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犯罪的本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犯罪的本质

作者:王思远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2期

摘 要 目前关于犯罪本质的学说中法益侵害说占据着主要地位,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能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对诸多犯罪现象予以解释的学说,故而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从中看到一些新的启示,这里所要讨论的刑事犯罪主要是以民事不法作为参照。在各种当前主流学说中择取优者而并加以改造而获得一个较为完备的学说。

关键词 犯罪的本质 社会相当性理论 比较视野

作者简介:王思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012-02

一、关于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分界的困惑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部门法的讨论都只是限于其内部。当然,这种以其专门理论解决专门问题是由其专业性造成的,但这也经常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局面,使得理论研究限于封闭而造成的困顿,由此跨学科跨体系的比较研究就为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单一学科的研究由于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丰富了起来。同样,我们这里在研究刑法的犯罪本质问题上,也可尝试着通过其他部门法的比较视野重新予以观照,以期获得更为有意义的新的不同启示。而本文就采取以民法为参照来重新尝试对刑法犯罪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现代法治体系下,刑法与民法早已随着公法与私法的分化而相分离。但我们也知道,在古代时期世界各地的法的制定都经历了一段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阶段。“古代社会的刑法不是犯罪法而是不法行为法,或是用英国的术语,就是侵权行为法”。这时损害所造成的只被认定为个人的损失而不是具有集体属性的国家或社会的损失,而这时国家的官吏也只居中作为一个私人仲裁者的角色,这里的犯罪尚还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只不过算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而已。刑法概念真正开始明确起来是在国家或社会团体自身收到了损害尤其是当它感到某种直接且严重作用于私人利益的侵权行为破坏了社会团体共同生活秩序,此时“国家就不再是以超然的姿态游离于损害之外,摒弃了仲裁者的身份,直接成为当事人一方主动干预纠纷”。换句话来说,同样是侵犯个人,如果只是轻微伤害则属于民事侵权,但若果是严重的伤害到了人身以致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威胁的时候,就属于刑事犯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犯罪的本质

作者:王思远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2期

摘 要 目前关于犯罪本质的学说中法益侵害说占据着主要地位,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能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对诸多犯罪现象予以解释的学说,故而尝试着用比较的方法从中看到一些新的启示,这里所要讨论的刑事犯罪主要是以民事不法作为参照。在各种当前主流学说中择取优者而并加以改造而获得一个较为完备的学说。

关键词 犯罪的本质 社会相当性理论 比较视野

作者简介:王思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硕士专业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012-02

一、关于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分界的困惑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部门法的讨论都只是限于其内部。当然,这种以其专门理论解决专门问题是由其专业性造成的,但这也经常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局面,使得理论研究限于封闭而造成的困顿,由此跨学科跨体系的比较研究就为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单一学科的研究由于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丰富了起来。同样,我们这里在研究刑法的犯罪本质问题上,也可尝试着通过其他部门法的比较视野重新予以观照,以期获得更为有意义的新的不同启示。而本文就采取以民法为参照来重新尝试对刑法犯罪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现代法治体系下,刑法与民法早已随着公法与私法的分化而相分离。但我们也知道,在古代时期世界各地的法的制定都经历了一段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阶段。“古代社会的刑法不是犯罪法而是不法行为法,或是用英国的术语,就是侵权行为法”。这时损害所造成的只被认定为个人的损失而不是具有集体属性的国家或社会的损失,而这时国家的官吏也只居中作为一个私人仲裁者的角色,这里的犯罪尚还属于侵权行为的一种,只不过算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而已。刑法概念真正开始明确起来是在国家或社会团体自身收到了损害尤其是当它感到某种直接且严重作用于私人利益的侵权行为破坏了社会团体共同生活秩序,此时“国家就不再是以超然的姿态游离于损害之外,摒弃了仲裁者的身份,直接成为当事人一方主动干预纠纷”。换句话来说,同样是侵犯个人,如果只是轻微伤害则属于民事侵权,但若果是严重的伤害到了人身以致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威胁的时候,就属于刑事犯罪。


相关内容

  • 浅析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规制
  • [摘 要]恶意透支作为信用卡诈骗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构成条件上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的特殊之处.文章通过分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进而对该罪提出个人修改建议,以求对司法实务与立法改进有所助益. [关键词]信用卡:恶意透支:谦抑主义 一.恶意透支的概念界定 信用卡透支是银行信用卡业务 ...

  • 浅析安乐死问题
  • 目 录 一.安乐死在中国 „„„„„„„„„„„„„„„„„„„„„„1-2二. 安乐死的定义„„„„„„„„„„„„„„„„„„„„„„„2-2三.安乐死的类 型„„„„„„„„„„„„„„„„„„„„„„„3-3四.安乐死法律分 析„„„„„„„„„„„„„„„„„„„„„„3-7五.对安乐死的 ...

  • 浅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与联系
  • 浅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孟静宜 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抢夺.抢劫两种犯罪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司法机关重点打击的犯罪.如何正确界定.准确量刑.有效打击两抢犯罪,始终是司法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研究分析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与联 ...

  • 浅析刑法第十三条但书
  • 浅析刑法第十三条但书 作者:殷盛航 张东晨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是我国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但书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但书的价值所在,主张应当坚持罪刑法定的立场,坚持但书作用实现的间接性. 关键词:刑法但书罪刑法定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 ...

  • 浅析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 浅析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中共息烽县委党校 李国镜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于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公民从正面对抗犯罪行为,制止犯罪而设定的,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弘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如果滥用该项权利,就会蜕变为私刑权,将会从另一角度助 ...

  • 浅析盗窃罪既遂的标准
  • 法制博览 法律杂谈 LEGALITYVISION N0.06 2012 ・221・ 浅析盗窃罪既遂的标准 麻俊男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42 [摘要]盗窃行为的多样性,兼之司法界和理论界对盗窃罪既遂标准的认定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因此,正确认识盗窃罪 玩避的认定标准时司法 ...

  • 浅析非法传销活动的犯罪特点与治理对策
  • 摘要:本文从非法传销人员犯罪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探究打击非法传销人员犯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对预防和减少非法传销人员犯罪有所裨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治理 非法传销 对策 非法传销人员犯罪是指非法传销组织人员以追求财产为核心,为发展下线赚取"加盟费 ...

  • 浅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主体
  • 浅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主体 作者:黄山钟 罗异荣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8期 [摘要]我国刑法第307条对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主体的界定为一般主体,但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当事人教唆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实践中对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存在着争 ...

  • 浅析古龙小说中的反派人物形象
  •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8 浅析古龙小说中的反派人物形象 陈虹 摘要在新派武侠小说作家里,古龙以善于塑造反面人物而著称.他塑造的反派人物之成功,不但在武侠世界里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就是与严肃的文学作品相比,也是独树一帜.光彩照人的.古龙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