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识记和理解记住东汉末年著名军阀的名字;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国时间、国号和都城。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一、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设计思路本课主要以“教师给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和点评”的方法进行教学。本课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三国之间的关系。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为以下几点:1、历史背景。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2、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实际形成。主要由学生复述战争过程,并通过谈论分析战争成败的原因及影响,并且在对比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一胜一败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3、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利用学生制作示意图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三国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三国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三国关系的相关题目,由一位“小老师”讲解完成。本课由于学生的知识准备较充足因此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同时注意历史与文学、历史与地理的结合。

新课导入:播放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同时缓缓出现歌词。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三国演义》。师:那么,你们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这段历史时期给你们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吗?生A:军阀混战。生B:群雄逐鹿。生C:刀光剑影。师:大家都说得很不错,但是,《三国演义》是根据我国历史改写而成,小说是不同于历史的,要注意区别。尽管漫长的岁月已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但是却无法抹去这段尘封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至今令人惊心动魄的年代。 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新课:师:东汉末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腐朽的东汉政权无力镇压,便号召各地豪强地主组织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课件显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各支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是哪两支呢?生:袁绍、曹操。 课件显示 曹操画像师:军阀们为扩张势力,彼此争战。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对当时战争造成的社会残破景象的生动描写。公元200年,袁绍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官渡之战爆发了。 课件显示 “200年官渡之战”师: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官渡之战示意图》,结合教材和你们课前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官渡之战的精彩过程。 课件显

示 《官渡之战示意图》生:袁绍军队有10万人,曹操军队只有3-4万人;两军相遇于官渡;后曹操用少量部队奇袭乌巢,焚毁袁绍的军粮,袁绍军心大乱,曹操大败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又用几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袁绍集团的势力和北方其它的割据势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或者由学生边讲述边自行演示课件。) 课件显示 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师:(视学生讲述情况进行补充、修正和点评。)谢谢刚才这位同学对官渡之战的精彩重现。那么,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上第81页的小字内容和旁边的阅

读材料思考并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呢?课件显示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生:A、曹操

料 《赤壁之战》师:赤壁之战曹操败了,惶惶如漏网之鱼,急急如丧家之犬。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什么赤壁之战中却一败涂地呢? 课件显示问题 生:讨论3分钟,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师: 总结学生的发言。课件显示 曹操:骄傲轻敌;官兵不习水战„„ 孙权、刘备:结成连盟;采用火攻;利用地理条件„„师: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先据有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后又进入益州。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实际形成。 课件显示 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实际”两字用红色突显,便于和后面的“正式”形成区别开来。)师: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请大家看书上第83页到84页的内容,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并思考刚才的问题。(学生画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老师巡视。)生:(展示自己所画的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师:大家画得都很不错,那么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 三国建立的图表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开始于220年曹丕建立魏,正式形式于229年孙权建立吴。(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图》)那么,曹操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呢?生:不是!师:对!曹操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谈论一下自己是如何认识曹操这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的。 课件显

示 你怎样评价曹操?生:(各抒己见,可以利用争议性的评价形成冲突展开小的辩论,视课堂情况而定。)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管是精彩还是朴实,我们都为自己的观点喝彩。那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看下鲁迅先生对曹操的一个评价是怎样的 课件显示 (鲁迅对曹操的评价)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尽管刘备都已经落到织席贩鞋的地步,但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再高举

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的!对曹操的评论我们就暂且谈到这里。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吴三国之间还战争不断,孙刘两国为争夺荆州进行了彝陵之战,结果刘备大败,彻底丢掉了荆州地区。在魏、蜀、吴三国中,魏的实力最强,吴次之,蜀最弱。吴、蜀两国一直奉行联合抗魏的方针。三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下面就请大家看书上84到85页的小字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结合大屏幕上给出的内容给大家讲授一下魏、蜀、吴的关系。课件显示 (三国关系示意图,并留出空白以便小老师叫学生回答。)生:(小老师到讲台前给大家讲授。)师:非常感谢这位小老师的精彩讲述。我们可以从三国之间的关系,不难总结出诸葛亮的外交策略。那么,用一句话表述是什么呢? 课件显示 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外交策略生:联吴制魏保蜀。 课件显示 联吴制魏保蜀师:三国关系的实质就是相互利用和相互牵制。正因为这种关系才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维持。那么,这样的局面将维持到何时又是怎样结束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分解”。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的新课就到此结束。下面请一位同学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来总结一下本课的内容。生:(总结本课内容)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混战的结果。官渡之战使曹操打败了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三国的相继建立,使三国鼎立正式形成。而魏、蜀、吴之间复杂的关系,又使得三者相互牵制和相互利用,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下去。课件显示 说说学习本课后你的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提示:1、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2、汲取了哪些历史经验;3、对三国时期的人物的正确评价;4、文学作品与史实的区别„„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同学们都知道江南现在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一提到长江三角洲我们都知道那里有发达的城市群(苏锡常、南京、上海、浙江杭州)。全国百强县前十位的大多都在南方。但是在古代那里可是一个人烟稀少,落后的地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江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本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其中的奥

二、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的相对安定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不仅促进了民族汇聚,也使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唐诗导入、创设情景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对反映不同时期南方经济状况的史料进行分析。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学习“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时,学生分组学习、组织活动。通过主动参与、互助合作获取新知识。(3) 对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一题

组织学生看书、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3.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

4.课后的活动探究是对学生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 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关注社会,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

展示古诗《江南春》。学生朗诵。师:杜牧眼中的江南,温婉柔美。只是不知道杜老先生可曾想到 :在历史上,他笔下的这片繁华盛地却曾是那样的荒凉与落后。它迈开大步向前发展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分立,民族汇聚,南方经济大发展。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那久远的历史,来到那片温润的土地,去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北方—黄河、南方—长江。 黄河和长江都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两大河流域都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但在发展的历程中,它们的脚步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则材料,它们分别反映了秦、汉、三国两晋、南朝这几个不同时期南方经济状况。

总结:秦汉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逐步发展。秦朝时期的江南

展示《秦朝四十七郡图》,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北方的郡的数目远远多于南方,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方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南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汉朝时期的江南阅读《汉书》对江南经济的描述:“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学生翻译本段文字。

思考:汉朝时期江南经济和北方相比有哪些不同?

