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上调国际贫困线标准 全球减贫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我要评论2015年10月05日 12:58:12 来源: 新华网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新华网华盛顿10月4日电(记者刘劼 江宇娟)世界银行4日宣布,为反映近十年来全球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到1.9美元。分析人士称,全球减贫重任进展显著,但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世行当天发布题为《消除绝对贫困、共享繁荣——进展与政策》的报告,并公布了这一新数据。在新标准下,2012年至2015年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有望从9.02亿降至7.02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2.8%降至9.6%,这是该比重首次低于10%。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反映2005年以来全球出现的价格上涨。世行参照当今世界最穷国的平均通胀水平,提高名义贫困线,而实际贫困水平则保持不变。

1990年,世行选取当时一组最穷的国家贫困线,采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通过计算出平均值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2005年,世行进行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国际可比性价格数据收集。此后,世行根据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和当时15个最穷国的国家贫困线的平均值在2008年将国际贫困线上调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世行统计显示,过去数十年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占到全球贫困人口的95%。目前,撒哈拉以南地区贫困人口占一半,东亚占12%。在战乱和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地区,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世行预计,201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率将下降到4.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将下降到5.6%;南亚将下降到13.5%;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下降到35.2%;中东和北非地区因缺少可信数据,世行未对该地区进行预测。世行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尤其严重,该地区的减贫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世行在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率稳步下降,中国和印度取得的减贫成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行行长金墉在一份声明中说,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各国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金墉还警告说,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全球贫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想实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仍然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巴苏也表示,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弱正让新兴经济体蒙上阴影。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预计将不如从前,这将给减贫带来新挑战,尤其将不能照顾到这些地区最底层40%的人群之需求。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我要评论2015年10月05日 12:58:12 来源: 新华网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新华网华盛顿10月4日电(记者刘劼 江宇娟)世界银行4日宣布,为反映近十年来全球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世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一人一天1.25美元上调到1.9美元。分析人士称,全球减贫重任进展显著,但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世行当天发布题为《消除绝对贫困、共享繁荣——进展与政策》的报告,并公布了这一新数据。在新标准下,2012年至2015年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有望从9.02亿降至7.02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2.8%降至9.6%,这是该比重首次低于10%。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表示,此次上调是为了反映2005年以来全球出现的价格上涨。世行参照当今世界最穷国的平均通胀水平,提高名义贫困线,而实际贫困水平则保持不变。

1990年,世行选取当时一组最穷的国家贫困线,采用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通过计算出平均值将贫困线设定在每人日均1美元左右。2005年,世行进行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国际可比性价格数据收集。此后,世行根据新的购买力平价数据和当时15个最穷国的国家贫困线的平均值在2008年将国际贫困线上调到每人日均1.25美元。

世行统计显示,过去数十年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人口占到全球贫困人口的95%。目前,撒哈拉以南地区贫困人口占一半,东亚占12%。在战乱和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地区,贫困问题更为突出。

世行预计,201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率将下降到4.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将下降到5.6%;南亚将下降到13.5%;撒哈拉以南非洲将下降到35.2%;中东和北非地区因缺少可信数据,世行未对该地区进行预测。世行强调,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问题尤其严重,该地区的减贫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世行在报告中指出,全球贫困率稳步下降,中国和印度取得的减贫成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行行长金墉在一份声明中说,贫困人口的持续减少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各国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金墉还警告说,考虑到全球经济放缓以及全球贫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要想实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仍然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巴苏也表示,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疲弱正让新兴经济体蒙上阴影。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预计将不如从前,这将给减贫带来新挑战,尤其将不能照顾到这些地区最底层40%的人群之需求。

【纠错】 [责任编辑: 黄锐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内容

  • 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几点观察[1]
  • 2005年第5期 中国与国际组织 关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的几点观察 邹加怡3 [内容提要] 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是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历史.国际经济.发展理念和机构治理等四个不同视角,观察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以多边主义原则指导全球经济治理,强化多边机制的职 ...

  • 世界银行的烦恼
  • 3月23日是世界银行行长提名截止日.当天上午,每个属于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社区的人,都在邮箱里发现了来自达特茅斯学院院长金辰勇的通告,他说,经过深思熟虑,他已接受了下届世界银行行长职位的提名,为国家与世界服务. 在邮件发出之前,戴着绿色领带的金辰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身边,双手 ...

  • 中国"亚投行" 世界"朋友圈" 亚投行七大热点问题[2]
  • 二问:亚投行吸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程序和截止日期是什么? 答: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欢迎所有有兴趣的国家加入.为确保各方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 有意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国家须在2015年3月31日 ...

  • 中国穷人现状
  • 中国穷人现状 中国有多少穷人? 中国还有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即使按照中国人均收入1300元贫困标准线,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语) 2005年7月15日,<新周刊> ...

  • 精准扶贫对世界减贫事业的历史性贡献
  • 作者:曾维伦 张丽娜 何伟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27日 1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月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实践和巨大贡献,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扶贫开 ...

  • 亚洲开发银行未来业务战略走向
  •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区域性政府间开发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自1966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41个年头.在这40多年里,亚行在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减贫.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68年到2007年12月底,亚行共向本区域发展中成员 ...

  • 盘点历任世界银行行长,呈现世行66年变迁
  • 5日,世界银行官方网站已用"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来称呼林毅夫了.林毅夫正式卸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结束了他作为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4年任期.中新网金融频道特地借此机会盘点世界银行的历任行长, 为网民呈现世行66年的变迁. 世界银行简介: ...

  • 扶贫开发跃新途
  • 在近期闭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 ,更多低收入人口将享受到国家扶贫优惠政策.这个新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将对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哪些重要影响?记者就上述等问题专访了国务院扶 ...

  •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评述
  • 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述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姚 桂梅 一 经济增长与贫困并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全球经济增长起伏不定,但影响力有限的非洲经济却保持了12年的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5-2003年间,非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5%,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