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2012-11-22 08:58:43)

转载

育儿 ▼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谈谈家长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 来自心理资询师维尼博客

1. 一个常见的难题

在做咨询时,家长们谈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想控制,却控制不住。比如和孩子在一起容易着急,对孩子发火,忍不住批评打骂、唠叨,考得不好就很郁闷......有时候反思一下,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于是哀叹一声本性难移,下次“如此好戏”照常上演。 例如, 一位妈妈说:样啥都要比别的娃娃好,才愉快。告诉她这个有较大的问题,心态不平和,对孩子影响不好。家长说:自己知道,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也有很多家长一直说:道理都明白,就是行动跟不上。蔡真妮和尹老师的书都看了的,为什么对她们的理念和做法除了高度认同以外自己做的时候好像就背道而驰了呢?原因在哪里?

那么,应该如何调适这些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呢?如何能够"道理好像明白,也能做到"呢?

一般人想到的是靠意志力控制,俗称“忍住”,这种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只依靠忍耐,实践证明常常失败.那到底有没有稳定有效的方法呢?

2. 我的经验

这是一个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而心理咨询理论就是改变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学问。其中认知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其原理其实很简洁,但是对改变情绪、行为而言,却是革命性的思路转变。 二十年前,我对于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行为百思不得其解,那时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认知疗法让我豁然开朗,从此打开了调适心理的自由之门。

3. 初识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想改变情绪和行为,要改变认知。套用一下父子关系的词语,介绍一下最最经典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孩子的事件;B是指老爸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老爸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譬如:孩子没有按老爸的要求吃饭(A),老爸很生气

(C);孩子考试没考好(A),老爸训斥他(C)。

出个判断题:老爸的情绪行为(C

)是直接由孩子的事件(A

)引起的,即A引起了C。( YES OR NO ?) 请问有多少老爸老妈选择了YES? 我猜,如果仅凭直觉的话,80%以上会选择YES的。

一般人会认为是A引起了C。

但是天才的ABC理论(抱歉,我实在是太欣赏这一理论,以至于语无伦次了)告诉我们,孩子的事件A只是引起老爸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老爸的认知B才是引起C的直接的原因。

4.举两个例子

用ABC理论解释一下吃饭事件:同样是孩子没有按照老爸要求吃饭(A),如果老爸有这样的认知B(想法1):孩子怎么吃有他的自由,现在吃得不多,饿了会自然会多吃。诸位看官,试想如果有这样的认知,老爸自然会 ,而不会很生气(C)。 而如果你的认知B(想法2)是这样:臭小子,老子辛辛苦苦为你准备了饭,你居然不好好吃!那引起的恐怕不仅是生气(C)而且是火冒三丈了。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认知下,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一念之间,孩子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

考试不好的事件也是如此,老爸如果想(想法1):“考不好有偶然因素,没关系。这说明我应当改进教育方法,只要我用心,孩子一定会有进步”。那老爸绝对是淡定的,孩子也是悠然的。但是如果老爸这样想(想法2):告诉你多少遍不能马虎,一点儿都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可怜的孩子只能迎接狂风暴雨的洗礼了。

5. 你选择什么样的认知?

也许在两个事件中你现在都选择第二种想法,但是第一种想法: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第一种是一种合理的认知,自己淡定,对孩子也好。第二种想法是不合理认知(心理专业术语),让自己抓狂,更让孩子受到“摧残”。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法的自由。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家长很爽,如果你懒得去改变自己,如果你不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你不管孩子的长远发展。那请便,完全可以选择第二种想法。

6.识别你的认知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我每次都是感觉“想也没想就发火了”,你说的事件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我怎么没有觉察啊?

此言不虚,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疑问。让我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下:人的认知、思维分为:理性思维、自动化思维(包括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和核心信念。

(1)理性思维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来讲,也就是通常说的你有意地考虑、思考时产生的认知和想法,此时因为你有意在考虑,所以自然可以觉察到。比如琢磨一下这个事情怎么办,晚上做啥好吃的,周末怎么安排(注:此处理性思维不等于合理的思维)。

(2)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通常是在某一事件刺激之下自动出现的一个想法、认知。通常包括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两种形式

A:直觉式思维

和孩子、家人相处,会有很多事情,你也会有相应的反应。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你马上会有一个反应: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懂事!这个反应不是深入思考的,而是直接根据你的经验、理念等立即得出的,可

以说在一秒钟之内就立即得出了,人们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其中认知过程。此时,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象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直觉式思维。可想而知,立即想到的结论,自然是难以做到全面、合理、度把握得合适的,所以不合理是经常的事。

B: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思维就是你已经形成习惯,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大多数的父母以为育儿是不用学习的,或者找不到好的指导书,所以会凭自己的感觉或者简单的思考,想当然地形成一些指导自己对待孩子的思想,比如:对待孩子要严、对孩子要进行挫折教育、孩子应该听话、打是亲骂是爱、学习是第一位的、成绩一定要好等等。这些认知或思想自然是片面或者不适度的。所以常常是不合理的。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习惯性地出现,家长自然一般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从而使父母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3)核心信念

你生气了、发火了,这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通常可以找到自动化思维。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试想人如果什

么都要有意考虑一下,还不累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直觉思维。而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多次或经过思考,或出于直觉反应得出的都是同一认知,那么这种认知的出现就形成了习惯,以后相似情境下就会自动出现,以至于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这是人进化形成的一种机能。

核心信念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最核心的理念。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有的老妈的信念是:严格要求、挫折教育才是对孩子好;有的老爸的核心信念是:孩子必须处处优秀;有的家长的信念是:孩子应该听话,我做的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做什么都是对的。这些核心信念都会被“贯彻落实”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形成相应的自动化思维,生根发芽!每一个自动化思维就固化为情绪和行为的习惯。

所以,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信念。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从心理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推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这是我所坚持的,是蔡真妮老师提倡的,也是尹建莉老师所倡导的。核心信念不改,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同缘木求鱼,不亦难乎!

但是,读了两位老师的书之后,很多家长已经基本接受了“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但是道理明白了,还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很多情况下,正是自动化思维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就导致了你不愿意看到的情绪和行为。而你一般不知道它的存在的,所以通常你不会去改变它。即使你读了尹老师、蔡真妮的书,好像也接受合理的核心信念,由于你已经形成的自动化思维大部分不会自动改变,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涛声依旧”。

理解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知道自动化思维是怎么形成的,那改变它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假设一个情景(孩子吃饭),如果你以前的自动化思维是想法2,现在经过思考后形成了合理认知(想法1),你每次都选择这个合理认知,几次之后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那你就不会生气了,而且完全不需要忍住(没有生气,忍什么啊! )。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文,叫读尹老师的书不能只注重学习术,而忘了学习道。还要加一句,不能只学习理论,还要下功夫思考在各个方面如何运用,去改变自动化思维。

7、我的建议

(一)多读一读蔡、尹两位老师的书,(也可以读我的博客)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思维。

(二)如果认同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先就自己对某一种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反思:自己的自动化思维里哪些是与合理的核心思维相矛盾的,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合理信念。

(三) 几次反复以后,合理的信念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至此,对这种事件对应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调适工作“小功告成”!