——通过耕作方式和谋生手段的对比,认识到汉朝时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阅读完以上反映秦汉时期经济的材料后,总结: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多,经济中心三国两晋时期的江南

在北方。展示三国两晋时期瓷器图片(羊尊、猪圈、鸡笼、羊圈)。思考:这些瓷器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已经饲养家禽家畜了,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说明南方经济较秦汉时期有了很大进步。

阅读完以上反映不同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材料后,进行总结。

——总结:秦汉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教师指出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活动:

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阅读课文中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内容,再设计活动,将所掌握的内容展示给大家。

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师生之间也应互动。教师可以给予解疑和指导,也可以参加到活动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技术进步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农业的发展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但为什么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才快速向前发展呢?生思考、讨论,师将学生的回答逐条写在黑板上。大致如下: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比较安定,大量人口南迁,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再讲解这一内容。

同学们说道北方战乱频繁,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有哪些大的战乱呢? 战乱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

北方人民南迁

思 考

大批北方人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北方人民

共同努力,开发南方。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北方,你会选择南迁吗?

如果当时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它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会要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从情感方面认同和平与安定是人民的共同追求。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出示课件)

1.自然条件优越2.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 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3.大量人口南迁 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2、通过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方民族融合内容的学习,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论证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教学重点:北魏季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北方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

板书设计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本课教学应侧重指导学生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加强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的图片和材料,理解“胡汉融合”呈现出的和谐历史趋势。

引导学生从南方六朝对江南开发,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处于什么状态,又具有什么特征这一角度,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结合113页的插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讲述。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出现了内迁的高潮。当时内迁的民族很多,主要有5个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旧史中,他们被称为“五胡”。其中匈奴大致分布于今晋、陕、甘地区;鲜卑散居于今辽东、辽西、内蒙古、山西、甘陇一带;羯居于山西南部太行山;氐先居于川、陕、甘交界处,后南入川、东入关中;羌则由甘、青进入陕西。内迁总数,据《晋书·文帝纪》称有800余万口,虽未必全部进入中原地区,但入居中原地区的不在少数。他们内迁居,与汉族民众杂处,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再度陷入混乱。从公元304年刘渊建国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这130多年中,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其中主要的有16个,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因十六国政权多是匈奴、鲜卑、褐、氏、羌5个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所建,故历史上又称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国的不都是“五胡”,还有汉人建立的。

二、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

号为魏,史称北魏,亦称拓跋魏、元魏、后魏。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时实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孝文帝(471—499年在位)继位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执政,故前期改革(484—486年间)由冯太后主持,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改革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483年,下令禁止鲜卑人同族通婚。 484年,颁行俸禄制,禁止官吏自行向农民征税,统一财政收支。

北魏初年规定,地方官不论其治绩如何,任期都是六年,期满离任。因此,许多官吏对治理民事毫不热心,却竭力追求个人财富。有一次,孝文帝问臣下高祐:怎样才能使盗贼平息呢?高祐回答:盗贼,也是人。如果地方官很称职,治化有方,就不会再有了。孝文帝听了深以为然。这可见孝文帝对吏治问题的重视。为了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实行俸禄制。公元484年,魏颁布法令,正式规定“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俸禄之外,贪污满一匹者处死。二是对地方官任期长短不做硬性规定,而是根据治绩而定,好则留,不好则去。这样一来,官吏治绩好坏与仕途升迁联系起来了,使他们在盘剥人民时不能不有所考虑。

吏治的改革,是北魏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如实行得好,就可刷新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同时也为以后各项改革的进行打下基础,意义是重大的。

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按户授田,受田户需交纳租调。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归官。桑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桑田须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不宜种桑之地,男子给麻田四十亩,妇女五亩。

(二)奴婢和耕牛参加授田。奴婢依一般农民授田。耕牛每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

(三)田地缺乏地区,允许农民“逐空荒”,迁往他郡。

(四)犯罪流徒户或绝户,其土地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田之用。

(五)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以公田。刺史十五顷,郡丞、县令六顷。公田不得买卖。 486年,建立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在均田制颁布的同一年,又宣布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皆由本乡有威望者担任。三长制代替了过去的宗主督护制,改变了“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状况,使趁着管理混乱,荫庇大量人口的汉族大地主受到约束和打击。因此他们群起而攻之。但当时掌握朝政的文明太后很有识见,她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在她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推行。 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 493年,借南伐名义,宣布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的一件大事。孝文帝的南迁,使拓跋族最终走上了胡汉融合的道路。 当时,迁都的阻力

极大。首先,鲜卑贵族们大多已在平城畿内有了家业,谁也不想动迁;其二,由北边鲜卑化的用武之地向南边汉族文化中心迁移,风土、人情乃至气候都大不相同,要想适应不容易;其二,对武将来说,迁都进行“文治”,则意味着他们的利益行将丧失。因此,当时反对迁都者为数不少。

关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往传统的观点往往多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种原因分析,大都认为,北魏自398年定都平城以后,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城作为都城已不适应。经济上,平城寒瘠,交通运输又不方便,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经略南方过于遥远。政治上,北魏统治者迫切需要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为此,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已经缩小了的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保守势力比较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由于这些原因,李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 近来,中国社科院北朝史研究专家李凭先生《北魏平城时代》一书,则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北魏孝文帝义无反顾迁都洛阳的原因,提出了“摆脱母权阴影说”。他认为,“生不能不忍受母权阴影的笼罩,死不愿葬入文明太后(即冯太后)陵侧的陪陵,孝文帝个人的感情因素无疑是北魏迁都洛阳的催化剂”。

孝文帝迁都之心已定,为防止节外生枝,便假称要大举南伐。公元493年六月,孝文帝带领步骑三十万人,离开平城向南进发。大军行至洛阳,连日霖雨不止,但孝文帝仍坚持进军南向。尚书李冲等人就出来反对,说“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敢以死请!”孝文帝听了大怒,说:“吾方经营天下,期于统一,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安定王休等趴在地下痛哭失声,苦苦劝谏。孝文帝这才说,如不南伐,便须就此迁都洛阳。并即宣布:“欲迁者左,不欲者右。”群臣又害怕南伐,不敢再言,迁都之计就这样定下来。 孝文帝的儿子是一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又不上进的人。他体胖怕热,到洛阳以后,“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他趁着孝文帝出游嵩山,“轻骑奔代(平城)”。孝文帝闻讯大怒,为了保证汉化顺利进行,毅然将太子贬为庶人,后又用毒酒将其毒死。 孝文帝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一、改服装。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

