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甘草汤为主治疗慢性疑难疾病的体会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8-02  生姜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三:由生姜、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治肺痿,咳唾涎末不止,咽燥而渴。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运用本方为主治疗一些慢性疑难疾病有时有出其不意的疗效,现就报告笔者所治数种疾病于下,以飨读者。  1  慢性咽喉炎  刘某,女,47岁。邛崃市临邛镇人,2012年5月16日初诊。主诉:自觉咽喉疼痛10年,疼痛时有时无,反复发作,难有愈时。患者于10年前因外感出现咽喉疼痛,服西药外感症状消除,仍留咽喉不适现象。经服中药自觉不适现象消除,不久又出现咽喉疼痛。如此反复,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治疗,症状仍不能完全解除。三天前,因空调温度过低,出现身紧、头微痛、头昏、咽喉疼痛,自述咽水时亦痛。服西药除咽喉症状仍存外,其余症状皆消除。今诊,查咽喉壁微红,但皮色见白嫩,饮食二便尚可,脉沉细,苔白质嫩,边有齿痕,诊断为慢性咽喉炎。遂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50g,炙甘草20g,桔梗20g。2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人服1剂,症状大减,4剂病除。随访3月,后外感2次,咽喉疼痛均未复发。  按:慢性咽喉炎属祖国医学“咽痹”、“喉痹”、“咽痛”范畴。咽痛之证,西医将其局部充血、水肿均称炎症,近世部分中医也亦步亦趋,谓属热而投大剂寒凉。但无论何证,临床所见寒热均有,一律投以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之品,热证自然获效,寒证则适得其反。本例患者咽喉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出现症状即投以西药抗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品,开始治疗基本有效,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过服寒凉之品逐渐伤及阳气,病人正气逐步亏损,故而再按热证治疗则少效。今当以温阳益气祛寒以治之故处以生姜甘草汤温肺气散寒邪利咽喉。方中生姜为主药,除温肺散寒还有升腾阳气的作用,使凝结咽喉之寒气,从外而出。炙甘草补益肺脾之气,协助生姜温肺散寒的作用。桔梗宣肺利咽散结,诸药合用,正中病机,故而使疾病迅速消除。  2  慢性过敏性鼻炎  殷某,女,48岁,邛崃市临邛镇人。2012年3月13日初诊。主诉:反复鼻痒鼻塞不适20年。20年前因外感出现鼻塞流清涕,头痛,身不适,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出现遇寒遇风鼻痒鼻塞流清涕,晨起为甚。先多以外感治之,效果逐渐不明显,后经五官科诊断为慢性过敏性鼻炎。今天气变化,又出现鼻痒鼻塞流清涕现象。查鼻内肌膜淡白肿胀湿润。脉细苔白质淡。诊为慢性过敏性鼻炎。辨证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鼻窍壅塞。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75g,甘草20g,葱白7根,红糖30g。7剂。日1剂,水煎,先煎生姜、甘草,待沸后加入葱白,药沸后15分钟滤药,连煎2次,混合再烧开即加入红糖,分3次服。3月25日二诊:自述服药后全身发热,身体以前冷感消除,随之症状基本消失,信心大增。继服3剂,症状完全消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慢性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鼻病。《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治疗当以温肺益气通利鼻窍为主。故以生姜甘草汤温肺通窍,方中生姜温肺升阳,炙甘草补肺脾之气,红糖甘温益气,葱白引药入鼻,诸药合用,共奏温肺益气通利鼻窍之效,使多年沉疴因此而愈。  3  颈椎病  赵某,女,42岁。邛崃市高埂镇人。2010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颈背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年。2年前,患者出现颈背疼痛,伴转侧不是,后颈重着感。遂到本地医院求治。服中药(药不详)及针灸、推拿。治疗1月后,疾病基本痊愈。后每于天冷、阴雨天气及劳累后复发。且冬春季节更易发作,甚为苦恼。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治疗更加困难,疗程逐步加长而不能彻底治愈。遍求中西医治而鲜效,经人介绍前来我处治疗。初诊所见:颈背疼痛,转侧不是,后颈重着感,伴头晕、畏寒、怕风,已发作月余。同时见神疲、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脉沉细,苔白质嫩,边有齿痕。诊为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TDP照射局部治疗1周,效果不显。遂配以中药内服治疗。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50g,甘草20g,桂枝15 g、党参30 g、大枣20 g、川芎20 g、鸡血藤30 g,肉桂10 g,苡仁30 g。3剂。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11月22日三诊,症状大减,停针灸及TDP,效不更方,继服7剂,症状全消而告愈。  按: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颈痛”范畴,与“风”、“寒”、“湿”有关。《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本案患者始发病时正气尚足,风寒湿邪不甚,故常规治疗易显效。但由于病人体质及多方面原因,而致反复发作,逐渐出现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着而不去。致常规治疗不能见效。故而思得温肺肾之阳,得阳气鼓舞,风寒湿邪更易驱除。遂处以生姜甘草汤合桂枝等治之。