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课结题报告
从2012年12月接触到“主题阅读”实验课题以来,我一直担任“读写联
动”这一课型的实验,至今已经两整年,其中收获和启示丰富,现将这一课型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一)理念指导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
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2、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增加学生写作训练次数,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让学生乐写、善写。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课文中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三)方法指导
1、悟透写法是前提
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老师说,读写联动的课型特点,就是“读为基础,
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其中“读为基础”“读中学写”,是强调阅读鉴赏中悟透写法的必要性。要让学生领悟什么写法,领悟得透彻不透彻。
领悟写法,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两篇三篇放到一块儿比较阅读。
(1)要教给学生比较方法。先由一篇入手,看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再与第一篇比较,先看相同的,再看不同的。
(2)要提供比较的思维支架。可以画思维导图,也可以做成表格,使比较更高效。
① 仿写句子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
②补写空白
补写课文的空白简称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一、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二、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三、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四、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③仿写段落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
④续写故事
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
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第 三,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如:教学《夜莺的歌声》,引导学生想象写出:第二天,小夜莺又会怎样做,他又会怎样执行侦察任务等。
⑤写读后感
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2、抓准读写联动点
读写联动点,要通过练笔要求准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搭起阅读鉴赏与习作应用的桥梁,促进写法的应用迁移。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先是从读入手,以读促写。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
(2)其次是勤写勤练,以写引读。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
(3)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读写能力。
3、作品评议要扎实高效
有练笔实践,未必就有提高。练笔实效如何,还要看交流评议环节如何进行。
(1)评议中要多用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以多叫几名学生交流,然后比一比,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只让学生读一读印象不深,最好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写的片段放出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谈。
(2)评议可以多层次开展。第一个层次,全班评议,给大家提供例子,教给评议方法。第二个层次,同桌互相评议,寻找闪光点,提出修改建议。第三个层次,小组交流评议,交流展示同桌评议的成果。多层次展开,可以扩大活动参与面,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机会,也可以逐步提高自主评议、合作互评的能力。
读写联动课,陆恕老师归纳出三点:一是读中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读的是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可以联想到友情的文章。二是从读学写,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写父母之爱的文章,侧重于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学习借鉴怎样写人物的手法。
(四)实验结果
1.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2.实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经过读写结合策略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作文与对照班差异显著,阅读测试成绩明显提高。
(五)实验中总结的经验
1、课内读写结合的五个联结点。
① 阅读中的审题与作文的拟题相联结;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亮点,作文的拟题功夫是靠长期练习来的,课文中名篇的题目就是范例,例如将朱自清《背影》改为《父爱》,这就不妥。因为文中突显的不只是父亲的爱,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阅读中材料的品评与作文中材料的选择相联结;
很多优秀的考试作文,其素材大多来自课本,这就在于作者熟悉课本,认真品读了课文素材并能活学活用。
③阅读中区分文章主次与作文中安排详略相联结;
我们在学习名家文章时,要注意把学生习作中的毛病对比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到自己文章的缺陷。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用了7件小事来展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个中心,但7件事之间又有主次,通过分析,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分寸,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一事到底或几则材料平均用力,不分主次的写作毛病。
④阅读中归纳中心与作文中突出中心相联结;
在学习课文时,要适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归纳文章中心,明确文章是如何点题的,让学生逐步领会在作文中如何突出中心。
⑤ 阅读中语言的赏析与作文中用词造句相联结。
2、课外读写结合的三个目的。
课内阅读从阅读起步,以读带写;课外阅读从写作起步,以写带读。
① 带着积累词语的目的去阅读;
② ②带着搜集间接材料的目的去阅读;
③ ③带着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目的去阅读。
3、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读中求法,迁移练写。
能够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抓住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的语言精华和表达特点,从范文中吸取养分,读中取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2) 多读多练,厚积薄发。
以课文为例子,从读学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只局限于模仿参照教材寥寥几篇文章,读得再深、解得再透,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也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学生丰富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进一步将读写结合起来,是我们下一步应该研究的主题。
六、研究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实施读写结合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七.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读中去递进式感悟,还存在薄弱环节,读和写的训练往往还是“两张皮”缺乏“粘性”。
2、一年来重点在寻找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上作了研究,今后的研究中还将在教学中对读写结合训练时写的时机、写的方式、写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究。真正让“读写双轮”并驾齐驱。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我们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本项实验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1、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读写结合策略”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程度差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如何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读写结合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以此全面推进读写结合策略的推广,这是今后的实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的力度。通过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结合方式,努力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的“有效”性。