改了姓,又下令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服装样式与南朝流行样式大抵相同。孝文帝对禁穿胡服下了很大决心,不允许有任何松懈。499年,孝文帝从前线回到洛阳,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仍有人穿鲜卑旧服,大为不满。第二天,他对群臣说:“朕昨入城,见车上妇女,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任城王澄作解释:穿旧装的少,不穿的多。孝文帝立即反驳:这话说得奇怪,你难道还想满城都穿旧装吗? 二、改语言。495年下诏,不得在朝廷上讲鲜卑语。30岁以下朝廷官员须说汉语,30岁以上者逐步学说汉语,违者“降爵黜官”。 孝文帝又下令禁止说鲜卑语。北魏初入中原时,以征服者自居,不仅自己讲鲜卑语,还命令所有任职于魏的汉人官吏也要讲鲜卑语。为了提高鲜卑族的文化水平,便于读汉人书,接受汉文化,孝文帝下令宣布:“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三、改姓氏。改鲜卑族复姓为音近或义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带头将皇族拓跋氏

改姓为元氏,因为鲜卑人以“土”为“拓”,土是万物之元,因而改“元”;他如独孤氏改为刘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共有100多个胡姓改为汉姓。

四、改籍贯。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平城,葬于洛阳北邙山。

五、胡汉通婚。496年,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卢、李、郑、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把前娶的王妃降为姬妾,另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女大约也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

六、改革官制,制订法律,采用汉族行政机构。

七、定族姓,仿汉族门阀制度建立鲜卑族姓。495年,孝文帝下话制定门阀制度。鲜卑族除帝室外以穆、陆、贺(贺赖氏)、刘、楼(贺楼氏)、于、尉(尉迟氏)大姓为最高,与汉族的著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相当。此外,汉族根据祖宗官位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姓,姓以下称族,不入姓族的就被排斥在门阀之外。这样,“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确立了,胡、汉贵族进一步合流。

孝文帝改革是对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是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进行改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发展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能力目标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学习,形成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祖冲之等古代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通过学习,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将祖冲之的圆周率等各项科技成就讲清楚。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齐民要术》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点,以及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影响;《水经注》对我国山川地形、城市乡镇、风俗民情、物产矿藏的叙述,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基本

情况。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有关数学的“世界之最”和农学、地学的名著,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接触、了解并不多。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注意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时期。一方面,统一的封建国家分裂了,这一历史时期充满战争和灾难;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徙。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又导致了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到文化上,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有些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我们用两课时,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讲授新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祖籍范阳遒县,大约在西晋末年时,先世从范阳迁居江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以学识渊博、谙熟天文历法和算术著称。祖冲之从幼年起便秉承家传的天算之学,并对文学、哲学等极感兴趣,成年后以博学多才闻名。宋孝武帝即位后,将他召入皇家的学术机构华林学省。祖冲之利用华林学省的优越条件,刻苦钻研学问,为日后的科学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历任娄县令、谒者仆射等官职,南齐时,官至长水校尉,但仍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位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3.[***********]46……)。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在数学发展史上,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探索圆周率的精确值方面,每前进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

祖冲之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他记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古代算书,说圆的直径假如是1尺,圆的周长就是3尺,即圆周率是3。为亲自验证是否正确,他用绳子绕车轮转一周,量出长短,又量了车轮的直径,结果发现周长并不正好是直径的三倍,而是比三倍多一点。他读了三国时数学家刘徽的文章,认为用刘的“割圆术”再往下割,一定能算出比刘徽更准确的数来。于是他和儿子动手干起来。他们把地磨平,画了一个直径一丈长的大圆,开始割圆,从六边到九十六边,算的结果与刘徽一样。继续割下去,192边、384边、一直到12288边形。他用“割圆术”这一巧妙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周的长度。

他求出圆周率的“朒数”(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盈数”(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指出圆周率的真值在盈、朒两限之间,即3.1415926

依靠算筹进行运算的当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娴熟的技巧、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祖冲之求出的密率也是世界数学史的一大贡献,在欧洲,直至16世纪末,德国科学家奥托和荷兰工程师安抚尼兹才先后得出相同的数值。西方数学界不知道祖冲之的成果,常称这一数值为“安抚尼兹率”。为此,著名的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建议将355/113这个数值称为“祖率”。

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geng)之圆满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并且提出后人所称的“祖暅原理”。这也比欧洲人发明的方法早一千多年。

据史书记载,祖冲之对用二次、三次代数方程以求得“开差幂”和“开差立”的问题,也有所研究。此外,祖冲之还注释过《九章算术》,编写了《缀术》。《缀术》共有6卷,是其数学研究的代表作,在唐代被列为国学中算学科的主要课本,学习年限长达4年。政府举行算学考试时,多从《缀术》中出题,其重要可想而知。12世纪时,日本和朝鲜也将《缀术》作为教科书。可惜此书在北宋中期以后失传了。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也有杰出贡献。他在长期实测、精确计算和对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宋孝武帝大明年间编制出一部新历法,史称《大明历》。

462年,祖冲之上书要求刘宋政府颁布实行《大明历》,但遭到当时倖臣戴法兴的攻击。他认为祖冲之引进岁差、改革闰周等违背了儒家经典,责备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针锋相对地写了一篇辩驳的奏章。他表示了“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的鲜明立场,并且用科学道理回答了戴法兴的责备。他用观测事实证明,由于岁差,当时所见的天象确实已和儒家经典中所反映的春秋以前的情况不同,而回归年的长度也的确比《四分历》的要小。这些天文事实都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人们不能“信古而疑今”。

《大明历》的一大进步是首次将“岁差”的概念引入了历法。所谓“岁差”,是指太阳从上一年冬至日运行到下一年冬至日,在天空上的位置移动距离。过去都认为,太阳在冬至日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实际上经过一年的运行,太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冬至点上,而是差了一段微小的距离。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首先发现“岁差”现象,并算出每50年西移一度。然而,这一成果一直未被引入历法,因而造成了推算日、月蚀日期的误差。祖冲之经过实测和计算,证实了虞喜的发现,作出“日不独守故辙”的结论,求得自己的“岁差”数值,并引用到《大明历》中。经过元嘉十三年(436年)至大明三年(459年)23年间4次月蚀的检验,证明《大明历》的推算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祖冲之测定了“回归年”,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间,是365.24281481日,这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时间,仅差46秒。一年的相对误差只有六十万分之一,在当时,已可谓十分缜密了。 《大明历》的另一重要进步是改革了闰法。阴历比阳历大约少11天左右,在以往的历法中,一直采用置闰月的方法来调整。我国最早的闰法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个办法尽管已沿袭了一千多年,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出入,平均每过200年就会相差一天。祖冲之经过反复计算,提出了在391年中置144个闰月的新闰法,大大提高了历法的精确度。他还测定一个“交点月”(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同一交点所需的时间)为27.21223日,这与现代测得的数值相差不到一秒。