(四)若是这种反思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在许多情景下都会形成新的合理信念,就大功告成了。

8、举个例子

家长对孩子最容易生气的事是孩子不听自己的招呼,不听话。比如:让他写作业磨磨蹭蹭,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大声吆喝,训斥,甚至揍他才能解心头之狠。分析一下,如果你很火了,那压制很难,必须发泄,所以后来的行为就是自然地。所以根本之道是能做到心态平和。

如何平和?要事后反思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认知。首先说核心思维,这里的核心思维就是孩子应当听家长的话,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是否很合适,是否可

以换一个更合理的认知。我个人认为:孩子不是天生就该听话,不是士兵,不必做到令行禁止,他也有自己的节奏,不一定和自己同步。然后再分析自动化思维,可能是:让你写作业,为什么这么磨蹭?此时想一下,他磨蹭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些需要慢慢研究方法加以解决,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逐渐解决,想想自己的不良习惯能够马上纠正吗?如此一想就会平和多了。每次遇到此情形都如此想,再配合以养成孩子好习惯的方法,就会养成新的自动化思维,发火会越来越少了。

9、还可以改变性格

认知疗法不仅可以改变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可以用于改变其他许多方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很多方面都改变了,相信性格也就改变了。我在这方面有亲身的体会,魔力真是很大啊。

吊一下胃口,敬请期待我在后续博文论:如何用认知疗法改变自己的性格。

我的方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但是确实有效。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抱歉,我让你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那恭喜你,找到正道了!

让自己心平气和——认知疗法

新浪博友的博文,又给应用认知疗法提供了几个很生动的例子,本来只打算转载的,后来觉得例子确实很好,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精彩,所以借过来,稍作发挥。

事情一:昨天晚上洗脸刷牙时,小雪妈和小雪各占一个水池,小雪妈正在和小雪说着一些事,小雪爸可能感觉时间迟了,在后面催着小雪妈快点,小雪妈告诉他,自己也刚刚来洗,稍等一下。然后小雪爸还是不执不饶的继续说着小雪妈:都已经好一会了,洗脸怎么这样慢等等之类的话。小雪妈一下子恼火起来,两人开始口舌战,吵了几句。小雪妈还是按自己的速度完成洗漱然后离开,小雪妈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这时,小雪妈忽然意识到以前小雪妈催小雪做事情时,不是也正是这样吗?当时小雪的态度可能也是如此。现在清楚的知道是我们的认知上出现问题了。而小雪妈当时并没有理解小雪的行为及情绪反应。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并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的行为,理解了也就心平气和了。也回想起维尼老师写的博文——《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怎么办?》里写到的“因为我们有时会按照我们的节奏去要求孩子,但是这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一时也做不到,自然不舒服。而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会更顺畅。” 维尼评论:这是一个实际调节心态的例子。出现了自己不喜欢的情绪问题,这其实是在提示你需要作出改变。以出现的情绪问题为契机,寻找其中习惯性思维的问题,去和自己讨论、分析,形成新的合理的

习惯性思维,在此情形下逐渐就不会出现困扰自己的发火等问题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改变了,并不等于心态由此全部改变了。其他情形下的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还是在那儿岿然不动,还需要在这些情形下继续做这样的分析、改变工作。一种情形一种情形地改变习惯性思维,逐渐地,积累起来,就可以说心态好了。

再回过头来想想这学期小雪上学时的起床情况。小雪妈一般早上看不到小雪起床,而因为这学期小雪妈学校开学晚,所以有那么两个星期,小雪妈有机会陪小雪上学,自然也看到小雪起床情况。之前小雪妈会在7:30叫醒小雪,然后如果看到小雪7:40还没完成洗脸的话,就会开始再催她一下,但有时因为内心的着急,态度上肯定会出现一些“责怪”,小雪自然是“哼”一声,情绪上受影响。经过几天的观察,小雪妈发现小雪总能在7:40——7:45之间坐下来吃饭,然后会在7:50或55分完成所有的事情,从家里出发,在8点或8点多一点肯定到校,而学校要求是8:10到校。这样一来,小雪妈也就明白了,理解和尊重小雪按自己的一套来,因为她已经很清楚,什么时点坐下来吃饭、什么时点出发不会迟到。这样的表现对一个一年级下的孩子来说,真是极其棒了,至于中间环节,家长完全可以让她自己来安排节奏。

维尼评论:做得真好。在有些情况下的确是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节奏来的。而且小雪妈妈开始理解孩子了,知道她有些情绪是自然的。在交流中妈妈说:以前自己着急了,还理直气壮,感觉自

己对的。这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很多家长现在还是这样。其实,在成人的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也是这样,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造成人际紧张就自然了。这要向小雪妈妈学习。

事情二:昨天小雪妈带小雪去文文钢琴老师那,主要是很早以前约好去看看,这样也见识一下别的钢琴老师是怎么教授的。本来说好去听一下并让小雪弹给他老师看一下,结果老师虽然非常和气,但小雪最终怯场了,不想弹。理由是不想在这里弹,想在家里弹。当时小雪妈有点恼火。回来路上,小雪妈静静思考了一下,小雪的表现很正常啊!老师是第一次见面,里面除了文妈母子俩,还有邻居菲儿,同时还有另一对不认识的母女,这么多人,要是小雪妈自己,也有可能有顾虑。另外,和菲儿在外面玩比在里面有压力地弹给老师听更轻松。后来,小雪妈这样一想,也就心平气和了。然后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向小雪表示道歉,并告诉她妈妈理解和尊重她。

维尼评论:常有妈妈说,读不懂孩子的心思,心理。其实读懂孩子不需要去学心理学专著,关键就是想想自己在同样情况下心理会怎样,知道哪些是正常的。参考我的博文: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习孩子的“…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孩子,就能改变自己的认知,就能宽容和尊重,自然也就不发火了。另外,很高兴地看到我的一句口头禅“很正常”,也成为小雪妈妈的习惯性思维了。论语中说:知常曰明。我把它的意思曲解为:知道哪些东西是正常的,就会明白了,不会为之困扰。所以,记着:知常曰明。

维尼老师提出的认知疗法,真是让家长心平气和很好的一种方法,但理论上说说容易,改变人多年来养成的整一套认知体系并不简单啊,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家庭教育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一举两得啊!继续努力!

维尼评论:没错,认知疗法不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更广阔的空间是自己心理的修养,坚持去修炼,做一个自己喜欢、满意的自我。

认知变,世界变:一位妈妈的育儿修行记录

一位妈妈已经把研读我的博文当做她的修行。四月初她本来想咨询她失眠的问题。她说:“我现在睡不踏实,每晚上都要醒五六次,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睡着还是醒着。血高也偏高了,我才31岁啊!”我请她先读我的博文,有了信任再咨询。 过了一个星期,她高兴地说:“维尼老师,看了您的博文,豁然开朗。连继几天睡得很香,晚上只醒一次。真是不知道我要怎么感谢您才好!”说实话,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我的博文本来不是为了治疗失眠的

我问:为什么睡得香了?

