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问题与解决方案
基于苍溪县的研究结果
摘要:
本文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和在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分析了四川省苍溪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最后分析了农业推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推广;推广体系;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前言:
农业推广是随着农业生活动而发生、发展起来并为之而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活动。在国内外,农业与广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四川省由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农业推广中同样存在一些广泛而又独特的问题。
导论与思考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将农业技术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者的手中。农业推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它在农业技术的成果的转化中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农业推广行为的改变和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行为的改变和农业发展的程度反映了农业推广的成败。而在四川,农业推广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及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农技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一)综合设置农技推广机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9个区65个乡镇均成立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村经营管理站,各乡镇按照“三定”(定职、定编、定员)方案配备3—5名工作人员,并核定为乡镇股所级事业单位,财政实行差额预算,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2005年,我县推行撤区并乡改革,将全县65个乡镇兼并为39个乡镇,农经、农技两站随之合并,原9个区的农经、农技站也并入原区所在乡镇,将乡镇的农经、农技站、乡镇企办合并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64个,分设农业技术推广岗位73个、农经信息管理岗位46个和农业产业化推进岗位45个,实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人、财、物权下放乡镇,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业务管理工作,其中:农技、
农经岗位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产业化推进岗位由产业办管理。
(二)明确农技推广基本职责。
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实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现场指导和普及推广;做好农作物种子、病虫鼠害防治、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农村能源利用、无公害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
(三)农技推广人员竞争上岗。
2005年,全县乡镇核定农技推广人员编制73个,全部实行考试、考核竞争上岗,当年上岗73人。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员实有56人在岗,缺岗17人(正式退休3人,因病去世1人,调离本岗位6人,考取公务员7人)。上岗人员全面实行聘用制,每三年一聘,若两年连续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
(四)保障农技推广人员经费。
上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乡镇比县级推广人员高8%,人平工资水平达到1450元;工作经费按人平7000元预算到乡财政;生活和工作津贴人平10000元,较普通公务员低6000元。
(五)加强农技推广设施建设。
2010年,利用灾后重建资金,39个乡镇均建设了高产试验示范基地100亩,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套,价值28000元。同时,新建了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业务用房和东青、龙王、龙山、东溪四个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并配备了业务推广、培训、农产品检测等设施设备,重建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资产达到50万元,基本能满足业务工作需要。但其他35个乡镇产业化服务中心的办公设施主要是乡镇临时分配的政府办公房,原农经、农技站的房产已被乡镇变卖,其绝大部分办公设备极为陈旧,甚至破烂,多年来各级政府均没有预算专门的维修或新购经费。据统计,各乡镇办公场所面积低于 8m2 /人,而服务场所面积为全乡各村组,均大于300 hm2/人;交通工具全部是工作人员私人摩托车,通讯设备主要是私用手机。
(六)建立完善农技推广制度。
2005年,机构改革后,县农业局制定了农技推广人员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乡镇;2008年,对管理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修定;
2010年,会同县人事局出台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聘用管理制、绩效考评制、工作奖惩制、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
二、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2005年改革后,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人、财、物权全部下放到乡镇管理,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只有业务管理关系,落实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权”管理,实属困难。一是乡镇挪用在岗农技人员从事业务推广以外的移民、安监、党政办、村支书等工作,目前,有25人混岗,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有专岗而无专人负责。二是缺岗人员不能及时补齐。目前,我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缺岗13个,其中:新观乡、高坡镇、双河乡已是多年无农技推广人员(新观乡原上岗人员一人退休、一人病故,高坡镇原上岗人员一人考取公务员、一人调离,双河乡原上岗人员调离),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人少事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的局面,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二)硬件设施条件甚差。
投入不足是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本级财政财力吃紧,无力保障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须的设施设备,乡镇也只能配备简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致使办工、生活条件仍然十分简陋,绝大多数乡镇农技推广中心3—5人只有一间办公室,人均占有面积低于 8m2 /人,甚至还有两、三个偏远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置职工的办工、置住宿于一体,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大多还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上,推广人员所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全是私人费用开支。
(三)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2005年农技体系改革后,我县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精简,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目前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知识老化、指导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精等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作人员第一学历不高,目前,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在岗60人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仅1人,占总人数的1.7%;二是上岗人员中有34个农艺师和4个副高级农技师,分别占在岗总人数的57%、3.4%,目前还有10个副高岗位空缺;三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外交流少,外出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基本没有,新型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四是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年
龄结构偏大。近5年来,还没有一位大中专学生直接投身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科学化、规范化的农业人才引进机制和留用人才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中50岁以上有20人,占33%;40岁以下只有26人,占43%。