祖冲之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这个方法也为后世长期采用。

祖冲之在机械方面也有很多发明创造。他曾因诸葛亮有“木牛流马”,而制造了一种类似的交通工具,不用借助风力水流,可“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发明了一种“千里船”,在新亭江试行时,每天能行百余里。他还设计制造出一种利用水力推动的“水碓磨”,能同时舂米和磨面。刘裕攻灭后秦时,曾缴获了一辆指南车。但此车仅存外形,内部的机械已经损坏。后来祖冲之将车修复,并将车中的机械由原先的木制改为铜制,使它的精

密度和灵敏度都有很大提高。试验后,证明此车轻便灵活,结构合理,即使百转千回,木人始终指向南方。他还设计制造过计时器--漏壶和巧妙的欹(qi)器。

祖冲之以他的发明创造,为中国的科学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并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了纪念和表彰他的卓越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己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国际天文组织也将月球背后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此外,祖冲之还精通音律,甚至还曾经写过小说《述异记》十卷。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农书。北魏贾思勰撰(因《齐民要术》成书于东魏时期,故也有工具书称其为东魏人)。“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贾思勰,约于北魏473年出生于齐郡益都,曾任高阳太守。退职归田后撰成《齐民要术》10卷92篇,正文8万字,连夹注共11万字,附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贾思翻自序说:“今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xi)醢(ha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说明作者是总结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写成的。书中叙述了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鱼类的饲养,酒、酱、醋、鼓脯、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等,最后一篇讨论“非中国(指中原)物”,亦即北方不生产的蔬菜、瓜果的品种特性。

《齐民要术》总结了6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农业、畜牧业的生产经验,如关于耕地除草有“春雨难期,必须藉泽”,这是说春耕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水分;“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这是说湿田翻耕土壤容易板结,应予避免等等。此外对选种、轮作、施肥等田间管理技术都有阐述,并提出农业生产应当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因素,生产过程中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原理。书中记载的能使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树苗的培育方法、家禽家畜的饲养方法等都显示了当时我国农业的较高水平。当时所见的农学著作,有的阐明农业思想,有的讲求耕种技术,有的专门研讨单种农作物,有的是论述农具的,而《齐民要术》涉及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科技史上最宝贵的农学文献之一。

《齐民要术》援引《诗经》、《礼记》、《尔雅》、《管子》等古籍近200种,收集民间农谚30余条。所引汉晋以来很有价值的农书现都已失传,后人主要从本书中加以辑录,足见本书的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主要活动于北方,缺少南方的资料,故该书的内容也偏重于长江以北。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我国古代的地理学成就很多。西汉已经有全国地图。近年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绘的长沙地区图,已经是高水平的地图。东汉班固《汉书》中已专门写有《地理志》。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地理学有了重大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曾流传一部《水经》,它记述中国的河流水道共计137条。《水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都说是汉代桑钦所

著;《旧唐书·经籍志》说是晋代郭璞所撰;但据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考证,该书作者应是三国时人。《水经》虽然是部完整的地理学著作,但内容过于简单,北魏时,郦道元为其作了为后人大加赞扬的名注。

郦道元,范阳琢县(今属河北)人。历任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出任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后迁御史中尉。在地方和中央,都以为政严猛著称。雍州刺史萧宝夤(yin)图谋叛乱,忌恨郦道元的朝贵,奏请派他为关右大使,前往安抚,最后遭萧宝夤杀害。 郦道元少时曾随父宦游,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后,又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钻研地理著作。他认为古代的地理书籍都太简略,《水经》同样如此,又缺乏旁通,于是决意为其作注。他广泛搜集资料,引证了437种古书,采录了汉魏的许多碑刻,并跋涉郊野,寻访古迹,便所记水道增至1252条,为原书的8倍,注文约30万字,为原书的20倍,共分为40卷。

《水经注》以水为纲,以发展变化的观点考察地理现象,对每条水道都追溯到可能追溯的最早时期。对于水源的大小、湖泊的盈竭、水色的清浊、泥沙的堆积、洪水的涨落等水文变化都有详细记载。同时,又“即地以存古”,对每一条河流所经之处作了详细描述,有关各地历史事迹、土地物产、建置沿革、聚落兴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无不备载,还记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和传说,史料价值相当高。如记述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火井温汤,高奴(今陕西延安东)、延寿(今甘肃玉门东南)的古油,邯城(今河北临漳北)的煤炭等,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郦道元又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故《水经注》体例严谨,文笔绚烂,描述生动,其中不少优美精练的游记小品,对后代文学家有不小的影响。书中一些精彩篇章,写得如诗如画,对后世文人作家影响深远。

《水经注》对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语文课节录了《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同学们听了这段文字,一定会联想起盛唐诗人李白的名篇(启发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不难想象,李白在写这首诗稿时,耳畔一定回响着约二百余年前郦道元对三峡风光的描述。可见,郦道元的不朽文笔曾哺育过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

《水经注》的主要缺点是记述江淮以南水系较简单,多有遗漏和欠准确的地万,这与当时南北分裂、交通不便有直接关系。

《水经注》问世后,校勘和研究它的古今学者很多,全祖望、戴震、胡适、王国维等著名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水经注》的“郦学”。足见其影响之大。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识记和理解记住东汉末年著名军阀的名字;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国时间、国号和都城。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一、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设计思路本课主要以“教师给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和点评”的方法进行教学。本课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三国之间的关系。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为以下几点:1、历史背景。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2、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实际形成。主要由学生复述战争过程,并通过谈论分析战争成败的原因及影响,并且在对比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一胜一败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3、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利用学生制作示意图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三国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回顾三国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三国关系的相关题目,由一位“小老师”讲解完成。本课由于学生的知识准备较充足因此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同时注意历史与文学、历史与地理的结合。

新课导入:播放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并同时缓缓出现歌词。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三国演义》。师:那么,你们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一下这段历史时期给你们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吗?生A:军阀混战。生B:群雄逐鹿。生C:刀光剑影。师:大家都说得很不错,但是,《三国演义》是根据我国历史改写而成,小说是不同于历史的,要注意区别。尽管漫长的岁月已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但是却无法抹去这段尘封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至今令人惊心动魄的年代。 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新课:师:东汉末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腐朽的东汉政权无力镇压,便号召各地豪强地主组织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课件显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师: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在各支军阀中势力最强的是哪两支呢?生:袁绍、曹操。 课件显示 曹操画像师:军阀们为扩张势力,彼此争战。军阀混战给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对当时战争造成的社会残破景象的生动描写。公元200年,袁绍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官渡之战爆发了。 课件显示 “200年官渡之战”师: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官渡之战示意图》,结合教材和你们课前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官渡之战的精彩过程。 课件显