方中生姜甘草汤温肺益气,桂枝、鸡血藤、川芎和营解肌、活血祛风通络,同时配苡仁以建脾除湿止,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8-02  生姜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三:由生姜、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治肺痿,咳唾涎末不止,咽燥而渴。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运用本方为主治疗一些慢性疑难疾病有时有出其不意的疗效,现就报告笔者所治数种疾病于下,以飨读者。  1  慢性咽喉炎  刘某,女,47岁。邛崃市临邛镇人,2012年5月16日初诊。主诉:自觉咽喉疼痛10年,疼痛时有时无,反复发作,难有愈时。患者于10年前因外感出现咽喉疼痛,服西药外感症状消除,仍留咽喉不适现象。经服中药自觉不适现象消除,不久又出现咽喉疼痛。如此反复,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治疗,症状仍不能完全解除。三天前,因空调温度过低,出现身紧、头微痛、头昏、咽喉疼痛,自述咽水时亦痛。服西药除咽喉症状仍存外,其余症状皆消除。今诊,查咽喉壁微红,但皮色见白嫩,饮食二便尚可,脉沉细,苔白质嫩,边有齿痕,诊断为慢性咽喉炎。遂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50g,炙甘草20g,桔梗20g。2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人服1剂,症状大减,4剂病除。随访3月,后外感2次,咽喉疼痛均未复发。  按:慢性咽喉炎属祖国医学“咽痹”、“喉痹”、“咽痛”范畴。咽痛之证,西医将其局部充血、水肿均称炎症,近世部分中医也亦步亦趋,谓属热而投大剂寒凉。但无论何证,临床所见寒热均有,一律投以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之品,热证自然获效,寒证则适得其反。本例患者咽喉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每出现症状即投以西药抗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品,开始治疗基本有效,但随着病程的延长,过服寒凉之品逐渐伤及阳气,病人正气逐步亏损,故而再按热证治疗则少效。今当以温阳益气祛寒以治之故处以生姜甘草汤温肺气散寒邪利咽喉。方中生姜为主药,除温肺散寒还有升腾阳气的作用,使凝结咽喉之寒气,从外而出。炙甘草补益肺脾之气,协助生姜温肺散寒的作用。桔梗宣肺利咽散结,诸药合用,正中病机,故而使疾病迅速消除。  2  慢性过敏性鼻炎  殷某,女,48岁,邛崃市临邛镇人。2012年3月13日初诊。主诉:反复鼻痒鼻塞不适20年。20年前因外感出现鼻塞流清涕,头痛,身不适,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消除。以后逐渐出现遇寒遇风鼻痒鼻塞流清涕,晨起为甚。先多以外感治之,效果逐渐不明显,后经五官科诊断为慢性过敏性鼻炎。今天气变化,又出现鼻痒鼻塞流清涕现象。查鼻内肌膜淡白肿胀湿润。脉细苔白质淡。诊为慢性过敏性鼻炎。辨证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鼻窍壅塞。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75g,甘草20g,葱白7根,红糖30g。7剂。日1剂,水煎,先煎生姜、甘草,待沸后加入葱白,药沸后15分钟滤药,连煎2次,混合再烧开即加入红糖,分3次服。3月25日二诊:自述服药后全身发热,身体以前冷感消除,随之症状基本消失,信心大增。继服3剂,症状完全消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慢性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鼻病。《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本病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治疗当以温肺益气通利鼻窍为主。故以生姜甘草汤温肺通窍,方中生姜温肺升阳,炙甘草补肺脾之气,红糖甘温益气,葱白引药入鼻,诸药合用,共奏温肺益气通利鼻窍之效,使多年沉疴因此而愈。  3  颈椎病  赵某,女,42岁。邛崃市高埂镇人。2010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颈背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年。2年前,患者出现颈背疼痛,伴转侧不是,后颈重着感。遂到本地医院求治。服中药(药不详)及针灸、推拿。治疗1月后,疾病基本痊愈。后每于天冷、阴雨天气及劳累后复发。且冬春季节更易发作,甚为苦恼。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治疗更加困难,疗程逐步加长而不能彻底治愈。遍求中西医治而鲜效,经人介绍前来我处治疗。初诊所见:颈背疼痛,转侧不是,后颈重着感,伴头晕、畏寒、怕风,已发作月余。同时见神疲、小便清长、夜尿增多,脉沉细,苔白质嫩,边有齿痕。诊为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TDP照射局部治疗1周,效果不显。遂配以中药内服治疗。处以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50g,甘草20g,桂枝15 g、党参30 g、大枣20 g、川芎20 g、鸡血藤30 g,肉桂10 g,苡仁30 g。3剂。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11月22日三诊,症状大减,停针灸及TDP,效不更方,继服7剂,症状全消而告愈。  按: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颈痛”范畴,与“风”、“寒”、“湿”有关。《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本案患者始发病时正气尚足,风寒湿邪不甚,故常规治疗易显效。但由于病人体质及多方面原因,而致反复发作,逐渐出现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邪着而不去。致常规治疗不能见效。故而思得温肺肾之阳,得阳气鼓舞,风寒湿邪更易驱除。遂处以生姜甘草汤合桂枝等治之。方中生姜甘草汤温肺益气,桂枝、鸡血藤、川芎和营解肌、活血祛风通络,同时配苡仁以建脾除湿止,诸药合用,共奏其效。