她说:我那天看你的AB C 理论,看了一个下午,就一篇。后来又看了其它的文章,我觉得我以前看过的东西,跟现在的理论一下子贯通了。

其实这是一种悟道的感觉,心里不再迷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因而轻松愉悦了。这和我十几年前领悟认知疗法的感觉是一样的。心里轻松简单了,睡眠质量自然有提高。

4月下旬,她告诉我:快要去接儿子了还得抓紧看上您的几篇博文。维尼老师,这段时间感觉我的世界变了。睡觉变好了。前天,一觉睡从十点睡到凌晨五点。这感觉是我以前不敢奢望的。感觉在修行了......

5月24日 妈妈说:维尼老师,我一直反复地在读您的博客。我的睡眠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一个多月睡得挺踏实了。入睡快, 然后入睡时间变长。能一下睡五六个小时,凌晨醒后还能睡一段时间。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精神和思路也变得清晰,我想您的博文是我的动力和支柱。儿子最近变得乖巧懂事,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好,我心里找到了安全感。对自己的反思和改变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维尼:继续努力,自我完善是长期的过程,我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后来我请这位妈妈把她的修行体会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我通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群,认识了维尼老师。第一

次进他的博客,就深深地被这些严谨,实用,又不失幽默的文字所吸引。这些文字,细节上都处理得很完美,着重点,解析,知识点链接,温暖又贴心。心想:这样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定是像他的文章一样,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改变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当然我就是其中一位那么那么焦虑的妈妈。

平时里睡不好,整天冲着孩子发脾气。一直在学习一些育儿的理论,但到了我这里,就没办法变成执行力。每天想着,今天一定要微笑,一定要温和,一定不能发火。但是结果呢,却是和昨天,昨天的昨天......没有任何区别。

看了维尼老师的《谈谈家长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是这些自动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在作怪。然后我试图去分析自己存在的核心信念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遇事先忍,静一下,想想孩子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是否存在其合理的成份。是否是在特定情况下正常和自然发生的,然后再想想,自己看似合理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存在核心信念的偏差,有没有更好的,更加合理一点的认知取代这些不合理的自动思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篇博文看了一下午,做不好,再继续研究。这可能就是维尼老师说的如果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是不可能的。

改变和反思,教育孩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在习惯形成的初期。这是一种长期的修行!

认知的改变在儿子起床的问题上,让我初次尝到了甜头;接着是吃饭这件事;再接着是一起讲故事的事情…… 附上我的起床记 呵呵.

今天,俨然是个好天气。开个电瓶车上班,风吹过来,凉凉的,太阳很温和。

7点40分,我开始用妈妈的吻叫醒睡得正香的儿子。儿子动了一动,我便说:“宝贝,7点40分了,该起床了。努力争开眼睛,妈妈十分钟过后来叫你哦!”

他点点头,又是去约见他的周公了.......十分钟到了,我跑进小房间的时候,他已经醒了,说要上WC 。我知道我不用提醒他起床了,就自己洗刷去了。

儿子小便完.又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回笼觉。我还是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虽然昨天已经提前睡了30分钟,但是,今在的起床起时间也变早了,他想睡会儿也是很自然事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即使要上班.有时候还特别留恋温暖的被窝呢。

有理解的法宝,我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等待儿子的主动性自己浮现。我像昨天一样,温和地说:儿子,如果躺在床上不做事情,那会浪费很多时间。儿子坐起了说:妈妈,原

来时间真的不等我们啊....... 我冲他笑笑,自个儿忙去了......

十分钟过后,儿子跑出来了。令我惊喜不已怕是,他的床,整理的那么整齐,我毫不客气地表扬:“我不会是看错了吧.床单.靠垫,枕头.还有你的睡衣都放得这么整齐,被子折得还很有创意!!!”

接下来就是洗刷。我提醒了一下,儿子很快就弄好了。我又说:原来儿子不磨蹭!!!

我们一起吃了早饭,出门时,看了一下表,8点15分. 我们走着去幼儿园只需五分钟,

少了一些唠叨,多一些体贴和理解。孩子都很感恩,孩子都是行动派。

学习反思,学习改变, 不容易!

但是,修行是必须的!

我欣喜地看到,由于妈妈反复研读,我博文中的很多思想已经融入到妈妈的血液之中,成了她的习惯性思维。 修行,不容易;结果,很甜美!

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一位妈妈半年多前开始看我的博文,写了一篇体会:认知变,世界变:一位妈妈的育儿修… 最近,孩子上学了,这位妈妈把生活中各方面的成长写下来,我看完之后,真是欣喜啊。

亲爱的维尼老师:

您好!

第二次给您写信了吧,记得第一次给您写信。是欢天喜地地发现了您的博文之后,让自己的生活有了起色,不再为睡眠而烦恼。睡眠好了。并且吸收了博文的精华后,在认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听说过阿拉丁神灯的人一定知道,这神灯无比神奇,但他只能实现三个愿望。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系统自学了维尼老师您的博文后,得到的比阿拉丁的神灯更加珍贵的财富。因为这种被内化的认知,逐渐让一个焦虑、不自信、虚荣、自卑的我拥有了前进的动力,并将伴随我一生。下面举一些实实在在改变的例子和维尼老师分享。

婆媳关系

我的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文化,勤劳又认死理。我老公哥哥的女儿是农村的,婆婆想让孙女儿跟我儿子一起上小学,被我拒绝了。我虽然坚持了我的想法。至今觉得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婆媳关系在这件事上明显恶化。婆婆不愿理我,说我对孙女不好,就对她不敬,婆婆一气回了乡下。我试着用维尼老师理解的法宝, 想想:孙女是婆婆一手带大,视她如命,婆婆想孙女学习方面更好也是自然的。想想婆婆觉得我会对孙女儿好,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这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啊。婆婆现在回家了,婆婆喜欢生活在农村,也是她的自由啊。 她对我的行为不满意,也很正常啊,她的想法也有合理的一面。所以要谈尊重。我们当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孝敬他们,“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古训嘛。 我反复反省自己不合理的思维:“婆婆应该带孙子;婆婆偏向大哥,偏心......”。从而从认知上改变了对婆婆的看法。婆婆现在对我有说有笑,又和好如初了。历时一年的婆媳矛盾,也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夫妻关系

以前每每听到谁家的老公会做家务,顾家。我就五个字:羡慕忌妒恨啊。婆婆不在的日子里,我一边上班,一边顾家带孩子,满腹牢骚和报怨,埋怨老公懒,不会心疼人。家里里外外,把我忙成像个陀螺似的。自从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变认知以后,我的老公,像被我施了魔法似的,变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了。原来老公也是很勤快的,

原来老公那么会体贴人,原来他也很乐意参与家务,对孩子也越来越有耐心了。

尊重老公的想法,给他自由,不去命令他,不当面数落他。把唠叨收起来。凡事商量着来。有好的表现毫不客气地表扬他。哈哈,在朋友面前尽说老公的好话。 以前错误的认知是:老公很懒,懒惰是一种习惯,改变不了的,我无力改变 。我经过反省后才知道。原来老公懒惰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压抑和否定。我处处围着儿子转,对他的关心少了。我又比较强势,又喜欢和自己交劲儿。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不给他机会做,才慢慢地养成了“不做就不做呗,反正老婆能搞定”的习惯性思维了。把维尼老师的育儿精华运用到夫妻关系上,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呀!