示 《官渡之战示意图》生:袁绍军队有10万人,曹操军队只有3-4万人;两军相遇于官渡;后曹操用少量部队奇袭乌巢,焚毁袁绍的军粮,袁绍军心大乱,曹操大败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一蹶不振,曹操又用几年的时间彻底消灭了袁绍集团的势力和北方其它的割据势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或者由学生边讲述边自行演示课件。) 课件显示 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师:(视学生讲述情况进行补充、修正和点评。)谢谢刚才这位同学对官渡之战的精彩重现。那么,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上第81页的小字内容和旁边的阅

读材料思考并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呢?课件显示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生:A、曹操

料 《赤壁之战》师:赤壁之战曹操败了,惶惶如漏网之鱼,急急如丧家之犬。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为什么赤壁之战中却一败涂地呢? 课件显示问题 生:讨论3分钟,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师: 总结学生的发言。课件显示 曹操:骄傲轻敌;官兵不习水战„„ 孙权、刘备:结成连盟;采用火攻;利用地理条件„„师: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江东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先据有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后又进入益州。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实际形成。 课件显示 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实际”两字用红色突显,便于和后面的“正式”形成区别开来。)师: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请大家看书上第83页到84页的内容,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并思考刚才的问题。(学生画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老师巡视。)生:(展示自己所画的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师:大家画得都很不错,那么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 三国建立的图表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国开始于220年曹丕建立魏,正式形式于229年孙权建立吴。(课件显示 《三国鼎立图》)那么,曹操到底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呢?生:不是!师:对!曹操应该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谈论一下自己是如何认识曹操这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的。 课件显

示 你怎样评价曹操?生:(各抒己见,可以利用争议性的评价形成冲突展开小的辩论,视课堂情况而定。)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管是精彩还是朴实,我们都为自己的观点喝彩。那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看下鲁迅先生对曹操的一个评价是怎样的 课件显示 (鲁迅对曹操的评价)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尽管刘备都已经落到织席贩鞋的地步,但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再高举

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的!对曹操的评论我们就暂且谈到这里。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吴三国之间还战争不断,孙刘两国为争夺荆州进行了彝陵之战,结果刘备大败,彻底丢掉了荆州地区。在魏、蜀、吴三国中,魏的实力最强,吴次之,蜀最弱。吴、蜀两国一直奉行联合抗魏的方针。三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下面就请大家看书上84到85页的小字内容,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结合大屏幕上给出的内容给大家讲授一下魏、蜀、吴的关系。课件显示 (三国关系示意图,并留出空白以便小老师叫学生回答。)生:(小老师到讲台前给大家讲授。)师:非常感谢这位小老师的精彩讲述。我们可以从三国之间的关系,不难总结出诸葛亮的外交策略。那么,用一句话表述是什么呢? 课件显示 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的外交策略生:联吴制魏保蜀。 课件显示 联吴制魏保蜀师:三国关系的实质就是相互利用和相互牵制。正因为这种关系才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维持。那么,这样的局面将维持到何时又是怎样结束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分解”。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的新课就到此结束。下面请一位同学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来总结一下本课的内容。生:(总结本课内容)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势力混战的结果。官渡之战使曹操打败了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三国的相继建立,使三国鼎立正式形成。而魏、蜀、吴之间复杂的关系,又使得三者相互牵制和相互利用,使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下去。课件显示 说说学习本课后你的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提示:1、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2、汲取了哪些历史经验;3、对三国时期的人物的正确评价;4、文学作品与史实的区别„„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同学们都知道江南现在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一提到长江三角洲我们都知道那里有发达的城市群(苏锡常、南京、上海、浙江杭州)。全国百强县前十位的大多都在南方。但是在古代那里可是一个人烟稀少,落后的地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江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本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其中的奥

二、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的相对安定使得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不仅促进了民族汇聚,也使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唐诗导入、创设情景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对反映不同时期南方经济状况的史料进行分析。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学习“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时,学生分组学习、组织活动。通过主动参与、互助合作获取新知识。(3) 对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一题

组织学生看书、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3.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

4.课后的活动探究是对学生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 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关注社会,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

展示古诗《江南春》。学生朗诵。师:杜牧眼中的江南,温婉柔美。只是不知道杜老先生可曾想到 :在历史上,他笔下的这片繁华盛地却曾是那样的荒凉与落后。它迈开大步向前发展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分立,民族汇聚,南方经济大发展。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那久远的历史,来到那片温润的土地,去看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区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北方—黄河、南方—长江。 黄河和长江都是我们的母亲河,这两大河流域都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但在发展的历程中,它们的脚步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看几则材料,它们分别反映了秦、汉、三国两晋、南朝这几个不同时期南方经济状况。

总结:秦汉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逐步发展。秦朝时期的江南

展示《秦朝四十七郡图》,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北方的郡的数目远远多于南方,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方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南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

汉朝时期的江南阅读《汉书》对江南经济的描述:“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学生翻译本段文字。

思考:汉朝时期江南经济和北方相比有哪些不同?

——通过耕作方式和谋生手段的对比,认识到汉朝时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阅读完以上反映秦汉时期经济的材料后,总结: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多,经济中心三国两晋时期的江南

在北方。展示三国两晋时期瓷器图片(羊尊、猪圈、鸡笼、羊圈)。思考:这些瓷器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已经饲养家禽家畜了,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说明南方经济较秦汉时期有了很大进步。

阅读完以上反映不同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材料后,进行总结。

——总结:秦汉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教师指出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活动:

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阅读课文中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内容,再设计活动,将所掌握的内容展示给大家。

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师生之间也应互动。教师可以给予解疑和指导,也可以参加到活动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技术进步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农业的发展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但为什么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才快速向前发展呢?生思考、讨论,师将学生的回答逐条写在黑板上。大致如下: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比较安定,大量人口南迁,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南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再讲解这一内容。

同学们说道北方战乱频繁,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有哪些大的战乱呢? 战乱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

北方人民南迁

思 考

大批北方人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北方人民

共同努力,开发南方。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北方,你会选择南迁吗?

