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几何概型教案

几 何 概 型

海南华侨中学数学组 黄玲玲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3第135页—138页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3.3节,《几何概型》共安排2课时, 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是学习几何概型的特点及其概率的求法.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几何概型是区别于古典概型的另一类等可能概型,将研究有限个基本事件过渡到研究无限多个基本事件. 通过学习, 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思想及其丰富内涵. 感受几何概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及与古典概型的区别; 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雷击电话线”和“抛掷黄豆”两个试验感受结果的无限性与等可能性,引入几何概型;

2、通过计算引例中的概率问题,互相交流得出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对问题进行观察、对比和交流讨论,能找出(画出)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以及满足条件的事件所构成的区域,从中领悟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引入以及例题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认识几何概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会用公式计算概率;

确定重点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混淆几何概型与古典概

型.

教学难点:1、等可能性的判断及对几何概率模型中基本事件的构成分析;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

确定难点依据:首先判断几何概型,尤其是等可能性比古典概型更难于判断

其次在解决几何概型的问题中学生的最大困难就是建立数学 模型.

1

二、教学设计

2

3

4

附板书设计

设计理由:课件并不能代表一切,美观大方的板书重点突出浓缩了教学内容,同

时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书写.

5

三、教法学法分析

我说课的指导思想为:从理论到实际再回到理论. 在教学环节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可以用以下框架图来表示

在以境激情环节及剖析例题的环节中主要通过几个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则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果体现了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在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以接受式为主;在巩固深化环节中的例2通过设置变式、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了讨论式与探究式并存的教学方法,学生则进行相应的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预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学生能理解几何概型的特点及定义,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数学

建模方面,估计又少部分学生会有一定的困惑,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参与.

2. 学生能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严

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会比周全,如“基本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理解可能不到位. 良好的数学素养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 由于学生层次不同,体验与认识有所不同. 对层次较高的学生,还应引导其

形成更科学、严谨、谦虚的求学态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不善于表达,参与性较差,还应多关注,鼓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找一些机会让其体验成功.

6

几 何 概 型

海南华侨中学数学组 黄玲玲

教材:人教版《数学》必修3第135页—138页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3.3节,《几何概型》共安排2课时, 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是学习几何概型的特点及其概率的求法.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几何概型是区别于古典概型的另一类等可能概型,将研究有限个基本事件过渡到研究无限多个基本事件. 通过学习, 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思想及其丰富内涵. 感受几何概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正确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及与古典概型的区别; 2、掌握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雷击电话线”和“抛掷黄豆”两个试验感受结果的无限性与等可能性,引入几何概型;

2、通过计算引例中的概率问题,互相交流得出几何概型的计算公式,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的实际背景对问题进行观察、对比和交流讨论,能找出(画出)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以及满足条件的事件所构成的区域,从中领悟类比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在引入以及例题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认识几何概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几何概型的定义,会用公式计算概率;

确定重点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混淆几何概型与古典概

型.

教学难点:1、等可能性的判断及对几何概率模型中基本事件的构成分析;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

确定难点依据:首先判断几何概型,尤其是等可能性比古典概型更难于判断

其次在解决几何概型的问题中学生的最大困难就是建立数学 模型.

1

二、教学设计

2

3

4

附板书设计

设计理由:课件并不能代表一切,美观大方的板书重点突出浓缩了教学内容,同

时为学生提供了规范的书写.

5

三、教法学法分析

我说课的指导思想为:从理论到实际再回到理论. 在教学环节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可以用以下框架图来表示

在以境激情环节及剖析例题的环节中主要通过几个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则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果体现了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在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以接受式为主;在巩固深化环节中的例2通过设置变式、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采用了讨论式与探究式并存的教学方法,学生则进行相应的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预测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 学生能理解几何概型的特点及定义,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数学

建模方面,估计又少部分学生会有一定的困惑,需要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参与.

2. 学生能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严

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会比周全,如“基本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理解可能不到位. 良好的数学素养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 由于学生层次不同,体验与认识有所不同. 对层次较高的学生,还应引导其

形成更科学、严谨、谦虚的求学态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不善于表达,参与性较差,还应多关注,鼓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找一些机会让其体验成功.

6


相关内容

  • 高中数学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 说明:因博客不能提供上传.下载PPT课件功能, 因此欢迎朋友们到我的站点阅读下载!(点击进入) 高中数学说课课件 说课:正弦定理 说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说课: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说课:圆的标准方程 说课:函数的单调性 说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说课: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说课:椭圆的标准方程2 ...

  • 高中数学 4.4.11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 第五课时 直线的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直线的几何条件, 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 ...

  •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曲线与方程]教案
  • 圆锥曲线与方程 李布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 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 ...

  • 高中数学教案(分享)
  • 课 题:7.5曲线和方程(一)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掌握形数结合.函数与方程.化 ...

  • 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点到直线的距离(杜晓雯)
  • 2006年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比赛 <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数学组 杜晓雯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师]杜晓雯 一. 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 ⑴ 教学内容 <点到直线的距离& ...

  • 高中数学导数教案
  • Qomolangma 教 Qomolangma 教案 日期:______________ 前提测评 测评一 难度系数 得 分 测评目的 2 (2013·高考广东卷 ) 若曲线y = ax -ln x 在点(1,a )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则a =________. 测评二 难度系数 得 分 (20 ...

  • 均值不等式教案
  • § 3.2 均值不等式 本节内容是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B 版必修五第三章第二节--均值不等式.它在不等式这一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尤其突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均值不等式的基本表达式:均值不等式所表达的几何意 义:能够应用均值不等式进行简单的证明 过程与方法:掌握数形结合的数 ...

  • 数学教师阅读参考书目
  • 数学教师阅读参考书目 数学教师暑假阅读参考书目 一.数学纵横 1.1华罗庚,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沪教,84[必读] 1.2张奠宙,数学的明天,桂教,99 [纵论数学与数学教育,书中的一些观点高屋建瓴,发人深省.系"走向科学的明天丛书"之一,数学方面另有:平面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集 ...

  • 数学教学网站大全
  • 数学123 中国数学在线 海天数学网 广东中山市中学数学网 中数网 奥数网 港中数学苑 草中数学 中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数学110 中学数学在线 大榕树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乐园 数学动力网 数学456资源网 悠悠数学资源网 中学数学网 初中数学网 初中数学动力网 小学数学试卷网 中学数学交流园地 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