维尼评论:说来也很奇妙。另外一位专门在我这里咨询婚姻关系的妈妈告诉我,和老公好好沟通之后,现在互相理解和尊重了。以前从来也不干家务的老公,现在主动干家务了。

其实夫妻关系是我在博文中很少提到的,我主要探讨亲子关系。不过理解了亲子关系的精髓之后,这位妈妈把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改善了。所以,也许套用郑委老师的逻辑,可以说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吧。

亲子关系

儿子刚上小学,在儿子的学习上,管与不管一直纠结着我。我庆幸是在上小学之前就认识了维尼老师,先读了相关博文,才知道:在学前基础一般的孩子,需要辅助,这种辅助,主要从兴趣和习惯入手。 从老师给小赵辅导的博文中,我体会到,大人如果不断地在孩子面前当监工,那孩子做作业就没有兴趣可言,因为谁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父母的每一次表现自已、数落孩子,其实都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孩子可能会头脑一片空白,越学越不想学。 我就每次在孩子写完作业帮他看一遍的时候,指出他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孩子得到了肯定自然就来兴趣了。并在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轻轻地画上一个小圈圈,提示他需要更正一下。也不用我说,孩子就很自觉地把写得不好的字给擦去重写了。

在写字姿势方面,起先,儿子的握笔太低。儿子在上小学之前也没写过字,手腕的力量明显不足,写字很费劲。写一会儿就开始不想写了,还经常把笔弄到地上去,有时候一分钟好几次。我有点耐不住性子,急了,习惯性思维上来了,就又开始发火了。我对孩子吼道:“笔一分钟掉下去几次能写好字吗,叫你坐坐好,笔握好,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这件事搞得儿子很有压力。

我专门对这件事情做了深刻反省: 儿子之前没学过写字,对于一个手腕力量还有发育好的孩子来说,写字是很慢,很费劲。再加上我在旁边不停地当监工指正他,他当然更加不愉快了。我们大人也不是这样吗,自己觉得费劲的事情,总想找借口找理由不去做,或者没有动力去做。 我又何必要这样严格地去要求一个刚刚在学写字的孩子,

一定要一拳一尺一寸地写字,并写到我满意为止呢?这显然是不符合规律的。孩子的专注力有限,能坚持十分钟就很不错了。这样我的孩子还是很了不起的,不是他不愿意做好,掉笔也是正常的。这不是他故意调皮所致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他能力还达不到……

维尼评论:这一段是理解孩子非常好的范例。理解孩子的精髓几乎全部体现,值得大家学习。

我在彻底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后,慢慢地学会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并且我用不干胶粘在笔的固定位置,让孩子下意识去握住不干胶,然后每次见到孩子握得好。 我就说。恩。儿子,妈妈看得出来。你是很用心地在写字,而且会注意握笔的姿势,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的写字姿势真的改变了过来。

维尼评论:理解孩子,之后用鼓励的方法而不是批评的方法,是纠正孩子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纠正写字姿势、纠正潦草,鼓励的方法都好于批评。

再说考试,有一次考试,儿子得了88分。我虽然不太要求儿子一定要考满分。但小学一年级。我给他定的要求不要低于90分。这次,我又显得有点急了…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心里却很是不快。这种情绪一上来,我又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考试具有偶然性,再说了。一次考试的失败又能代表什么呢?不是说错误是宝贝吗,那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次考试,看到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是粗心还是不求甚解, 这样不是坏事变好事了吗?也可以横向比较一下,看看这次考试同学们都考得如何,是不是考题偏难所致?如果儿子努力了但没考

好,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对他发火,有用吗?这才把这把火给熄灭了。

然后我又研究一下维尼老师那篇《试卷分析是个宝》,先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对他错误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辅导。儿子不但没有不愉快,反倒说:妈妈,这次考试有点难,我哪几题哪几题是粗心了,我对哪些哪些还不够熟,以后我得多在家练练了之类的话。总算没有白修行啊…。

亲子的事例真的很多,我怕维尼老师您也看累了,我会加油修行。亲爱的维尼老师,衷心地谢谢您,是您的无私和大爱,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无以回报。

您的超粉 阿天妈妈

维尼:哪里会看得累,心里欣喜还来不及呢!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相信会给很多家长以启发,您也是在造福啊!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把这些具体的事例写下来,与大家共享,造福更多的人。

看完博文,我翻看以前与阿天妈妈的聊天记录,发现一个多月前讨论过写字的问题。

妈妈:维尼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现在学习写字,我发现他握笔比较靠下面,反正一寸肯定是不到。我去纠正过后会不由自主地滑下去。这方面我尝试看到就纠正,但是效果不理想。我的方法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呢?我只能向你请教请教了!

维尼:也不用很有意纠正,我女儿以前也是这样的,逐渐就改过来了。有意纠正,会烦,引起对写字的反感。

别老干扰他,即使提醒也要以鼓励、培养兴趣为主。

妈妈:恩,多谢老师指导。我慢慢寻找方法,不像从前一样过度干扰他写字,不要求他一步能到位。

另外,自从看您的博文治好了我的失眠后,我现在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好。现在早上有时候睡得死,闹钟响了都听不见,睡觉好,一切都好。我用言语无法表达对您的感谢,真的!

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2012-11-22 08:58:43)

转载

育儿 ▼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谈谈家长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 来自心理资询师维尼博客

1. 一个常见的难题

在做咨询时,家长们谈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想控制,却控制不住。比如和孩子在一起容易着急,对孩子发火,忍不住批评打骂、唠叨,考得不好就很郁闷......有时候反思一下,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于是哀叹一声本性难移,下次“如此好戏”照常上演。 例如, 一位妈妈说:样啥都要比别的娃娃好,才愉快。告诉她这个有较大的问题,心态不平和,对孩子影响不好。家长说:自己知道,但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

也有很多家长一直说:道理都明白,就是行动跟不上。蔡真妮和尹老师的书都看了的,为什么对她们的理念和做法除了高度认同以外自己做的时候好像就背道而驰了呢?原因在哪里?

那么,应该如何调适这些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呢?如何能够"道理好像明白,也能做到"呢?

一般人想到的是靠意志力控制,俗称“忍住”,这种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只依靠忍耐,实践证明常常失败.那到底有没有稳定有效的方法呢?