如果当时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它可以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会要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从情感方面认同和平与安定是人民的共同追求。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出示课件)

1.自然条件优越2.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 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3.大量人口南迁 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教学目标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2、通过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方民族融合内容的学习,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论证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教学重点:北魏季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北方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

板书设计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鲜卑拓跋部的兴起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的社会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本课教学应侧重指导学生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加强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的图片和材料,理解“胡汉融合”呈现出的和谐历史趋势。

引导学生从南方六朝对江南开发,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处于什么状态,又具有什么特征这一角度,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结合113页的插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讲述。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出现了内迁的高潮。当时内迁的民族很多,主要有5个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在旧史中,他们被称为“五胡”。其中匈奴大致分布于今晋、陕、甘地区;鲜卑散居于今辽东、辽西、内蒙古、山西、甘陇一带;羯居于山西南部太行山;氐先居于川、陕、甘交界处,后南入川、东入关中;羌则由甘、青进入陕西。内迁总数,据《晋书·文帝纪》称有800余万口,虽未必全部进入中原地区,但入居中原地区的不在少数。他们内迁居,与汉族民众杂处,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再度陷入混乱。从公元304年刘渊建国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这130多年中,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其中主要的有16个,历史上叫做“十六国时期”。因十六国政权多是匈奴、鲜卑、褐、氏、羌5个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所建,故历史上又称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建国的不都是“五胡”,还有汉人建立的。

二、孝文帝改革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

号为魏,史称北魏,亦称拓跋魏、元魏、后魏。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时实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孝文帝(471—499年在位)继位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执政,故前期改革(484—486年间)由冯太后主持,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改革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483年,下令禁止鲜卑人同族通婚。 484年,颁行俸禄制,禁止官吏自行向农民征税,统一财政收支。

北魏初年规定,地方官不论其治绩如何,任期都是六年,期满离任。因此,许多官吏对治理民事毫不热心,却竭力追求个人财富。有一次,孝文帝问臣下高祐:怎样才能使盗贼平息呢?高祐回答:盗贼,也是人。如果地方官很称职,治化有方,就不会再有了。孝文帝听了深以为然。这可见孝文帝对吏治问题的重视。为了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实行俸禄制。公元484年,魏颁布法令,正式规定“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俸禄之外,贪污满一匹者处死。二是对地方官任期长短不做硬性规定,而是根据治绩而定,好则留,不好则去。这样一来,官吏治绩好坏与仕途升迁联系起来了,使他们在盘剥人民时不能不有所考虑。

吏治的改革,是北魏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如实行得好,就可刷新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同时也为以后各项改革的进行打下基础,意义是重大的。

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均田制,按户授田,受田户需交纳租调。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身死或年满七十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归官。桑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桑田须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不宜种桑之地,男子给麻田四十亩,妇女五亩。

(二)奴婢和耕牛参加授田。奴婢依一般农民授田。耕牛每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

(三)田地缺乏地区,允许农民“逐空荒”,迁往他郡。

(四)犯罪流徒户或绝户,其土地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田之用。

(五)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以公田。刺史十五顷,郡丞、县令六顷。公田不得买卖。 486年,建立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在均田制颁布的同一年,又宣布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皆由本乡有威望者担任。三长制代替了过去的宗主督护制,改变了“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状况,使趁着管理混乱,荫庇大量人口的汉族大地主受到约束和打击。因此他们群起而攻之。但当时掌握朝政的文明太后很有识见,她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在她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推行。 490年,冯太后死,孝文帝亲政,继续进行改革。 493年,借南伐名义,宣布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的一件大事。孝文帝的南迁,使拓跋族最终走上了胡汉融合的道路。 当时,迁都的阻力

极大。首先,鲜卑贵族们大多已在平城畿内有了家业,谁也不想动迁;其二,由北边鲜卑化的用武之地向南边汉族文化中心迁移,风土、人情乃至气候都大不相同,要想适应不容易;其二,对武将来说,迁都进行“文治”,则意味着他们的利益行将丧失。因此,当时反对迁都者为数不少。

关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往传统的观点往往多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种原因分析,大都认为,北魏自398年定都平城以后,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城作为都城已不适应。经济上,平城寒瘠,交通运输又不方便,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经略南方过于遥远。政治上,北魏统治者迫切需要同汉族地主进一步合作。为此,他们需要进一步消除已经缩小了的民族界限,实行汉化政策,但鲜卑贵族集中的旧都平城,保守势力比较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很大。由于这些原因,李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 近来,中国社科院北朝史研究专家李凭先生《北魏平城时代》一书,则从另一角度分析了北魏孝文帝义无反顾迁都洛阳的原因,提出了“摆脱母权阴影说”。他认为,“生不能不忍受母权阴影的笼罩,死不愿葬入文明太后(即冯太后)陵侧的陪陵,孝文帝个人的感情因素无疑是北魏迁都洛阳的催化剂”。

孝文帝迁都之心已定,为防止节外生枝,便假称要大举南伐。公元493年六月,孝文帝带领步骑三十万人,离开平城向南进发。大军行至洛阳,连日霖雨不止,但孝文帝仍坚持进军南向。尚书李冲等人就出来反对,说“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敢以死请!”孝文帝听了大怒,说:“吾方经营天下,期于统一,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安定王休等趴在地下痛哭失声,苦苦劝谏。孝文帝这才说,如不南伐,便须就此迁都洛阳。并即宣布:“欲迁者左,不欲者右。”群臣又害怕南伐,不敢再言,迁都之计就这样定下来。 孝文帝的儿子是一个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又不上进的人。他体胖怕热,到洛阳以后,“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他趁着孝文帝出游嵩山,“轻骑奔代(平城)”。孝文帝闻讯大怒,为了保证汉化顺利进行,毅然将太子贬为庶人,后又用毒酒将其毒死。 孝文帝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一、改服装。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

改了姓,又下令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服装样式与南朝流行样式大抵相同。孝文帝对禁穿胡服下了很大决心,不允许有任何松懈。499年,孝文帝从前线回到洛阳,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仍有人穿鲜卑旧服,大为不满。第二天,他对群臣说:“朕昨入城,见车上妇女,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任城王澄作解释:穿旧装的少,不穿的多。孝文帝立即反驳:这话说得奇怪,你难道还想满城都穿旧装吗? 二、改语言。495年下诏,不得在朝廷上讲鲜卑语。30岁以下朝廷官员须说汉语,30岁以上者逐步学说汉语,违者“降爵黜官”。 孝文帝又下令禁止说鲜卑语。北魏初入中原时,以征服者自居,不仅自己讲鲜卑语,还命令所有任职于魏的汉人官吏也要讲鲜卑语。为了提高鲜卑族的文化水平,便于读汉人书,接受汉文化,孝文帝下令宣布:“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三、改姓氏。改鲜卑族复姓为音近或义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带头将皇族拓跋氏

