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三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2012·杭州模拟)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道:“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 .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 .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 .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
A .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 .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 .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 .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这主要表明( )
A .意大利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 .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出现
C .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开始
D .文艺复兴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5.(2013·大连模拟)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A .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C .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B .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D .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6.(能力题)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
A .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 .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 .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
7.(2012·南京模拟)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 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特权,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8.1726~1729年,伏尔泰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 ,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据此可知( )
A .伏尔泰主张用暴力推翻法国专制政体
B .伏尔泰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法国大革命
D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9.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 )
A .实现权利平等
C .避免暴君专政 B .推翻君主制 D .反对教会专政
10.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卢梭
B .伏尔泰 D .康德 C .孟德斯鸠
11.(2013·合肥模拟) 某高三同学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有两个字迹模糊的一段文字:“必须永远有运用自己××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依据所学判断××是( )
A .知识
C .理性 B .信仰 D .权利
1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 .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2012·临沂模拟)14、15世纪是“人”被发现的时代,“人之为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发。”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新兴资产阶级学者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经被湮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三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1)根据材料一回答,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主要条件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观。(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人文主义思想有何重要的意义?(6分)
1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
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6分)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角度分析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7分)
(4)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5)综合上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答案
限时集训(三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选C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实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根源。
2.选C 从材料中“我们人类的骨肉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可知A 、B 两项理解正确。从“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可判断D 项理解正确。而C 项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与本题不符。
3.选A 由题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可知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再年轻几岁”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乐观进取,答案选A 项。B 、C 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是启蒙思想家的追求,排除D 项。
4.选D 本题主要考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由题干中的“局限于社会上层”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不广泛,故D 正确。A 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B 项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
5.选D 《九十五条论纲》是欧洲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对天主教和教皇进行揭露和批判。从材料内容看,涉及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故选D 。
6.选B 材料的关键信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可知材料表达的是信仰即可得救。宗教改革并不要求废除天主教,排除A 项;C 项材料未体现;D 项是指启蒙运动,故选B 。
7.选D D 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对宗教改革的正确评述。
8.选B 由题干中的“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可知,伏尔泰希望法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即说明伏尔泰赞成君主立宪制,B 项正确。伏尔泰主张改良反对革命,A 项错误;C 、D 两项不能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9.选C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并且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这样就能避免暴君专政。
10.选A 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而已。所有的法律都必须经人民亲自批准,这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11.选C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两个文字应是理性。
12.选B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不符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对三者皆不适合;三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即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意识的觉醒即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第(1)问的答案蕴含在材料一中,只要准确概括即可得出。第(2)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观,本题概括性强,难度比较大,一定要围绕人文性概括。第(3)问关于人文主义的意义,要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进行概述,一要注意从对人的解放的角度,二要从抨击旧制度的角度。
答案:(1)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古希腊文化的遗存。
(2)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应当树立强烈的自信以创造幸福的生活;否定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
(3)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鼓励人们大胆地探索和创造;具有反封建道德的进步性,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史。第(1)问,读懂材料信息,得出态度;原因要从经济和思想文化两个层次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代表,难度不大;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阻碍。第(3)问,第一小问难度不大,教材有明确叙述;第二小问难度较大,从启蒙思想的影响和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分析,学生不易答出后一点。第(4)问,把握关键词“18世纪”,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即可。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作答时依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用即可。
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原因: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贡献:欧洲启蒙运动直接促进和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大革命;这两次革命把从英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推广开来,并使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最终形成。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5)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限时集训(三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C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2012·杭州模拟)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曾这样描述道:“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薄伽丘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 .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
C .体现了人类的理性是自然赋予的
D .品德是判定人类贵贱的标准
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
A .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B .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C .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D .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几任教皇、红衣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这主要表明( )
A .意大利的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 .资本主义萌芽还未出现
C .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开始
D .文艺复兴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5.(2013·大连模拟) 《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
A .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C .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B .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D .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6.(能力题)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
A .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 .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 .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
7.(2012·南京模拟)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 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特权,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8.1726~1729年,伏尔泰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 ,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据此可知( )
A .伏尔泰主张用暴力推翻法国专制政体
B .伏尔泰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法国大革命
D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9.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 )
A .实现权利平等
C .避免暴君专政 B .推翻君主制 D .反对教会专政
10.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卢梭
B .伏尔泰 D .康德 C .孟德斯鸠
11.(2013·合肥模拟) 某高三同学在课外阅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文时遇到有两个字迹模糊的一段文字:“必须永远有运用自己××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依据所学判断××是( )
A .知识
C .理性 B .信仰 D .权利
1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 .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 .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2012·临沂模拟)14、15世纪是“人”被发现的时代,“人之为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发。”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新兴资产阶级学者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经被湮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三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1)根据材料一回答,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主要条件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观。(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人文主义思想有何重要的意义?(6分)
1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
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6分)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角度分析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7分)
(4)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5)综合上面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答案
限时集训(三十)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选C 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实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这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根源。
2.选C 从材料中“我们人类的骨肉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可知A 、B 两项理解正确。从“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可判断D 项理解正确。而C 项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与本题不符。
3.选A 由题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可知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再年轻几岁”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乐观进取,答案选A 项。B 、C 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是启蒙思想家的追求,排除D 项。
4.选D 本题主要考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由题干中的“局限于社会上层”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群众基础不广泛,故D 正确。A 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B 项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
5.选D 《九十五条论纲》是欧洲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对天主教和教皇进行揭露和批判。从材料内容看,涉及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故选D 。
6.选B 材料的关键信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可知材料表达的是信仰即可得救。宗教改革并不要求废除天主教,排除A 项;C 项材料未体现;D 项是指启蒙运动,故选B 。
7.选D D 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对宗教改革的正确评述。
8.选B 由题干中的“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可知,伏尔泰希望法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即说明伏尔泰赞成君主立宪制,B 项正确。伏尔泰主张改良反对革命,A 项错误;C 、D 两项不能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9.选C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三,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并且三权分立,彼此制衡,这样就能避免暴君专政。
10.选A 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而已。所有的法律都必须经人民亲自批准,这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11.选C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两个文字应是理性。
12.选B 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不符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对三者皆不适合;三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即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意识的觉醒即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第(1)问的答案蕴含在材料一中,只要准确概括即可得出。第(2)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思想的价值观,本题概括性强,难度比较大,一定要围绕人文性概括。第(3)问关于人文主义的意义,要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进行概述,一要注意从对人的解放的角度,二要从抨击旧制度的角度。
答案:(1)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古希腊文化的遗存。
(2)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人应当树立强烈的自信以创造幸福的生活;否定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
(3)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人格意识的觉醒,鼓励人们大胆地探索和创造;具有反封建道德的进步性,有利于思想的解放。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史。第(1)问,读懂材料信息,得出态度;原因要从经济和思想文化两个层次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代表,难度不大;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阻碍。第(3)问,第一小问难度不大,教材有明确叙述;第二小问难度较大,从启蒙思想的影响和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分析,学生不易答出后一点。第(4)问,把握关键词“18世纪”,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即可。第(5)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作答时依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用即可。
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原因: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贡献:欧洲启蒙运动直接促进和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及法国大革命;这两次革命把从英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推广开来,并使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最终形成。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5)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