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新的物质而且伴随这能量的变化(比如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能转化成热能等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要么需要放热要么需要吸热,所以又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然后,举例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焓 焓变 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的变化。

-1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单位:kJ·mol ,符号:H 。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单位:kJ·mol -1,符号:ΔH 。

考点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 =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

考点3: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考点4: 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 反应热的本质

-1(以H 2(g)+Cl 2(g)===2HCl(g),ΔH =-186 kJ·mol 为例)

E 1:E (H—H) +E (Cl—Cl) E 2:2E (H—Cl) ΔH =E 1-E 2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Al 2O 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 .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 .相同状况下,反应2SO 2+O 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 3===2SO2+O 2是一个吸热反应

D .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以推测,如果一个反应过程放出能量,那么使该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吸收能量,所以C 正确;另外氢气和氧气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铝和氧气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反应,与它们相反的反应:水、氯化氢和Al 2O 3的分解都应该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故A 、

B 、D 错误。

【例题2】已知H —H 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 为436 kJ ·mol -1,H —N 键键能为391 kJ·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则-1-1NN 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mol -1 B .946 kJ·mol -1

C .649 kJ·mol D .896 kJ·mol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化学键键能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 =-(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 =-[6×E N —H -(3×E H —H +E NN )],得E NN =6×E N —H -3×E H —H +ΔH =6×391 kJ·mol -1-3×436 kJ·mol -1-92.4 kJ·mol -1≈946 kJ·mol-1。故正确答案为B 。 -1-1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2、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

能(见下表) :

请计算H 2(g)+Cl 2(g)===2HCl(g)的反应热( )

A .+862 kJ·mol B .+679 kJ·mol

C .-183 kJ·mol -1 D .+183 kJ·mol -1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 -1-1

2、C 解析:拆开1 mol H2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 kJ·mol -1+243 kJ·mol -1=679 kJ·mol -1;形成2 mol HCl所放出的能量是431 kJ·mol -1×2=862 kJ·mol -1,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是679 kJ·mol -1-862 kJ·mol -1=-183 kJ·mol -1。

【巩固】

1、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 +O 2(g)=CO2(g) ΔH =-393.5 kJ·mol -1①

C(金刚石) +O 2(g)=CO2(g) ΔH =-395.4 kJ·mol -1②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B+C 是放热反应 A .A→B+C 和B +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

D .A→B+C 是吸热反应,则B +C→A必然是放热反应

答案及解析:

1、 A

解析 有两种方法判断:方法一: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方法二:由①-②得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 。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 +C 的能量高于A 的能量,则反应B +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 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的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

【拔高】

11、已知H 2(g)+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2-1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 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2、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 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11解析 H 2(g)和O 2(g)与2H(g)和O(g)之间的能量差是H 2(g)→2H(g)和O 2(g)→O(g)过程中断22

开H —H 键和O=O键吸收的能量,故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代表2H(g)+O(g)结合成H 2O(g)过程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代表成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键吸收的能量之差;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2、 436 kJ

1解析 因为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所以1 mol H2与 mol O2完全2

燃烧生成1 mol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 kJ。而化学反应中之所以存在能量的变化是因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其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需

1要放出能量。发生上述反应H 2(g)+O 2(g)=H2O(g) ΔH =-242 kJ·mol -1时所发生键的变化2

1为断裂1 mol H—H 键和 mol O=O键、形成2 mol O—H 键,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断裂旧2

1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96 kJ+E (H—H) ,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463 kJ=926 kJ,此反应为2

1放热反应,所以有926 kJ×496 kJ-E (H—H) =242 kJ,解得E (H—H) =436 kJ。 2

课程小结

1、本节内容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各概念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通过视频实验来仔细观察,归纳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

3.本讲内容重在应用,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熟悉并掌握相关应用。

课后作业

【基础】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和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

消耗的能量为Q 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 1+Q 2>Q 3 B .Q 1+Q 2>2Q 3 C .Q 1+Q 2

1.C 解析:注意知识的积累,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应。B 、C 属于吸热反应,再从化合价

变化角度来分析,知答案为C 。

2.D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反

应热。对于该放热反应:ΔH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 .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2.CO(g)与H 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O(g)和H 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 2(g)和H 2(g)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 2O(g)=CO2(g)+H 2(g) ΔH =41 kJ·mol -1

D .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H 2O(g)要放出41 kJ的热量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是反应热,因此A 错;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选项未指明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错误的;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不稳定;因为硫固体变为硫蒸气要吸热,所以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是正确的(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在气态时具有的能量最多,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少,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减去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因为生成物是一样的,所以等量的硫蒸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硫固体放出的更多。

2.B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反应的ΔH

【拔高】

1.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H 2 B .Cl 2 C .Br 2 D .I 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3)X2+H 2===2HX(X代表Cl 、Br 、I)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 2(X代表Cl 、Br 、I)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