改姓为元氏,因为鲜卑人以“土”为“拓”,土是万物之元,因而改“元”;他如独孤氏改为刘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共有100多个胡姓改为汉姓。

四、改籍贯。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平城,葬于洛阳北邙山。

五、胡汉通婚。496年,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卢、李、郑、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把前娶的王妃降为姬妾,另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女大约也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

六、改革官制,制订法律,采用汉族行政机构。

七、定族姓,仿汉族门阀制度建立鲜卑族姓。495年,孝文帝下话制定门阀制度。鲜卑族除帝室外以穆、陆、贺(贺赖氏)、刘、楼(贺楼氏)、于、尉(尉迟氏)大姓为最高,与汉族的著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相当。此外,汉族根据祖宗官位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姓,姓以下称族,不入姓族的就被排斥在门阀之外。这样,“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确立了,胡、汉贵族进一步合流。

孝文帝改革是对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是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进行改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发展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二、能力目标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学习,形成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祖冲之等古代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是他们取得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通过学习,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将祖冲之的圆周率等各项科技成就讲清楚。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齐民要术》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特点,以及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影响;《水经注》对我国山川地形、城市乡镇、风俗民情、物产矿藏的叙述,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基本

情况。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有关数学的“世界之最”和农学、地学的名著,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接触、了解并不多。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注意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时期。一方面,统一的封建国家分裂了,这一历史时期充满战争和灾难;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徙。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又导致了江南的进一步开发,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到文化上,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有些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我们用两课时,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讲授新课)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祖籍范阳遒县,大约在西晋末年时,先世从范阳迁居江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以学识渊博、谙熟天文历法和算术著称。祖冲之从幼年起便秉承家传的天算之学,并对文学、哲学等极感兴趣,成年后以博学多才闻名。宋孝武帝即位后,将他召入皇家的学术机构华林学省。祖冲之利用华林学省的优越条件,刻苦钻研学问,为日后的科学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历任娄县令、谒者仆射等官职,南齐时,官至长水校尉,但仍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位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3.[***********]46……)。圆周率是否精确,关系到天文、历法、建筑、水利等许多方面的发展水平。世界各国都在探求更精密更准确的圆周率。在数学发展史上,圆周率计算的精密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在探索圆周率的精确值方面,每前进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

祖冲之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他记起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古代算书,说圆的直径假如是1尺,圆的周长就是3尺,即圆周率是3。为亲自验证是否正确,他用绳子绕车轮转一周,量出长短,又量了车轮的直径,结果发现周长并不正好是直径的三倍,而是比三倍多一点。他读了三国时数学家刘徽的文章,认为用刘的“割圆术”再往下割,一定能算出比刘徽更准确的数来。于是他和儿子动手干起来。他们把地磨平,画了一个直径一丈长的大圆,开始割圆,从六边到九十六边,算的结果与刘徽一样。继续割下去,192边、384边、一直到12288边形。他用“割圆术”这一巧妙方法,求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周的长度。

他求出圆周率的“朒数”(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盈数”(过剩近似值)为3.1415927,指出圆周率的真值在盈、朒两限之间,即3.1415926

依靠算筹进行运算的当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娴熟的技巧、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祖冲之求出的密率也是世界数学史的一大贡献,在欧洲,直至16世纪末,德国科学家奥托和荷兰工程师安抚尼兹才先后得出相同的数值。西方数学界不知道祖冲之的成果,常称这一数值为“安抚尼兹率”。为此,著名的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建议将355/113这个数值称为“祖率”。

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geng)之圆满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球体积公式,并且提出后人所称的“祖暅原理”。这也比欧洲人发明的方法早一千多年。

据史书记载,祖冲之对用二次、三次代数方程以求得“开差幂”和“开差立”的问题,也有所研究。此外,祖冲之还注释过《九章算术》,编写了《缀术》。《缀术》共有6卷,是其数学研究的代表作,在唐代被列为国学中算学科的主要课本,学习年限长达4年。政府举行算学考试时,多从《缀术》中出题,其重要可想而知。12世纪时,日本和朝鲜也将《缀术》作为教科书。可惜此书在北宋中期以后失传了。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也有杰出贡献。他在长期实测、精确计算和对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宋孝武帝大明年间编制出一部新历法,史称《大明历》。

462年,祖冲之上书要求刘宋政府颁布实行《大明历》,但遭到当时倖臣戴法兴的攻击。他认为祖冲之引进岁差、改革闰周等违背了儒家经典,责备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针锋相对地写了一篇辩驳的奏章。他表示了“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的鲜明立场,并且用科学道理回答了戴法兴的责备。他用观测事实证明,由于岁差,当时所见的天象确实已和儒家经典中所反映的春秋以前的情况不同,而回归年的长度也的确比《四分历》的要小。这些天文事实都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人们不能“信古而疑今”。

《大明历》的一大进步是首次将“岁差”的概念引入了历法。所谓“岁差”,是指太阳从上一年冬至日运行到下一年冬至日,在天空上的位置移动距离。过去都认为,太阳在冬至日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实际上经过一年的运行,太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冬至点上,而是差了一段微小的距离。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首先发现“岁差”现象,并算出每50年西移一度。然而,这一成果一直未被引入历法,因而造成了推算日、月蚀日期的误差。祖冲之经过实测和计算,证实了虞喜的发现,作出“日不独守故辙”的结论,求得自己的“岁差”数值,并引用到《大明历》中。经过元嘉十三年(436年)至大明三年(459年)23年间4次月蚀的检验,证明《大明历》的推算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祖冲之测定了“回归年”,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间,是365.24281481日,这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时间,仅差46秒。一年的相对误差只有六十万分之一,在当时,已可谓十分缜密了。 《大明历》的另一重要进步是改革了闰法。阴历比阳历大约少11天左右,在以往的历法中,一直采用置闰月的方法来调整。我国最早的闰法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个办法尽管已沿袭了一千多年,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出入,平均每过200年就会相差一天。祖冲之经过反复计算,提出了在391年中置144个闰月的新闰法,大大提高了历法的精确度。他还测定一个“交点月”(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黄道和白道的同一交点所需的时间)为27.21223日,这与现代测得的数值相差不到一秒。

