爱。
师:分析的好极了。
生 :原文好,因为原文“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暗地谴责自己:你太自私了!”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改文没有。
师:对。大家注意到了吗?作者选取的是一件小事还是大事?
生(齐答):小事。
师:那哪位同学能说说本文给我们的写作启示呢?
明确:我们写作时可选取日常小事来表现母爱。应该选取感人的情节来写。写作时把事情的缘由和当时的感受写出来。 师:对,特别应把当时的情境交代清楚,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 来,我们总结一下: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板书:选取细节材料,凸现情境。 )
五、学以致用
师:(多媒体展示)
1、在生活中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 母亲。
2、回家时为母亲做一件小事,体会母亲的反映。
3、用心观察、感受母亲爱你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多样化的描写,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教师结束语:这次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母亲伟大无私的爱。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发现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了母亲。就让我们从感受母爱,体会母爱开始,去感受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爱,从而爱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的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多媒体展示: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学做真人。 )
教学反思:
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只有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起学生写作的情感和欲望。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第一篇例文的分析明确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入文,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母亲的唠叨等) ,从而解决学生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的状况;通过第二篇例文的分析,引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事件(细节)来表现人物,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写作中情境交代的重要性,从而能使文章感人,富有真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体验是归宿。学生的情感一般来自于直接的体验,观察是最根本的。没有观察就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的素材。重要的是让学生用心去观察,既抓住事物现象,又能充分感受和体会。 2、放胆想象,联系生活,关注生命。 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生活是学生想象的源泉,他们创造的语言都与生活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激励他们敢于探索。 3、互动合作,不拘一格,口语表达。 教学中应主张信息的立体交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学生是学生的老师,平等互动的关系促成了民主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现。 4、教师调控,创设情境,渗透写法。 学生作文自由不等于没有教师的主导,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指导、调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场景、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实的体验。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更好的表现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分析与反思]
1、本课以话说“母爱”贯彻始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本课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用歌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2、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所以本节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以我手写我心”来表达对母爱的理解与赞美。
3、“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借助观看多媒体,听感人故事,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至爱亲情。
附例文:
妈妈的唠叨之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 。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 “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 上了。 ”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 “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 ”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 喊: “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 ”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 时,妈妈又唱了: “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
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读着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我的思绪不禁飘散开来,飘向那远在大山 脚下守着几亩地辛勤耕作的母亲。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整天玩耍在田野间, 从未走出过大山。 4岁那年, 父亲随山里的打工队伍走了,去了深圳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后来父亲 托人带来书信,逼着母亲与他离了婚。那一日,我孤独地守在破旧的 小屋中,看见母亲跌跌碰碰地从村委回来。她抱着我,失声痛哭。那 件事深深地震撼
着我幼小而纯真的心, 我发誓, 一定要为母亲争口气。 10岁时,我来到城里的姑姑家,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饱尝了寄人篱 下的寂寞,是母亲一直给我生活的动力。 不知怎的,我不愿让同学们看见我那农村模样的母亲,于是,我 就叮嘱她别来学校, 东西可以让别人带来。 无意中, 从姑姑口里得知, 母亲每星期都来看我,都是躲在角落里,然后,默默地走回家去,为 的是省下车钱。听着,听着,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暗 暗地谴责自己:你太自私了! 那以后,当我主动请母亲来学校时,她却怎么也不肯来。她一个人守着几亩田,为了我——她心中唯一的希望。母亲,我曾给了你太 深的伤害,你却仍然一如既往,给予我你所能给的一切。好似我在你 那儿存了一笔感情的巨款,可以随我尽情挥霍似的。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的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当我在繁华的都 市学习,受到嘲笑或极少的表扬时,我都在心里默念:你是母亲唯一 的希望,你不可以后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 心,报得三春晖?”读着孟郊的《游子吟》 ,我似乎又飞回了那弥漫 着泥土气息的大山脚下,依稀望见母亲伫立的身影。我在内心深处默 念着:母亲,你是我一生的感动!我永远爱你、敬你! 浓浓粥中情
“爱”无处不在,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碗热腾腾的粥。
——题记
“叮——”,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甜蜜的睡梦中惊醒,睁开朦胧的双眼一看,呵!太阳早已升几丈高了。我“忽”的一下坐了起来,咦,我的衣服呢?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上衣,裤子有不知去了那里,终于找到了裤子,可拖鞋在那里。 眼看就要到上课时间了,我急忙背上书包准备冲出家门。
“儿子,赶紧把粥喝了再走”,妈妈端着已经凉好的粥站在我面前。我连头也没抬,一边穿鞋一边说:“我走了,回来再喝。”“不吃早饭不好,你的胃„„”“你烦不烦呀,不就是一碗粥吗?”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没好气地回敬了妈妈一句。回头看着满脸的疲惫妈妈,心中闪过一丝愧疚,我知道那是她早上5点钟就起床给我熬的补胃的粥。可是我心里想的只是千万别迟到,于是把门一摔,丢下一脸失望和无奈的妈妈,头也不回地向学校奔去。
上了两节课后,我后悔了,那不争气的胃开始隐隐地痛了起来。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原来伟大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放心的吃鱼肉,自己竟然坚持吃了一辈子的鱼头。我猛然想起了早晨妈妈逼我喝粥的情景。多少个夜晚,我在睡眼朦胧中看见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把花生、红豆、莲子、黑米,一样一样的洗好,再用温水泡好,然后才满意的上床睡觉;又有多少个早上,天还不亮她就已经起床,为我熬一碗我从来就不怎么喝的粥。因为我的胃从小就不好,妈妈就四处为我打听治疗的方法,我害怕吃药,妈妈不知从那里听说喝粥可以养胃,就„„可是,我却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只是毫无怨言地默默把浓浓的爱熬进了粥中,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盛开一缕缕母爱的馨香。
明天,我一定早早的起床,仔细地品尝妈妈为我熬的那碗浓浓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