相关内容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_杨薪博
  • 第11卷 第4期 2009 年 4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4 Apr .,2009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 杨薪博,指导:董正华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摘 要:< ...

  •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
  •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 杜雨茂 奇难病专家杜雨茂 张喜奎杜治宏整理 编者按:杜雨茂,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著名的研究<伤寒论>学者.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撰写.编著<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 ...

  • 临床应用经方的体会
  • 临床应用经方的体会 临床运用经方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遵循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二是经方配合时方灵活应用,三是着重辨病的虚实性质.现结合临床分述如下: 1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用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亦称鼻渊,其病多为正气内虚,肺卫不固,复感外邪而发病,其病证常表现为 ...

  • 老中医的药方
  • 一位沂蒙山老中医的60个秘方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行医30多年,今年过年(2014年)的时候做出一个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公布我的秘方.整理了两个礼拜,先发布我的60个药方,这些药方更多的是临沂孙大夫的家传药方,个别的药方在日常应用中添加了少许现代药,使药方更精炼,效果 ...

  • 黄煌:运用温经汤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
  • 小编导读 出自<金匮要略>的温经汤,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效.对很多妇科疾病的治疗疗效卓越,因而倍受历代妇科医家的重视.黄煌教授在诸多妇科病的治疗上,也常用温经汤,并视温经汤为女性朋友的"调经美容方".临床上,黄煌教授发现,很多具有"温经汤体质" ...

  • 中药配方大全
  • 现将药物药性疗效药性口诀列下: 1. 发散风寒药: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 2.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旁子.蝉蜕桑叶.葛根花. 3. 祛风湿药:姜活.独活.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白芷.秦艽.豨签草.苍耳子. 桑枝.臭梧桐. 4. 清热凉血解 ...

  •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 发表者:杨东新 近来用甘草泻心汤辨证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取得较好疗效,以前对于此类疾病辨证属于湿热者,多用甘露消毒丹.连朴饮等方加减,亦有取效,亦有效欠佳.此方在成人内科疾病尤其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多,现将该方的应用做一总结,以利于在小儿疾病中推广使 ...

  •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 防病益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九牧林医家导读:上次写了抗衰老经典十大中药和"四物汤"后,引起朋友的很大回响.看来中医和中药,许多朋友们还是挺相信的,并希望能够多多介绍,说说益于身体健康,特别是女性方面的中药,并介绍一 些方法.博主现在特地介绍"十全大补汤",以供朋 ...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伤寒论>) [异名]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甘草汤(<备急千金要方>卷18).茯苓 白术汤(<伤寒总病论>卷3).茯苓汤(<圣济总录>卷54).茯苓散(<普济方>卷43).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伤寒全生集 ...