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一行高耸的绿荫摇曳着一条波光闪闪的灰色绸带,这是长江分支出来的一条河流,也是水乡的母亲河。也不知是因为当年我十岁的个头小还是河流减了肥,现在已不是三十年前记忆中那条宽阔浩大的河了。由于海潮江潮兼有,河水流向不定,有时向西有时向东,弯成了南北向的话便有时向北有时向南。这条河分支了许多的支流插在农舍的房前屋后,还将绿色的稻田布局成一个个棋盘,让这个地处长三角北翼,与张家港隔江相望的地方整个地飘游在水面上。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来到这里,水是层层叠叠的绿。那拎起裙角的莲藕叶、那相互缠绕的菱角叶、那窈窕纤柔的水草一个个排着方正集合在水中,偶尔一条顽皮的鱼儿或一只蹦跳的青蛙从绿水中跃起或岸边柿子树上熟透的大红柿子落到水上,扑腾的水花顿时打破宁静的方正,一下鲜活起来。 岸边已不见了昔日的茅草房,挨家挨户是两层或三层的楼房,贴了光彩斑斓的外墙砖,安了时尚的合金门窗,好几家农舍门前泊着保罗、尼桑、丰田、比亚迪等轿车,当然也有的是农用卡车。 我第一次自驾车开出那么远而且是去乡村。生性胆小的我最怕在河网密布的泥泞路上行驶,没准儿不是陷进粘稠的泥潭就是一半掉进了渠沟,可没想到这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比在城里好开多了。儿时记忆里的手推木轮车已不见踪影,手扶拖拉机也寥寥无几。 舅舅一家人早已等候在院外,大家难得一聚,激动的笑语在屋里屋外开着花儿。舅舅曾经是退伍军人,被分在江边卢沟所工作,看护芦苇滩。 芦苇滩是在一个江心小岛上,舅舅上班需赶着潮水来时乘渡船过江,潮水总是在每月的中旬才有,如果落在月头或月尾,就得挽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的涉江而过,那时江面约有一千米宽,小岛上都是文革时期下放来的知青,一帮年轻的知识分子将这本来没有人烟的荒岛改造成了一片片良田,一丛丛绿树,一洼洼鱼池,落实政策后,许多人都不愿离开这岛,在此建家立业。如今小岛上竖起了全球最大的1600吨龙门吊,岛与江岸立起了一座跨江大桥,并与舅舅的所在乡一并成为长江上的一大港口。岛上商贸兴旺,林楼密布。舅舅守护几十年的芦苇滩也已没了踪影。 如今舅舅退休在家,有儿女孝顺着,退休工资都捞不着用。满面红光、结实敦厚的舅母是个农村妇女,一年四季三熟稻与冬麦的播种收割几十年来全包在她一个人身上,闲暇中还在前后河里圈了鱼塘、长了菱角,鱼塘里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甲鱼,自己吃点,每年向居在城里的亲朋好友们送送,再多余的就到农贸市场换成钞票。这样的日子在他家周围比比皆是。 记得八岁那年,我随在西北工作的爸妈回老家探亲。那天到江边正下着雨,没有公交车,舅舅推着借来的独轮车来接我们,上面一边放着行李一边只容得了我坐在上面。吱嘎吱嘎的木轮一会儿就陷入江边特有的粘土浆里,爸妈和舅舅哎呦哎呦地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能把轮子拽出来,本来一个小时的步行路程要走上两三小时才到。那时二舅住的是三间黑瓦青砖,在村子里算得上很不错的房子,因为那时许多农家是低矮的泥墙草屋,稍好些的就是砖头墙草屋顶。如今舅舅家的三层洋房,内部装修比城里人还豪华,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舅舅家东边有户人家的女孩叫玲儿,和我一般大,我们很快就玩上了。玲儿总是赤着脚,裤子上有许多补丁,露了半截胳膊的上衣肩上还有两大补丁。她黑黑的小手老是摸我头上戴的彩色头箍,我一个劲儿地怪她,瞪着眼珠子请她别弄脏我的头,可她就是不听,为这我还和她差点打起来。在我要走之前,玲儿兴冲冲跑来送了两个大桃子给我,说是她家门口长的,选了两个最大的给我,我接过桃子的瞬间,看见她一只脚上在流血,我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是摘桃子时摔的,我记不清当时心里是啥滋味了,只记得喊妈妈快来给她包扎。之后我取下那只心爱的头箍送给她,还让妈妈跑到老远的小店给她买了一双鞋。 我从舅舅口中得知,玲儿为了弟弟上学,没满十八岁就嫁到别村去了,现在她的孩子已在工厂工作,玲儿和丈夫在农贸市场做生意,现在回娘家都是开着小皮卡回来,还说玲儿现在长得越来越富态呢。 看呀,如今水乡富裕的农民是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漫延到乡村集市,漫延到小镇,漫延到城市,再回潮到水乡,使得整个水乡飘逸起来,飘逸在江海平原。