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的化学式为P 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 10) ,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 —O 和P===O两种共价键。

P=O 585 kJ·mol ;P —P 198 kJ·mol ; -1-1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 —O 360 kJ·mol -1;

-1个性化教案 O=O 498 kJ·mol 。

请问:在P 4(s)+5O 2(g)===P4O 10(s)中,ΔH =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能量就越多

解析:破坏1 mol物质的化学键时所消耗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由形成该物质的原子形成1 mol 该物质放出的能量相等,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1)生成1 mol H2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6 kJ;(2)在氢化物中,生成1 mol HCl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2 kJ;(3)分别计算出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次为:185 kJ、103 kJ和9 kJ。

2. -2 982 kJ·mol -1

点燃解析:由P 4的分子结构和P 4+5O 2=====P 4O 10的物质变化,在P 4O 10分子中只存在P —O 和

P=O两种共价键,P 4O 10中P 显+5价、O 显-2价等事实可知,在P 4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每2个P 原子之间插入1个O 原子形成2个P —O 键,每个P 原子再结合1个O 原子形成P=O键,就构成了P 4O 10的分子结构。这样,在1个P 4O 10分子中共有12个P —O 键、4个P=O键。

ΔH =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6×198 kJ·mol -1+5×498 kJ·mol -1-(12×360 kJ·mol -1+4×585 kJ·mol ) =-2 982 kJ·mol 。 -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新的物质而且伴随这能量的变化(比如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电能转化成热能等等)。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要么需要放热要么需要吸热,所以又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然后,举例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焓 焓变 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的变化。

-1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单位:kJ·mol ,符号:H 。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单位:kJ·mol -1,符号:ΔH 。

考点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 =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

考点3: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考点4: 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2. 反应热的本质

-1(以H 2(g)+Cl 2(g)===2HCl(g),ΔH =-186 kJ·mol 为例)

E 1:E (H—H) +E (Cl—Cl) E 2:2E (H—Cl) ΔH =E 1-E 2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Al 2O 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 .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 .相同状况下,反应2SO 2+O 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 3===2SO2+O 2是一个吸热反应

D .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以推测,如果一个反应过程放出能量,那么使该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吸收能量,所以C 正确;另外氢气和氧气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铝和氧气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反应,与它们相反的反应:水、氯化氢和Al 2O 3的分解都应该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故A 、

B 、D 错误。

【例题2】已知H —H 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 为436 kJ ·mol -1,H —N 键键能为391 kJ·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则-1-1NN 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mol -1 B .946 kJ·mol -1

C .649 kJ·mol D .896 kJ·mol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化学键键能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 =-(生成物键能总和-反应物键能总和) =-[6×E N —H -(3×E H —H +E NN )],得E NN =6×E N —H -3×E H —H +ΔH =6×391 kJ·mol -1-3×436 kJ·mol -1-92.4 kJ·mol -1≈946 kJ·mol-1。故正确答案为B 。 -1-1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2、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

能(见下表) :

请计算H 2(g)+Cl 2(g)===2HCl(g)的反应热( )

A .+862 kJ·mol B .+679 kJ·mol

C .-183 kJ·mol -1 D .+183 kJ·mol -1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 -1-1

2、C 解析:拆开1 mol H2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 kJ·mol -1+243 kJ·mol -1=679 kJ·mol -1;形成2 mol HCl所放出的能量是431 kJ·mol -1×2=862 kJ·mol -1,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是679 kJ·mol -1-862 kJ·mol -1=-183 kJ·mol -1。

【巩固】

1、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 +O 2(g)=CO2(g) ΔH =-393.5 kJ·mol -1①

C(金刚石) +O 2(g)=CO2(g) ΔH =-395.4 kJ·mol -1②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由右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B+C 是放热反应 A .A→B+C 和B +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

C .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

D .A→B+C 是吸热反应,则B +C→A必然是放热反应

答案及解析:

1、 A

解析 有两种方法判断:方法一: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方法二:由①-②得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石墨更稳定。故正确答案为A 。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图可知,B +C 的能量高于A 的能量,则反应B +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 则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的反应热在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

【拔高】

11、已知H 2(g)+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2-1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 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2、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 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11解析 H 2(g)和O 2(g)与2H(g)和O(g)之间的能量差是H 2(g)→2H(g)和O 2(g)→O(g)过程中断22

开H —H 键和O=O键吸收的能量,故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代表2H(g)+O(g)结合成H 2O(g)过程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 代表成键所释放的能量与断键吸收的能量之差;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2、 436 kJ

1解析 因为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所以1 mol H2与 mol O2完全2

燃烧生成1 mol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 kJ。而化学反应中之所以存在能量的变化是因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其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需

1要放出能量。发生上述反应H 2(g)+O 2(g)=H2O(g) ΔH =-242 kJ·mol -1时所发生键的变化2

1为断裂1 mol H—H 键和 mol O=O键、形成2 mol O—H 键,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断裂旧2