祖冲之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这个方法也为后世长期采用。

祖冲之在机械方面也有很多发明创造。他曾因诸葛亮有“木牛流马”,而制造了一种类似的交通工具,不用借助风力水流,可“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发明了一种“千里船”,在新亭江试行时,每天能行百余里。他还设计制造出一种利用水力推动的“水碓磨”,能同时舂米和磨面。刘裕攻灭后秦时,曾缴获了一辆指南车。但此车仅存外形,内部的机械已经损坏。后来祖冲之将车修复,并将车中的机械由原先的木制改为铜制,使它的精

密度和灵敏度都有很大提高。试验后,证明此车轻便灵活,结构合理,即使百转千回,木人始终指向南方。他还设计制造过计时器--漏壶和巧妙的欹(qi)器。

祖冲之以他的发明创造,为中国的科学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并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了纪念和表彰他的卓越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己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国际天文组织也将月球背后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此外,祖冲之还精通音律,甚至还曾经写过小说《述异记》十卷。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农书。北魏贾思勰撰(因《齐民要术》成书于东魏时期,故也有工具书称其为东魏人)。“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贾思勰,约于北魏473年出生于齐郡益都,曾任高阳太守。退职归田后撰成《齐民要术》10卷92篇,正文8万字,连夹注共11万字,附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

贾思翻自序说:“今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xi)醢(ha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说明作者是总结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写成的。书中叙述了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鱼类的饲养,酒、酱、醋、鼓脯、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等,最后一篇讨论“非中国(指中原)物”,亦即北方不生产的蔬菜、瓜果的品种特性。

《齐民要术》总结了6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农业、畜牧业的生产经验,如关于耕地除草有“春雨难期,必须藉泽”,这是说春耕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水分;“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这是说湿田翻耕土壤容易板结,应予避免等等。此外对选种、轮作、施肥等田间管理技术都有阐述,并提出农业生产应当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因素,生产过程中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原理。书中记载的能使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树苗的培育方法、家禽家畜的饲养方法等都显示了当时我国农业的较高水平。当时所见的农学著作,有的阐明农业思想,有的讲求耕种技术,有的专门研讨单种农作物,有的是论述农具的,而《齐民要术》涉及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科技史上最宝贵的农学文献之一。

《齐民要术》援引《诗经》、《礼记》、《尔雅》、《管子》等古籍近200种,收集民间农谚30余条。所引汉晋以来很有价值的农书现都已失传,后人主要从本书中加以辑录,足见本书的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主要活动于北方,缺少南方的资料,故该书的内容也偏重于长江以北。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我国古代的地理学成就很多。西汉已经有全国地图。近年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绘的长沙地区图,已经是高水平的地图。东汉班固《汉书》中已专门写有《地理志》。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地理学有了重大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曾流传一部《水经》,它记述中国的河流水道共计137条。《水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历来说法不一。《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都说是汉代桑钦所

著;《旧唐书·经籍志》说是晋代郭璞所撰;但据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考证,该书作者应是三国时人。《水经》虽然是部完整的地理学著作,但内容过于简单,北魏时,郦道元为其作了为后人大加赞扬的名注。

郦道元,范阳琢县(今属河北)人。历任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出任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后迁御史中尉。在地方和中央,都以为政严猛著称。雍州刺史萧宝夤(yin)图谋叛乱,忌恨郦道元的朝贵,奏请派他为关右大使,前往安抚,最后遭萧宝夤杀害。 郦道元少时曾随父宦游,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后,又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钻研地理著作。他认为古代的地理书籍都太简略,《水经》同样如此,又缺乏旁通,于是决意为其作注。他广泛搜集资料,引证了437种古书,采录了汉魏的许多碑刻,并跋涉郊野,寻访古迹,便所记水道增至1252条,为原书的8倍,注文约30万字,为原书的20倍,共分为40卷。

《水经注》以水为纲,以发展变化的观点考察地理现象,对每条水道都追溯到可能追溯的最早时期。对于水源的大小、湖泊的盈竭、水色的清浊、泥沙的堆积、洪水的涨落等水文变化都有详细记载。同时,又“即地以存古”,对每一条河流所经之处作了详细描述,有关各地历史事迹、土地物产、建置沿革、聚落兴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无不备载,还记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和传说,史料价值相当高。如记述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火井温汤,高奴(今陕西延安东)、延寿(今甘肃玉门东南)的古油,邯城(今河北临漳北)的煤炭等,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郦道元又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故《水经注》体例严谨,文笔绚烂,描述生动,其中不少优美精练的游记小品,对后代文学家有不小的影响。书中一些精彩篇章,写得如诗如画,对后世文人作家影响深远。

《水经注》对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语文课节录了《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同学们听了这段文字,一定会联想起盛唐诗人李白的名篇(启发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不难想象,李白在写这首诗稿时,耳畔一定回响着约二百余年前郦道元对三峡风光的描述。可见,郦道元的不朽文笔曾哺育过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

《水经注》的主要缺点是记述江淮以南水系较简单,多有遗漏和欠准确的地万,这与当时南北分裂、交通不便有直接关系。

《水经注》问世后,校勘和研究它的古今学者很多,全祖望、戴震、胡适、王国维等著名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研究,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研究《水经注》的“郦学”。足见其影响之大。


相关内容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案)
  •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北京师范大学 武德娇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面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奠定全面统一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时序,展示此时中国 ...

  • 教学设计三国鼎立
  • ----教学设计·中学历史----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包括.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汇聚.科技和文化等专题.本课主要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测试
  •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及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 2. 了解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及对历史发展影响. 4. 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了识图能力. [ ...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案例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案例 一.导学目标设计 1.教材内容分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第一课,本课所讲述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最后实现了局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我们学习以后的历史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了 ...

  • 16课三国鼎立教案
  •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 ...

  • 七年级历史上册4.1三国鼎立教案中图版
  • 第1课 三国鼎立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和历史作用:通过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

  • 第18课三国鼎立说课稿
  • 第18课 <三国鼎立>说课稿 柳林中心学校 熊元芬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第一课<三国鼎立>.第四单元是本册书的最后一单元,对于本书来说是总结的单元,可以说是本书的一个缩影.从夏商周的交替到春秋战国的分裂,再到 ...

  • 第20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 小组组名:______组员姓名:______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20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老师评价 重点.难点 1.重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科.原冈.意义. 2.难点:如何止确评价曹操. 基础知识(预习案)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

  • 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解析与测评4单元
  • <七年级上册>同步解析与测评 (第四单元) (一)表解知识点 1.三国鼎立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4.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5.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二)剖析重难点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试分析曹操胜.败的原因. 官渡之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