2. 我的经验

这是一个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而心理咨询理论就是改变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的学问。其中认知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其原理其实很简洁,但是对改变情绪、行为而言,却是革命性的思路转变。 二十年前,我对于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行为百思不得其解,那时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认知疗法让我豁然开朗,从此打开了调适心理的自由之门。

3. 初识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想改变情绪和行为,要改变认知。套用一下父子关系的词语,介绍一下最最经典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孩子的事件;B是指老爸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老爸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譬如:孩子没有按老爸的要求吃饭(A),老爸很生气

(C);孩子考试没考好(A),老爸训斥他(C)。

出个判断题:老爸的情绪行为(C

)是直接由孩子的事件(A

)引起的,即A引起了C。( YES OR NO ?) 请问有多少老爸老妈选择了YES? 我猜,如果仅凭直觉的话,80%以上会选择YES的。

一般人会认为是A引起了C。

但是天才的ABC理论(抱歉,我实在是太欣赏这一理论,以至于语无伦次了)告诉我们,孩子的事件A只是引起老爸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老爸的认知B才是引起C的直接的原因。

4.举两个例子

用ABC理论解释一下吃饭事件:同样是孩子没有按照老爸要求吃饭(A),如果老爸有这样的认知B(想法1):孩子怎么吃有他的自由,现在吃得不多,饿了会自然会多吃。诸位看官,试想如果有这样的认知,老爸自然会 ,而不会很生气(C)。 而如果你的认知B(想法2)是这样:臭小子,老子辛辛苦苦为你准备了饭,你居然不好好吃!那引起的恐怕不仅是生气(C)而且是火冒三丈了。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认知下,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一念之间,孩子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

考试不好的事件也是如此,老爸如果想(想法1):“考不好有偶然因素,没关系。这说明我应当改进教育方法,只要我用心,孩子一定会有进步”。那老爸绝对是淡定的,孩子也是悠然的。但是如果老爸这样想(想法2):告诉你多少遍不能马虎,一点儿都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可怜的孩子只能迎接狂风暴雨的洗礼了。

5. 你选择什么样的认知?

也许在两个事件中你现在都选择第二种想法,但是第一种想法: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第一种是一种合理的认知,自己淡定,对孩子也好。第二种想法是不合理认知(心理专业术语),让自己抓狂,更让孩子受到“摧残”。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法的自由。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家长很爽,如果你懒得去改变自己,如果你不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你不管孩子的长远发展。那请便,完全可以选择第二种想法。

6.识别你的认知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我每次都是感觉“想也没想就发火了”,你说的事件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我怎么没有觉察啊?

此言不虚,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疑问。让我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下:人的认知、思维分为:理性思维、自动化思维(包括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和核心信念。

(1)理性思维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来讲,也就是通常说的你有意地考虑、思考时产生的认知和想法,此时因为你有意在考虑,所以自然可以觉察到。比如琢磨一下这个事情怎么办,晚上做啥好吃的,周末怎么安排(注:此处理性思维不等于合理的思维)。

(2)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通常是在某一事件刺激之下自动出现的一个想法、认知。通常包括直觉式思维和习惯性思维两种形式

A:直觉式思维

和孩子、家人相处,会有很多事情,你也会有相应的反应。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你马上会有一个反应: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懂事!这个反应不是深入思考的,而是直接根据你的经验、理念等立即得出的,可

以说在一秒钟之内就立即得出了,人们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其中认知过程。此时,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象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直觉式思维。可想而知,立即想到的结论,自然是难以做到全面、合理、度把握得合适的,所以不合理是经常的事。

B: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思维就是你已经形成习惯,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大多数的父母以为育儿是不用学习的,或者找不到好的指导书,所以会凭自己的感觉或者简单的思考,想当然地形成一些指导自己对待孩子的思想,比如:对待孩子要严、对孩子要进行挫折教育、孩子应该听话、打是亲骂是爱、学习是第一位的、成绩一定要好等等。这些认知或思想自然是片面或者不适度的。所以常常是不合理的。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习惯性地出现,家长自然一般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从而使父母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3)核心信念

你生气了、发火了,这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通常可以找到自动化思维。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试想人如果什

么都要有意考虑一下,还不累死,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是直觉思维。而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多次或经过思考,或出于直觉反应得出的都是同一认知,那么这种认知的出现就形成了习惯,以后相似情境下就会自动出现,以至于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这是人进化形成的一种机能。

核心信念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最核心的理念。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有的老妈的信念是:严格要求、挫折教育才是对孩子好;有的老爸的核心信念是:孩子必须处处优秀;有的家长的信念是:孩子应该听话,我做的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做什么都是对的。这些核心信念都会被“贯彻落实”到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形成相应的自动化思维,生根发芽!每一个自动化思维就固化为情绪和行为的习惯。

所以,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信念。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从心理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推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这是我所坚持的,是蔡真妮老师提倡的,也是尹建莉老师所倡导的。核心信念不改,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同缘木求鱼,不亦难乎!

但是,读了两位老师的书之后,很多家长已经基本接受了“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但是道理明白了,还是做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很多情况下,正是自动化思维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就导致了你不愿意看到的情绪和行为。而你一般不知道它的存在的,所以通常你不会去改变它。即使你读了尹老师、蔡真妮的书,好像也接受合理的核心信念,由于你已经形成的自动化思维大部分不会自动改变,相应的情绪和行为“涛声依旧”。

理解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知道自动化思维是怎么形成的,那改变它的道理也是同样的。假设一个情景(孩子吃饭),如果你以前的自动化思维是想法2,现在经过思考后形成了合理认知(想法1),你每次都选择这个合理认知,几次之后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那你就不会生气了,而且完全不需要忍住(没有生气,忍什么啊! )。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博文,叫读尹老师的书不能只注重学习术,而忘了学习道。还要加一句,不能只学习理论,还要下功夫思考在各个方面如何运用,去改变自动化思维。

7、我的建议

(一)多读一读蔡、尹两位老师的书,(也可以读我的博客)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思维。

(二)如果认同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先就自己对某一种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反思:自己的自动化思维里哪些是与合理的核心思维相矛盾的,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合理信念。

(三) 几次反复以后,合理的信念就形成了新的自动化思维,至此,对这种事件对应的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的调适工作“小功告成”!

(四)若是这种反思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在许多情景下都会形成新的合理信念,就大功告成了。

8、举个例子

家长对孩子最容易生气的事是孩子不听自己的招呼,不听话。比如:让他写作业磨磨蹭蹭,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大声吆喝,训斥,甚至揍他才能解心头之狠。分析一下,如果你很火了,那压制很难,必须发泄,所以后来的行为就是自然地。所以根本之道是能做到心态平和。

如何平和?要事后反思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认知。首先说核心思维,这里的核心思维就是孩子应当听家长的话,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是否很合适,是否可

以换一个更合理的认知。我个人认为:孩子不是天生就该听话,不是士兵,不必做到令行禁止,他也有自己的节奏,不一定和自己同步。然后再分析自动化思维,可能是:让你写作业,为什么这么磨蹭?此时想一下,他磨蹭是有很多原因的,这些需要慢慢研究方法加以解决,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逐渐解决,想想自己的不良习惯能够马上纠正吗?如此一想就会平和多了。每次遇到此情形都如此想,再配合以养成孩子好习惯的方法,就会养成新的自动化思维,发火会越来越少了。

9、还可以改变性格

认知疗法不仅可以改变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可以用于改变其他许多方面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很多方面都改变了,相信性格也就改变了。我在这方面有亲身的体会,魔力真是很大啊。

吊一下胃口,敬请期待我在后续博文论:如何用认知疗法改变自己的性格。

我的方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但是确实有效。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抱歉,我让你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那恭喜你,找到正道了!

