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有机质就没有肥力 土壤有机质的七大作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也是微生物生活和活动的能源。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是土壤中除土壤矿物质以外的物质,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说没有土壤有机质就没有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七大作用。

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直接或简接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素是以有机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因为土壤矿物质一般不含氮素,除施入的氮肥外,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就是有机质分解后提供的。土壤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需要。此外,有机质也是土壤中磷、硫、钙、镁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机质中的胡敏酸,可以增强植物呼吸,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有机质中的维生素和一些激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结构。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所以有助于黏性土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土壤孔隙状况和水、气比例,创造适宜的土壤松紧度。土壤有机质的黏性远远小于黏粒的黏性,只是黏粒的几分之一。一方面,它能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砂土的团聚性,改善其过分松散的状态。

4、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

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其阳离子交换量和吸水率比黏粒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它能提高土壤保肥蓄水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有机质供应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6、提高土壤温度。

有机质颜色较暗,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以提高地温。可改善土壤热状况。

7、提高土壤养分。

有机质中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对低产田来说,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水平。对高产田来说,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根据土壤有机质的这些重要性质和作用,不难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其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不仅能为作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减少养分的流失,节约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土壤,情况则相反。因此,应该千方百计地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益。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来源,也是微生物生活和活动的能源。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是土壤中除土壤矿物质以外的物质,它是土壤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说没有土壤有机质就没有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七大作用。

1、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直接或简接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素是以有机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因为土壤矿物质一般不含氮素,除施入的氮肥外,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就是有机质分解后提供的。土壤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需要。此外,有机质也是土壤中磷、硫、钙、镁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机质中的胡敏酸,可以增强植物呼吸,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有机质中的维生素和一些激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结构。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所以有助于黏性土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土壤孔隙状况和水、气比例,创造适宜的土壤松紧度。土壤有机质的黏性远远小于黏粒的黏性,只是黏粒的几分之一。一方面,它能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另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砂土的团聚性,改善其过分松散的状态。

4、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

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其阳离子交换量和吸水率比黏粒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它能提高土壤保肥蓄水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有机质供应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6、提高土壤温度。

有机质颜色较暗,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以提高地温。可改善土壤热状况。

7、提高土壤养分。

有机质中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对低产田来说,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水平。对高产田来说,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根据土壤有机质的这些重要性质和作用,不难看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其土壤肥力水平较高,不仅能为作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而且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能减少养分的流失,节约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质含量较少的土壤,情况则相反。因此,应该千方百计地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益。


相关内容

  • 高一地理土壤
  • 第七节 土 壤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理解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土壤的形成过程: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人类活动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 2.人类活动与土壤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土 ...

  •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 ...

  • 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_俞海
  • 25卷第2期2003年3月资 源 科 学RES OURCES SCIENCE Vol . 25, No . 2Mar . , 2003 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俞 海, 黄季 1 2 , Scott Rozelle , Loren Brandt 34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与经济政策 ...

  • 土壤地理重点
  • 1.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2. 土壤圈: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处于地球表层不同圈层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的交叉带, 是连接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是结合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3. 土壤肥力:就是土壤本质和生命力,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土壤稳.足.匀的提 ...

  •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关系浅析
  • 摘 要 通过对不同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农田研究,土壤微生物量氮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玉米不同生长周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表明,拔节期含量最高,灌浆期最低.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施入土壤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都会得到增加,有.无机肥配合正交互作用明显.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从北到南的区域性变化不明显. ...

  • 林业基础知识68
  • <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入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土壤学 第一章 绪论 1.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学: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稳 ...

  • 水土流失与中国
  • 水 土 流 失 与 中 国 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 刘凯 邮编 273200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在全球屈指可数. 一:水土流失的概况 我国的农业耕垦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低,有些 ...

  • 培肥地力的关键是给土壤补碳
  • 培肥地力的关键是给土壤补碳 Fill Carbon to the Soil is the Key to Make the Soil Fertile 李瑞波 吴少全 Ruibo Li,Shaoquan Wu (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 摘要:碳营养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植物碳营养来源于叶片光合作用吸收和根系 ...

  • 土壤学基本概念
  • 第一章 土壤学绪论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支撑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1.原生矿物(primary mineral):指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