三、加强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2005年我县对乡镇农技体系进行了改革,保障了公益性岗位的经费,提高了在岗人员工作积极性,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年底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乡镇说了算,部份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只能长期从事乡镇安排的非农技推广的其他工作,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反到成了兼职人员,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乡镇农技推广有专业岗位,而无专业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改革的目的是专岗专用,因此,调整现有管理体现,实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权归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主管部门、乡镇、农民代表三方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人员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把农技推广人员从其他兼职岗位中彻底解脱出来,让农业科技人员安心扎根基层、专心干好本质事业,以有利于农技推广业务工作的开展和人员管理,符合中央、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二)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硬件建设。一是根据需要及时增补缺岗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稳定政策待遇,提高推广成效,让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积极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国家农技体系改革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去年,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标准站建设项目,首批四川省有80个乡镇试点建设,每个乡镇国家补助30万元。项目支持的重点是已完成改革任务,理顺了管理体制(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县区。为此,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项目投入导向和重点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争取国家资金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技推广体系的业务推广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创新机制健全网络。在稳定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把村、示范户纳入推广网络,在每一村落实1—2人专抓农技推广工作,用资金补助方
式实行聘用制动态管理,将原来的村会计职位更换为农技推广职位(因为我县已实行村账乡管体制),并由民主选举产生,还可把“村村大学生工程”中新引进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成村级农技推广人员。同时,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建设直接培训核心示范户和骨干农民参与到示范带动和农技推广行列中来,并完善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
(四)稳定队伍提升素质。一是吸纳优秀农业人才壮大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按照我县“十二五”人才规划和“三引两送”人才战略方案,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培训班,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广泛交流,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充分发挥乡镇农校、县农广校、各县域农业职业技术学校阵地作用,让农业科技工作人员返校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学历档次,积极参与评聘更高的专业技术职称,用过硬的本领和能力服务农民。四是增加基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我县现有人员编制平均乡镇不到2人,人均指导10000多个农民,7000多亩土地,加之我县大多属山区,造成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多多,因此每个乡镇农技推广站人员不得少于5个:农技推广岗位不少于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岗位1个,农资监管员1个,农机推广1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推广体系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配置清单
仪器采购情况(部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
根据项目要求,托普仪器特整理出仪器配制清单,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欢迎来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问题与解决方案
基于苍溪县的研究结果
摘要:
本文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和在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分析了四川省苍溪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最后分析了农业推广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推广;推广体系;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前言:
农业推广是随着农业生活动而发生、发展起来并为之而服务的一项社会事业活动。在国内外,农业与广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四川省由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农业推广中同样存在一些广泛而又独特的问题。
导论与思考
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将农业技术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者的手中。农业推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它在农业技术的成果的转化中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农业推广行为的改变和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行为的改变和农业发展的程度反映了农业推广的成败。而在四川,农业推广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及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一、农技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一)综合设置农技推广机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9个区65个乡镇均成立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村经营管理站,各乡镇按照“三定”(定职、定编、定员)方案配备3—5名工作人员,并核定为乡镇股所级事业单位,财政实行差额预算,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2005年,我县推行撤区并乡改革,将全县65个乡镇兼并为39个乡镇,农经、农技两站随之合并,原9个区的农经、农技站也并入原区所在乡镇,将乡镇的农经、农技站、乡镇企办合并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64个,分设农业技术推广岗位73个、农经信息管理岗位46个和农业产业化推进岗位45个,实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人、财、物权下放乡镇,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业务管理工作,其中:农技、
农经岗位业务工作由县农业局管理,产业化推进岗位由产业办管理。
(二)明确农技推广基本职责。
贯彻执行农业技术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实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现场指导和普及推广;做好农作物种子、病虫鼠害防治、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农村能源利用、无公害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普及。
(三)农技推广人员竞争上岗。
2005年,全县乡镇核定农技推广人员编制73个,全部实行考试、考核竞争上岗,当年上岗73人。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员实有56人在岗,缺岗17人(正式退休3人,因病去世1人,调离本岗位6人,考取公务员7人)。上岗人员全面实行聘用制,每三年一聘,若两年连续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
(四)保障农技推广人员经费。
上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乡镇比县级推广人员高8%,人平工资水平达到1450元;工作经费按人平7000元预算到乡财政;生活和工作津贴人平10000元,较普通公务员低6000元。
(五)加强农技推广设施建设。
2010年,利用灾后重建资金,39个乡镇均建设了高产试验示范基地100亩,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套,价值28000元。同时,新建了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业务用房和东青、龙王、龙山、东溪四个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并配备了业务推广、培训、农产品检测等设施设备,重建乡镇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资产达到50万元,基本能满足业务工作需要。但其他35个乡镇产业化服务中心的办公设施主要是乡镇临时分配的政府办公房,原农经、农技站的房产已被乡镇变卖,其绝大部分办公设备极为陈旧,甚至破烂,多年来各级政府均没有预算专门的维修或新购经费。据统计,各乡镇办公场所面积低于 8m2 /人,而服务场所面积为全乡各村组,均大于300 hm2/人;交通工具全部是工作人员私人摩托车,通讯设备主要是私用手机。