让自己心平气和——认知疗法

新浪博友的博文,又给应用认知疗法提供了几个很生动的例子,本来只打算转载的,后来觉得例子确实很好,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中的精彩,所以借过来,稍作发挥。

事情一:昨天晚上洗脸刷牙时,小雪妈和小雪各占一个水池,小雪妈正在和小雪说着一些事,小雪爸可能感觉时间迟了,在后面催着小雪妈快点,小雪妈告诉他,自己也刚刚来洗,稍等一下。然后小雪爸还是不执不饶的继续说着小雪妈:都已经好一会了,洗脸怎么这样慢等等之类的话。小雪妈一下子恼火起来,两人开始口舌战,吵了几句。小雪妈还是按自己的速度完成洗漱然后离开,小雪妈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这时,小雪妈忽然意识到以前小雪妈催小雪做事情时,不是也正是这样吗?当时小雪的态度可能也是如此。现在清楚的知道是我们的认知上出现问题了。而小雪妈当时并没有理解小雪的行为及情绪反应。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并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的行为,理解了也就心平气和了。也回想起维尼老师写的博文——《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怎么办?》里写到的“因为我们有时会按照我们的节奏去要求孩子,但是这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一时也做不到,自然不舒服。而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会更顺畅。” 维尼评论:这是一个实际调节心态的例子。出现了自己不喜欢的情绪问题,这其实是在提示你需要作出改变。以出现的情绪问题为契机,寻找其中习惯性思维的问题,去和自己讨论、分析,形成新的合理的

习惯性思维,在此情形下逐渐就不会出现困扰自己的发火等问题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改变了,并不等于心态由此全部改变了。其他情形下的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还是在那儿岿然不动,还需要在这些情形下继续做这样的分析、改变工作。一种情形一种情形地改变习惯性思维,逐渐地,积累起来,就可以说心态好了。

再回过头来想想这学期小雪上学时的起床情况。小雪妈一般早上看不到小雪起床,而因为这学期小雪妈学校开学晚,所以有那么两个星期,小雪妈有机会陪小雪上学,自然也看到小雪起床情况。之前小雪妈会在7:30叫醒小雪,然后如果看到小雪7:40还没完成洗脸的话,就会开始再催她一下,但有时因为内心的着急,态度上肯定会出现一些“责怪”,小雪自然是“哼”一声,情绪上受影响。经过几天的观察,小雪妈发现小雪总能在7:40——7:45之间坐下来吃饭,然后会在7:50或55分完成所有的事情,从家里出发,在8点或8点多一点肯定到校,而学校要求是8:10到校。这样一来,小雪妈也就明白了,理解和尊重小雪按自己的一套来,因为她已经很清楚,什么时点坐下来吃饭、什么时点出发不会迟到。这样的表现对一个一年级下的孩子来说,真是极其棒了,至于中间环节,家长完全可以让她自己来安排节奏。

维尼评论:做得真好。在有些情况下的确是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节奏来的。而且小雪妈妈开始理解孩子了,知道她有些情绪是自然的。在交流中妈妈说:以前自己着急了,还理直气壮,感觉自

己对的。这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很多家长现在还是这样。其实,在成人的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也是这样,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造成人际紧张就自然了。这要向小雪妈妈学习。

事情二:昨天小雪妈带小雪去文文钢琴老师那,主要是很早以前约好去看看,这样也见识一下别的钢琴老师是怎么教授的。本来说好去听一下并让小雪弹给他老师看一下,结果老师虽然非常和气,但小雪最终怯场了,不想弹。理由是不想在这里弹,想在家里弹。当时小雪妈有点恼火。回来路上,小雪妈静静思考了一下,小雪的表现很正常啊!老师是第一次见面,里面除了文妈母子俩,还有邻居菲儿,同时还有另一对不认识的母女,这么多人,要是小雪妈自己,也有可能有顾虑。另外,和菲儿在外面玩比在里面有压力地弹给老师听更轻松。后来,小雪妈这样一想,也就心平气和了。然后为自己刚才的行为,向小雪表示道歉,并告诉她妈妈理解和尊重她。

维尼评论:常有妈妈说,读不懂孩子的心思,心理。其实读懂孩子不需要去学心理学专著,关键就是想想自己在同样情况下心理会怎样,知道哪些是正常的。参考我的博文: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习孩子的“…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孩子,就能改变自己的认知,就能宽容和尊重,自然也就不发火了。另外,很高兴地看到我的一句口头禅“很正常”,也成为小雪妈妈的习惯性思维了。论语中说:知常曰明。我把它的意思曲解为:知道哪些东西是正常的,就会明白了,不会为之困扰。所以,记着:知常曰明。

维尼老师提出的认知疗法,真是让家长心平气和很好的一种方法,但理论上说说容易,改变人多年来养成的整一套认知体系并不简单啊,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家庭教育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一举两得啊!继续努力!

维尼评论:没错,认知疗法不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更广阔的空间是自己心理的修养,坚持去修炼,做一个自己喜欢、满意的自我。

认知变,世界变:一位妈妈的育儿修行记录

一位妈妈已经把研读我的博文当做她的修行。四月初她本来想咨询她失眠的问题。她说:“我现在睡不踏实,每晚上都要醒五六次,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睡着还是醒着。血高也偏高了,我才31岁啊!”我请她先读我的博文,有了信任再咨询。 过了一个星期,她高兴地说:“维尼老师,看了您的博文,豁然开朗。连继几天睡得很香,晚上只醒一次。真是不知道我要怎么感谢您才好!”说实话,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我的博文本来不是为了治疗失眠的

我问:为什么睡得香了?

她说:我那天看你的AB C 理论,看了一个下午,就一篇。后来又看了其它的文章,我觉得我以前看过的东西,跟现在的理论一下子贯通了。

其实这是一种悟道的感觉,心里不再迷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因而轻松愉悦了。这和我十几年前领悟认知疗法的感觉是一样的。心里轻松简单了,睡眠质量自然有提高。

4月下旬,她告诉我:快要去接儿子了还得抓紧看上您的几篇博文。维尼老师,这段时间感觉我的世界变了。睡觉变好了。前天,一觉睡从十点睡到凌晨五点。这感觉是我以前不敢奢望的。感觉在修行了......