远远的一行高耸的绿荫摇曳着一条波光闪闪的灰色绸带,这是长江分支出来的一条河流,也是水乡的母亲河。也不知是因为当年我十岁的个头小还是河流减了肥,现在已不是三十年前记忆中那条宽阔浩大的河了。由于海潮江潮兼有,河水流向不定,有时向西有时向东,弯成了南北向的话便有时向北有时向南。这条河分支了许多的支流插在农舍的房前屋后,还将绿色的稻田布局成一个个棋盘,让这个地处长三角北翼,与张家港隔江相望的地方整个地飘游在水面上。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来到这里,水是层层叠叠的绿。那拎起裙角的莲藕叶、那相互缠绕的菱角叶、那窈窕纤柔的水草一个个排着方正集合在水中,偶尔一条顽皮的鱼儿或一只蹦跳的青蛙从绿水中跃起或岸边柿子树上熟透的大红柿子落到水上,扑腾的水花顿时打破宁静的方正,一下鲜活起来。 岸边已不见了昔日的茅草房,挨家挨户是两层或三层的楼房,贴了光彩斑斓的外墙砖,安了时尚的合金门窗,好几家农舍门前泊着保罗、尼桑、丰田、比亚迪等轿车,当然也有的是农用卡车。 我第一次自驾车开出那么远而且是去乡村。生性胆小的我最怕在河网密布的泥泞路上行驶,没准儿不是陷进粘稠的泥潭就是一半掉进了渠沟,可没想到这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比在城里好开多了。儿时记忆里的手推木轮车已不见踪影,手扶拖拉机也寥寥无几。 舅舅一家人早已等候在院外,大家难得一聚,激动的笑语在屋里屋外开着花儿。舅舅曾经是退伍军人,被分在江边卢沟所工作,看护芦苇滩。 芦苇滩是在一个江心小岛上,舅舅上班需赶着潮水来时乘渡船过江,潮水总是在每月的中旬才有,如果落在月头或月尾,就得挽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的涉江而过,那时江面约有一千米宽,小岛上都是文革时期下放来的知青,一帮年轻的知识分子将这本来没有人烟的荒岛改造成了一片片良田,一丛丛绿树,一洼洼鱼池,落实政策后,许多人都不愿离开这岛,在此建家立业。如今小岛上竖起了全球最大的1600吨龙门吊,岛与江岸立起了一座跨江大桥,并与舅舅的所在乡一并成为长江上的一大港口。岛上商贸兴旺,林楼密布。舅舅守护几十年的芦苇滩也已没了踪影。 如今舅舅退休在家,有儿女孝顺着,退休工资都捞不着用。满面红光、结实敦厚的舅母是个农村妇女,一年四季三熟稻与冬麦的播种收割几十年来全包在她一个人身上,闲暇中还在前后河里圈了鱼塘、长了菱角,鱼塘里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甲鱼,自己吃点,每年向居在城里的亲朋好友们送送,再多余的就到农贸市场换成钞票。这样的日子在他家周围比比皆是。 记得八岁那年,我随在西北工作的爸妈回老家探亲。那天到江边正下着雨,没有公交车,舅舅推着借来的独轮车来接我们,上面一边放着行李一边只容得了我坐在上面。吱嘎吱嘎的木轮一会儿就陷入江边特有的粘土浆里,爸妈和舅舅哎呦哎呦地费了好大的功夫才能把轮子拽出来,本来一个小时的步行路程要走上两三小时才到。那时二舅住的是三间黑瓦青砖,在村子里算得上很不错的房子,因为那时许多农家是低矮的泥墙草屋,稍好些的就是砖头墙草屋顶。如今舅舅家的三层洋房,内部装修比城里人还豪华,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舅舅家东边有户人家的女孩叫玲儿,和我一般大,我们很快就玩上了。玲儿总是赤着脚,裤子上有许多补丁,露了半截胳膊的上衣肩上还有两大补丁。她黑黑的小手老是摸我头上戴的彩色头箍,我一个劲儿地怪她,瞪着眼珠子请她别弄脏我的头,可她就是不听,为这我还和她差点打起来。在我要走之前,玲儿兴冲冲跑来送了两个大桃子给我,说是她家门口长的,选了两个最大的给我,我接过桃子的瞬间,看见她一只脚上在流血,我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是摘桃子时摔的,我记不清当时心里是啥滋味了,只记得喊妈妈快来给她包扎。之后我取下那只心爱的头箍送给她,还让妈妈跑到老远的小店给她买了一双鞋。 我从舅舅口中得知,玲儿为了弟弟上学,没满十八岁就嫁到别村去了,现在她的孩子已在工厂工作,玲儿和丈夫在农贸市场做生意,现在回娘家都是开着小皮卡回来,还说玲儿现在长得越来越富态呢。 看呀,如今水乡富裕的农民是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漫延到乡村集市,漫延到小镇,漫延到城市,再回潮到水乡,使得整个水乡飘逸起来,飘逸在江海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