(六)建立完善农技推广制度。
2005年,机构改革后,县农业局制定了农技推广人员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聘用制,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乡镇;2008年,对管理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修定;
2010年,会同县人事局出台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聘用管理制、绩效考评制、工作奖惩制、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
二、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2005年改革后,现有的农技推广人员人、财、物权全部下放到乡镇管理,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只有业务管理关系,落实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权”管理,实属困难。一是乡镇挪用在岗农技人员从事业务推广以外的移民、安监、党政办、村支书等工作,目前,有25人混岗,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有专岗而无专人负责。二是缺岗人员不能及时补齐。目前,我县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缺岗13个,其中:新观乡、高坡镇、双河乡已是多年无农技推广人员(新观乡原上岗人员一人退休、一人病故,高坡镇原上岗人员一人考取公务员、一人调离,双河乡原上岗人员调离),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人少事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的局面,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二)硬件设施条件甚差。
投入不足是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本级财政财力吃紧,无力保障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须的设施设备,乡镇也只能配备简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致使办工、生活条件仍然十分简陋,绝大多数乡镇农技推广中心3—5人只有一间办公室,人均占有面积低于 8m2 /人,甚至还有两、三个偏远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置职工的办工、置住宿于一体,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大多还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上,推广人员所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全是私人费用开支。
(三)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2005年农技体系改革后,我县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了精简,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但目前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知识老化、指导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精等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工作人员第一学历不高,目前,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在岗60人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仅1人,占总人数的1.7%;二是上岗人员中有34个农艺师和4个副高级农技师,分别占在岗总人数的57%、3.4%,目前还有10个副高岗位空缺;三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外交流少,外出学习交流和业务培训基本没有,新型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加大;四是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年
龄结构偏大。近5年来,还没有一位大中专学生直接投身基层农技推广事业,科学化、规范化的农业人才引进机制和留用人才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中50岁以上有20人,占33%;40岁以下只有26人,占43%。
三、加强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2005年我县对乡镇农技体系进行了改革,保障了公益性岗位的经费,提高了在岗人员工作积极性,农业科技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人、财、物三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年底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乡镇说了算,部份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只能长期从事乡镇安排的非农技推广的其他工作,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反到成了兼职人员,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乡镇农技推广有专业岗位,而无专业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改革的目的是专岗专用,因此,调整现有管理体现,实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权归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主管部门、乡镇、农民代表三方考核,考评结果直接与人员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把农技推广人员从其他兼职岗位中彻底解脱出来,让农业科技人员安心扎根基层、专心干好本质事业,以有利于农技推广业务工作的开展和人员管理,符合中央、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二)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硬件建设。一是根据需要及时增补缺岗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稳定政策待遇,提高推广成效,让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积极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国家农技体系改革建设资金争取力度。去年,全国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标准站建设项目,首批四川省有80个乡镇试点建设,每个乡镇国家补助30万元。项目支持的重点是已完成改革任务,理顺了管理体制(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县区。为此,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项目投入导向和重点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争取国家资金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技推广体系的业务推广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硬件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创新机制健全网络。在稳定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把村、示范户纳入推广网络,在每一村落实1—2人专抓农技推广工作,用资金补助方
式实行聘用制动态管理,将原来的村会计职位更换为农技推广职位(因为我县已实行村账乡管体制),并由民主选举产生,还可把“村村大学生工程”中新引进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成村级农技推广人员。同时,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建设直接培训核心示范户和骨干农民参与到示范带动和农技推广行列中来,并完善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
(四)稳定队伍提升素质。一是吸纳优秀农业人才壮大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按照我县“十二五”人才规划和“三引两送”人才战略方案,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建立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培训班,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广泛交流,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充分发挥乡镇农校、县农广校、各县域农业职业技术学校阵地作用,让农业科技工作人员返校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学历档次,积极参与评聘更高的专业技术职称,用过硬的本领和能力服务农民。四是增加基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我县现有人员编制平均乡镇不到2人,人均指导10000多个农民,7000多亩土地,加之我县大多属山区,造成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多多,因此每个乡镇农技推广站人员不得少于5个:农技推广岗位不少于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岗位1个,农资监管员1个,农机推广1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推广体系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配置清单
仪器采购情况(部分)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施条件建设仪器
根据项目要求,托普仪器特整理出仪器配制清单,仅供参考。有任何问题欢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