5月24日 妈妈说:维尼老师,我一直反复地在读您的博客。我的睡眠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一个多月睡得挺踏实了。入睡快, 然后入睡时间变长。能一下睡五六个小时,凌晨醒后还能睡一段时间。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精神和思路也变得清晰,我想您的博文是我的动力和支柱。儿子最近变得乖巧懂事,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好,我心里找到了安全感。对自己的反思和改变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维尼:继续努力,自我完善是长期的过程,我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后来我请这位妈妈把她的修行体会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我通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群,认识了维尼老师。第一

次进他的博客,就深深地被这些严谨,实用,又不失幽默的文字所吸引。这些文字,细节上都处理得很完美,着重点,解析,知识点链接,温暖又贴心。心想:这样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定是像他的文章一样,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改变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当然我就是其中一位那么那么焦虑的妈妈。

平时里睡不好,整天冲着孩子发脾气。一直在学习一些育儿的理论,但到了我这里,就没办法变成执行力。每天想着,今天一定要微笑,一定要温和,一定不能发火。但是结果呢,却是和昨天,昨天的昨天......没有任何区别。

看了维尼老师的《谈谈家长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是这些自动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在作怪。然后我试图去分析自己存在的核心信念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遇事先忍,静一下,想想孩子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是否存在其合理的成份。是否是在特定情况下正常和自然发生的,然后再想想,自己看似合理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存在核心信念的偏差,有没有更好的,更加合理一点的认知取代这些不合理的自动思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篇博文看了一下午,做不好,再继续研究。这可能就是维尼老师说的如果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是不可能的。

改变和反思,教育孩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在习惯形成的初期。这是一种长期的修行!

认知的改变在儿子起床的问题上,让我初次尝到了甜头;接着是吃饭这件事;再接着是一起讲故事的事情…… 附上我的起床记 呵呵.

今天,俨然是个好天气。开个电瓶车上班,风吹过来,凉凉的,太阳很温和。

7点40分,我开始用妈妈的吻叫醒睡得正香的儿子。儿子动了一动,我便说:“宝贝,7点40分了,该起床了。努力争开眼睛,妈妈十分钟过后来叫你哦!”

他点点头,又是去约见他的周公了.......十分钟到了,我跑进小房间的时候,他已经醒了,说要上WC 。我知道我不用提醒他起床了,就自己洗刷去了。

儿子小便完.又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回笼觉。我还是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虽然昨天已经提前睡了30分钟,但是,今在的起床起时间也变早了,他想睡会儿也是很自然事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不也是这样的吗,即使要上班.有时候还特别留恋温暖的被窝呢。

有理解的法宝,我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等待儿子的主动性自己浮现。我像昨天一样,温和地说:儿子,如果躺在床上不做事情,那会浪费很多时间。儿子坐起了说:妈妈,原

来时间真的不等我们啊....... 我冲他笑笑,自个儿忙去了......

十分钟过后,儿子跑出来了。令我惊喜不已怕是,他的床,整理的那么整齐,我毫不客气地表扬:“我不会是看错了吧.床单.靠垫,枕头.还有你的睡衣都放得这么整齐,被子折得还很有创意!!!”

接下来就是洗刷。我提醒了一下,儿子很快就弄好了。我又说:原来儿子不磨蹭!!!

我们一起吃了早饭,出门时,看了一下表,8点15分. 我们走着去幼儿园只需五分钟,

少了一些唠叨,多一些体贴和理解。孩子都很感恩,孩子都是行动派。

学习反思,学习改变, 不容易!

但是,修行是必须的!

我欣喜地看到,由于妈妈反复研读,我博文中的很多思想已经融入到妈妈的血液之中,成了她的习惯性思维。 修行,不容易;结果,很甜美!

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

一位妈妈半年多前开始看我的博文,写了一篇体会:认知变,世界变:一位妈妈的育儿修… 最近,孩子上学了,这位妈妈把生活中各方面的成长写下来,我看完之后,真是欣喜啊。

亲爱的维尼老师:

您好!

第二次给您写信了吧,记得第一次给您写信。是欢天喜地地发现了您的博文之后,让自己的生活有了起色,不再为睡眠而烦恼。睡眠好了。并且吸收了博文的精华后,在认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听说过阿拉丁神灯的人一定知道,这神灯无比神奇,但他只能实现三个愿望。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系统自学了维尼老师您的博文后,得到的比阿拉丁的神灯更加珍贵的财富。因为这种被内化的认知,逐渐让一个焦虑、不自信、虚荣、自卑的我拥有了前进的动力,并将伴随我一生。下面举一些实实在在改变的例子和维尼老师分享。

婆媳关系

我的婆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文化,勤劳又认死理。我老公哥哥的女儿是农村的,婆婆想让孙女儿跟我儿子一起上小学,被我拒绝了。我虽然坚持了我的想法。至今觉得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婆媳关系在这件事上明显恶化。婆婆不愿理我,说我对孙女不好,就对她不敬,婆婆一气回了乡下。我试着用维尼老师理解的法宝, 想想:孙女是婆婆一手带大,视她如命,婆婆想孙女学习方面更好也是自然的。想想婆婆觉得我会对孙女儿好,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这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啊。婆婆现在回家了,婆婆喜欢生活在农村,也是她的自由啊。 她对我的行为不满意,也很正常啊,她的想法也有合理的一面。所以要谈尊重。我们当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孝敬他们,“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古训嘛。 我反复反省自己不合理的思维:“婆婆应该带孙子;婆婆偏向大哥,偏心......”。从而从认知上改变了对婆婆的看法。婆婆现在对我有说有笑,又和好如初了。历时一年的婆媳矛盾,也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夫妻关系

以前每每听到谁家的老公会做家务,顾家。我就五个字:羡慕忌妒恨啊。婆婆不在的日子里,我一边上班,一边顾家带孩子,满腹牢骚和报怨,埋怨老公懒,不会心疼人。家里里外外,把我忙成像个陀螺似的。自从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变认知以后,我的老公,像被我施了魔法似的,变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了。原来老公也是很勤快的,

原来老公那么会体贴人,原来他也很乐意参与家务,对孩子也越来越有耐心了。

尊重老公的想法,给他自由,不去命令他,不当面数落他。把唠叨收起来。凡事商量着来。有好的表现毫不客气地表扬他。哈哈,在朋友面前尽说老公的好话。 以前错误的认知是:老公很懒,懒惰是一种习惯,改变不了的,我无力改变 。我经过反省后才知道。原来老公懒惰的背后,也隐藏着种种压抑和否定。我处处围着儿子转,对他的关心少了。我又比较强势,又喜欢和自己交劲儿。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不给他机会做,才慢慢地养成了“不做就不做呗,反正老婆能搞定”的习惯性思维了。把维尼老师的育儿精华运用到夫妻关系上,其实也是大同小异呀!