读写联动课结题报告
从2012年12月接触到“主题阅读”实验课题以来,我一直担任“读写联
动”这一课型的实验,至今已经两整年,其中收获和启示丰富,现将这一课型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一)理念指导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
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2、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增加学生写作训练次数,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让学生乐写、善写。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课文中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三)方法指导
1、悟透写法是前提
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老师说,读写联动的课型特点,就是“读为基础,
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其中“读为基础”“读中学写”,是强调阅读鉴赏中悟透写法的必要性。要让学生领悟什么写法,领悟得透彻不透彻。
领悟写法,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两篇三篇放到一块儿比较阅读。
(1)要教给学生比较方法。先由一篇入手,看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再与第一篇比较,先看相同的,再看不同的。
(2)要提供比较的思维支架。可以画思维导图,也可以做成表格,使比较更高效。
① 仿写句子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
②补写空白
补写课文的空白简称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一、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二、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三、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四、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③仿写段落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
④续写故事
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
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第 三,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如:教学《夜莺的歌声》,引导学生想象写出:第二天,小夜莺又会怎样做,他又会怎样执行侦察任务等。
⑤写读后感
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2、抓准读写联动点
读写联动点,要通过练笔要求准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搭起阅读鉴赏与习作应用的桥梁,促进写法的应用迁移。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先是从读入手,以读促写。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
(2)其次是勤写勤练,以写引读。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
(3)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读写能力。
3、作品评议要扎实高效
有练笔实践,未必就有提高。练笔实效如何,还要看交流评议环节如何进行。
(1)评议中要多用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以多叫几名学生交流,然后比一比,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只让学生读一读印象不深,最好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写的片段放出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谈。
(2)评议可以多层次开展。第一个层次,全班评议,给大家提供例子,教给评议方法。第二个层次,同桌互相评议,寻找闪光点,提出修改建议。第三个层次,小组交流评议,交流展示同桌评议的成果。多层次展开,可以扩大活动参与面,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机会,也可以逐步提高自主评议、合作互评的能力。
读写联动课,陆恕老师归纳出三点:一是读中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读的是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可以联想到友情的文章。二是从读学写,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写父母之爱的文章,侧重于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学习借鉴怎样写人物的手法。
(四)实验结果
1.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2.实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经过读写结合策略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作文与对照班差异显著,阅读测试成绩明显提高。
(五)实验中总结的经验
1、课内读写结合的五个联结点。
① 阅读中的审题与作文的拟题相联结;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亮点,作文的拟题功夫是靠长期练习来的,课文中名篇的题目就是范例,例如将朱自清《背影》改为《父爱》,这就不妥。因为文中突显的不只是父亲的爱,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阅读中材料的品评与作文中材料的选择相联结;
很多优秀的考试作文,其素材大多来自课本,这就在于作者熟悉课本,认真品读了课文素材并能活学活用。
③阅读中区分文章主次与作文中安排详略相联结;
我们在学习名家文章时,要注意把学生习作中的毛病对比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到自己文章的缺陷。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用了7件小事来展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个中心,但7件事之间又有主次,通过分析,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分寸,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一事到底或几则材料平均用力,不分主次的写作毛病。
④阅读中归纳中心与作文中突出中心相联结;
在学习课文时,要适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归纳文章中心,明确文章是如何点题的,让学生逐步领会在作文中如何突出中心。
⑤ 阅读中语言的赏析与作文中用词造句相联结。
2、课外读写结合的三个目的。
课内阅读从阅读起步,以读带写;课外阅读从写作起步,以写带读。
① 带着积累词语的目的去阅读;
② ②带着搜集间接材料的目的去阅读;
③ ③带着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目的去阅读。
3、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读中求法,迁移练写。
能够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抓住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的语言精华和表达特点,从范文中吸取养分,读中取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2) 多读多练,厚积薄发。
以课文为例子,从读学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只局限于模仿参照教材寥寥几篇文章,读得再深、解得再透,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也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学生丰富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进一步将读写结合起来,是我们下一步应该研究的主题。
六、研究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实施读写结合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七.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读中去递进式感悟,还存在薄弱环节,读和写的训练往往还是“两张皮”缺乏“粘性”。
2、一年来重点在寻找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上作了研究,今后的研究中还将在教学中对读写结合训练时写的时机、写的方式、写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究。真正让“读写双轮”并驾齐驱。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我们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本项实验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1、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读写结合策略”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程度差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如何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读写结合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以此全面推进读写结合策略的推广,这是今后的实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的力度。通过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结合方式,努力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