1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96 kJ+E (H—H) ,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为2×463 kJ=926 kJ,此反应为2

1放热反应,所以有926 kJ×496 kJ-E (H—H) =242 kJ,解得E (H—H) =436 kJ。 2

课程小结

1、本节内容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由简单到复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各概念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通过视频实验来仔细观察,归纳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培养学生谨慎、认真的习惯。

3.本讲内容重在应用,多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熟悉并掌握相关应用。

课后作业

【基础】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和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

消耗的能量为Q 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Q 1+Q 2>Q 3 B .Q 1+Q 2>2Q 3 C .Q 1+Q 2

1.C 解析:注意知识的积累,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应。B 、C 属于吸热反应,再从化合价

变化角度来分析,知答案为C 。

2.D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反

应热。对于该放热反应:ΔH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 .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2.CO(g)与H 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O(g)和H 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 2(g)和H 2(g)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 2O(g)=CO2(g)+H 2(g) ΔH =41 kJ·mol -1

D .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H 2O(g)要放出41 kJ的热量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是反应热,因此A 错;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选项未指明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错误的;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 kJ·mol -1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不稳定;因为硫固体变为硫蒸气要吸热,所以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是正确的(相同条件下,同一物质在气态时具有的能量最多,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少,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减去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因为生成物是一样的,所以等量的硫蒸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硫固体放出的更多。

2.B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反应的ΔH

【拔高】

1.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H 2 B .Cl 2 C .Br 2 D .I 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3)X2+H 2===2HX(X代表Cl 、Br 、I)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 2(X代表Cl 、Br 、I) 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

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的化学式为P 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 10) ,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 —O 和P===O两种共价键。

P=O 585 kJ·mol ;P —P 198 kJ·mol ; -1-1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 —O 360 kJ·mol -1;

-1个性化教案 O=O 498 kJ·mol 。

请问:在P 4(s)+5O 2(g)===P4O 10(s)中,ΔH =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反应放出的能量就越多

解析:破坏1 mol物质的化学键时所消耗的能量与相同条件下由形成该物质的原子形成1 mol 该物质放出的能量相等,放出的能量越多,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1)生成1 mol H2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6 kJ;(2)在氢化物中,生成1 mol HCl时放出的能量最多,为432 kJ;(3)分别计算出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次为:185 kJ、103 kJ和9 kJ。

2. -2 982 kJ·mol -1

点燃解析:由P 4的分子结构和P 4+5O 2=====P 4O 10的物质变化,在P 4O 10分子中只存在P —O 和

P=O两种共价键,P 4O 10中P 显+5价、O 显-2价等事实可知,在P 4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每2个P 原子之间插入1个O 原子形成2个P —O 键,每个P 原子再结合1个O 原子形成P=O键,就构成了P 4O 10的分子结构。这样,在1个P 4O 10分子中共有12个P —O 键、4个P=O键。

ΔH =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6×198 kJ·mol -1+5×498 kJ·mol -1-(12×360 kJ·mol -1+4×585 kJ·mol ) =-2 982 kJ·mol 。 -1-1


相关内容

  • 4物质的分类教案
  • 学生:__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 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 3.理解分散系与胶体的概念 4.掌握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 二.过程与方 ...

  • 空气质量的改善教案
  • 篇一:<空气质量的改善>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 <空气质量的改善>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空气质量的改善>教案设计 篇二:高二选修 空气质量的改善 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 ...

  • 物质鉴别教案
  • 物质的鉴别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简单物质的鉴别步骤.方法: 2.掌握某些离子的检验. 过程与方法 1.使用分类.总结.类别等科学方法 2.学习对题目的归类,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成就感,提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物质鉴别师资格考 ...

  •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教案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 一.课程标准(复制本学科本课课程标准要求): 1.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二.目标分解 1. 根据本学期学时长和化学必修内容特点,我们对教 ...

  •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案
  •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目的与要求: 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特性及免疫功能. 了解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一.基本概念 1.抗体(antibody,Ab) 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 ...

  • 第四章 细胞因子
  •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分类.共同特性及生物学功能,了解主要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其在免疫机制中的生物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

  • 环烷烃教案
  • 有机化学教案 第五章 脂环烃Cyclocarbohydrons(4学时) 具有环状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环烃,环烃又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开链烃两端连接成环的化合物与链烃性质相似,称为脂环烃. 5.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5.1.1分类 按照分子中所含环的多少分为单环和多环脂环烃. 根据脂环烃的不饱和 ...

  • 1.1.1生物与生物学教案
  • 第1章 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概述生物学的概念,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说出生物.生物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分析归纳生物的基本特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生物和 ...

  •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 课题 学习者 特征分析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时 20min 学生在初中对溶液和悬浊液有了一定了解, 但是没有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系统,缺少归纳和分类总结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的性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了解胶体的应用. 学会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