维尼评论:说来也很奇妙。另外一位专门在我这里咨询婚姻关系的妈妈告诉我,和老公好好沟通之后,现在互相理解和尊重了。以前从来也不干家务的老公,现在主动干家务了。

其实夫妻关系是我在博文中很少提到的,我主要探讨亲子关系。不过理解了亲子关系的精髓之后,这位妈妈把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改善了。所以,也许套用郑委老师的逻辑,可以说亲子关系重于夫妻关系吧。

亲子关系

儿子刚上小学,在儿子的学习上,管与不管一直纠结着我。我庆幸是在上小学之前就认识了维尼老师,先读了相关博文,才知道:在学前基础一般的孩子,需要辅助,这种辅助,主要从兴趣和习惯入手。 从老师给小赵辅导的博文中,我体会到,大人如果不断地在孩子面前当监工,那孩子做作业就没有兴趣可言,因为谁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父母的每一次表现自已、数落孩子,其实都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孩子可能会头脑一片空白,越学越不想学。 我就每次在孩子写完作业帮他看一遍的时候,指出他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孩子得到了肯定自然就来兴趣了。并在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轻轻地画上一个小圈圈,提示他需要更正一下。也不用我说,孩子就很自觉地把写得不好的字给擦去重写了。

在写字姿势方面,起先,儿子的握笔太低。儿子在上小学之前也没写过字,手腕的力量明显不足,写字很费劲。写一会儿就开始不想写了,还经常把笔弄到地上去,有时候一分钟好几次。我有点耐不住性子,急了,习惯性思维上来了,就又开始发火了。我对孩子吼道:“笔一分钟掉下去几次能写好字吗,叫你坐坐好,笔握好,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这件事搞得儿子很有压力。

我专门对这件事情做了深刻反省: 儿子之前没学过写字,对于一个手腕力量还有发育好的孩子来说,写字是很慢,很费劲。再加上我在旁边不停地当监工指正他,他当然更加不愉快了。我们大人也不是这样吗,自己觉得费劲的事情,总想找借口找理由不去做,或者没有动力去做。 我又何必要这样严格地去要求一个刚刚在学写字的孩子,

一定要一拳一尺一寸地写字,并写到我满意为止呢?这显然是不符合规律的。孩子的专注力有限,能坚持十分钟就很不错了。这样我的孩子还是很了不起的,不是他不愿意做好,掉笔也是正常的。这不是他故意调皮所致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他能力还达不到……

维尼评论:这一段是理解孩子非常好的范例。理解孩子的精髓几乎全部体现,值得大家学习。

我在彻底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后,慢慢地学会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并且我用不干胶粘在笔的固定位置,让孩子下意识去握住不干胶,然后每次见到孩子握得好。 我就说。恩。儿子,妈妈看得出来。你是很用心地在写字,而且会注意握笔的姿势,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的写字姿势真的改变了过来。

维尼评论:理解孩子,之后用鼓励的方法而不是批评的方法,是纠正孩子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纠正写字姿势、纠正潦草,鼓励的方法都好于批评。

再说考试,有一次考试,儿子得了88分。我虽然不太要求儿子一定要考满分。但小学一年级。我给他定的要求不要低于90分。这次,我又显得有点急了…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心里却很是不快。这种情绪一上来,我又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考试具有偶然性,再说了。一次考试的失败又能代表什么呢?不是说错误是宝贝吗,那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次考试,看到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是粗心还是不求甚解, 这样不是坏事变好事了吗?也可以横向比较一下,看看这次考试同学们都考得如何,是不是考题偏难所致?如果儿子努力了但没考

好,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对他发火,有用吗?这才把这把火给熄灭了。

然后我又研究一下维尼老师那篇《试卷分析是个宝》,先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对他错误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辅导。儿子不但没有不愉快,反倒说:妈妈,这次考试有点难,我哪几题哪几题是粗心了,我对哪些哪些还不够熟,以后我得多在家练练了之类的话。总算没有白修行啊…。

亲子的事例真的很多,我怕维尼老师您也看累了,我会加油修行。亲爱的维尼老师,衷心地谢谢您,是您的无私和大爱,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我无以回报。

您的超粉 阿天妈妈

维尼:哪里会看得累,心里欣喜还来不及呢!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相信会给很多家长以启发,您也是在造福啊!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把这些具体的事例写下来,与大家共享,造福更多的人。

看完博文,我翻看以前与阿天妈妈的聊天记录,发现一个多月前讨论过写字的问题。

妈妈:维尼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现在学习写字,我发现他握笔比较靠下面,反正一寸肯定是不到。我去纠正过后会不由自主地滑下去。这方面我尝试看到就纠正,但是效果不理想。我的方法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呢?我只能向你请教请教了!

维尼:也不用很有意纠正,我女儿以前也是这样的,逐渐就改过来了。有意纠正,会烦,引起对写字的反感。

别老干扰他,即使提醒也要以鼓励、培养兴趣为主。

妈妈:恩,多谢老师指导。我慢慢寻找方法,不像从前一样过度干扰他写字,不要求他一步能到位。

另外,自从看您的博文治好了我的失眠后,我现在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好。现在早上有时候睡得死,闹钟响了都听不见,睡觉好,一切都好。我用言语无法表达对您的感谢,真的!


相关内容

  • 费孝通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时代性
  • 内容摘要 费孝通先生的家庭社会学研究,大致可分为1957年前和1978年后两个阶段和三个取向.在婚姻家庭功能研究中,费老首要关注婚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以生育为基础的社会继替功能.费老所提出的"隔代内婚"."世代参差"等新概念,不仅对观察中国的婚姻家庭具有很强的解 ...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峨山县化念镇党宽小学:魏琼芬 [内容摘要]:中国有句俗话"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知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许多家长都是怀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但由于父母在 ...

  • 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 父母作对了,孩子才优秀, 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郑委老师 想要教育好孩子只要做好两件事足矣:其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施教者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所谓上行下效:其二,帮助孩子树立基本道德观并教其如何做人,所谓使其向善. 智慧家长六步走:改变观念.建立概念.学习原则.掌握方法.使用工具(行知合一).养成习 ...

  • [中国民事审判前沿]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婚姻法问题观点集成
  • <中国民事审判前沿>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 关于婚姻法问题观点集 成 8.由亲属参与民事纠纷的调解代当事人签订的赔偿协议是否构成表见代理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倾向性意见:对于代签的赔偿协议的性质,多数人认为,如果纠纷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没有得到本人同意.也没有证据表明本人同意的情 ...

  • 叶剑红全面解读[婚姻法]新司法解释三
  • 全面解读<婚姻法>新司法解释三 作者:叶剑红 剑红法律网-婚姻站http://www.yejianhong.com/lh/ 作者单位:广东汉章律师事务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下称解释三)于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 ...

  • 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_宋晋玲
  • 管理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家庭,家庭教育发挥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研究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异同及启示,无疑将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发展,让家庭这一德育渠道发挥更关键.有效的作用. 一.我 ...

  • [案例精选]继承人是否有权利确认非亲子关系
  • 继承人是否有权利确认非亲子关系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判决张建水等诉张玉龙确认非亲子关系纠纷案 裁判要旨 离婚后原具有夫妻关系的一方死亡,其继承人有权提起确认非亲子关系之诉.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另一方认可亲子关系不存在但拒绝做亲子鉴定的,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 ...

  • 最高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答记者问
  • 最高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答记者问 -------------------------------------------------------------------------------- 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凝聚社会各界智慧 正确合法及时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答记者问 ...

  • 婚姻法解释(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已于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法释[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